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看透性格,读懂女人

——99%的女人竟然不了解自己

小测试——你的性格像女人还是像男人

心理学家约尔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定的人格分裂。平日里有些看似娇弱的女人在特定的状况下会展现出非常男人的一面,而有些外表刚强的男人其内心也有着软弱的一面,你的性格是像女人多一些还是像男人多一些呢?

你有机会来到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岛上有着茂密的椰子树,放眼望去是湛蓝的海洋。此时,你觉得眼前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呢?

岛屿小,海洋辽阔

如果你是女生,无疑很有女人味,但如果你是男生,则可能会表现出较女性化的一面。这类人大多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能在生活中多发挥一点创意,那一定能激荡出许多精彩的火花。

岛屿广大,海洋狭小

这类人往往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相对而言,要求另外一半也要很有责任感。没责任感的对象会让你第一眼就排斥。

海洋与陆地的面积差不多

你的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保持着完美的平衡,因此,如果遇到像与伙伴对立而两难等情况时,你都可以处之泰然并将所有问题圆融解决。善于沟通协调是你最大的优点,应好好发挥这个优势。

岛屿的四周有浪涛拍打着

你并没有照海洋或岛屿的面积大小来判断,在你的内心中,正为自己的个性像女生多一点还是男生多一点争论不休。其实,平心而论,你是不是时常勉强自己,而表现得太过好强了呢?

1 为什么女人爱自我吹嘘

31岁的贝瑞常说,“有时候我会在人前不断地吹嘘一些自己的成功经历,甚至都有点自大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人为此在意我,就值得了。”

在这样一个过分关注外在条件的社会里,好像人人都得表现出一番才能才有自身的存在感。许多人对于自己的认可并非基于自己内在的品质,而是那些外在的成功与财富。

那些喜好自我吹嘘的人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一只苍蝇粘在了马车的车辐上,当马车奔驰扬起一路烟灰时,它便高声叫喊着:“看啦,我多么有力量,扬起了多么大的尘土啊!”这个寓言是自我吹嘘的最佳诠释。喜好自我吹嘘者,大多没有什么真本事,却因为虚荣心作怪,“渴望伟大”,于是用吹嘘来放大自我。

对此,精神病学家昆汀给出这样的解释:“有不少人从小就被父母捧着,当他们成人后,这种优越感在其他的关系模式中也一直存在。家人和朋友一直没有适当地指正过他们,以至于他们对于自己人格中的缺点变得越来越盲目。因此,当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些时,就会变得极其消沉与失望。”

怪不得,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焦虑压垮,“还没有谁好好夸奖过我”,“我值得被爱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强调:我比其他人优秀,从而达到肯定自己的需要。

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受到重视,一旦这一需要受到挫折,便会造成精神失常,让自己情不自禁地陷入自我编造的幻境中,无法在真实的世界中找到自重感。喜好自我吹嘘的人便是这类精神失常的人。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记叙了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有一个女精神病人,她得不到丈夫的爱,社会地位也很低,更可悲的是她没有孩子,在这种种不如意中,她终于疯了,整日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虚幻中。

于是,她逢人便会诉说,自己与丈夫离婚了,婚姻是多么的不幸,不过,现在有一位绅士正在狂热地追求她,最后她和那位绅士结了婚,过着甜美的生活,人人都称她“史密斯夫人”,更幸福的是,她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案例中的这位女精神病人确实有些可悲,因为她的实际处境和她的自我吹嘘完全是两码事,然而她却在自我吹嘘中超越了现实,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女精神病人应该是幸福的。如果有人当面戳穿事实的真相,让她回到令她痛苦的现实,则显得有些残忍。

喜欢吹嘘的人往往内心焦虑,通常这是由内心的焦虑和不自信引起的,有时候也是急于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心理研究表明,补偿自我的需要和降低焦虑的需要是引起吹嘘和说大话的两种常见心理因素。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他们的自尊缺乏感大多来自于自己的童年。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就不会觉得自己是有趣的。待其长大以后,就会抱着一个脆弱的自我活着,到处寻求他人的爱与认可。

