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商系列(全六册)
- (美)丹尼尔·戈尔曼 理查德·博亚兹 安妮·麦基
- 12275字
- 2021-04-03 15:26:22
第十章
用心管理
墨尔本·麦克布鲁姆是一位喜欢发号施令的上司,他的脾气让跟他一起工作的人都感到害怕。如果麦克布鲁姆在办公室或工厂上班,那么这一点还不算什么,但是他是一名飞行员。
1978年的一天,麦克布鲁姆驾驶的飞机即将降落在俄勒冈的波特兰,但他突然发现飞机起落架出现了问题。因此,麦克布鲁姆把飞行设置为等待航线模式,飞机在机场附近的高空盘旋,而他则在拨弄飞机的机械装置。
在麦克布鲁姆专心研究起落架的时候,飞机燃料读数渐渐接近于零。副驾驶员们害怕麦克布鲁姆发怒,在灾难即将降临之际居然什么都没说。最后飞机坠毁了,造成10人死亡。
这次飞机失事在飞行员安全培训中已经成为反面教材。80%的飞机失事是因为飞行员犯了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如果机组人员工作更加协调,这些错误根本不会发生。团队合作、开明沟通、协调配合、注意倾听以及表达真实想法,这些社会智力的基本要素和驾驶技术一样需要在飞行员训练中得到加强。
飞机驾驶舱是工作组织的一个缩影。如果不是发生了飞机失事这种让人警醒的重大事件,低落的士气、战战兢兢的员工、颐指气使的老板,以及工作环境中其他形形色色的情绪缺陷,其破坏性后果通常会被不在场的人忽略。但它们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无法如期完成任务的情况增多,错漏百出,大批员工跳槽到工作环境更好的企业。这是工作环境情绪智力水平过低导致的必然恶果。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企业有可能倒闭。
专家导读
人在压力下会变得愚蠢,在团队中无法控制怒火,对同事的感受麻木不仁,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情绪智力的三种作用:把发牢骚转化为有效的批评;营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减少摩擦;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
情绪智力的成本效率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有些经理人也许难以接受。一项面向250名企业执行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需要他们“用脑而不是用心”。很多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担心对同事抱有同理心或同情心会使他们与组织的目标产生冲突。其中有一位认为“感知员工情绪”这种想法是荒谬的,他表示,如果这样,“就没法管理他们了”。其他被调查者则认为如果他们不铁石心肠,他们就无法作出企业所要求的“困难”决定,不过他们向员工宣布决定时可能会选择较为人道的方式。
这项调查是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当时的企业环境和现在差别很大。我认为,他们这种态度已经过时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情绪智力对职场和市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肖沙娜·朱伯夫(Shoshona Zuboff)指出:“20世纪以来,企业经历了急剧的变化,情绪景观也随之出现了改变。在企业的等级制度下,经理人阶层曾经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手腕强硬的铁血老板得到回报。但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双重压力之下,企业僵化的等级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瓦解。铁血战士代表企业的过去,而人际关系的大师代表企业的未来。”
原因很明显——想象一下,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有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或者对同事的感受麻木不仁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在第六章介绍过的思维波动的负面影响同样适用于工作环境。如果情绪低落,人们就无法聚精会神,思路清晰地记忆、学习或决策。按照一位管理咨询师的说法,“压力之下必有愚夫”。
我们还可以正面考察一下提高基本情绪竞争力(与他人的情绪协调一致,防止分歧升级,工作进入“涌流”状态)对工作的益处。领导力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说服人们向共同目标努力的艺术。此外,在对自己职业的管理中,最关键的是识别自身对工作最深刻的感受,了解什么样的改变能使我们对工作更为满意。
情绪潜能逐渐成为重要的业务技能,这也反映了工作环境的急剧变化。下面我将介绍情绪智力的三种不同应用:一是把发牢骚转化为有用的批评;二是营造推崇多样性的氛围,而不是将其视为摩擦的根源;三是建立有效的关系网。
批评是第一要务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负责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他正在向公司的产品开发副总裁汇报几个月以来的工作成果。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对自己艰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然而,工程师汇报完毕之后,副总裁挖苦地问道:“你从研究所毕业多长时间了?这些技术标准太荒唐了,过不了我这关。”
工程师感到非常尴尬和沮丧,他在会议剩余时间里闷闷不乐地坐着,一言不发。他的团队成员为捍卫他们的成果不断辩解,但都说不到点子上,而且态度有点抵触。副总裁此时被叫走,会议突然中断,于是大家不欢而散。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工程师一直对副总裁的评价耿耿于怀。他无精打采,绝望透顶,他觉得自己在公司再也不会被委以重任了,尽管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但他还是打算辞职不干了。
最后工程师去见副总裁,跟他说起那次会议,说到副总裁的批评令他的团队士气低落。然后他字斟句酌地问:“我不太明白你的用意。你应该不只是想让我难堪,你当时还有别的想法吗?”
