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就是你的竞争力
美国一位著名心灵激励大师曾这样说:“在充满竞争的生存环境里,永远不会有中立者的位置。要么就进取,进而胜出;要么就被淘汰,成为成功者的垫脚石。”要想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必须改变你的态度,态度能够使你在竞争中胜出。
里昂和阿内尔卡是同班同学,两个人大学毕业后,恰逢英国经济动荡,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便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厂去应聘。恰好这家工厂缺少两个打扫卫生的职员,问他们愿不愿意干。里昂略一思索,便下定决心干这份工作,因为他不愿意依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
阿内尔卡根本看不起这份工作,但他愿意留下来陪里昂一起干一阵子。因此,他上班懒懒散散,每天打扫卫生时敷衍了事。一次,两次,三次,老板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再加上恰逢经济动荡,也同情这两个大学生的遭遇,便原谅了他。然而,阿内尔卡内心深处始终对这份工作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每天都在应付。结果,刚干满两个月,他便彻底断绝了好好干这份工作的念头,辞了职,又回到社会上,重新开始找工作。当时,社会上到处都在裁员,哪儿又有适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继续依靠社会救济金生活。
相反,里昂在工作中,抛弃了自己大学生——高等学历的拥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当做一名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每天把办公走廊、车间、场地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半年后,老板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工作积极,认真勤快,一年后,里昂成为一名技工。尽管如此,他依然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进取,积极努力。
两年后,经济动荡的局面稍稍稳定,里昴已经成为老板的助理。而阿内尔卡此时才刚刚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工厂的学徒。但是,他依然认为自己是高等学历的拥有者,应该属于白领阶层。结果,他仍然把活干得一塌糊涂,终于在某一天又回到街头,去寻找工作。
应该说,初入公司的里昂和阿内尔卡在职业技能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但由于对待工作的态度完全不同,因此里昂和阿内尔卡的事业发展也截然不同,可以说,态度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被人知晓;有的人牢骚满腹,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到头来却一事无成……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使我们比别人更有竞争力呢?是态度!态度是人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在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都有相同的态度。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才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有时,积极的态度能使你打动上司的心,获得难得的升迁机会。
小芬是杂志社的一名编辑,工作以来一直任劳任怨,但就是没有太多的特长能引起别人的关注,直到一件小事的发生改变了这一切。
一天,主编很焦急地来到小芬的办公室,对她说有一篇文章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但原来的责任编辑今天请假,可杂志原稿就要进入印刷环节了,所以想让小芬来帮助改一下。
小芬答应了。
虽然不是自己负责的稿子,但小芬认认真真地对待,不但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修改,还对一些语句进行了润色,使得文章增色不少。月底的例会上,主编特地表扬了小芬,让大家向她学习。半年之后,有个编辑室的主任离职了,主编立刻想到了小芬。
总有人抱怨为何自己不能出人头地,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还不明白,态度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力,积极的态度才能将自己推向成功的顶峰。
那些慵懒怠惰的人、态度上不具备竞争力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他人工作出色,他们就说:“那是天分。”看到别人屡次加薪,他们就说:“那是幸运。”发现有人为老板所重用,他们就说:“那是机缘。”实际上,成就卓越者的最大因素就是他们的态度。
在职场上,态度就是竞争力,并且是第一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份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未来更好地获得,因为你不仅是在为公司工作,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卓越的工作态度,就是你迎战未来的第一竞争力。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一位哲人说:“人生所有的能力都必须排在态度之后。”的确,在态度内在力量的驱动下,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自驱力,而这种感觉的产生所带来的收获有时远远超出我们最美好的构想。
北京一家著名人力资源公司的老总这样说:“现在很多企业用人其实不是太看重学历,而是取决于个人展示出来的工作态度,许多人在职业生涯中,进步缓慢,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主要是因为他们心态不够好,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
小张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出了道数学题,叫小张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小张很快就想好了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思考。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小张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三下五除二写下了答案。这个时候,另一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小张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结果是,小张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小张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小张心中并不服气。认为只要自己做对了就行,至于什么态度根本无所谓。
多年后,小张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小张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只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张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他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由于只是“小儿科”,不到一会儿,小张便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他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他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小张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小张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出,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是却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但是,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个人的态度了。”
