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造力

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天,创造力都伴随着你发挥着作用。只要掌握了这一力量,利用这个力量,将这个力量记在心间,没有你不能做到的事情。唯一一个你必须克服的困难就是你自己,当你的人生没有多少困难需要你去克服,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创造力就不会起作用。只有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才会显现出来,你的需求越迫切,效果就越明显。

创造力不同于运气,运气是变化无常的,他常常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和时间出现,在很多关键的时候,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运气往往都会弃你而去。

你体内的创造力恰恰相反,只要事情发展顺利,创造力就会沉睡,它会认为个体本身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但是当出现了状况之后,当生命体面临毁灭或者死亡的威胁时,创造力就会显现出来,如果你给它机会的话。

如果你能意识到你体内的这种创造力,并且知道在你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它都能助你一臂之力,那么,你就会充满自信和力量,成功随之而来。当你知道拥有这种力量之后,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失败,那么,你对自己就会有充分的自信,因为它在你身上同样会起作用。这一创造力在塑造你的同时克服了重重困难,它在你急切需要它的时候同样不会让你失望。它就仿佛运动员的备用体能,长跑运动员喘气后的正常呼吸,这个力量会在紧急的情况和你高度兴奋的时候由你潜意识召唤出来,事后再看,你的表现如同获得了超人的力量。

但你绝对不是超人,只是由于你的力量暂时超过了意识所能提供的能量。努力让你自己的意识与你心中那个沉睡的巨人联合起来,那么这样类似的超人之举就会时刻陪伴着你,让你的表现与众不同。

无论你是银行家、律师、还是生意人、普通职员,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穷人,创造力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职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而有区别。你需要它的迫切程度越高,它的作用就越明显。每当你面临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务,每当面临贫穷、虚弱、艰难与绝望,你思维的仆人已经在那里守候着你,等待你的召唤。这位仆人能够解决你的任何困难。它就是你的思维。这种思维更像是一种心灵感应,一种第六感,它能预知你看不到的危险。不管你遇到的问题是多么严重,多么复杂,或者还是根本不值得一提,解决的渠道和方法其实就在你自己的脑海中。既然它就在你的脑海中,那么你就一定能找到。如果你能体会自己思维的这种灵性,并且很好地对之加以运用,那么只要是你想知道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都能得到满足。

对每一种生物,上帝所赋予给他们的创造力足够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在每一个生命体的背后都有创造力在起作用,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创造力就会显现出来。对于低等形式的生命体来说他们的创造力仅被限于对他们自身起作用,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他们能够生长出一个壳体将自己保护起来,例如甲壳类动物的蜗牛和乌龟。它们能利用创造力增长体力,或者提高奔跑的速度,拥有锋利的牙齿或者爪子。但是除了建造巢穴,他们没有能力改变周围的环境。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才拥有,人类的创造力可以驾驭任何事物,改造各种环境。

直到今天,我们虽然只是很低程度地使用到了这个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我们拥有这一力量的事实。人类被上帝赋予了支配万物的权利,“上帝说,让人类像我,让他们能够支配海里的鱼,天空中的鸟,一切地上爬的,水里游的生物”。

当然,很少有人相信自己拥有这样一种支配的能力,更少有人去亲身实践这种力量。但事实上,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这种力量,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周围的环境。

有人会出离愤怒地说:“不要告诉我是我建造了这个贫民窟,而我自己要为这样一个不幸的工作环境负责,我的家庭处在非常贫困的境地也完全是因为我造成的。”这正是我要对这些人说的话,如果你出生在一个贫穷而不幸的家庭,完全是由于你的父母认为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本身对此无能为力。如果他们一直这么去认为,那么,心中的创造力就不会起作用,越发会让你的父母感到这是他们所必需承受的环境,而且任何试图改变这一环境的行动都是徒劳的。

然后你从父母那也毫无想法地接受了这一环境,从来不想有任何突破,不去尝试改变,不会为了更好的生活去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历史证明,只要不向命运低头,并且有一颗坚强的心,加上无穷的毅力,他们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财富和权力。世界上很多时代的伟人曾经都是家庭贫穷和身份低微的人,很多富有的人从一开始也都身无分文,一无所有。

弗兰克·克兰博士说:“人类历史上真正的领袖曾经都只是一名普通人。”最灿烂的人生之花都是在森林和草原之上,不在温室里,不在专门的玻璃罩中,不在皇家的豪宅中,造就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伯恩斯、莫扎特、爱迪生等伟人的不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不同的血统,完全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那种对进步发展的渴望,由于这种渴望,唤醒了他们体内的创造力,最终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审视你自己,”奥里利厄斯说,“你的内心是一切美好的源泉,它如同泉水,只要你发掘得足够深,它就生生不息,永不干涸。”