副总裁很吃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当时的话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他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实际上,他认为这个软件开发项目很有前途,但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并不是要把它贬得一无是处。副总裁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方式这么糟糕,他也不是想伤害别人的感情。于是副总裁向工程师送上迟来的道歉。
这个故事讲的其实是反馈问题,即人们获取关键的信息,以确保工作不会偏离正轨。系统论中的“反馈”,原意是关于系统的一部分运作情况的数据交换,系统的一部分会影响其他部分,因此任何阻碍进程的部分都应得到改善。在企业中,每个人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反馈——也就是信息交流——相当于组织的血液,人们据此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需要调整、升级甚至彻底转向。没有反馈,人们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与上司、同事相处,也不知道别人对他们的期望,随着时间流逝,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是经理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他们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之一。和前文那位挖苦下属的副总裁一样,很多经理人的反馈方法很糟糕。这种欠缺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正如夫妇的情绪健康取决于他们表达不满的技巧,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满意度以及产出也取决于上司向他们指出问题的方式。事实上,如何提出批评和接受批评,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事满意度以及上司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最糟糕的激励方式
婚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同样适用于工作环境,两者的表现形式很相似。比如批评表现为人身攻击而不是恰当的抱怨,或者单纯从个人喜好出发进行指责,充满厌恶、挖苦和轻蔑。这些行为会导致员工采取守势,并推诿责任,最后由于感觉受到不公正对待,进一步演变成消极作对或心怀怨恨的被动抵抗。有些企业咨询顾问认为,在工作场所,恶意批评常常表现为以偏概全或者一棍子打死,比如“你糟透了”;批评的语调尖酸刻薄、怒气冲冲,让人根本无法回应,也不知道如何改正。恶意批评让被批评者感到无助和愤怒。从情绪智力的角度看,恶意批评显示了批判者的无知,他们不知道这种批评会触发被批评者的负面情绪,也不知道负面情绪会影响被批评者工作的动机、能量以及信心。
一项关于经理人的调查揭示了恶意批评的情绪机制。研究者要求经理人回顾对员工发脾气以及愤怒到极点时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形。结果发现攻击所产生的效果与夫妇之间的攻击类似,受攻击员工的常见回应是为自己辩护、寻找借口、逃避责任,或者消极作对,尽量避免与发脾气的经理人的一切接触。如果将约翰·戈特曼分析夫妇之间情绪问题的方法用于受批评员工,他们肯定会和自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丈夫或妻子一样,产生无辜受害者或义愤的想法。如果对员工的生理状态进行检测,他们很可能也会出现情绪泛滥的迹象,而情绪泛滥会使他们的想法进一步加强。经理人则会对员工的这种回应感到更加不满和气愤,于是恶意批评的循环最后就会以员工辞职或被解雇告终——相当于与企业离婚。
一项面对108名经理人和白领员工的调查显示,不当批评的影响超过了猜疑、性格不合以及权力斗争,成为工作冲突的一个主要成因。伦斯勒理工学院开展的一项实验显示了刻薄的批评对职业人际关系的危害。受测者被要求给一种新型洗发水制作广告,一名实验助手对广告提案进行评论,他的评语有两种,均是预先安排好的。受测者会收到其中一种评语。第一种评语友善而且具体,第二种评语则包含了威胁以及对受测者的人身攻击,比如“想也不要想,好像没有一件事是做对的”,以及“也许缺乏天赋,我得找其他人来做”。
可以想象得到,受到攻击的受测者变得紧张、愤怒和抵触,并拒绝与批评者在接下来的项目中进行协作或合作。很多人表示他们希望不再与批评者来往,也就是消极作对。刻薄的批评使被批评者士气低落,不再努力工作,最严重的后果是,他们自认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人身攻击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很多经理人动不动就批评下属,对赞扬却非常吝啬,员工感到他们只有在犯错时才会听到上司对他们工作表现的评价。除了批评的偏向性之外,还有很多经理人习惯于长时间推迟对员工进行反馈。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分校心理学家J·R·拉森认为:“员工表现出来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们慢慢地与日俱增。如果上司无法让员工及时了解他的感受,上司就会越来越沮丧。然后有一天,他就会发作出来。如果他及早提出批评,员工就会改正错误。但人们常常在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提出批评,此时他们往往过于愤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候他们就会以最糟糕的方式提出批评,回想起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的种种不满,语气充满了挖苦和嘲讽,甚至发出威胁。这种攻击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被批评者将其视为侮辱,因此也会感到愤怒。这是激励员工最糟糕的方式。”
