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春秋末期/孔子/“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但孔子出生时家境已衰落。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早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分熟悉六艺,加上孔子天资聪明,谦虚好学,因此学识日进。孔子30岁时,他的博学举世闻名,并且开始招收门徒,传授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早年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担任管理仓储、牛羊的小官,都能恪尽职守。后因鲁国内乱,旅居齐国,后又回鲁国收徒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50岁后,一度被鲁国国君委以官职,做到司寇,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产生了矛盾,被迫离开鲁国。此后,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并在卫国、陈国停留了较长的时间,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贤明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奔走于各国期间,孔子仍坚持不懈地进行治学和教育,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言论。公元前484年,浪迹约40年的孔子重返鲁国,此后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典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定本。孔子晚年生活屡遭不幸,独子孔鲤、得意门生颜渊和子路都先他而去世。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弟子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而终其一生,他没有为自己著书立说。他逝世之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其平日的言传身教收集整理,编辑成《论语》。

孔子像

相关链接

语录体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主要体式。不过,《论语》虽然是语录体,但是其中的某些描写生活片段的段落已经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具有一定情节和波澜的小故事,具有相当的艺术构思成分。比如《先进》篇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论语》中最长也最富于变化的一章。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抄录孔子和学生的抽象议论,而是截取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横断面,形象、具体地描绘了他们随便聊天的生动场景。这段文字既记录了言谈,又描绘了神情;既勾勒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传达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结构严谨,情节环环相扣,语言清新明快,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功力。这种写法,是后世许多散文、小说描写的渊薮。

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是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奴隶和自由民的反抗斗争不断,一些主要大国,在争霸的形势下,为了顺应社会变革的潮流,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社会变革的结果是:诸侯的逐渐崛起和周王室的日益衰落,一些大国尽力发展自己的实力,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大国争霸”局面。这个时期各诸侯之间兼并争霸战争以及相互交往的频繁,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孔子向国君阐述礼乐之道

名著概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等,篇名取篇首的前两三字为题,无意义。全书言简意赅,古朴生动,既富于启发性、哲理性,又幽默诙谐,口语化,体现出语录体散文的独特魅力。

《论语》的核心是仁的精神和境界。而在《论语》中对“仁”这个概念作了多角度的阐释,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主体。孔子还提到很多其他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等。但他认为这些都是局部性的东西,能做到某项或几项,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孔子把求仁看作是人生的根本原则。他认为,礼和乐固然能陶冶性情,加强修养,但一个人能否成为品质高尚的君子,关键还在于他能否自觉地按照“仁”的要求去进行实践活动。孔子反对“过”和“不及”,以中庸为至德,对人处事常采取“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但在求仁行义问题上,他认为求仁或违仁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有志之士应当为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而奋斗。

精彩语段

子贡曰:“贪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 “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他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分剥削压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他又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综观《论语》,孔子以德治天下的决心和构想昭然可见。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孔子的德治主义自然是四处碰壁,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改变初衷。

孔子杏林讲学图 明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天命而言,孔子更加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重义轻利,但并非一概否定功利。他重视公利,主张见利思义,旨在谴责见利忘义、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要人们追求合乎正道的利益。孔子的义利观,有义利相分的倾向,也有义利并重的倾向。

《论语》书影

与从政事业相比较,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就要大得多。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平民普及文化教育的人。他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而且还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品特色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它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炼、典雅严谨的长处,形成了一种言简意赅而又深入浅出、朴实无华而又隽永有味的独特语言风格。《论语》善于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出深刻哲理,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通过赞扬耐寒的树木,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无数文人的诗情画意。《论语》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大量使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手法,句式长短相间,错综变化,造成迂徐婉转、抑扬唱叹的效果,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论语》中经常采用“比物连类”的含蓄手法,造成特殊的意蕴和审美效果。如《阳货》:“不曰坚乎!簟艋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瓠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连用三件具体实物,一层进一层地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把微妙的心理寄寓在浅近的形象之中,再辅以重叠反诘的句式,更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苦衷,耐人寻味。

作品影响

《论语》自西汉武帝以后,由于孔子及儒家地位的提升,成为每个文人的必读书。从元代仁宗皇帝开始直到明清,更是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不仅是平民百姓教育子孙的启蒙读物,而且也是士人考取功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宝典。北宋赵普曾对太宗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可见,《论语》包含有深邃的政治思想和治国之道。

该书的另一大价值体现在文学上。由于它是中国散文的最初形式——语录体,多为记言,所以言简意赅,生动凝炼,质朴无华,不少篇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妙语联珠,发人深省,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由东流之水联想到人生的沧桑,富有诗意,含着哲理;后者由树的常青象征风骨的凛然。这样的句子,《论语》中比比皆是,许多已成为今天常见常用的成语,如因材施教、当仁不让、过犹不及、三思而行、功亏一篑等等。此外《论语》大量运用语气词、叠句、排比、对偶等手法,许多章节富有故事情节和感情色彩,对后世的小说、散文、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总之,作为构成中华文明的儒家经典,《论语》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文化价值观、道德素质、风俗习惯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作品评价

《论语》在汉代就是学者的必读之书。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因而当时的读书人把《论语》奉为“圣典”。《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诚可谓东方的“《圣经》”。

名家点评

在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中,孔子作为唯一的东方哲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和平通达之中,寓至精至粹之理。

——宋·赵普

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宋·朱熹

阅读指导

阅读《论语》一书,关键是在于读者的出发点。这里所提出只是可供选择的版本。自《论语》成书以来,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近人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圣迹图·孔门弟子守丧 明

《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它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是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客观地进行分析,剔除那些落后的东西,保留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以充分吸取《论语》中熠熠发光的珍贵思想。

延伸阅读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诸子百家除儒家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

儒家的另一本经典著作是由亚圣孟子所作的《孟子》,他提倡“仁政”,认为士大夫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善养浩然之气”,这对后代文人的思想影响甚大。

荀子是孟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名弟子有李斯、韩非。《荀子》同样是荀子门人辑纂的语录,其构思之缜密,结构之严整,条理之清晰,可称鸿篇巨制,在文学上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