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西古城,文化之乡
常言道,临水而居之城注定富饶繁茂。聊城,一座坐落于山东省西部的城市。古时,这里有一条河名为“聊河”,聊城也因此河而得名。如今,聊城所在的位置是黄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一如所有与河流相邻的城市一般,丰富的水资源为这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物产的丰饶,令聊城成了一座既令人赏心悦目又让人生活安稳的城市,故此它又被赋予了两个新的称号——“中国江北水城”和“中国北方的威尼斯”。
古往今来,聊城一直在华北平原一带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这一地带的经济发展重地。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曾在此地进行过战役;明代中期以后,私塾遍地,书院林立,文人骚客聚集于此;明清时期,这里成了山东西部三大商埠之一,不但在东昌古城附近开设了四条繁华的商业街,还在东关古运河的西岸建立了一座山陕会馆。
提起山陕会馆,许多人都会不由得发出赞叹之声。这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会馆,在清朝,它主要作为山西和陕西两省的商贾聚会交流和祭祀神明之地。如今,它因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结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聊城有8座龙山文化城,这些文化城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其中位于阳谷县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是最大的一座;清代誉满海内的全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也坐落在聊城。
聊城气候宜人,阳光充足,降水适中,非常适合人们旅游休闲。早在古时,就有许多文人被这里秀美的风景和灵气所吸引,前来寻找创作灵感。现在的聊城,已经成了一座以旅游闻名的城市,吸引众多游客的,不单单是它的秀丽风景、绝美建筑、繁华商业,还有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从明代中期起,这里就已经成了一个文化发展地。在之后的岁月里,此处渐成鲁西“八股文化”的中心。著名的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傅斯年,便生于此。
肥沃的土壤能孕育出饱满的果实,适宜的环境亦能孕育出优秀的人才。从聊城这片土地上走出的历史名人不在少数,正如《聊城县志》中记载的:“士多才俊,文风为诸邑冠,武风亦极一时之盛。”
在与聊城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孔子。
孔子并不出生于此,但城中却有许多与他相关的建筑,除各县区的文庙外,还有一些孔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其曾经进行授课之处。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多次来到聊城,每次都会光临莘县城东关外的东鲁店。
一次,孔子应赵简子传召,从卫国前往晋国,却在途中听闻赵简子妄杀忠臣窦鸣犊,心生失望,于是折返回去。人们听说这件事后,在孔子折返的渡口处立了一块碑,上书“孔子回辕处”,并将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也刻在碑上,后人还为孔子建了一座庙,庙中供奉着乘车的孔子。只可惜后来黄河改道,庙和碑都拆毁了,但这件事却仍然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着。
孔子生于山东,他所倡导的儒学在山东省境内自然传播和发扬得最快。加之他曾多次到访聊城,在聊城授课,他的弟子们也时常在聊城进行儒家学说的宣传和演讲,久而久之,聊城内外形成了浓厚的儒学氛围。聊城也成了当时最为崇尚儒学的城市之一。
儒学是由孔子创办的儒家学说,起初是孔子用来教育弟子们的一些道德准则。渐渐地,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应运而生,即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包括“仁者爱人”,“克己得礼为仁”和“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儒家文化倡导人们,所有人都有可爱之处,要爱所有人,将自己喜欢的与别人分享,不将自己不喜欢的强加于人。
