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编委会
- 66字
- 2024-12-23 01:09:23
中国人的姓名字号及称谓
在秦汉以前,人们的姓与氏是不一样的。在以女子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姓是一种氏族的族号,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古姓很多都是女字旁,如姬、嬴、姚、姜、姒等。在先秦时代,同姓之间是不能相互通婚的,所以贵族女子无论婚前婚后,都必须带上姓,以防同姓婚配。
氏是姓的分支。一个族的子孙不断繁衍生息,就会逐渐扩大,一个族分成若干支,每个族有自己的一个特殊称号,这就是氏。姓是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氏则是用来别贵贱的。
到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制时代,男子作为氏族的主体,只称氏而不称姓。贵族氏的命名方式有多种,如历史上的郑庄公、齐桓公,“郑”、“齐”都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屈原是以受封的邑名“屈”为氏。乐正夔、司马牛,则是以周时的官名乐正、司马为氏。孔丘的“孔”是以祖先的字为氏。孔丘姓“子”。
由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先秦时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是没有姓氏的。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为姓,没有氏,而且自天子至平民都可以有姓,所以说后世的姓即先秦的氏。
姓有单姓、复姓之分,如张、李、王为单姓;司马、诸葛、欧阳为复姓。我们今天说起姓氏,专指姓,而无姓、氏之别了。《中华姓氏大辞典》收集到的我国古今姓氏已超过八千个。而《百家姓》也并非只有百家之姓,而是四百六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零八个,复姓六十个。
上古的姓和氏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上古时代,姓和氏不尽相同。姓是一种族号,而氏是姓的分支。上古先民经历过母权社会,实行群婚制,孩子一生下来,往往跟着母亲,“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代表了一种血缘关系,是家族基因的延续,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不知道父亲是谁,所以子女往往跟母亲取姓。我们从不少古姓,如姒、姚、嬴、姜、姬等都加了女旁,就可以略知一斑。后来子孙逐渐繁衍,到了伏羲氏族社会时期,从一族中,分化成若干个分支,散落到各地居住,这每一个分支,都需要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以便和别的分支区别开来,而这一区别的标志,就是氏。例如,旧时传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从子姓中,分化成为殷、来、宋、时、中同等氏。这样一来,殷、来、宋、时、中同等氏,实际上就跟原来的子姓族差不多了。可以说,姓是旧有的族号,而氏是后起的族号。氏族社会时期实行族外婚,同一氏族的人不能结婚,这样,“姓”就起到了“别婚姻”的作用。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的情况。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是有区别的。战国以后,姓和氏的界限开始模糊起来,人们以氏为姓,导致姓氏逐渐走向合一。
周代的姓氏制度
周代的姓氏制度,反映了一定的阶层关系和家庭形式。在周代,姓氏通常只为贵族所独有,一般的庶人,是没有姓氏的。古人认为姓是用来标明婚姻的,氏是用来标明贵贱的,姓和氏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贵族中,女子往往称姓,男子往往称氏。
先秦女子的姓及其辨别
上古时代,在同姓之间,是不进行婚配的。对于贵族妇女来说,姓比名要紧要得多。我们看古书上一些女性的称呼,有时会不知道她的名,却往往能知道她的姓。
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和家族中的其他人区别开来,往往是在姓上,加上表示排行的孟(伯)仲叔季,通过排行的方式达到区别的目的。例如伯姬、叔姬,同是姬姓,区别的地方就在于表示不同排行的伯、叔。
女子出嫁以后,尤其是从本国出嫁到其他国家的女子,也可以在姓上添上与出嫁有关的一些名目,从而起到区别的作用。办法主要有四种:
1.在姓上加上本国的国名或氏。例如秦嬴、齐姜、晋姬、国姜,其中秦嬴、齐姜、晋姬中的秦、齐、晋,就都是国名;国姜中的国,是氏。
2.如果是嫁给其他国家的国君,就在姓上添上夫君所受封的国名。例如芮姜、息妫、秦姬等。
3.如果是嫁给其他国家的卿大夫,就在姓上添上配偶的氏,或者添上配偶所受封的邑名。例如赵姬、孔姬、棠姜,赵姬是赵衰妻,孔姬是孔圉妻,赵衰、孔圉都是卿大夫,赵、孔是氏;棠姜是棠公妻,棠是邑名。
4.女子死后,别人或后人在她的姓上添上她的配偶的谥号,或者添上她本人的谥号。如郑武公的妻子被称为武姜,武姜中的“武”,就是郑武公的谥号;又如鲁文公的妃子敬嬴,敬嬴中的“敬”,就是敬嬴本人的谥号。
复姓
汉族是单姓,但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复姓,如长孙、宇文、慕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歌舒等。
名字
据说上古时,婴儿由父亲取名,是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后。除了有名,古人还有字。男子取字,是在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女子取字,是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例如颜回的字,叫子渊,渊是回旋的水流的意思,回是旋转的意思,回和渊有一定的意义上的联系。后来随着词语的发展,语义的演变,古人有些名和字的联系,就不太容易看出来了。
名字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称呼,是一个人的符号标志。今天,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是沿袭祖辈、代表血缘关系的,“名”则含有长辈的殷切希望。
在中国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代表符号,“字”则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互训的,相为表里,所以又称表字。《白虎通•姓名》说:“或旁(傍)其名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可见,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大体相近或有关联。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曾点,字皙。《说文》中说“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又如屈原,名平,字原。还有像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
古人只有到了成年后才能取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这里的“冠”指的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礼,意思是说,男孩长到二十岁举行“结发加冠”的成人礼的时候,就要取字。这是出于对成年男子的尊重和避讳,对于成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而女孩到十五岁举行“及笄(jī)”的成人礼时就取字。
先秦的时候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往往是先称字,再称名。例如孔子的先人叫孔父嘉,嘉是名,孔父是字。