最常见的情况是,当孩子在需要自尊感时,却没有得到成年人的及时呵护。这就好比,一个学校的老师可能会允许这个孩子的同班同学欺负他。就好像贝瑞觉得,也许她想要的不是那种孤芳自赏的感觉,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他人随意评价和批判。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你该怎么办

◎ 求助于朋友

你很有必要找到那些真正让你信赖的朋友,他们懂得无条件地欣赏你本来的面目。你们之间可以达成一个协议:每次当你开始浮夸的时候,就让朋友给你做个小小的暗示,好让你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要出问题了。

◎ 发现你内心真正的脆弱

心理治疗师玛蒂娜给一位炫耀的患者做心理辅导时说:“当你在自我炫耀的时候,你是想隐藏自己内心的何种伤疤?”“你是缺乏被认可,还是缺乏爱?”“这种感觉从何时开始的?”“谁能为此负起责任?”“试想一下,一旦伤疤真的被揭起,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玛蒂娜认为,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真的会带来需要你面对自己脆弱一面的勇气。但你若想得到内心的平静,真的需要做出这样的努力。

◎ 想想自己的价值所在

你需要多问问自己:我到底需要谁的认可?什么对我才是更重要的?我是否曾有过一刻被认为是很棒的?这个肯定又来自于谁?这份肯定是真的吗?

这么做的意义在于你需要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找到那个参照点,或者说是模板,从而帮助自己重新认可自我。

2 为什么女人很容易嫉妒别人

一名未满13岁的女孩,因为不满别人比自己漂亮,就杀害了她的同班同学。恐怕任何人听了如此低龄、如此初衷的杀人案件,都会觉得毛骨悚然。

类似的事情,在小女生,甚至职场女白领之间都十分普遍。学习成绩、容貌、上司是否喜欢等,都可能引发女人之间的嫉妒。只要人和人在一起,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差别,有差别就容易引起嫉妒。

你会因她的美貌而妒忌她吗

虽然漂亮的人通常更受欢迎,然而从心理研究来看,漂亮得太明显的人有时候会不为同性所接受,引发绝望、嫉妒、恨等各种情感。

嫉妒是女人的一种天性,是女人和他人互争长短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是女人在和他人比较过后,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难有胜算时所产生的一种感情。但嫉妒和羡慕相比,往往有着更多的心理失衡,有时甚至包含着敌意。

令人奇怪的是,女人嫉妒的对象往往是女人,一个女人的相貌、才华、爱情、家庭、财富等,都有可能使另一个女人心生妒意,甚而坐立不安,比如,当男人和女人在街上看到一个身材妙曼的时尚女子的背影时,就持有明显不同的态度。

男人会想方设法找机会走到正面,看看她到底是不是美女。而女人则会想:“她真的是美女?”“从背后看还不错,前头一定不怎么样吧!”如果确实如此,女人就会觉得很安慰。如果从前面看确实是个美女,她的心里就会难以平衡,这时她就会找些话暗中贬低她:“穿衣品位有点问题。”“气质不怎么样啊。”

更有甚者,还会因为嫉妒另一个女人的美貌而寝食难安,死钻牛角尖,让自己陷于疯狂之中。这样的女人还会把嫉妒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尤甚者当属年长的女人,她们往往不服老,把对年轻貌美女人的嫉妒之恨,错误地发泄在自己身上,几近疯狂地描眉画目,直至把自己打扮成个“老怪物”还不自觉。这也是女人缺乏理性反省能力的明证。

女人不仅容易嫉妒,有时还希望为别人所嫉妒。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她们的虚荣心。通常,敏感的女人能一下子就从对方燃烧的眼里看出“嫉妒之火”。如果她善良而聪明,会不动声色,一笑了之。但如果她本身就爱慕虚荣,可能会得意非凡,借机炫耀,这对善妒的女人来说便更是一种刺痛了。

关于美貌的优势和劣势

正如一枚硬币总有两个面,下面就来列举一下美貌的优势和劣势。看看人们在美貌面前,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效果?人们对美貌又会做何反应?

