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完善自身,尽显人格魅力(3)
-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 亦辛编著
- 4947字
- 2016-04-21 11:09:36
一个自尊的人,往往表现出自信,自爱,并且他的这种表现还会感染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感觉你值得尊重。古人尚且懂得“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的道理,今人更应当知道自尊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就从自己尊重自己开始吧。
春秋时期,晋国十分强大,晋平公想一统中原,准备从最弱小的齐国下手,于是派大夫范昭为使者到齐国去,以借出使之机探探虚实。齐景公不敢有丝毫怠慢,便大摆宴席,对这位自晋国来的使者热情款待。
在酒宴过程中,齐景公满脸笑容,一直给范昭敬酒。范昭一见自己居然可以受到如此礼遇,心中很是得意。范昭对齐景公说:“请将国君的酒杯借我一用。”齐景公立即吩咐左右的侍从:“将我的酒杯斟满,给晋国的使者敬酒。”范昭接过齐景公的酒杯便一饮而尽,并满脸得意地扫视着齐国众臣。
齐国的上大夫晏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很不是滋味,暗想道,你作为一个臣子居然用我国君的酒杯,明明是小瞧我齐国,对我国君王不敬重啊!想到此,晏子便命令侍从:“把这个酒杯撤掉,给君王再换上一个干净的!”范昭一看,居然是个身高不到五尺,衣着朴素的上大夫。晏婴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自有一股轩昂之气,令人一看便知并非等闲之辈。
这时候,范昭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假装自己已经喝醉了,站起身来就开始跳舞。跳了几下之后,他便对乐师说道:“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大家同乐一番。”而这“成周之乐”是专门供周天子使用的音乐。只见乐师一脸严肃道:“很抱歉,下臣没有这个本领。”范昭见齐国的臣子们全都不好惹,于是便说自己喝多了身体有些不舒服,赶忙离席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看到晋国的使者如此难堪地离席而去,心中颇感不安,他面带愠色地对晏子说:“晋国是一个大国,他们派来使者同我国交往,我们热情款待还唯恐失礼,可是你还把他触怒了。假如就因为这一点而引起两国之间的冲突,敌强我弱,我们不是自找苦吃吗?”
晏子不慌不忙地答道:“国君不必为了此事烦恼。范昭是一个懂得礼节的人,今日他故意羞辱我国,实际上就是想试探一下我们的态度,故此臣才给了他一点颜色看看。”
齐景公又问乐师道:“那你为什么不给客人演奏成周的乐曲呢?”
乐师回答道:“成周的乐曲,是专门供天子使用的音乐,只有国君跳舞的时候才能演奏,而范昭只不过是一个臣子,却想在您的面前使用天子的音乐,我当然不肯为他弹奏了。”
听了晏子和乐师的这番话,齐景公顿时转怒为喜,并感到心悦诚服。
范昭回到晋国之后,如实向晋平公汇报了他在齐国的所见所闻:“臣认为攻打齐国的时机尚未成熟。我在齐景公的酒宴上羞辱他们的国君,晏子立刻便识破了我的用心;我故意要冒犯他们的礼制,却又遭到乐师的顶撞。由此可以看出齐国的朝政清明,不乱法度,群臣有勇有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轻举妄动。”
晋平公听后,只得放弃讨伐齐国的计划。
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倘若你总是妄自菲薄,就必定会自暴自弃,那么,你的人生不精彩就不要怪别人了,是你自己让别人不尊重你,小看你的。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懂得谦让得英名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倘若人人争权夺利,居功自傲,这个社会则必然会充满纷争和猜忌。生活在这种动荡的社会中,快乐幸福将无从谈起;反之,倘若人人谦恭礼让,善良诚恳,就不会有勾心斗角,不会有尔虞我诈,人们生活也将快乐幸福。