上帝赋予了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人们有能力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去生活,只要你坚信这一点,就能够唤醒心中的创造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首先要想到的就是一个词汇,脑海中要有一幅画面,然后就是去行动。

麦克·普平教授认为:“科学发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换句话说,创造的过程在我们身边一刻未停。让你自己的创造力改造你的生存环境。你的生活也是一个不断起伏的过程,你所要做的就是要为自己建立一种思维模式,你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发挥出来,然后坚持这种模式使创造力显现出来。

神经学博士泰特斯·布尔说:“物质是精神在低度震动下的一种形式。病人被医生治愈,看上去是医术发挥了作用,事实上是细胞内的精神通过其内在的方式治愈了自己,医生所做的工作只是帮助病人进行自我恢复。”

如果这一理论对身体成立,那么对你周围生活中的物质来说也是成立的。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是一种精神或者创造力的低度震动形式,那么,你的周围到处是精神或者创造力,你不断利用它们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但大多数时候,你的思维都被一种对外部环境的恐惧所控制,而不是你的主观意愿。为什么不去建立只对自己有好处的模式呢?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想法呢?那看上去也非常简单易行。爱默生曾经写道:

世上本没有伟大和渺小之分,

精神创造了世上之物;

世上之物从何而来;

它们来自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我是地球的主人,

我是太阳和行星的主人,

我有恺撒的双手,柏拉图的思维,

上帝的心,莎士比亚的文采。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而一切支点都是从精神出发的,世界一开始只是一团火雾,在出现各种事物之前必须先要有一个概念,而这又建立在一个思维模式上。上帝的思维就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说精神是一切的开端,任何事物都是从一个概念开始的。任何事件、环境和事物最开始都是出现在某个人的脑海中。

在建造一所房子之前,你要有这所房子精确的蓝图,因为你的房子最终是按照这个蓝图建造起来的。世上万物都是如此,首先是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计划,思维为该计划设计蓝图,你的思维是清晰还是混沌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宇宙的创造原则就在于精神和思维,他们形成一种模式,能量则按照这种模式转化为物质。

就如同电需要通过机器才能发挥作用一样,精神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发挥效果。我们本身就如同一台发电机,能量是无穷的,但必须要让它发动起来,给它任务和工作,这样才能产生无穷的能量,这也是我们跟动物的区别所在。

“世界七大奇迹”在建造的过程中完全是依靠人力,没有当今时代那么多的工程机械和建造技术。他们首先都是在脑海中对所要建造的工程有一个清晰的想象,这个画面是如此的清晰,之后,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创造力就会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克服我们现在看起来都是难以超越的困难。想象一下建造埃及金字塔,巨大的石块完全靠人力一块块堆积起来。罗德斯巨型雕像的下面可以通过轮船。人类取得这些成就完全是靠最粗糙的工具,机械想都不敢想,创造力给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力量。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具备这种创造力,但是它必须通过某种思维模式去工作,而这种模式又靠思想去提供。其实,人类很多的成就中都蕴含了这种大意识。这种意识会像帮助那些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一样,为你提供灵感和力量。

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我们生活的环境都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认为自己能做什么,那我们就只能做什么;我们认为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只能成为那种人;我们只能拥有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我所做的,所得到的,所成就的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想法。只有一样东西能阻止创造力的发挥,那就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对一种事物不认可,不相信,我们根本不会去表达它。权力、成功、财富的秘诀全然在于你对它们的想法,我们首先要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我们自己一定会拥有它们。就如同埃德加·格斯特所说:

“你的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你永远不能得到比你所想的成就更多。失败源自于你的内心,掌握了这一点,你只要坚信自己最后一定会成功,无论你面临多么糟糕的境地,你都将获得成功。”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近百年来,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就是潜意识对人类的影响力。人类的成功有时看上去仿佛是受到了机会女神和幸运女神的眷顾,事实上是人类自身的潜意识控制了周围的环境,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只要你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就如同詹姆斯·阿伦说的:

“梦想你将变得高贵,你就会成为高贵之人。你所想象的情境有一天会变成现实,你脑海中发生的事情就是你人生的预言。”

目标

如果你认为自己会赢,你就会赢得胜利!你需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渺小,你就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上帝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就会跟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去生活。如果你认为自己伟大,你就会成就伟大的事业;你的思想将如同苍鹰一般,展翅飞翔;如果你懂得设计你的灵魂,你一定会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

——凯瑟琳·怀尔德·拉戈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