从那以后,“态度”一词在小张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比能力更加重要。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实与数字。在工作中,当我们没有更多更明显的优势时,那么正确的工作态度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当然,我们说态度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态度而无任何能力的人,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态度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只是口头上的响亮口号。
有本书叫《不可阻挡》,书中记述了一个“推销英雄”比尔·波特的故事,这个故事曾经感动过无数人。
比尔·波特是美国成千上万的推销员中的一个。对他来说,工作就是他的一切,他以此为生,同时以此体现生命的价值。然而,他的工作之路却比一般人要艰难得多。
他出生于1932年,母亲生他时,大夫用产钳助产,却不慎夹碎了他大脑的一部分,导致他患上了大脑神经系统瘫痪,从而影响到他说话、行走和对肢体的控制。比尔长大后,州福利机关将他定为“不适于被雇用的人”,专家也认为他永远不能工作。
然而,比尔的母亲却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完全失望,她总是鼓励比尔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一次又一次对他说:“你能行,你能够工作,能够自立!”比尔受到母亲的鼓励后,开始从事推销工作。他从来没有将自己视为残废人。最初,他向福勒刷子公司申请工作,这家公司拒绝了他,并说他根本不适合工作。其他几家公司也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但比尔没有放弃,最后,怀特金斯公司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比尔必须接受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波特兰、奥根地区的业务。虽然条件苛刻至极,但毕竟有了第一份工作,比尔当即就答应了。
1959年,比尔第一次上门推销,犹豫了四次,他才鼓起勇气按响门铃。第一家人没有买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一样……但他坚持着,即使人们对他的产品丝毫不感兴趣,甚至嘲笑他,他也不灰心丧气。终于,他取得了成绩,由小成绩到大成绩。
他每天用在工作及路上的时间大约有14个小时,当他晚上回到家时,已经是筋疲力尽,他的关节会痛,偏头痛也时常折磨着他。每隔几个星期,他都要打印一份顾客订货清单。由于他只有一只手是管用的,这项别人做起来非常简单的工作,他却要花去10个小时。他辛苦吗?当然辛苦,但对公司、对工作、对顾客的热爱支撑着他,他什么苦都能够吃。慢慢的,在比尔负责的地区,越来越多的门被他敲开,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他的商品,他的业绩不断增长。在做到第24年时,他已经成为销售技巧最好的推销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比尔已经60多岁了,怀特金斯公司已经有了6万多名推销员,并且在全国建立了连锁机构,比尔再也没有必要上门推销了。但此时,比尔已成为了怀特金斯公司的“产品”,他是怀特金斯公司历史上最出色的推销员,公司以比尔的形象和事迹向人们展示公司的实力,并把公司的第一份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颁给了比尔。
可以说,比尔·波特之所以能够成为推销英雄,完全在于他的积极的、永不言弃的工作态度。他的这种态度弥补了他自身因生理缺陷造成的不足,奇迹般地让他成为推销技巧最好的推销员。可以说,比尔的故事说明了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对一个公司来说,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公司顺利发展的保证。如果接线员不接电话、销售员为难客户,那么公司即使有最优秀的生产能力,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售货员对客户爱理不理,那么商店即使装潢得再富丽堂皇,又有什么用呢?
相反,如果所有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企业将会一往无前。
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的确如此,有人说:“就算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最优秀的洁厕工。”而也有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以认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常常是奉命当差,做完了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一个道理:态度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曾任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大学毕业那年,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在很多人眼里,接线员是一个很没出息的工作,然而任小萍在这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家属的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当有些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该找谁时,她就会多问,尽量帮对方准确地找到要找的人。慢慢的,使馆人员有事外出时并不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谁会来电话,请转告什么,等等。不久,使馆人员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开始委托她通知,她成了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大,甚至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时她也不接受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一试。结果一年后,老太太逢人就说:“她的翻译比我的好上10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又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同样出色,不久即获外交部嘉奖。
当你在为公司工作时,无论老板安排你在哪个位置上,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都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来担负起工作的责任。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埋怨环境,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的人,往往是职场中的被动者,他们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他们不知道用奋斗的态度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自身的能力只有在完美的态度中才能完全地展现。能力,永远由态度来承载,而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在一家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2006年10月,他们公司的营销部经理带领一支队伍参加某国际产品展示会。
在开展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展位设计和布置、产品组装、资料整理和分装等,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可营销部经理带去的那一帮安装工人中的大多数人却和平日在公司时一样,不肯多干一分钟,一到下班时间,就溜回宾馆去了,或者逛大街去了。经理要求他们干活,他们竟然说:“没加班工资,我们凭什么干啊?”更有甚者还说:“你也是打工仔,不过职位比我们高一点而已,何必那么卖命呢?”
