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
- 《国学常识 国学经典 国学精粹 一本通》编委会
- 531字
- 2024-12-23 01:08:51
古人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
古人的天文知识既发达又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上古时代,大自然对于人们来说是神秘莫测的。日升日落,月晕风起,雨降云飘,都曾经引起古人的震动、惊悸和思考。他们认为头上有个上天——上帝在统治着宇宙。在古人看来,每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人,所以给它们取上名字。例如,古人把日御叫做羲和,月御叫做望舒,风师叫做飞廉,雨师叫做屏翳,云师叫做丰隆,等等。
古时候,没有钟表和计时的工具,也没有月历,要知道时间、季节、方位,都得仰头看天上的日月星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的作息时间也要看天文天象。
古代用土圭立表竿测日影定冬至
所以,古人的天文知识是很丰富的。殷代的甲骨刻辞中,就已经记载了某些日食、月食现象和星名。又如《尚书》、《春秋》、《诗经》等,也都有多种有关天象的载录。又如《史记》设置了天官志,《汉书》设置了天文志,等等。
七政与星期天
日、月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叫做七政。七政又叫七曜,古代有七曜日,七曜日正好对应现在西历从星期日到下星期六的七天。七曜的学说影响很大,直到现在,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日历上,还在继续使用日、月、金、木、水、火、土来表示一个星期中的七天。
测影图
七曜中的五星金、木、水、火、土,又叫做五纬。古人能够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就是这五纬。
金星——金星在古代叫启明星,又叫太白,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亮度很强、银白耀眼的缘故。金星黎明时出现在东方,叫启明星,到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叫长庚星。《诗经》中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的启明和长庚,指的都是金星。
木星——木星在古代叫岁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每十二年,岁星就要绕天运行一圈,每一年里,都要经过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古人根据岁星的这个规律进行纪年。
水星——水星又叫做辰星。
火星——火星在古代叫荧惑。《诗经》中说的“七月流火”,指的是恒星中的大火星,而不是行星中的火星。
土星——土星在古代叫镇星,又叫填星。
什么是二十八宿
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各有各的运行轨道,观察它们时,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参照系,就乱套了。古人经过长期观测,选择以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恒星作为参照系。为什么呢?原来,古人观察星空时,认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是恒久稳定的,如果利用它们做参照系来说明日月和五星的运行,就可以比较清楚直观了。古人发现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位置稳定,就认准它们,把它们先后选了出来,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宿一共划分为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有七宿。四方分别用四种动物相配: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为什么会这样相配呢?原来是因为每一方中的七宿联系起来看,正好像是上面所说的动物的样子,于是,古人就把这种相似的动物形象,反过来用作了七宿的象征。
玄武瓦当(北)
白虎神兽瓦当(西)
苍龙瓦当(东)
朱雀瓦当(南)
例如东方苍龙,从角宿到箕宿,就像是一条龙的形状,角宿像是龙角,氐宿像是龙身,尾宿像是龙尾。又如南方朱雀,从井宿到轸宿,就像是一只鸟的形状,柳宿像是鸟嘴,星宿像是鸟颈,张宿像是嗦,翼宿像是羽翼。这种把天上的星宿想象成地面动物的现象,在古代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是比较常见的,如天蝎星座、大熊星座等,就是古代西方人的想象。
二十八宿的应用是多样的,不仅可以作为观察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的坐标,当中的某些星宿,还为古人测定时令提供方便。例如上古时代的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是春季正月,就是根据对参宿和气候的观测得出的,认为心宿在正南方是夏季五月,就是根据对心宿和气候的观测得出的。
二十八星宿中,有的星宿伴随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至今脍炙人口。例如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还有关于参宿和心宿的传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 (chén),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田,鼓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吾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见《左传·昭公元年》)。
这个传说作为典故,常被后代诗人引用。阏伯和实沈是因为不和,才被遣去主管参心两宿的,所以后世就把兄弟不和睦,比喻成是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是居于西方的,心宿是居于东方的,出没互不相见,所以参辰或参商又被用来比喻亲朋远别不能重逢。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用参商的典故,来表达这种人生别离的哀伤。
古诗对二十八星宿的运用,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例如《诗经》中说:“三星在户。”“三星”就是指参宿说的。参宿中有三枚耀眼的星连成一条线,非常明显,观察参宿三星可以知道季节的变化。
后来,古人以上述二十八星宿作为主体,对黄道赤道附近一周天进行了分区,从西向东分成二十八个不等分。这样一来,二十八个星宿,也就成了二十八个不等分星空区域的表示了。
星空的分区——三垣
古人对星空的分区不止一种分法,除二十八星宿分法之外,还有“三垣”分法。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三垣又是怎么划分的呢?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在他们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准点,再把北极星周围的其他各星包括进来,划成一区,这就是紫微垣。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四宿北边的星空区域,就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五宿北边的星空区域,就是天市垣。
北斗的作用
北斗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七星,北斗七星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因为这七星连在一起的形状,像是一个舀酒的斗形,所以古人就形象地称它为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斗身,古代叫魁;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斗柄,古代叫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七星