TIPS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 美貌的优势

(1)美的总是好的。多数情况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臣服于美,认为漂亮的人更有趣、更友好、更聪明、更富于激情、拥有更好的社会技能、更性感、更有意思、更优雅,甚至更独立。这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绝佳例证: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会影响对此人其他特质的判断。

(2)更有吸引力。如果说在仅考虑外表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喜欢貌美的人,那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当然,前提是必须假定其他条件都相同,而现实却往往不可能这样。

(3)更强的说服力。研究发现,漂亮的人更容易说服他人。这可能是因为漂亮的人更善于交流,更加自信,或者仅仅因为人们更容易相信他们。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美貌能让人改变主意。

(4)更好的待遇。在职场,漂亮的人会得到各种优待,首先就是底薪可能较其他人更高。这是因为美貌之人通常被认为拥有更稳定的能力和更大的潜能(这同样也是“晕轮效应”的魔法)。在日后工作中,漂亮的人也更容易被提拔。

(5)更强的自尊。当漂亮的人占有上述各种优势时,不难想象,他们会更有优越感,既有魅力又有更好的待遇,他们又凭什么不认为自己更胜一筹呢?

◎ 美貌的劣势

虽然漂亮的人能占有很多优势,但是“以貌取人”的影响力也许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强大。

(1)不容易找到工作。虽说美貌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找工作,但并非总是如此。当雇主遇到的是同性应聘者时,嫉妒心往往会占上风。研究显示,太漂亮的人在求职过程中如果遭遇同性决策者,那么往往会处于劣势。

(2)美丽也要付出代价。通常认为在很男性化的职业中,女性姣好的容貌会成为她们的绊脚石。研究发现,美女在应聘诸如狱警、机械工程师等男性化职业时,往往处于劣势。

(3)被认为徒有其表。“晕轮效应”表明,在对长得好看的异性做出判断时,人们通常认为漂亮的人更有才,即使他们的言行并不比其他人更聪明。然而,在面对漂亮的同性时,情况就截然相反。研究显示,长相出众的同性被认为比相貌普通者更笨。

(4)漂亮是运气好。当评价同性的成功时,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这受益于好看的外表而非内在品质。所以说,长得好看可能会给人留下靠美貌而非靠智慧生存的印象。

(5)不被社会接受。虽然漂亮的人通常更受欢迎,然而从研究来看,漂亮得太明显的人有时候会不为同性所接受。

3 女人天生就是善变的人吗

阿罗有一个谈了快一年的女朋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发觉这个女友其实是个很善变的人,有时会莫名其妙地不高兴,问她原因也不说,就板着脸一言不发;有时又会大发雷霆,口口声声说和他不合适,和他在一起就是凑合,很后悔和他在一起,要分手。

恋爱时,她是娇滴滴的绕指柔,在他面前撒娇扮小姑娘;分手后,她又变成脸黑嘴毒的吐槽狂,射得他满身是箭。女人真的是天生爱善变吗?

为何说女人善变

关于男女,有人做过这样的分类,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好像男人和女人生来就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类生物。

人们常说女人善变,心思难猜。英国科学家在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发现,在大多数生物中,雄性的行为前后更一致、更容易预测。与此相反,雌性更喜欢改变行为,也更愿意根据环境做出不同反应。

结果,“泥人”们在岸上看着“水人”们妖娆万状,慨叹“善变的女人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一个人要变,谁想拦也拦不住。男人掰着手指头历数女人的变相——恋爱时满嘴挂着是千般好,一旦分手,逢人便骂他的万般坏。昨天还说跟你在一起粗茶淡饭也幸福,今天就逼着你给她名车豪宅——真是善变的女人啊!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女人心,真可谓是海底针,了解女人就像破译一本无码天书,要想看透,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男人、女人都善变

其实,善变这项专利,并非单独属于男女任何一方。无论男女,谁都有善变的时候。有时喜欢吃甜,有时喜欢吃辣;有时喜欢热闹,有时喜欢安静;有时喜欢轰轰烈烈的爱情,有时喜欢细水长流;有时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有时对另一个人也说“我爱你”……谁能保证永不改变?