儒家文化提倡人们要长幼有序,尊重长辈,孝敬父母。为人处世要依礼而行,要对人宽容。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且直到现在,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儒学的盛行,令聊城成为一座重视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城市。古时,这里的民风淳朴,成年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自小学习四书五经,并且都很热爱,知书懂礼。《聊城县志》中对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描写的:“其人朴愿而茂,虽循习故事,惮于兴革,然无有桀黠渔食,持长吏长短者。租赋不待督,辄先期报竣,最称易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样一座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里,涌现出众多名人自然不足称奇。武有程昱、岳飞、程咬金等英雄名将,文有《七步诗》的作者曹植、“山左文学之冠”之称的于慎行、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的主人杨以增、被誉为“千古奇丐”的平民教育家武训、清朝名相傅以渐等。
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聊城有不少人都中了举人,还有两人最后考取了状元,傅以渐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清朝建立科举制度后首位考取状元的人,在当时名声远扬;另一名叫邓钟岳,也是聊城八大家族中的代表人物。
在古代所有行业的排名中,为官一直排在首位,家中有人在朝廷为官的人家,总能在当地拥有更高的地位,令旁人羡慕不已,若是某家能世代为官,其地位和身份就更不寻常。在聊城也是如此。
清朝年间,聊城有八大世家,都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官宦世家,其中“任、邓、朱、傅”四家最具代表性,每家都有代表人物。傅以渐和邓钟岳,分别是傅家和邓家的代表,任家的代表是任克溥,朱家的代表是朱延禧。
任家发迹于清朝初期,代表人物任克溥曾在顺治年间考取进士,一路攀升,任刑部侍郎时,为人正直,敢言别人不敢言之事,对待贪官恶行毫不留情,并提出为官应清廉、不应奢侈。任克溥于1679年落职回家,后又在1699年官复原职。1703年,康熙升赐他尚书的头衔,并亲为他的园子赐匾额,上书“绿水本无忧因风绉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任克溥身故后,家中又出了几个举人,其中几人入朝为官。
邓家祖上并非聊城本地人,而是江西建昌府南城人。明朝成化六年,邓家祖先被调入聊城东昌,担任掌印指挥使一职后,便再没有回过老家,之后,邓家便世代守护东昌,总共经历了八代人,长达174年之久。虽然他们祖籍仍在江西,但聊城人已经将他们视为自己人,并且非常感谢他们这么多年对聊城的守护。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邓钟岳考取了状元,担任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自此时起,邓家才入了聊城的籍贯,真正地成为聊城的名门望族之一。在这之后,邓家世代为官,并不断涌现出多位进士和举人,有些从文,有些从武,他们使邓家在聊城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朱家位于东昌府区,是山东西部的名门望族。自明代起,朱家人才辈出,有在明崇祯年间考中进士的朱鼎延,有在雍正年间担任过清代翰林院编修的朱续晫,其中最具名望的,是曾担任礼部尚书的朱延禧。朱延禧史称“朱相国”,世人尊称他“朱阁老”,而他自己则在晚年自号为“遁斋老人”,表示自己注重修身养性,不愿与当时污浊的政府为伍的心情。
朱延禧自幼聪慧,是城乡闻名的少年才子,考取进士后,因才华出众,一度受到朝廷重用,被当时的皇帝称为“讲官第一”。可惜天启五年,他被大宦官魏忠贤陷害,被贬为民,于是他回到家乡,隐居在老宅中,不再过问政事。
聊城的八大家族都注重传统文化,重视礼仪,他们视教育为生存的根本,所以对聊城的教育事业格外重视。他们不但制定了各种规则,也处处以身作则,将儒家传统文化在聊城一天天发扬光大。在他们身上,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没有飞扬跋扈的气焰,这令他们很受当地居民的爱戴。想必正是如此,儒家文化才能渗入聊城每个人的生活中,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2.聊城傅家,声名赫赫
家族的兴盛,在于祖上的修为。聊城八大家之一的傅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傅斯年成年后几乎不曾向人提起他这位德高望重的七世祖,但不可否认,傅家正是因他的这位七世祖而走向兴盛。