批评的艺术
我们还有另一种批评的方式。
有技巧的批评也许是经理人传递的最有用的信息之一。比如,那位轻蔑的副总裁可以这样对软件工程师说:“目前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你们的计划时间太长了,增加了成本。我希望你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提议,尤其是软件开发的设计标准,看看能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与恶意的批评相比,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效果截然不同。前者制造无助、愤怒和反抗,后者传递了改进的希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有技巧的批评,关注的是个人的行为以及日后改善的可能性,而不是把工作质量差归结为人格方面的原因。正如拉森指出的:“批评某人愚蠢或无能,这种人格攻击并没有批评到点子上。你一下子把他置于防守的地位,他再也听不进你让他改进的意见。”拉森的建议显然和我们对已婚夫妇表达不满的建议是一致的。
专家导读
批评别人的艺术:具体,提供解决办法,当面表达,保持敏感。
接受批评的艺术:把批评当做建议,不要自我保护,把批评当做机会。
对于激励,如果人们认为失败是由自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引起的,他们就会失去希望,不再努力。请记住,激发乐观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挫折或失败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而我们可以改变这些条件,把工作做得更好。
批评的艺术与赞扬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精神分析师转为企业咨询顾问的哈里·莱文森对批评的方法提出了如下建议:
具体。选择有意义的事件,即能够显示需要改变的关键问题或缺陷模式的事件,比如无法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某些部分。如果员工只听到他们“做错了”,但不知道具体错在哪里,也就无法改进,这样会打击员工的士气。关注具体的细节,明确员工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及应该怎样加以改进。不要旁敲侧击或拐弯抹角、回避问题,混淆真正有用的信息。类似于夫妇之间发牢骚的“XYZ”法则,批评员工时要指明问题是什么,具体错在哪里,你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莱文森指出:“对于赞扬,具体同样重要。当然,含糊的赞扬不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但是效果不大,而且你无法从中学习。”
提供解决方法。和所有有用的反馈一样,批评应当指明改正问题的方法。否则被批评者会感到沮丧,士气低落,或失去动力。通过批评,被批评者了解到此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或者替代方法,或者意识到需要注意某些不足。批评还应该包含关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建议。
当面表达。批评和赞扬一样,在面对面和私下场合效果最明显。不习惯提出批评或表扬的人也许会为了减轻心理负担,选择远距离表达批评或赞扬,比如写备忘录。不过这种方式太缺乏人情味了,而且对方也没有机会进行回应或澄清。
保持敏感。这需要同理心,与自己所说的话以及说话方式对接收方产生的影响协调一致。莱文森指出,没有同理心的经理人在反馈时最容易伤害别人,比如使人无地自容的奚落。这种批评的后果非常严重,被批评者没有机会改进,反而为此心生怨恨和痛苦,处于防守和疏离的立场。
莱文森还对被批评者提供了一些情绪方面的建议。首先,把批评看成是改进工作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人身攻击。其次,警惕自我辩护而不是承担责任的冲动。如果批评实在难以接受,可以要求暂停谈话,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消化,使情绪冷静下来。最后,他建议人们把批评看成是与批评者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采取敌对立场。所有明智的建议都可以作为已婚夫妇正确处理抱怨、避免对婚姻关系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建议,既适用于婚姻,也适用于工作。
处理多样性
三十多岁的前美军上尉西尔维娅·斯基特在南加利福尼亚哥伦比亚市丹尼饭店担任值班经理。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一群黑人顾客到饭店就餐,其中一位是牧师,一位是牧师助理,还有两位是来访的福音歌手。但饭店服务员没有理会他们,他们只好干坐着。斯基特回忆说,饭店服务员“面面相觑,把手叉在腰间,然后又继续聊起天来,就好像离他们5英尺之外的黑人顾客不存在似的”。