北斗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辨别方向,确定季节。可见北斗的重要性。北斗是怎么辨别方向的呢?我们只要把天璇、天枢连成一条直线,并顺势把这条直线延长大约五倍的长度,就是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这样北方就找到了。北斗又是怎么确定季节的呢?当季节、夜晚的时段不同时,北斗星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看起来是在围绕着北极星运转,所以初昏时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就成了古人决定季节的依据,斗柄指向东,就是春天,斗柄指向南,就是夏天,斗柄指向西,就是秋天,斗柄指向北,就是冬天。
季节与十二次
十二次是为了方便说明日月和水金木火土五星的运行、节气的变换而产生的。古人按照由西向东的顺序,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均分成星纪、玄枵、诹訾等十二个等分,这十二个等分,就叫十二次。
由于十二次和二十八宿都是划分黄道附近一周天的,所以十二次中的每一次,都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宿和它对应,成为它的标志,例如星纪的标志是斗宿和牛宿二宿,玄枵的标志是女宿、虚宿和危宿三宿。不过,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各宿的大小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起始和终止的界限,和二十八宿中宿与宿的分界,就不是完全重合的,某些宿可以跨属相邻两个次。
古人发明十二次,有什么作用呢?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可以用来指示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根据太阳的位置,说明节气的变换。其次,可以用来说明岁星每年所在的位置,根据岁星的位置,进行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下一年“岁在玄枵”,等等。
什么是分野
古人观察天象,俯察地理,常会把天上和地上的事理联系起来。所谓分野,是古人把地上的州域和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而形成的一个概念。根据资料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根据地上的州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了。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到地上的州国上,这样,星宿和州国就有了对应关系,古人再根据这种对应关系,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这就是分野的基本内涵。
星宿分野的依据,通常是列国,或者是各州,有时也以十二次作为纲领,把列国逐个相应分配上去。
古代作家常常提到某些星宿,这些星宿,往往是在分野的意义上说的,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这里所谓“翼轸”、“参井”,就都是。
话说日、月、年
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这是古人最常见到的天象,所以古人据此划分日、月,确定日、月的概念。昼夜交替的周期形成了“日”的概念,月相变化的周期形成了“月”的概念。
“年”的概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年的本义,是指谷熟,所以年的概念的形成,可能最初和谷物成熟的物候有关。
日晷
闰月
阴历是以朔望月作为单位的历法,阳历是以太阳年作为单位的历法。古人的历法,既非纯阴历,更非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在古人的历法里,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共有十二个月,有六个小月、六个大月,每个小月二十九天,每个大月三十天,这样全年算下来,是354天。而一个太阳年大约是365天,两者比较,前者一年大概要少掉11天,这样累积经过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余的时间,所以古人每三年,就要配置一个闰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能够大致和一个太阳年相当,这样,也方便和自然时令相配合。
三年一闰,那么按理来说,六年两闰,但六年两闰,又少了些,于是古人有时就来个五年两闰,但五年两闰,又多了些,所以后来就规定,十九年里共闰七个月。
早在殷周时代,古人就已经置闰了,当时的闰月一般放在年末,叫做“十三月”,但当时置闰,并没有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甚至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一年再闰的状况就没有再发生了。汉初沿用秦制,把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头,把九月作为一年的结束,所以汉初置闰,是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
如何区分四季
一年十二个月,古人依次把它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三个月。后来又以夏历为依据,从正月开始,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直到十二月结束,每个月对应一个名称。《楚辞》上说:“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的二月。
但古人对一年的划分,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我们常用“春秋”表示一年,就是这么来的。它并不是春夏秋冬的省称。《庄子》上说:“蟪蛄不知春秋。”这里的“春秋”,就是指一年。历法逐渐精密以后,古人从春秋二时中再分出冬夏二时,这才有了春夏秋冬。也正因为冬夏是从春秋中再分出来的,所以有时古人排列四时顺序,就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
话说二十四节气
古代的农业生产和时令、气候息息相关。随着生产的展开,时令和气候变化的规律,逐渐被人们发现和总结,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发现总结的成果。所谓二十四节气,是指古人为了反映物候的变化,把一年365日平分成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阴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要去翻一翻挂在家中的阴历,就可看到。二十四节气的名目和顺序在下: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比较难记,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做过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总结,广泛流传的一篇是这样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长短是相等的,所以《尧典》把春分称为日中,秋分称为宵中,《吕氏春秋》把它们统一称为日夜分;夏至这天昼最长,夜最短,冬至这天,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尧典》把夏至称为日永,冬至称为日短,《吕氏春秋》把夏至称为日长至,冬至称为日短至。
现代人是用公历和钟表记录时间,古人没有公历和钟表,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呢?
