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只有相信未来,未来才会来
- 永远不要等别人来成全你
- 方芮
- 1627字
- 2016-05-23 16:49:58
●憧憬是离梦想最近的感情,怎么能因为路程遥远就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
朋友圈里有人晒“马卡龙”,有回复说:“马卡龙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比寻常的西点略贵些罢了,但却甜腻得实在令人讨厌。”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人,他是我第一个相亲对象——李明。
李明是个公务员,副科级,在社会保障部门工作,比我大一岁,五官平淡,戴个眼镜才显得斯文点。他说自己没有不良嗜好,只是偶尔喝点酒,爱好钓鱼。
在我接触过的人当中,他的条件不算是最好的,却是最适宜结婚的。
我们一个月内见了四次面,这说明我们至少不讨厌对方。直到有一天,我们的话题涉及了“马卡龙”。
我兴致勃勃地讲着总编大人到法国游玩的事,还给李明看了总编微信里的照片。照片里,她坐在一盘颜色丰富、做工精致的西点前,手指轻抚咖啡勺,笑靥如花。
“这是玩具吗?看着好眼熟。”李明很好奇。
“这是‘马卡龙’,法式甜点。”
“名字像某种动物……”他微笑,“我不喜欢吃甜食。”
“这种点心可不便宜呢,6个就要200多,还有……更贵一些的。”
我没心没肺地说。
“人生在世,不能只追求口腹之欲吧!”李明语气中明显有些不屑,“这些人真无聊,点完菜先拍照,总要晒这晒那,无非是虚荣心作祟罢了!”
“虚荣心就像谎言,没有谁一辈子没撒过谎,所以没有谁不虚荣。有时候拿出来说说,就当是满足人生恶趣味吧,晒晒更健康。”
李明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为什么一定要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吃‘马卡龙’就不算过日子了吗?”
“我们先去尝尝它是什么味道好吗?”
“对不起,我对它不感兴趣,我不崇洋媚外。”他“上纲上线”地拒绝了我。
“马卡龙”虽然只是一种食物,却因为很难做,成为欧洲甜品“一姐”,无论是对食材的挑剔,对色彩的敏感,还是对操作细节的苛刻,都表达了一种极致追求。
吃上一块“马卡龙”,确实不能解决我们没房、没钱,没男人或女人的苦恼,也不会让我们立刻变得高大上。可是,生活是需要梦想的,“马卡龙”就代表了那个美梦,虽然遥不可及,但因为难以抵达就不做梦,那样的人是可悲又可怜的。
生活态度不同,人生就不一样。
我见过太多胸无大志的人,因为畏惧前途的渺茫,于是选择了更为容易的活法,终日做着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忍受着倍感无趣的生活。他们不敢去尝试,不敢做一个稍稍奢侈的梦,他们总觉得那个梦想不会属于自己,于是将它清除了。
李明瞧不起追求“马卡龙”的人生,他也从来不想去拥有那样的人生。
我不禁想到小时候,我强烈地想要一双红色小皮靴,因为同班女孩穿着小靴子,美丽得像童话里的公主一样,脚步轻盈,每天都从我面前走过,让我很羡慕。
我把这个愿望告诉了母亲,她坚决反对,因为她认为穿皮鞋对小孩的脚不好。我号啕大哭,还赌气不吃饭。我不理解母亲的想法,只是觉得委屈。后来,父亲和我达成了一项协议:如果我能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都考到100分,我就可以得到红皮靴。
我到底还是穿上了小红靴。那一天,我得意洋洋地走着回家,甚至拒绝坐爸爸的自行车——我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穿着红靴子的脚,让所有的人都羡慕我。
后来,我还陆续得到了卡通电子手表、布娃娃和新书包,我不觉得物质激励一无是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
但李明不同,他说他知道自己吃几碗饭。在买不起车时,他不去逛车市;买不起房时,他连房地产广告都觉得讨厌。每次约会,我们经过珠宝专柜时,他都匆匆而过,我总想要逛一逛,他却丝毫不顾及我的感受。现在我明白了,因为他买不起,所以,那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从那以后,我和李明就不再见面了,因为我们都无法接受对方的生活理念。
分手并没有让我感到遗憾,他的理想是找一个平凡女子,过平凡的日子——两人努力供养一处蜗居,生一个孩子,买个经济适用的小车子,逛逛超市,去公园散个步,生活就很完美了。而我想要一套有书房的屋子,最好能透过天窗看到夕阳和月亮。而这,在他看来,像是个笑话。
在追求优质生活的人群里,不排除有纯粹的拜金主义者,但是,没有追求的人生也会平庸得令人窒息。怎么能因为遥远就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
不思进取就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