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What——强调“先总后分”的立体化思考方式

一、强调“先总后分”的思考过程

结构思考力是指以结构的视角从多个侧面全面而清晰的、强调“先总后分”的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比如我们一起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将200ml的水装进100ml的杯子里?”我声明这不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而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想到答案了吗?在课上,很多学员都会七嘴八舌抢着回答,有人说喝一半再倒、有人说换个杯子等,而每次都会从远处隐约地传来一个答案“把水冻成冰”。各位你想到了吗?没错,这是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之一。而在此我们的重点不仅要找到答案,而且要找到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那么,我问大家,为什么200ml水倒进杯子里水会流出来?

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因为你杯子小嘛,而且又不具备像气球一样的张力,可以随着水增多而变大。

好,杯子小水一定就会往下流吗?还有什么原因?没错,因为地球有重力。

那杯子小、地球有重力,水就一定会流出来吗?还有什么原因?没错,因为水是液体。

好,各位。到现在稍微总结一下水之所以会流出来无外乎有三类原因:第一类原因是杯子本身,比如太小或没有张力;第二类原因是外部环境,比如有地球引力;第三类原因是水本身,比如它是液体会流动(见图0-2)。

图0-2 水流出来的原因

杯子、外部环境、水这三个维度就可以理解为分析这个问题的一个结构,不但把问题想全面了,而且还分的很清。如果你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会发现很容易找到多种答案。比如,针对杯子方面的解决方案是换大杯子或换一个有张力的杯子,但前提是我不让换。那就从外部环境角度分析,比如可以把水和杯子拿到太空上去,有可能解决吧?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你又说拿到太空上成本太高了。还有一个角度就是水本身,我们把它从液体变为固体冻成冰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这就是一个简单运用结构思考力分析问题的过程。结构思考是人类思维领域的基本规律,内化为思考、外化为表达,所以通过结构思考力的训练可以让我们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运用结构思考力更容易把握问题的关键。因为运用结构思考力看待事物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强调的是“先总后分”,从而把握事物的关键本质与问题的关键,就如同古诗中提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要全面清晰地审视事务和问题,需要从总体到局部的鸟瞰,而不是拘泥于细节。

二、金字塔结构是有效的训练工具

其实想要拥有结构思考力是不大容易的,甚至需要把它视为一个具有相当周期甚至需要穷其一生的系统工程看待。不过比较幸运的是,结构思考力作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借助工具通过后天训练培养的。

金字塔结构正是提升我们结构思考力的有效工具。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源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如图0-3所示,纵向结构上,每一组的观点都必须是其下一个层次观点的概括;横向结构上,每组各个观点互不重叠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就构成了一个严谨的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思考时,就可以在大量复杂的信息中,用最短的时间明确方向、锁定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在沟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让听众迅速抓住我们要表达的主旨,帮助听众沿着我们的思路去理解内容,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图0-3 金字塔结构

当然“结构化”是由麦肯锡提出来的,但并不是麦肯锡创造的。比如,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它也是一种结构。还比如,中国三千多年前也有人开了一家咨询公司,这个人就是孔子,有一天他问老子说,我这么多的咨询顾问该如何培养呢?老子就告诉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说的也就是一种规律和结构。

三、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立体化思维

结构思考力拥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思维结构。如图0-3所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思考时,既要运用横向结构总体分析问题,又要运用纵向结构对某些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然而很多人习惯一上来就纵向分析,比如倒水的案例,很多人一上来就只考虑了杯子的问题,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如何通过杯子的层面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问题还涉及其他两个层面。因为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是习惯运用纵向结构,遇到一个问题以后可以钻研得非常深;而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是习惯运用横向结构,当面临问题时可以迅速地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向,但哪个方向都不会想得太深入。结构思考力则是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先要横向结构上对问题的主体有个认识,然后再根据轻重缓急对横向结构中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它更是一种立体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