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典故
  • 梦华
  • 615字
  • 2020-06-24 14:35:45

·抱头鼠窜·

典出《汉书·蒯通传》。

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楚汉相争时,曾跟随项羽的韩信看到项羽有勇无谋,又不善于用人,便投归了刘邦。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重用了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于荥阳、成皋间对峙时,韩信率军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了黄河下游之地。后被刘邦封为齐王。

这时,有一个叫蒯通(蒯通本名叫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讳,改名为蒯通)的人来见韩信。他对韩信说:“楚汉相争已经几年了,可仍然这么僵持着,他们之间究竟谁胜谁败,大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不如谁也不帮,谁也不靠,以齐地为根据地,和他们三分天下,然后再图谋统一全国。”韩信听罢,说:“汉王待我这么好,我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呢?”蒯通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陈馀是割了脑袋都不变心的好朋友,可是张耳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抱头鼠窜,归了汉王,并借汉王之兵消灭了陈馀。现在大王和汉王的交情不见得比张耳和陈馀的交情深。古人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王的功劳太大,汉王没法赏您;大王的威名只能叫汉王害怕。我真替大王担心啊!”虽经蒯通反复劝说,韩信始不肯背叛汉王。

后来,刘邦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但韩信却以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临死前,韩信感叹地说:“我悔不该当初不听蒯通的劝告,以致死在妇人小子之手。”

“抱头鼠窜”这句成语原来是形容常山王张耳窘迫逃亡,如老鼠逃窜的情形。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敌人逃跑时的狼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