然而在女人眼里,男人也常常是嘴上山盟海誓,一瞬间的工夫,就会把说过的话抛到脑后。一会儿爱单纯小妹妹,一会儿爱乖乖女,一会儿又爱野蛮女友;今天说为了你可以放弃一切,明天又怨你误了他的前程——真是善变的男人啊!

变色龙通过变换颜色来应付这危险的世界,人类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活得越久,就越能拿捏善变之道,在不同的人面前变出不同的嘴脸,最终成为变脸高手。善变,实在是人在生活之路上磕磕碰碰、头破血流之后终于掌握的一种手段。

这个世界上最不容易变化的就是“变化”二字,所以说变化是最永恒的。世上所发生的事情千变万化,人处在世界之中,作为主角更需要变化。以不变的原则、变化的个性与处理方式,应对各种各样事情的发生发展。

4 经常改变形象的女人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

时隔一个月,当简和朋友们再次相见时,着实令大家吃了一惊。从发型、发色到服装风格,简来了个整体大变样,就像换了一个人。这时朋友们才想起来,以前每次见面,简的形象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她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改变自己的形象呢?朋友们有点莫名其妙。

经常改变发型、发色的人与其说是追求时髦,倒不如说是“变身愿望”强烈。在这样的人心中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女人为什么爱换发型

对女人来讲,做头发不仅是换个发型那么简单。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孩,一遇到挫折、困难,就像大梦初醒般地说:“我要换个发型,从头再来!”于是,她们会毫不吝惜地把多年的长发剪成短发,或者将柔顺的直发烫卷。这一切,只是为了转换心情。可是,女人心情不好时,为何喜欢换发型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把头发染成明快颜色的女性在寻找崭新的自我,是向前迈出第一步的一个信号。

一方面,由于女性内心敏感细腻,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大作,并且女性也习惯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有时就体现在了发型上。另一方面,女人常常赋予头发非常的意义,笃信在抑郁、难过的时候就应该剪掉“三千烦恼丝”。看着头发落地,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事实上,这是心理暗示在发挥作用,当旧的头发被剪掉时,就等于是和原来的不快乐作最后的告别,预示着新生活的到来。

虽然生活不会因发型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换个形象确实能让自己换个角度品味生活。而女性也恰恰可以借助这个外力开始对生活怀着新的憧憬和期待,为自己定下新的奋斗目标,使自己能在新的圈子里生活得更好。

其实,转换心情的方法不仅仅是换发型,美国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称,人在情绪不佳时,减轻衣着上的束缚,选择宽松、舒适的服装,同样有这样的效果。另外,大声吼叫也能帮你摆脱被阴霾笼罩的心情,重建对生活的期待。

内心的不安是根源

不可否认,人的发型原本就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偶尔改变一下头发的长度、颜色,让自己看起来与以往不同,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过,若是今天还黑色直发,过几天就成了金色鬈发,没出两个星期又换成朋克爆炸头……如此极端地改变自我形象,很难说是在赶时髦。

实际上,这种人的内心往往怀有某种不安感。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与其说是“我想成为这样”,倒不如说是“我想让别人这样看我”。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形象摇摆不定,是因为他们对别人的视线总是充满了不安。这其实是缺乏“自我信赖感”的心理在起作用。

爱默生在他的短文《自我信赖》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己的果实。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由此说来,那些经常大幅度改变外在形象的人,多属于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中充满不安的类型。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应该加强内在修养的磨炼,而不是借助表面形象的改变来实现精神上的安定。

5 为什么你总是姗姗来迟

“我堵在路上了”、“我出门晚了”……生活中,从爱迟到、爱拖延的莉莉口中,总能听到各种迟到的借口。

现代社会,迟到几乎成了一种流行病,理由也是无奇不有。有的人总是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无论何时都能提前到场;而爱姗姗来迟的人,就算起得很早,我们也会看到他们踩着点儿、慌慌张张的身影。

事实上,一个人的时间观影响着他的行为,也暴露着他的性格特点。而那些总是迟到的人,又为什么总是姗姗来迟呢?