斯基特愤愤不平地质问服务员,并且向经理投诉,但经理却为服务员的行为进行开脱,他说:“他们从小就是这样,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斯基特当场就辞职了,她也是位黑人。
如果这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这种公然的种族歧视也许就这样过去了。但是西尔维娅·斯基特和其他数以百计的人一样,参加了反对丹尼饭店歧视黑人的大规模集体诉讼,在丹尼饭店受到歧视的黑人顾客一方最后获得了高达5 400万美元的赔偿。
诉讼的原告包括7名美国非裔特工人员的代表,他们在丹尼饭店为了吃早餐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而邻座的白人同事却很快就受到招待——这批特工正在准备为克林顿总统访问位于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提供安保服务。原告还包括一位来自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双腿瘫痪的黑人女孩,她在舞会之后的深夜,在轮椅上等待了两个小时才等到她的晚餐。集体诉讼认为,这种歧视源于丹尼饭店(尤其是地区和分店经理层)的普遍观念,他们认为黑人顾客会影响饭店的生意。现在,由于集体诉讼以及媒体的曝光,丹尼饭店正在努力对黑人社区进行弥补。每一位员工,尤其是经理人员,都必须参加关于多种族顾客的优势的培训班。
专家导读
国际化的环境要求员工理解不同种族的文化,提高对人性的尊重。
这种培训已经成为美国所有公司入职培训的常规内容,经理层逐渐意识到,即使他们对有色种族存在偏见,他们也必须学会不带偏见地行事。除了社交礼仪方面的原因,还有实用主义的考虑。其中一个原因是工作场所人口结构的变化,过去白人男性是公司的主要群体,但现在他们已经沦为少数群体了。一项针对几百家美国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3/4的新雇员是有色人口。人口结构的变化还反映在顾客群体的大规模变迁上。另一个原因是跨国公司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员工消除偏见,学会欣赏来自不同文化(和市场)的人群,而且要把这种欣赏转化为竞争优势。第三个原因是多样性的潜在效果,它可以提高集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的动力。
这一切都意味着组织文化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提倡宽容,尽管个人偏见仍然存在。公司应该怎么做呢?为期一天或一个周末,或者看一场录像了事的“多样性培训”课程似乎很难改变员工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白人歧视黑人,黑人歧视亚裔人口,或者亚裔人口歧视西班牙裔人口。很多多样性课程效果并不理想,不是承诺太多,引发错误的期望,就是制造对抗而不是理解的氛围,这种课程很可能加剧工作场所不同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使他们更加关注种族之间的差异。要知道应该怎么做,首先就要了解偏见的本质是什么。
偏见的根源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家瓦米克·沃尔坎(Vamik Volkan)博士回忆了他在塞浦路斯一个土耳其家庭长大的经历,当时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冲突非常激烈。沃尔坎小时候曾听到谣言,说当地希腊神父的腰带打着结,每一个结代表他勒死了一个土耳其儿童。他还记得别人告诉他希腊邻居吃猪肉时那种不可思议的语调,对他本人所属的土耳其文化来说,猪肉是不能吃的。现在,作为研究种族冲突的专业人士,沃尔坎指出,宣扬不同种族仇恨的童年记忆会持续很多年,每一个新生代都会处于这种敌对的偏见之中。对本族群保持忠诚的心理成本是对其他族群感到反感,尤其是在有着长期敌对历史的族群之间。
专家导读
偏见是个体在早期获得的一种情绪经验,偏见的情绪在童年期形成,但是支持偏见的信念是后来才出现的。偏见反应很难完全消除,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偏见的态度。
偏见是个体在早期学到的一种情绪经验,因此偏见反应很难完全消除,对于认为偏见不对的成年人也是如此。从事偏见研究几十年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佩蒂格鲁(Thomas Pettigrew)指出:“偏见的情绪在童年期形成,但支持偏见的信念到后来才出现。也许你后来想改变偏见,但改变内心感受比改变理性信念要难得多。比如很多美国南方人向我承认,虽然他们心里对黑人不再存有偏见,但他们和黑人握手时总是感到不舒服。这种感觉来源于童年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
偏见受到刻板印象的支持,而刻板印象部分源于较为中立的心理神经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使刻板印象带有自我验证的倾向。人们倾向于记住符合刻板印象的事件,而不重视质疑刻板印象的事件。比如在聚会上,一位英国人情绪外露、热情亲切,这与通常冷漠保守的英国人形象截然不同,于是人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个英国人不同寻常,或者“他喝醉了”。