傅家的祖籍原在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明朝年间,傅家的远祖傅回祖被派到山东东昌府下属的县城为官,任期满后,他的夫人不愿与他一同回江西,他便遂了夫人心意,并安排三个儿子留下,与夫人为伴。三个儿子中,有一个名叫傅祥,心思敏锐,他定居聊城后,见当地经济日益发达,便萌生出经商的念头,后通过经商维持傅家生计。
傅以渐是傅祥的后代,他出生时,傅家已濒临衰败,家中颇为清贫。虽家道中落,傅家人从未放弃过对子女的教育,这或许与傅家本是官宦家庭,所有子孙都自小习举子之业不无关联。让子孙受到最好的教育,是傅家的一个传统。
从傅祥开始,傅家人养成了对子女进行“口授章句”的习惯,故而傅以渐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他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对看过的章句几乎能过目不忘,所以进入私塾后,他很快就成为老师的得意门生,也成了许多同学心中的小偶像。所有人都认为,他长大后必然能走上仕途,入朝为官,然傅以渐成年之后,明朝正值末年,宦官当道,世道黑暗,他的满腹才华不得施展,令人遗憾。
清兵入关第二年,清政府求才若渴,为了招纳人才而恢复了科举制度。这一年,傅以渐参加了乡试,考中举人,全家上下皆欢。次年春,傅以渐进京赶考,中了贡士,又在殿试中表现出众,成为清朝第一位考中状元的人,并入内宏文院,从事史册的修撰工作。自此,傅家真正成了聊城的名门望族。
傅以渐入朝后,深受顺治皇帝的赏识和器重,几次被升职加官,先后封他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国史院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最高至兵部尚书即当朝宰相。不仅如此,顺治还给傅以渐的几位先人加封了官位,这对傅家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誉。傅家后人也不负所望,不断有人考取功名,入朝或外出为官,故称傅家为书香世家绝非妄言。
顺治对傅以渐的器重主要表现在:每逢机务大政时,都会将傅以渐传唤至宫,与他细细磋商,傅以渐也不辜皇恩,每次都能提出好点子,深得顺治心意。傅以渐不但受到皇帝的器重,在朝廷众臣中亦德高望重。据史料记载,顺治当年将傅以渐提为兵部尚书属于破格提拔,然而此意一出,朝廷上下竟然没有一人反对,众人皆极力赞成,认为由傅以渐担任此职可谓“选择得当,用人适时”,这在清朝实属罕见。
1658年,傅以渐因病回家疗养,谁知一年之后病情仍不见好转,他便主动向顺治请辞,想要告老还乡。顺治听过之后,下旨允许他安心在家调理,等身体痊愈后再回京,至于请辞的事,则不予以批准。
又过了一年,傅以渐再次请辞,可顺治仍然不许。1661年,顺治驾崩,傅以渐心痛不已,赴京奔丧。丧礼结束后,他再次以病告辞,回到聊城,并于康熙即位后第三次上书请辞,康熙考虑到傅以渐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方才予以批准。
傅以渐为官清廉,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视百姓之疾苦为自己之疾苦,凡有利于百姓的事,他都极力向上谏言,这使他深受百姓爱戴。在聊城安养晚年的日子里,傅以渐也没有无视百姓疾苦。在聊城当地流传着一个有关“傅以渐巧惩镖师”的故事,讲的就是傅以渐告老还乡后,在当地惩恶扬善的事。
傅以渐因下棋与一名为赵良堂的人有半面之缘。他在慧明法师口中得知,赵良堂一年前曾在运货途中遇到运送皇纲的镖师刘显丕,被对方撞毁了船,损失了全部货物,帮他运货的人也有伤亡,不得已赵良堂只能靠拾粪换钱度日。听闻刘显丕仗着自己运送皇纲,总是横行霸道,傅以渐闻之心中大怒,决意惩治一下这个跋扈的镖师。
傅以渐修书给东昌知府,命人下闸拦下刘显丕的船。得到船已被拦下的信号后,他便命家中的佣人在庭院里洒下清水,撒满草灰,自己则在顺治为他画的骑驴图上写下“阁老骑驴,皇帝拎缰,天子赶脚,悠哉悠哉”十六个字。之后,他命侍从把这骑驴图挂到了门口。
刘显丕气冲冲地找到傅以渐府上时还不知里面住的是谁,当他看到这骑驴图时,顿时气焰全无,急忙进院请罪。面对刘显丕的请罪,傅以渐阴沉着脸,“哼”了一声问:“镖夫,给老夫有何安可请?”未及对方请罪话落,便又打断他说:“狗儿有眼有珠,只是肺烂心黑!速取老夫人头吧!”刘显丕吓得连连求饶,磕头磕得像吃米的鸡,傅以渐见状,从太师椅上起身道:“狂吠狗儿,别脏了我的耳朵,给老夫四肢触地滚出去!”
刘显丕立刻照做,走出傅府时,他的红袍马褂上已经沾满了草灰,颜面尽失。刘显丕找到知府,询问傅以渐为何会突然拦住自己,在知府的暗示下,他才明白起因在于自己撞毁了赵良堂的货船。于是他急忙带上五百两银子和昂贵的布匹去向赵良堂赔罪。傅以渐惩治了刘显丕一事,很快在聊城流传开,成为聊城人一提便拍手称快之事。
傅继勋是傅以渐的孙子、傅斯年的曾祖父,他曾担任过安徽布政使。布政使又称“承宣布政使司”,官居二品,专门管理一省的财政和人事。傅继勋还曾是李鸿章和丁宝桢的老师,学识自然不需多疑。傅继勋的七个儿子中,有一名为傅淦,是傅斯年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