希望引人注目

法国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认为:“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人注目。迟到者以迟到来自视高于别人,因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会不断地想到自己。”

举一个例子,在恋爱中,男女双方约会,女方在约会中总是要求男方准时到达,而自己迟到就是合情合理的,她们总是会故意拖延一段时间,想要看看男方等得着急的样子。女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让·皮埃尔·温特解释说:“迟到者好像在做一种诱惑的游戏,就像女人与情人约会时总要迟到那样。这种迟到的行为也可能会反映出一种更恶劣的态度,就是强迫别人去想自己。作为缺失的对象,迟到者就是想要成为别人渴望的对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表现,这种自恋使他们无法尊重别人。”

恋爱中,女方想要男方想着自己,这种想法本没有什么错,但是迟到的行为却往往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产生矛盾。所以,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喜欢追求完美

不少女人喜欢追求完美,却不知道完美也是一种负累。所以临出门了,还要一遍遍检查东西带齐了没有,发型和衣服是否搭配完好。她们总是给自己设定一大堆程序,好像不完成这些就没法做下一件事。于是,无论多么重要的事也会拖到最后一秒才做,踩着点儿到场也才符合她们的风格。

一回到现实,脑子里就会有空缺感

人在等待的状态下,脑子里就会充满想象,而一旦回到现实中,就会有空缺感。所以,很多女性明明知道已经定好十点半到,却偏偏不到十点二十绝不出发。

她们总在想:“只是不想浪费时间,反正去早了也没什么事做。”其实,她们害怕的是处于空缺状态,害怕多出来的一段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害怕与那些忙碌、充实的人做比较。

现实生活中,“让人等待”也意味着“让人痛苦”。迟到的人总是让别人处于焦急的境地,直到他的出现才把别人从这种“痛苦”中拉了出来。因此,一些人为了彰显自己的特殊地位,将迟到变成了权力的象征。但是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终究会让人厌恶。

当你抵制一些事情时

人们常说,当你想做一件事,总会找到100个方法;当你不想做一件事,也总能找到100个借口。如果人们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热情,即使再忙,也会想方设法准时或提前到。而当你在被窝里一次次对自己说“再睡5分钟”时,你可曾意识到,你的内心正在抵制你该做的事。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只不过是因为你不喜欢罢了。于是,迟到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6 女人逛街为什么爱结伴

我的女友非常热衷于逛街,而且无论心情好坏都想有人陪伴,据她自己说,有人陪伴可以交流对服装、饰品、发式等流行趋势的心得,也可以借机和友人多接触、多沟通,增加在一起的时间,联络感情,加深友谊。女人的世界,真是搞不懂啊。

众所周知,女人天生爱逛街,女人逛一整天街都不会觉得累。但是,她们逛街与男人不同,很少是直奔主题,而且常常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前行。女人逛街为什么爱结伴呢?

从动物界的两大群体说起

TIPS 群体认同感

群体中的成员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诸如群体规范、群体价值和群体情感等心理现象。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体把群体看作强大的后盾,形成了支持力量,鼓舞了个体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了个体的内在潜力。

在动物界里,以老虎为代表的凶猛动物和以羔羊为代表的温顺动物无一不展示了生命的奇妙。像老虎、狮子、豹子这类以肉食为主的猛兽,几乎都是单独生活的。它们的生活总是极富挑战性和进攻性,而那些被它们猎食的动物往往相反,喜欢成群结队地相处在一起。像羔羊、斑马、鹿这类没什么进攻性的温顺动物,就是结群相处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结群相处,这些温顺动物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防御天敌的进攻,保护自己。动物界有许多看似残酷的行为,实则是生存和竞争的需要。