微妙的偏见很难根除,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过去40年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态度虽然已经越来越宽容,但表现形式更微妙的偏见依然存在。人们口头上否认种族歧视,但行动上依然带有隐秘的偏见。很多人表示他们没有种族偏见的恶习,但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中,他们会作出带有偏见的行为,尽管他们认为自己很理智,没有偏见。偏见的形式也许会表现为,自认为没有偏见的白人高级经理拒绝了一位黑人求职者,表面上不是出于种族原因,而是他的教育背景和经验“难以胜任”这项工作,但他却聘请了教育背景完全相同的白人求职者。或者表现为,他教给白人推销员一些简单有用的打电话技巧,但对黑人或西班牙裔推销员却没有这样做。
对不宽容的不宽容
如果说长期形成的偏见无法轻易消除,那么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偏见的态度。比如丹尼饭店的例子,服务员或分店经理公然歧视黑人的行为如果受到质疑,那么这种现象就会减少。但是,一些经理人似乎在鼓励歧视行为,至少是心照不宣,甚至要求黑人必须先付钱后用餐,拒绝为黑人提供餐馆广为宣传的免费生日餐,或者在一群黑人来就餐时把大门锁上,宣称营业时间结束。正如代表黑人特工人员起诉丹尼饭店的律师约翰·P·雷尔曼指出的那样,“丹尼饭店的管理层对下属员工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这传递了某种信息……助长了当地经理种族歧视的冲动”。
从偏见的根源以及如何有效消除偏见来看,正是对偏见行为视而不见的姑息态度助长了歧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作为本质上就是容忍偏见的病毒肆意扩散。比多样性培训课程更有意义,或者使这种课程发挥实际效果的做法是,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积极地反对所有歧视行为,由此彻底改变一个群体的规范。如果整体的氛围出现变化,尽管也许很难消除偏见,但至少可以消除带有偏见的行为。按照IBM公司一位执行官的说法,“我们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侮辱,尊重个人是IBM文化的核心”。
偏见研究对于提高企业文化宽容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那就是鼓励员工公开反对隐蔽的歧视或攻击行为,比如无礼的笑话或者张贴侮辱女员工的裸体人像挂历。有研究发现,在一群人中如果有人发表种族歧视的侮辱言论,其他人也会跟着这样做。如果当场指出这种歧视行为或者提出反对,这种简单的行为可以创造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什么都不说就相当于宽恕这种行为。因此,处于权威地位的人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他们不谴责偏见行为,无形中等于传递了这种行为没有问题的信号。对此进行谴责可以传递出强烈的信号,表明偏见不是小事,而是会产生真正的负面影响。
情绪智力的技能,尤其是不仅知道在什么时候、还知道如何有效地反对偏见的社交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发挥作用。这种反馈技巧应当与其他有效批评的技巧一起使用,确保被批评者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经理人和员工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点,或对此加以学习,那么偏见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有效的多样性培训课程应当在组织内部建立新的基本准则,防止任何形式的偏见行为,鼓励员工不再充当沉默的证人和旁观者,而要明确表达他们的反感和反对意见。多样性课程的另一个积极因素是观点采择,即提倡同理心和宽容的立场。只要员工逐渐意识到被歧视者的痛苦,他们就有可能公开反对歧视行为。
简而言之,禁止偏见行为的发生比从根本上消除偏见态度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刻板印象即使可以改变,也会非常缓慢。只是简单地让不同种族的人待在一起,不会或者很难减少不宽容的现象,正如废除种族隔离学校所发生的情况,不同种族之间的敌意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增强了。既然多样性培训项目遍及所有公司,那么现实的目标应当是借此改变带有偏见或攻击色彩的群体规范。提高集体意识,不接受和容忍偏执或攻击行为,培训项目在这些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不过期望这些项目从根本上消除偏见是不现实的。
既然偏见是情绪学习的结果,那么再度学习肯定是有可能的——当然需要时间,而且不能指望达到一次性的多样性培训课程那样的效果。要实现改变,就需要持续的友爱之情,需要不同背景的人向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努力。废除种族隔离学校的教训是,如果种族之间无法融合,反而形成彼此对立的小集团,那么负面的刻板印象就会被强化。如果学生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平等地开展合作,比如在运动队或者乐队中,他们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打破。在工作环境,员工一起共事多年,自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不过,如果停止与工作环境中的偏见现象进行斗争,就会错失更好的机会,无法利用工作群体多样化可能带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接下来我们会了解到,一个工作团队内的成员,其优势和视角各有千秋,如果他们能够协调一致,相对于同一批人各自独立工作,可能会实现更出色、更有创造性、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组织智慧与群体智商
