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和鹑

地栖性的雉和鹑构成了鸡形目(松鸡和火鸡也属其中)最大的科。对于人类而言,雉科显得无比重要,因为它里面就有普通家禽的原种。普通家禽饲养始于至少5 000年前,如今在地球上的数量据称有240亿只,几乎为全球人口的4倍。由于雉科的成员对人类而言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因此许多种类目前面临威胁。

形态与功能

几乎所有的雉和鹑都为圆胖型的鸟,腿短,翅圆。从小型的非洲蓝鹑到高贵的蓝孔雀,均善奔走,疾跑肌肉发达,而极少飞行,除非为了逃离危险,从遮蔽物中冲出时才会迅速扇翅飞走。一些栖息于茂密森林中的种类如凤冠孔雀雉,倾向于穿过下层丛林偷偷溜走,只有在突然受到侵扰时方才奔跑。大部分种类不能远飞,为定栖性鸟,仅在出生地方圆数千米内活动。不过,有些鹌鹑类却会进行长途飞行,为迁徙性或移栖性鸟。例如,鹌鹑每年定期迁徙,花脸鹌鹑在非洲的一些种群则为移栖性,很可能是为了适应季节性的降雨模式,南亚的黑胸鹌鹑亦是如此。

新大陆鹑类为其中最典型的圆胖型小鸟,有明显的黑色、白色、浅黄色或灰色斑纹,有些具向前的硬冠羽。最出名的种类或许是山齿鹑,在美国是一种主要的猎物。

雉和鹑的代表种类

1.原鸡,见于东南亚,普通家禽的野生原种;2.白腹锦鸡,南亚山区一种美丽的鸟;3.石鸡,从地中海地区引入美国西部;4.西鹌鹑;5.山齿鹑,美国南部和东部一种常见的猎禽;6.灰山鹑;7.红腹锦鸡,源于中国的多山地带;8.红腿石鸡;9.山鹑;10.飞翔的环颈雉;11.蓝孔雀,起源于印度,被引入到世界各地。

旧大陆鹑类栖息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中,虽然数量少,但分布广。其中有6个种类通常被两两归为一类,组成所谓的“超种”,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它们是鹌鹑、西鹌鹑、花脸鹌鹑、黑胸鹌鹑、非洲蓝鹑和蓝胸鹑。

鹧鸪类是一个多样化的集合,主要为体型中等、身体结实的猎禽,见于旧大陆的多种栖息地。其中包括大型的雪山鹑,重3千克,栖息于中亚的高山苔原。在东南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鹧鸪种类栖息在热带雨林中,如华丽的冕鹧鸪。但鹧鸪类最常见于开阔的栖息地,如半干旱沙漠、草地、矮树丛。不少种类也适应在大片的耕田里生活,比较突出的是灰鹧鸪和石鸡,这两种鸟在欧洲许多地方的耕田中已很常见,并被引入到了北美。然而,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杀虫剂和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使这些鸟近年来在欧洲的数量持续下降。非洲仅有鹧鸪类的两个属,分别为像矮脚鸡的石鹑(石鹑属)以及鹧鸪属,后者包括41种,大部分限于非洲大陆。这些与鹑相似的鸟非常健壮,生活于多种栖息地内,往往很嘈杂。1992年在坦桑尼亚的山区发现了一个新的种类:坦桑尼亚鹑。

雉类通常指该科中体型相对较大、色彩更鲜艳的成员。在16属48种中,仅有1种不分布在亚洲,那便是与众不同、楚楚动人的刚果孔雀,由W. L.查平于1936年发现,在鸟类学界轰动一时。雉类为林鸟,有些生活在东南亚的雨林中,其他的则见于中亚山区不同高度的森林中。虽然雄鸟色彩绚丽、鸣声响亮嘈杂,但大部分雉类很隐秘,难见其踪影。最突出的例子便是见于中国西部的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这是2种有颈翎的雉。两者的雄鸟异常艳丽,其中雄红腹锦鸡的羽色为红、黄、橙,雄白腹锦鸡具白、绿、红和黑色。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的博物学家们认为中国艺术家所画的这些鸟纯粹是想象中的虚构之物,因为它们看上去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雉科种类的群居结构体现出一种颇有意思的差异。大部分较小的鹑类和鹧鸪类为高度群居,但为单配制。较大的雉类有一些也为群居,如孔雀。但更多的尤其是栖息于茂密森林中的种类则为独居,它们通常为一雄多雌制(一只雄鸟拥有数只雌鸟做配偶)或为混交,即不形成配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