出游中易引发哪些疾病

面对日益火爆的旅游热,健康专家提醒出游者,由于旅途劳顿加上气候、饮食习惯的改变,稍不注意,极易引发疾病,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身心健康,切莫让疾病入侵。

旧病复发

海水热容量大、升温较慢,因此,海滨气温比陆地上低;但海滨空气湿度大、气候阴冷,加上空气中钠离子含量较高,故患有急性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渗出性胸膜炎、心力衰竭者不宜去海滨旅游,否则会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感冒

旅行在异地,气候温差较大,忽冷忽热,容易感冒,但只要注意,就可以防治。即使感冒,早些吃药,就可痊愈

水土不服

旅游在外,气候、水质、饮食等条件都有变化,一些人往往不习惯,会出现头昏无力、胃口不好、睡眠不佳等现象,这是水土不服的表现。水土不服,需要多食水果,少吃油腻,还可服用一些多酶片和维生素B2

肠胃病

旅游当中,游客不适应新环境,新、旧两地饮水和食物中元素不同,易得腹胀和腹泻。如果再暴饮暴食,还易得胃肠炎。患了这些病,需及时治疗,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晕车晕船

原因主要在于车船颠簸、摆动或旋转时造成神经系统敏感的人的身体局部功能紊乱,这种情况多见于体质虚弱者,以女性为多。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精神紧张、某种气味的不良刺激,均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中暑

主要症状是大汗、口渴、头昏、耳鸣、眼花、胸闷、恶心、呕吐、发热;若有中暑,可将患者放于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领,放松裤带;可能时让其饮用含盐饮料,发热者要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散热,服用必要的防暑药物;缓解后让其静坐(卧)休息,并服用人丹、十滴水,在太阳穴、人中处涂风油精。最好充分休息,不要勉强旅行

高山反应

表现为呕吐、耳鸣、头痛、发热,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产生幻觉等症状,也可能产生水肿、休克或痉挛等症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登山旅游。如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结石活动期等病人就不得登山。出游者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调平稳并配合呼吸,同时要视坡度的急缓作调整,使运动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应逐渐增加,每次攀爬的高度应适当控制,以适应气压降低、空气稀薄的环境。行程不宜太紧迫,睡眠、饮食要充足正常,经常性地作短时间的休息,休息时可作柔软操及深呼吸来强化循环功能及高度适应,平常应多作体能训练以加强摄氧功能

细节提醒

出游中,人们要格外注意预防各种传染病。准备外出旅行的人们,最好注射流感疫苗。外出旅行期间要注意减少触碰车、船、飞机、商场、旅游景点、厕所等公共场所内的拉手、椅背扶手,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如果出国旅行,最好留心目的地国家疾病流行情况。

为防患肝吸虫病、乙型肝炎、霍乱、肠炎,不要生吃或吃未煮熟的海鲜,避免饮用不洁的饮水,不要在不洁的水中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