20世纪末,美国职业大军当中的第三大力量是“知识工人”,比如市场分析师、作家或电脑程序员等,他们的生产力体现在为信息提供附加值。发明“知识工人”一词的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知识工人的技能高度专业化,其生产力取决于他们作为组织一分子与组织团队的协调能力:作家不是出版商,电脑程序员不是软件发布者。德鲁克说,人们总是要协同工作,而对于知识化的工作,“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工作的单元”。这也说明情绪智力,即有助于人们协调一致的技能,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将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组织化团队工作最基本的形式也许是开会,比如董事会会议、电话会议以及其他普通会议等,这是执行官难以避免的一部分任务。面对面的会议是最明显但又略显过时的样板,可以据此判断一个团队是如何分工合作的。电子网络、电子邮件、电视电话会议、工作团队、非正式网络等都是组织内新出现的功能实体。从某种程度上说,组织结构图所揭示的明确的等级制度代表了组织的骨骼,而这些人际接触点就代表着组织的神经系统。
人们在进行协作的时候,不管是召开执行计划的会议,还是成立团队共同开发产品,都会体现出所谓的群体智商,即群体成员才能和技能的总和。团队完成任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群体智商的高低。据研究,群体智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并不是群体成员学业意义上的平均智商,而是群体的情绪智力。高群体智商的关键是社会和谐。在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团队协调一致的能力是激发团队才能、提高效率和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团队成员才能和技能相同的情况下,团队如果无法协调一致就无法出色地完成任务。
提出“群体智力”概念的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从事群体效率研究的研究生温迪·威廉姆斯。人们为了完成一项任务组建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才能,比如语言流利、创造性强、富有同理心或者拥有其他技术专长。群体智力不一定大于所有群体成员特定才能的总和,如果群体成员无法共享各自的聪明才智,群体智力还有可能小于成员才能的总和。斯腾伯格和威廉姆斯通过研究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他们召集一群受测者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受测者的任务是为一款有望成为糖果替代品的虚拟的甜味剂策划有效的广告宣传活动。
这项研究的一个惊人发现是,过于急切而不愿合作的人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影响了团队的整体表现。这些野心勃勃的人过于喜欢控制或命令别人。他们缺乏一种基本的社会智力,无法识别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什么行为合适、什么行为不合适。成员不愿意参与,是团队表现的一个负面因素。
团队成果最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团队成员保持内部和谐的程度,团队和谐有助于成员充分发挥才能。对于一个和谐团队来说,拥有一位天分极高的成员可以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而摩擦较多的团队则难以充分利用能力出众的成员。在有高度情绪或社交障碍的团队,无论这些障碍是恐惧或愤怒引起的,还是敌对或怨恨引起的,成员的才能都无法得到最好的发挥。和谐可以使团队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员的创造性和天赋。
该研究对工作团队的启发非常明显,同时对每一个在组织中工作的人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很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赖于人们号召合作者组成松散网络的能力,不同的任务需要合作网络中不同的合作者。各种特设的工作团队由此应运而生,并对成员的才能、专长和岗位进行最优化安排。人们对合作网络的组织能力,即建立临时性特设团队的能力,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贝尔实验室位于普林斯顿附近,是世界知名的科学智囊机构。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贝尔实验室明星员工的研究。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都是高智商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但在实验室里,有些人表现异常杰出,而有些人仅仅处于平均水平。明星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差异不在于他们的学业智商,而在于他们的情商。明星员工更善于自我激励,更善于召集自己所在的非正式网络,组建特设工作团队。