女人都有一种群体认同心理

动物的这种分类,似乎也适合于人类。本性就具有攻击性的男性生来就想像一只狼那样独来独往,而那些防御心理严重、内心安全感较差的女性则喜欢成群结队。不过,像斑马或鹿之类的动物,只有成群结队地生活在集体中,才能防御外敌的侵袭,保障自己的安全。与此相比,女性之所以喜欢结伴上街,除了出于防御外部攻击外,还出于一种“群体认同心理”。

女人在单位、家庭、学校等环境中,接触的多半是男性,常常绷紧一颗提防之心。而在商场里,所见到的大部分为女性。虽然彼此不发生言语上的交往,但却可以通过共同行为来达到间接交往,从而获得一种快乐而轻松的心理。

在这样的情境中,女性会有一种安全感,虽然女人有自己的喜好,但也愿意了解他人的看法,因为女人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眼光常有怀疑,通过与他人一起购物,相互陪伴,可以为自己的物品选择提供建议和参考。在这里女人也能够相互交换各种各样的情报,比如,互相成为购物的向导,交流砍价的技巧和方法。而且结伴购物的模式也能让女性的人际交往方式更轻松,相互之间也更容易获得人际交往的满足感。

7 为什么有些女人容易暴饮暴食

“当我还是个实习律师的时候,每天从早晨8点工作到晚上10点。现在我已经是职业律师了,才明白那段时光是多么的令人怀念,因为我不用为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而发愁。现在我经常会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是饿得不得了,但哪有时间出去吃饭呢?如果办公室里谁有饼干、糖果,什么乱七八糟的零食,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先吃了再说!”

想必很多女性都会遇到这样的处境,据调查显示,女人会发胖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吃得太多,而是源于压力、婚姻及生孩子等。心理学家说,如果能发现问题的所在,你就已经成功解决问题的一半了。

暴饮暴食其实是一种代偿行为

当男人遇到伤心的事情,比如失恋,或是在事业上遭受挫折,往往会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或是去做一些与平时有反差的行为来发泄胸中的积怨。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代偿行为”。

除了失恋之外,那些对工作、对生活有很多不满的女人,食欲也会很旺盛。当她们情绪低落时,更容易暴饮暴食。

但是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当她们膨胀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又没有像男性那么多的“发泄通道”时,便会在有限的“发泄通道”里寻求解脱。在这些“发泄通道”中,经常见到的便是暴饮暴食的行为。

据一位精神分析医生说,在向他求医的女性患者中,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失恋的打击变得情绪不安、神情恍惚,而且无一例外地都诉说自己的食欲是如何在突然之间猛增起来,甚至能一次性吃下平常食量好几倍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患者本人并没有觉察到这种情况,她其实是通过对食物的需求,使她对感情的需求心理得到补偿或者转嫁。

是什么让你的体重一路飙升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女人们这样说:“吃东西是我最大的安慰,它甚至可以把我从烦恼中拯救出来。”让我们听听她们是怎么说的吧:

“失业、与亲人的紧张关系……我面临的压力带动着我的体重一路飙升。”

“在我看来,买一包薯条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容易得多!”

现实生活中,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不能称心如意的生活,常常会使女性的精神变得极度焦虑,而她们解决困扰的方式,多半就是吃。

“一天长时间的工作以后,我想做的事情只是大吃一通。”她说。

“我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午餐时间几乎是不存在的,无论什么时候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我都会随手塞进嘴里,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饮食!”她也如此说。

可以说,女性把她们对生活的种种不满都导向吃这项行为上来,自然而然就会渐渐地变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今天,我们经常能见到一群胖乎乎的女性的原因了。

8 女人到底应不应该沉迷于烟酒

看着电影里女明星们吞云吐雾优雅而极富魅力的样子,很多女生也悄悄模仿她们的样子抽上两口,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可没想到,有些人就沾上了烟瘾,其中就有我的女友。

吸烟早已不是男性的专属,女烟民也越来越常见。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吸烟率较高,尤其是女性白领阶层。此数据反映了这应该与现代社会女性工作压力大和生活方式有关。