中国古人认为德与礼的主体便是谦让、礼让,一个人让,带动周围人让,从而维持家庭的和谐融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清朝中期,当朝宰相是张英。他是安徽桐城人,一向非常注重修身养性,赢得了众人的喜欢和尊敬。他对父母也特别孝顺,在朝为官时,他把母亲安顿在家乡,并时常回家探望。张老夫人的隔壁住着一位姓叶的侍郎。有一次张英回家探望母亲,觉得自己家的房子已有破败之象,遂命下人开始重新修整房屋。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便回京城了。
无巧不成书,那位侍郎的家里也正准备扩建一下房屋,并想占用两家之间的那块地方。而张家也正打算利用那块空间做个回廊。就这样,两家起了争执。张家在前面挖地基,叶家立即便让人在后面填土;叶家准备动工,正要丈量那块地方,张家就一轰而上夺走他们的尺子。两家为此多次争吵,有几次差一点儿就要动武了,但是双方都不肯做出让步。
张老夫人一气之下,命人写信给张英,让他立即回家解决此事。张英看完信后,不急不恼,拿起如椽大笔写了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后便派人速去送信。
张老夫人本来以为儿子肯定会回来争那块地方,令她没想到的是,张英就只回了一封信。张母读完信,顿时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为了这三尺地不但伤了两家的和气还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太不值得了。老夫人想明白了,就主动把自家的墙退后了三尺。邻居见状,内心也感到十分羞愧,也把墙向后让了三尺,并主动登门给老夫人道歉。如此一来,之前两家还争得你死我活的三尺地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这件事一时被当地的人传为美谈,并且这条巷子还有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六尺巷。有人据此还作了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功德也好,善也好,得也好,都归于他人吧,至于一些坏处就归于自己好了。当他人得到名声的时候,我会由于成全的功劳而得他这个人;当他人得到利益的时候,我同样会因让利而得到他这个心。二者之间,孰轻孰重,但凡是明眼人,一眼就能分清了。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仁爱之心——爱人就是爱己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爱的能力,他的人生也会异常黯淡。
人生在世,应该以宽厚仁慈的心待人接物,仁爱的心会带给人温暖,也能抚慰人的心灵。做人始终保有一颗仁爱之心,将会大大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
春秋时期,孔子是卫国的宰相。他的弟子子皋是一个监狱的监狱长。有一次,子皋依据法律把一个罪犯的左脚砍掉了,后来这个人做了守门人。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奸佞小人,孔子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治理国家,不免会得罪一些小人。于是,这些人就联合起来在卫国国君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孔丘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能力,他的弟子也都个个不凡。目前,在卫国他的势力已经非常大了,我们听说他正准备作乱呢,主公您要先下手为强啊!”
卫君听信了这些奸佞之徒的谗言,立即下令逮捕孔子。
幸亏孔子事前得到了消息,急忙逃走了。与此同时,他连忙派人通知了众弟子,弟子们也全都逃走了。惟有子皋最晚得到消息,已经来不及逃走了,追捕的人团团包围了他的住处。在这个危急时刻,那个被子皋砍掉左脚的守门人出现了。但是出乎子皋意料的是,这个人居然要救他,守门人让子皋躲在一个地下室里面。官兵们四处搜索,都没有找到子皋,于是他们就向守门人打听,守门人朝东边指了指,告诉他们子皋向那个方向逃走了。官兵们自然信以为真,急忙朝东边追赶去了。
到了半夜,守门人还送饭给子皋吃,子皋深深地感动了,但是又想不通守门人为什么会救他,就问道:“之前,我按照国家的法令把你的左脚砍掉了,现在正是你报仇的大好时机啊,为何你还冒险帮我逃命呢?你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大的恩情?”