研究者选择了贝尔实验室的一个部门对明星员工进行研究,该部门的任务是研发和设计控制电话系统的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是电子工程中非常复杂、要求很高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单枪匹马无法胜任,必须由诸多团队共同完成,这些团队的规模从5名至150名工程师不等。没有哪一位工程师具备单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技能,必须借助其他人的专业技能才能完成任务。为了找到高效率的明星工程师与普通工程师之间差异的决定因素,罗伯特·凯利和珍妮特·卡普兰让经理人和员工提名10%~15%的工程师作为明星工程师。
研究者在明星工程师与其他工程师之间进行比较,最惊人的发现是两个群体只存在很细微的差别。凯利和卡普兰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写道:“根据一系列认知和社会方面的测量方法,比如智商的标准测试和性格测试,这些人的能力没有显著的差异。随着个体的发展,根据学业才能无法准确地预测工作成果,智商也是如此。”
研究者通过访谈发现,关键的差异在于明星工程师为了完成任务所运用的内在策略和人际策略。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是与一群关键人物保持融洽的关系。明星工程师工作顺利的原因在于,他们花时间与关键人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关键人物在临时性特设团队中能为解决问题或处理危机提供关键的服务。根据凯利和卡普兰的观察,“贝尔实验室的一个中层员工谈起他被一个技术问题难住了,他不辞劳苦召集了不同的技术高手,可是他的号召没有得到回应,电子邮件没人回复,他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等待时间。而明星工程师很少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在需要别人帮忙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可靠的关系网。一旦他们需要别人的建议,明星工程师总是能够获得较快的回应”。
专家导读
非正式网络对一个人顺利开展工作是必需的。有三种非正式网络:一是沟通网,二是专业网,三是信任网。
非正式网络对于处理意想不到的问题尤为关键。一项关于非正式网络的研究显示,“正式组织是为处理可预期的问题而设置的。假如出现了无法预期的问题,非正式网络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在同事之间每一次交流的时候形成,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加强,最后发展成为异常稳定的关系网。非正式网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可以随意变化,能够跳过整体,直接完成任务”。
对非正式网络的分析显示,由于人们天天在一起工作,他们不需要向所有人透露敏感的信息(比如想换工作,对某个经理或同事的行为感到不满),遇到困难时也不需要向所有人求助。事实上,更加成熟的观点是非正式网络至少有三种形式:一是沟通网,即互相交谈的圈子;二是专业网,由可以提供建议的人组成;三是信任网。如果在专业网担任骨干,说明此人拥有专业技能杰出的声望,专业技能通常是晋升的决定因素。不过,被视为专家,与被视为值得交换秘密、疑问和弱点的人,两者毫无关系。一位狭隘的办公室暴君或者吹毛求疵的领导者也许具有过硬的专业才能,但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会削弱他们的管理能力,并被排除在非正式网络之外。组织里的明星通常与所有关系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沟通网、专业网还是信任网。
专家导读
工作的单元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情商是促使人们协调一致的技能。
团队完成任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群体智商的高低。群体智力不是群体成员学业意义上的平均智商,而是群体的情绪智力。群体智力不一定大于所有群体成员才能的总和,如果群体成员无法共享才智,群体智力有可能小于成员才能的总和。
除了掌握必不可少的关系网之外,贝尔实验室明星工程师具备的组织智慧还包括:有效地协调团队工作;在达成一致意见时起到领导作用;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顾客或对立面的角度;善于说服他人;促进合作、避免冲突。所有这些技巧都取决于社交技能,除此之外,明星工程师还有其他的本领:一是积极主动,能够自我激励,勇于承担本职工作之外的责任;二是善于自我管理,在时间和工作承诺之间取得平衡。所有这些技能都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
我们有充分的证据相信,从贝尔实验室观察到的结果预示了所有企业发展的未来,情绪智力的基本技能在团队合作以及帮助人们共同学习如何有效工作方面会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的重心,改进员工合作方式将是提升知识资本、发挥关键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途径。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将会努力提升整体的情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