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采铜
- 3006字
- 2021-04-03 13:05:21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为什么是五年?”
“两年、三年太短了,八年、十年变数又太大,你很难看清楚。”
这段对话发生在十年前,浙江大学的一场招聘宣讲会上。提出“五年论”的是一位心理学“大牛”,曾是浙江大学心理系的教授。他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在学术生涯一帆风顺之时他突然转投工业界,后来又在一家互联网巨头企业担任要职。当时听到这段对话的我旋即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要想五年这么久?五年后的我又该是什么样子?
对人生来说,“五年”意味着什么?
那时的我,算得上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就想想明天要上什么课、有多少瞎玩的时间。我很少去盘算下个学期要做些什么,到了明年又要学哪些新东西,要是看到了别人的全年计划还有点不屑一顾。所以又何曾想过五年计划呢?直到现在,当我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犹豫、蹉跎、曲折之后,再次记起这段十年前的对话,我才渐渐领悟它的深意。
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毕竟本科也就四年,大多数上班族都会在三四年内完成至少一次跳槽,或者从底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从恋爱到结婚生子往往也用不了五年……
如果你是一个高三学生,五年以后,可能已完成本科学业漂洋过海到美利坚求学;如果你刚懵懵懂懂收获一份甜蜜的爱情,五年以后,你的孩子可能已经趴在你的后背上玩耍。“五年”还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它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沿着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轨迹往前走,那么你就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做一些不一般的事,那么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
有研究时间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而“五年”恰巧是一个典型的远期未来的长度。
“远”和“近”本就是相对的概念,未来的几个小时、几天、几周可以说是近期未来,未来的几年则是远期未来。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事件,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也就是说,存在两种未来视角。这种现象最早由以色列心理学家里伯曼(Liberman)和美国心理学家特普(Trope)于1998年发现,并用时间解释理论(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来加以阐释。
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比如,一个刚入读心理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可能会定下“成为心理学家”这样的远期目标,但这个目标对他来说是抽象的,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心理学家”,也不知道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成为“心理学家”。他之所以设立这个目标,可能只是因为这个目标足够“高大上”,能够满足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期许。所以远期未来视角下的想法常常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而在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例如这位大一学生,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时,就会提醒自己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这些环节,同时还要主动和老师沟通,甚至去摸清授课老师的脾气和喜好。而这些具体努力最终的指向可能就是拿到一个好分数,但是从长期视角来审视的话,拿高分对他来说,恐怕并不是最重要的。
面对问题时采用这两种视角各有利弊。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价值和意义来看,这些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但这种思路也存在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年设想”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也正是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近期未来—远期未来”的框架可以用来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导致的。
就拿拖延症来举例。产生拖延症的一个原因是,“远期未来”中有一个抽象且意义重大的目标,例如“完成博士论文,拿到博士学位”,而“近期未来”则遇上了实际的阻碍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例如阻碍是实验结果不理想,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包括成天看电影和打游戏,借此逃避阻碍。在这种状况下,人们通常的应对方式是不断地强化远期目标的意义,“完成博士学业是我的全部”“如果博士退学就真的走投无路了”,但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因为加大了“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冲突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那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从“远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也不要一个劲地担忧目标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另一方面,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等等。可能有人会说,电影删了还可以再下,网线剪了可以再接,手机换了可以再换,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因为虽然可能会出现反复,但这种反复会使得原来简单且惯常的替代性行为变得更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大大减小,这便增加了当事人转而去做实验、看论文的可能性。
除了拖延症这个大难题之外,其他许多事情也反映了两种未来视角的冲突。花长时间来习得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等,莫不如此。因为从长期来看,获得出众的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保护地球环境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容置疑,但是将它们放到较近的时间范围里考量,人们又会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利或满足一时的欲望而偏离这些长期目标。即便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这样简单又很有意义的事,人们都可能为了偷一点懒而不积极配合,更何况其他事情呢?
又比如在学习时,独立钻研一道难题虽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整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也会很大,如果早早放弃、转而从师长那里直接获取答案,自己反倒失去了充分锻炼的机会。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贪图一时方便,选择了后一种方式。这也提醒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近期未来视角下的“抄近路”心态,正面迎接挑战。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