摆脱女性味的愿望

一直以来,烟酒都是男人的嗜好,不过最近很多女人也嗜好起来。在染上烟酒的女性当中,多半是即将成年的青少年,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抽烟喝酒这种行为不过是对生活、对家庭的一种反叛心理。也就是说,她们并非真心想抽烟喝酒,实际上,这种抽烟喝酒的表面嗜好是一种“代偿行为”。

有些女性之所以专抽外国烟,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和学历等有很深的自卑感,为了掩盖这种自卑心理,她们会故意在手中夹支外国香烟,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美国时下流行的庸俗精神分析学者对这种现象煞有介事地诊断为:这是一种“思男情结”的表现。实际上,在这一派心理学中,“思男情结”只是女孩羡慕,并且渴望男孩生殖器的儿童心理的一种表现。

我们由此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就是说在这类女性成年之后,幼年时期“想成为男性”的这种心理仍然根深蒂固。在无意识的愿望中,它会促使女性专拣男性的嗜好品,比如烟酒之类,通过使用这些东西,以实现自己的陈年夙愿。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稍稍带有跳跃性的唐突的结论,无疑偏向于“泛性论”的一种。与其说这类女性是渴望成为男性,倒不如说在她们心中,“摆脱女性味的愿望”这种感情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借助烟酒排遣心中的郁闷

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她们所受的各种清规戒律的制约和束缚往往超出一般人的意料。在她们还是幼年的时候,就得接受来自周围“言行举止要像一个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劝诫,于是,她们便在这种善言良语的环境中成长着,即使日后成了能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在社会中等待她们的也还是形形色色的制约和束缚。

当女性想从套在身上的约束和桎梏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自在的人时,她们往往会从烟和酒这两种反女性色彩很强的男性嗜好品中找到安慰,借此排遣自己心中的郁闷。

女人怪诞心理室诊疗记录

(1)

网友求助

我的女朋友方向感极差,开车经常走错路,有时连熟悉的路都会忘记,于是,她总是依赖我,要是没有我在身边,她仍然会稀里糊涂,不知东南西北,这让我非常不放心,很是伤神。

霍尼解答

看女人开车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最普遍的情形就是迷路,一点儿方向感都没有。如果她连自家附近或是上班路线都不熟的话,那这种女性做任何事,都必须依赖别人才能完成,性格上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这样的女性即使结了婚,也一切都听从丈夫的,让对方做主,对任何事都是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做先生的一定要当个24小时看护,绝对不能让她觉得你不可靠,否则会有吵不完的架。当然,男性也不能过分地引导操纵她们的方向,否则她们会一直晕晕乎乎下去,毫无主见。

(2)

网友求助

搭公交时,总会遇到一些不安分的“咸猪手”,而女性的反应差别很大,据说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这是怎么回事呢?

霍尼解答

拥挤的公交车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手脚不安分的流氓,这种情况下,受害女性的反应态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流氓的猥亵行为一声不吭、默默忍受,等汽车一到站就慌忙跳下车,完全不让他人知道,这种女性以性格矜持、自尊心强的美女居多,这种女人大多自视清高,性格有点神经质。

另一种女性的态度则截然不同,碰到这种情况往往会大声喊叫:“请住手!”更有甚者还会大声吵闹:“这是谁的手?跟我到警察局去。”这种女性喜欢大吵大嚷,不管她们的容貌如何,往往有着很强的表现欲。

(3)

网友求助

我是一个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剩女。以前还没在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里也越来越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无论怎么努力,一身男孩子的气让我直到现在也仍然喜欢参加男男女女成群结队的活动。周围人都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再瞎玩了,我总是一口一个“以后会出现的”笑着应付过去。

霍尼解答

长大成人后,仍然希望参加男女成群活动的女性,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她们还没有特定的亲近对象,不得不如此。她们这么做无非是在掩盖自己急需改善的单身处境,其实内心里也在憧憬着男性的追求。假如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她发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男性,而对方也有意向,那么两个人都会脱离这个集体,这是很常见的。即使没有出现特别中意的人,抱着“以后会出现的”这种期待,她们也往往还会继续参加这个集体活动。总之,女性参加男女混合的团体,本身就是对男性有很大兴趣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