守门人回答道:“先生虽然砍了我的脚,但是,给我定罪的时候,您反复权衡法律条文,特别希望可以减轻对我的处罚,我很清楚这一点。当定罪以后,您内心也很痛苦,这从您的脸色上就能看出来,这一点我也是知道的。并非由于您想跟我亲近才这样,而是因为您有一颗仁爱之心,这就是我救您的理由。”
“仁者爱人”,老子也曾经说过“慈故能勇”,佛门中的“慈悲”也是指一种大慈大爱。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惟独不能没有仁爱之心,我们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爱,那么,我们自身又怎么能不怀有一颗慈爱之心呢?有时候,一个发自仁慈与爱的小善行,往往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往往比别人享受的幸福多很多,因为他们幸福的来源广:自己的幸福,他人的快乐,还有自己对他人的付出。
人生是花,而爱就是花的蜜。
——雨果
慕贤之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与品格高尚的人住在一起,你会感觉到自己也在其中受到了升华,自己的心灵也被他们照亮。
中国有句古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高尚的人,不会同行为低劣的人来往。所以,当你想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只需看看同他交往的那些人就可以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应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外界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上较早明白这个道理,并始终被人称赞乐道的当属孟子的母亲了。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培养,母亲靠给人家纺纱织布维持生计,母子俩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孟母都没有放松过对儿子的教育,为了使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三次迁居。
孟子年幼时家住在凫村的一片墓地附近。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去看出殡埋葬死人,回村后,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堆土坟,学打幡、抱罐,还学死者亲属的各种哭法。有的悲切凄楚,感天动地;有的明哭暗笑,掩人耳目;有的幸灾乐祸,假情假意。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在此居住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于是搬到邹国中心去住了。没想到新居靠近集市,孟子经常到集市上去玩,他听到的是各种叫卖声,看到的是行商坐贾竞相牟利的各种行径,慢慢地也羡慕起做买卖、挣大钱来。他经常和小伙伴们玩做生意耍花招的游戏,看谁骗了谁。母亲目睹儿子的行为,担心儿子学坏,终日吃不好、睡不安。她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儿子必然变成一个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人。孟母感叹地说:“这也不是我儿应住的地方啊!”于是孟母决定再次搬家。孟母经过选择把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里环境幽静,又能常常听到琅琅的读书声,看到师生们彬彬有礼的文明举止。这里的环境使孟子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看到这些,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们居住的好地方。”从此,孟家便在那里安居下来。孟子到了新的学习环境中,进步很快。从此,他专心读书,持之以恒,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孟母三迁”被传为佳话,是因为她的做法得到了众人的认同。无数事例证明了这一点,外界环境影响着人的发展,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颜氏家训》中也提到过这一点,书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意思是:与好人相处时间长了,就会因受其影响而逐渐变好;与坏人相处时间长了,就会因受其影响而逐渐变坏。因此,人人都应当对贤人有敬慕之情,并且还要主动接近贤人。而且,优秀的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并不是只有在古代、在书中、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很多优秀的人就在你身边,从身边所有的人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你就会拥有最多的优点。
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倘若你周围的朋友是正直而优秀的人,那么,这些人给你带来的教益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反之,如果受到不良的熏陶、诱惑,其后果甚至是一生都无法改变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千万别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仅有慕贤之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识贤之眼,否则往往会同贤人失之交臂。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各行各业的竞争都趋于白热化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是根本,倘若不具备识别人才的慧眼,还怎么去选择向谁学习呢?同样,倘若一个决策者缺乏识别人才的慧眼,将会找来怎样的助手呢?
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地,如果与恶人为伴,那么自己必定遭殃。
——塞缪尔·斯迈尔斯
谦虚之心——受益由此开始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人决不能自高自大、自鸣得意和自以为是。历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除去自身的能力外,没有一个不是虚心向书本、向别人学习的典范。
历代有所成就的帝王,多数都会教育他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的是让人们达到不骄傲自满,从而为朝廷鞠躬尽瘁。康熙皇帝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教育他人,而且还经常自我反省,公开自责。
康熙四十三年,他回顾自己这四十余年来百折不挠、孜孜不倦的历程,发现还是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好,于是,康熙帝自责道:“清夜自问,移风易俗,未能也;躬行实践,未能也;知人安民,未能也;家给人足,未能也;柔远能迩,未能也;治臻上理,未能也;言行相顾,未能也。自觉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