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低迷的学琴状况,当“恨铁不成钢”的滋味在胸中翻江倒海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批评指责还是耐心鼓励?
看凤凰卫视时,偶然听到一个心理学试验报道:
心理学家在一组人群中做“癌症自估”的测试,要试验者估测自己患癌的几率,结果20%的人认为自己不会得癌症,40%的人认为自己以后会患病。
接着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数据告诉被测者,“只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其实人们患癌的几率是不高的”。做过积极正面的信息输入后,参加试验者被要求再次估测自己的患病几率,结果,先前那20%依然认为自己不会得癌症,而认为以后会患病的那40%却减少到了30%。
试验过后,心理学家说:人对正面信息的接受意愿更强些。
人对正面信息的接受意愿更强些——难怪人们需要被鼓励,钢琴教室的孩子们也都喜欢被夸赞!这让我想到静源,惊觉也许应该再次检讨自己的“教”。
第一次在钢琴教室见面,源爸就忧心忡忡地对我说:“静源现在一点都不喜欢练琴。”
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超级反抗练琴的孩子,反抗练琴的经历让我明白,没有从中体会到乐趣又需要长期付出体力、精力和时间,令人不得轻松的事情,大都不惹人爱。因此我安慰源爸,不必太担心,“只要我们配合好,想办法引导孩子体会弹奏的乐趣,慢慢会好的”。
静源的乖巧、懂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让我高兴的是孩子有上进心。
“只要有上进心,一切都好办”。暗地里,我对静源的钢琴课充满信心。然而钢琴课开始后,我才发现,事情远非我想的那样,静源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让我明白即使拥有强大的上进心,只要这份心思没有放在钢琴上,学习照样会陷入僵局。
因为孩子状况不佳,源爸没少费心思,专门挑了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来跟我聊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这个家,唉——”提到家庭,源爸长长地叹气,“没有办法。”源爸工作忙,没多少时间陪孩子。孩子在家练琴时,“她妈在房里玩电脑,她在钢琴上放本小说,边弹琴边看书,您看这……她妈对我不满意,所以常拿不管孩子来撒气……”最后,源爸给我的结论是:“我们这个家,是没办法改变的。”
儿童钢琴学习是三角形学习关系,如果孩子学习状况不佳,一般我都会从自己、家长和孩子三方来究寻原因。源爸的一句“没办法”仿佛一盆冷水泼出。那我该怎么办呢?为什么一向管用的方法在静源身上就是没多大作用呢?
静源困难胶着的学习状态毫无改进,我跟源爸都有点茫然。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凤凰报道”。当源爸苦恼地再次给我打电话时,我意识到,作为老师的我也许应该再回头多看看自己。
以静源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来说,我的授课内容她本应能较好地完成,事实却是每次回课都让我失望。面对静源的“有能力却不好好做”,我的内心逐渐滋生出“恨铁不成钢”的念头,明知孩子需要鼓励,上课时却不由自主地就想批评她,课堂上难免流露出不耐烦。“凤凰报道”仿佛一剂清凉剂,让我惊觉也许自己应该更有耐心,用“慧眼”发现静源的优点,给孩子更多的赞赏。
“嗯,是,是。”听到我的检讨,源爸高兴地连连肯定,并以静源在学校的事情给我举例,“三年级转学前,静源的班主任跟我是朋友,我拜托他多多关照孩子。于是班主任总是给她创造表现的机会,她也因此总是受到表扬。所以她就特别喜欢上那个老师的课,成绩也不错。”
源爸舒心的语气让我感觉到,这可能是他早想跟我说却一直没说出口的话。
我调整了心态,在此基础上又重新调整了课程,上课时静源的表现明显有了起色。源爸也一直积极配合,首先是态度上对静源学琴的坚持。虽然“家庭没办法”,但他跟我说:“我一有机会就会跟静源谈心,给她买书、打印材料,都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克服困难与如何培养优秀品质的。家里的资料好多,堆得满满的。”
感谢源爸的积极配合与协助,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的确能帮助老师更大更好地发挥能量。
有天我跟朋友聊天,从静源的故事聊到“凤凰报道”,聊到对小朋友的鼓励和表扬,朋友连连称是,说他女儿在钢琴老师那里“一受表扬就高兴;被批评了,就不想上课”。
人对正面信息的接受意愿更强——看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心理上都是一样呢!用鼓励替代责备,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仙崖禅师说:“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成熟。”老师和家长要做太阳,温暖孩子;要做柴火,成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