纪日法
古人纪日,用的是干支。干指天干,支指地支。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一共可以排列组合成六十个单位,叫做六十甲子:
以上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表示一日。有了这六十个单位,日子就可以记录了。例如昨日是甲子日,那么今日就是乙丑日,明日就是丙寅日,往后的日子依次顺推;甲子日的前一日,就是癸亥日,往前的日子依次逆推。六十个单位轮完一圈后,再周而复始。
古代有些日子,有特定的称呼。例如,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朔,最后一天称为晦,小月的十五日、大月的十六日称为望,望后紧挨着的日子称为既望。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说:“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这里的“三五”和“二八”就是指望日,三五等于十五,“三五”指小月的望日,二八等于十六,“二八”指大月的望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里则说到了“既望”。
一天之内的时间,又是怎么记录的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古人是依据天色,以昼夜为单位,分成若干个时段。例如日出时称为旦、早、朝、晨等,日落时称为夕、暮、昏等。太阳升到天空正中时称为日中,将近日中的时辰称为隅中,太阳西斜时称为昃。古人一天两餐,前面的一餐,是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一节时间,称为食时;后面的一餐,是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一节时间,称为晡时。日入之后,就是黄昏了,黄昏之后,就是人定了,人定之后呢,就是夜半了。夜半以后,就是黎明。天将亮的时间,称为昧旦,昧旦又称昧爽。此外表示天亮的时间的,还有平旦、平明等。至于鸡鸣,是指昧旦前的一段时间。鸡鸣和昧旦先后相续出现。《诗经》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这里就说到了鸡鸣和昧旦。
从小的方面来说,随着时辰概念的形成,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每个时辰正好和我们现代的两小时相等。这是能一一对照上的,例如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古人说夜半是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上午六点是卯时,其他依次顺推。
近代时,近人又把古人的十二个时辰中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例如原来晚上十一点和十二点都是子时,分出初、正之后,晚上十一点就是子初,夜半十二点就是子正,等等。这样,也就等于用古代的概念,把一昼夜分成和现代相等的二十四小时了。
纪月法
古人纪月,一般用的是序数,从一月开始,一直记到十一月、十二月。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份,称为正月。每个月在先秦时代,大约都是有特定的称呼的,例如《楚辞》把正月称为孟陬,《诗经》把四月称为除,十月称为阳,《国语》把九月称为玄,等等。
“月建”是古人的另一种纪月方法。所谓“月建”,就是把十二个月份配上十二地支,一般是把冬至日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上十二地支中的子,叫做建子之月,由建子之月顺推,就可以记录月份了。
纪年法
古代的纪年法有好几种,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我们在这里,对这几种纪年法逐一作简单介绍。
年次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就是年次纪年法。所谓年次纪年法,是指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进行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古人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那么公元前769年,就记为周平王二年、秦襄公九年等。这样,按照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记下去,直到王公出位或死亡了为止。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以后每个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号(称为“改元”),并用年号纪年。后来日本、越南、朝鲜、高丽纪年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号。年号怎么纪年呢?例如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立年号为“建元”,所以这一年就记为建元元年,次年就记为建元二年,依此类推。如果年号改了,便按着新的年号,重新纪年。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就是标志着藩属、臣服于对方了。如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就都是表示臣服。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农民起义建立政权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星岁纪年法
这是战国时出现的纪年法。星岁纪年法中的“星”指岁星,“岁”指太岁。星岁纪年法实际是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的合称。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什么是三正
春秋战国时,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历法。三种历法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周历的岁首是冬至日所在的建子之月(这时是夏历十一月),殷历的岁首是建丑之月(这时是夏历十二月),夏历的岁首是建寅之月(这时是夏历正月,即后世所说的阴历正月)。比较三者,可知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殷历比夏历早一个月。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这样一来,四季也就随之不同了。下面是三正的对照表:
先秦古书用来纪时的历制,三正都有,并未统一,所以了解三正的差异是有必要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通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