在开展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板亲自来到展会,检查展会的准备情况。到达展会已经是凌晨一点,让老板感动的是,营销部经理和一个安装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细心地擦着装修时粘在地板上的涂料。而让老板吃惊的是,其他人一个也见不到。见到老板,营销部经理站起来对老总说:“我失职了,我没有能够让所有人都来参加工作。”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责怪他,而是指着那名工人问:“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来工作的吗?”
经理把情况叙述了一遍。这名工人是主动留下来工作的,在他留下来时,其他工人还一个劲儿地嘲笑他是傻瓜:“你卖什么命啊,老板不在这里,你累死老板也不会看到啊,还不如回宾馆好好地睡上一觉!”
老板听了叙述,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书和其他几名随行人员加入到工作中去。
但展会结束,一回到公司,老板就开除了那天晚上没有参加劳动的所有工人和工作人员,同时,将与营销部经理一同打扫卫生的那名普通工人提拔为安装分厂的厂长。
那一帮被开除的人很不服气,来找人力资源总监理论。“我们不就是多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吗,凭什么处罚这么重?而他不过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凭什么当厂长?”他们说的“他”就是那名被提拔的工人。
人力资源总监对他们说:“用前途去换取几个小时的懒觉,是你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人逼迫你们那么做,怪不得谁。而且,我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推断,你们在平时的工作里偷了很多懒。他虽然只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但据我考察,他一直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献了许多,比你们多干了许多活,提拔他,是对他过去默默工作的回报!”
这是多么生动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啊!在这里,态度就是回报。对于那个主动留下干活的工人来说,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是他表现出的积极工作态度,却是他远胜别人的能力的表现。
态度决定着你的成败
可以说态度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干事不拖拉的工作态度都不具备的话,那他又怎么可能把工作做好,当然也就更不用说去取得成功了。
有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曾这样说:“现在的员工比我们以前差多了!首先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比我们那时差远了,那时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是不是公司的事,都会乐意地、积极主动地去做,并且尽力去把它做到最好。”
也许她的这些话多少有些偏激,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员工的要求可能不一样,然而这些话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可以说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每个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要求。
小丽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拆应聘信,翻译;翻译,拆应聘信。可以说工作是量大而枯燥,并且索然无味的,但是她却忙得不亦乐乎、不急不躁,每天认真仔细地工作着。一年后,小丽被提升为人事部经理。领导在她的升迁理由中这样写道:小丽作为一名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每天千篇一律地拆信,并在数十封信中,不厌其烦地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推荐给上司,这展示了她积极的工作态度。总经理认为:她能够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自己岗位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办得非常出色,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放到每个地方都能发光的人。因此她理所应当是这一批应聘者当中的第一位升迁者。
态度决定成败。一个人的心态是否正确,通常决定了他能发挥出多大的专业水平、创造出多大的业绩,也决定了他将来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同样,一个企业的成功,依靠的也是具有进取心和工作热情的员工。只有拥有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和不断进取的员工,这个企业才会蒸蒸日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作中,有野心、不安于现状的员工也许不太受人欢迎。可是没有人会对你拥有改变现状、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的做法而感到不满意。让梦想看向高处,工作的动力也就会更足。我们平时的说法“知足者常乐”用在生活中能够平衡人的心态,但用在工作中却意味着不思进取。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满足现状就意味着退步。一个员工在公司站稳脚跟后,随着就要图谋更好的发展空间了。这样的梦想,会让你的工作充满激情,充满创造力,能够克服艰难险阻,超越自己,最终出色地完成任务。
2005年2月,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的“五朵金花”攻关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五位年轻女工程师王英杰、王广兰、张玉珠、葛丽玲、严鸿,她们主导设计了我国首台4万立方米流量空气压缩分离装置,这一项目填补了我国大型空气压缩机组国产化空白,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德、日等国对此类大型机组的市场垄断。
而实际上,她们自身的条件在完成这样一个大项目应具备的条件中并不优越。“五朵金花”中,王英杰和张玉珠只是中专、技校的底子。在机械设计领域,女同志要做出比男同志更突出的成绩,没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不可能的。机械设计人员要下车间、试车等,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上都属于高强度工作。以前她们设计室重大的任务一般是由男同志担纲,室里的女员工很不服气,她们敢于挑重胆,积极进取,王英杰进入沈鼓第二年就报考了东北大学专科升本科,两年后,取得了工学学士学位;而后又进入了沈鼓与东北大学联办的MBA进修班学习。“我们的共同点就是要强,不服输,不断的进取。”“五朵金花”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都谈及了此点。