古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古人有名字之外,经常还有个“号”。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号”其实就是名字之外的别名。尊称别人的时候要称人家的号,自己称号一般只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开始取号了。《周礼》说,“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古代人物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我们熟知的唐代白居易号香山居土,宋代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清代郑燮号板桥等。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特别是明清时代,人们把取号视为一种时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都有号可称。
号一般是由本人所起,所以可以更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如有的人自称为“道人”、“山人”、“居士”,就是表示自己像出家人一样鄙视利禄、看透红尘。又如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即所谓的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胸怀和品位。
伯仲叔季
伯仲叔季是古代人表示排行的用词。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周代时,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常常是加在男子的字的前面,另外在字的后面,加上“父”或“甫”字,以表示性别或尊称。这样,排行、字、尊称三部分,就构成了男子字的全称。例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等。
不过排行和尊称,往往是附加的东西,所以也可以省略。有时是省略尊称“父”或“甫”,如伯禽、仲尼等,有时是省略排行,如禽父、尼父等。
周代女子字的全称,跟男子字的全称又有不同。女子字的全称,是在字的前面加姓,在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的后面加上“母”或“女”字表示性别尊称。可见女子字的全称和男子字的全称相比,多加了姓。例如中姞义母,等等。
因为女子的尊称和排行也是附加的东西,所以也可以省略。有时是省略“母”字,如季姬牙;有时是省略排行,如姬原母;也有的时候,只是单称“某母”或“某女”,如寿母、帛女。不过女子最常见的称呼,还是在姓上加上排行,如孟姜、叔姬、季芈等。
别号
古人还常常有别号。别号通常是自取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爱好等。取别号没有什么限制,可以和名字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别号按照字数的多少,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两个字的,如陆游别号放翁,王安石别号介甫;另一类是三个字或三个字以上的,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人们有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不直接称呼某个人的名,而是称呼他的别号,例如把苏轼呼为苏东坡,把陆游呼为陆放翁,等等。
“子”的称谓
子是古代男子的尊称。春秋时人取字,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字的前面,加上表示尊称的“子”字。如子产、子胥、子夏、子贡,等等。
官爵、地望相称
古代称呼一个人,也称官爵、地望。例如,李白曾经做过翰林供奉,所以被人称为李翰林;杜甫曾经住过长安城外的少陵,所以被人称为杜少陵。称官爵,称地望,都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排行相称
古人除了用官爵相称、地望相称,还用排行相称。在唐代,用排行相称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例如,当时人称李绅为李二十侍郎,称白居易为白二十二。唐代的女子中,也有被称为廿几娘之类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排行并不是按同父所生的兄弟进行排行的,而是按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进行排行的。
谥号指的是什么
古代的君王、诸侯或者高官大臣等,他们去世后,有时会有谥号。所谓谥号,是朝廷以他们的生平道德事迹为根据,给予的一种寓意着善恶褒贬的称号。但实际上,谥号不一定和当事人的生平道德事迹相符。
上古时的谥号,多用一个字,如周平王(平是谥号)、郑武公(武是谥号)。也有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安厘是谥号)、赵孝成王(孝成是谥号)、贞惠文子(贞惠文是谥号)。
后世的谥号,除了皇帝之外,通常都是两个字。如诸葛亮被谥为忠武侯(忠武是谥号),欧阳修被谥为文忠公(文忠是谥号)。
除了朝廷谥号,后世还有私谥。所谓私谥,往往是某个大学者或大人物去世后,他的门人或亲友加给他的谥号。例如东晋陶渊明死后,他的朋友颜延年把他谥为靖节徵士;宋代张载死后,他的门人把他谥为明诚夫子。
什么是年号
古时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叫做年号。汉武帝是第一位开始有年号的皇帝。汉武帝即位的第一年,立年号为建元,所以这一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其他依此类推。
新皇帝登基,都要改变年号,这叫做“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当然也可改变年号,如汉武帝就曾改元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等。
明代和清代的皇帝,年号相对稳定,基本不改元。这样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用年号来称呼皇帝的现象。如明世宗的年号是嘉靖,便被称为嘉靖皇帝,清圣祖的年号是康熙,便被称为康熙皇帝,等等。
什么是避讳
古时说话或写文章时,遇上君主或尊亲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避讳大致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三种,现在简单介绍。
1.改字法。改字法是指遇上要避讳的字时,改用同义、近义或意义相关的字。如汉石经碑刻《论语》,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字,把《论语》上“何必去父母之邦”的句子,改为“何必去父母之国”;《史记》中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字,把人名“微子启”改为“微子开”,等等。
2.空字法。空字法是指遇上要避讳的字时,用“某”字、“讳”字或者“囗”代替。如《史记》中说:“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这里的“某”,指“启”,启是汉景帝的字,改为“某”,是为了避讳;许慎《说文解字》为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字,把“秀”字空缺不列,只注上“上讳”两字。
3.缺笔法。缺笔法是指遇上要避讳的字时,把这字缺掉一两笔。缺笔法是唐时才有的。如避清康熙玄烨的讳,把“玄”写成少最后一笔。
避讳二类
避讳的种类,大体说来,可以分为避君讳、避家讳二类。
1.避君讳
所谓避君讳,就是避皇帝的讳。在位的皇帝必须避讳;已死的皇帝在七世之内,也要避讳,叫做避“庙讳”。
2.避家讳
除了避君讳,文人往往还避家讳。如南朝宋范晔的父亲名泰,范晔撰《后汉书》时,就把郑泰改为郑太,郭泰改为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