杰出的、有追求的人从来不满足于现状。随着晋升和眼界的开阔,他们会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这个目标,从而一步步到达光辉的顶点。可以说,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人生。而且,态度不仅仅只和工作相关,对人的一生来说,它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小陈是一所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中医治病基本靠的是经验,但小陈只想研究中医理论,而不想从事医院门诊的工作。只是由于竞争激烈的缘故,刚踏出校门的他只好“屈就”到一家医院工作。
由于医院主要缺乏一线临床大夫、药剂师等人才,所以小陈被安排到门诊部实习,而他认为这简直是浪费人才。
小陈干了几天就感到索然无味,那些一板一眼的老中医、难闻的中药味道、烦琐的诊断和单调的生活都让他非常不舒服,他整天怨天尤人,抱怨工作,厌烦生活。几个月过去了也开不了一张像样的单子,“望、闻、问、切”一样也不会,连病人的脉搏也找不准,完全是帮倒忙,而且常常还要摆出名牌学院毕业生的派头,议论领导有眼无珠,大材小用,最后,小陈被开除。
现在有很多员工(特别是年轻的)总是抱着一种“净赚薪水”的心态去工作,他们觉得“你给几分钱,我就出几分力”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产生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他们涉世未深,没能看到自己和公司的长远未来。
一些人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来努力完成工作。他们以为自己骗得过老板,其实,他们愚弄的只是自己。可以肯定的是,升迁和奖励是不会落在那些玩世不恭、不努力工作的人身上的。
工作中,只有态度改变了,我们才能改变事情。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你种下什么因,收获的就是什么果。
如果你永远保持努力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从而走向辉煌的人生舞台。
卓越的态度让你脱颖而出
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态度越积极,决心就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天长日久,他就会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有价值的人。
两个农夫的土地只隔了一条水渠,每天两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夫甲总是垂头丧气,感叹命运的不公;农夫乙则总是精神饱满,唱着曲来,哼着歌去。
一日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二人放下锄头各自来到水渠边的大树下席地而坐。
农夫乙看着那片绿油油的庄稼,兴奋地说:“看来今年的收成不会差!”农夫甲看着农夫乙兴高采烈的样子,十分不理解,他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每天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受苦受累换得粗茶淡饭,还能高兴得起来?”
农夫乙说:“我们每天沐浴在大自然之中,耕作于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看着地里的庄稼一天天茁壮成长,丰收的希望就在我们眼前。累了,可以在大树下乘凉;渴了,喝一点山泉水;饿了,老婆、孩子会送饭来!不愁吃,不愁喝,自由自在!负担一天比一天轻,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就这样,两个农夫依然每天隔渠而望,各自干着自己的农活儿。甲依旧垂头丧气,乙依旧精神饱满。
转眼到了秋天,农夫乙的庄稼又是好收成,农夫甲的收成则只有农夫乙的六成。
后来,农夫甲不想在村里种地了,准备到城里打工,他把土地租给了农夫乙。
自从租种了农夫甲的土地,农夫乙更辛苦了,不过他依然每天精神饱满。后来实在忙不过来了,就雇了几个帮工,然后又租种了一些土地。几年过后,农夫乙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不仅盖了新楼房,儿子也考上了大学。
农夫甲呢?他在亲戚的包工队里干活儿,因为没有任何特长,只能干一些苦力活儿。长期的重体力劳动、营养不良加上总是唉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很快就衰老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等到自己体力消耗殆尽的时候该靠什么生活。
一个人干好一项工作的前提是对这项工作的态度,如果对工作本身没有热情,不端正工作态度,时时把工作当做一种负担,他是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的。
李杰生活在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中,因为兄弟姐妹比较多,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到一家百货公司去打工。但是,他不满足于平庸的工作状态,每天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想办法充实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工作境况。
经过几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后,他注意到主管每次都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商品的账单,而且账单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他便开始在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仔细研究那些账单,并努力钻研、学习与这些商务有关的法文和德文。
有一天,他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由于他干得十分出色,以后的账单自然就由他接手了。
过了两个月,他接受了一个部门经理的面试。部门经理的年纪比较大,他说:“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40年,根据我的观察,你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在工作中改变自己,以适应工作要求的人。从这个公司成立开始,我一直从事外贸这项工作,也一直想物色一个助手。这项工作所涉及的面太广,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的知识很庞杂,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要求也特别高。现在,我们选择了你,认为你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我们相信公司的选择没有错。”
尽管李杰对这项业务一窍不通,但是,凭着对工作不断钻研、学习的精神,他的能力不断地得到了提高。半年后,他已经完全能胜任这项工作了。一年后,他接替了那位经理的工作,成了这个部门的经理。
用最卓越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甚至是加倍的回报。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对工作的用心不会付诸东流,成长的机会也会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
职场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只要我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就能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