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命的印记:卑微的出身和遭受歧视的种族有罪吗
- 你的人格魅力终将成就你自己:每天读点弗洛伊德
- 梦芝
- 14490字
- 2016-10-21 09:44:42
十七岁那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免试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全家人都为此而高兴。当弗洛伊德踏进大学后却发现,周围人对他充满了恶意。虽然还只是一个少年,但弗洛伊德心里很清楚,周围人的恶意与他的犹太种族出身有关。
弗洛伊德问自己:“我应该为自己的种族出身而感到自卑吗?”他又自己给出答案:“当然不!这是父母给我的生命的印记,我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出身或者如人们所说的‘种族’感到羞耻?父母的馈赠是无罪的啊!”
父母的馈赠
我们之所以不是响尾蛇,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父母都不是;第二,我们不住在沙漠的中央。
——弗洛伊德
1856年5月6日,在中国清朝同治皇帝诞生后的第43天,在欧洲美丽的摩拉瓦河边,一个小男婴降生了,他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只不过,同治皇帝生下来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弗洛伊德却要饱受穷困和歧视之苦。
弗洛伊德家位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赖堡镇,在一座临街很简陋的二层小楼里,居住着弗洛伊德和他的父母,以及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在这座小楼里,弗洛伊德住了四年。虽然那时他家已经家道中落,但四岁之前的小弗洛伊德对贫穷与富裕还没有概念,因此他没有感受到穷困的窘迫。
不过,在那里,他却对歧视有了最初的印象。
那天是一个星期六,一直忙于生计的父亲决定休息一天,什么都不做,只是牵着儿子的手,去大街上走一走。
小弗洛伊德听父亲说要带他出去散步,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其实他更喜欢和母亲去散步,但母亲最近没有时间,她正忙着照顾刚出生的弟弟。
那天,父亲不但穿着考究的衣服,头上还戴了一顶新帽子。小弗洛伊德仰起头,望着高大而健壮的父亲,一颗小小的心里满是自豪。
小弗洛伊德跑在父亲前面,一蹦一跳地下了楼。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街道上映出一片斑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漫步在这样的路上,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小弗洛伊德任父亲牵着他的手,悠闲地在人行道上散步。
一位男子突然朝他们大声喊:“犹太人,滚开!”
小弗洛伊德还没有回过神来,那男子已经冲到他们面前,挥手将父亲的帽子打落在地上。帽子在人行道上滚了好几圈,最后停在马路上。
小弗洛伊德吓坏了,他退到一边,呆呆地望着那个男子,又看向父亲。父亲比那个男子要高大很多,这让弗洛伊德心里稍安。他想,父亲一定可以打得过眼前这个男子的。
可父亲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还击,只是走过去捡起帽子,然后转身抱起弗洛伊德静静地离开了。
回到家,弗洛伊德听到父亲和母亲说起此事时才得知,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欧洲各大民族都仇视犹太人,所以那位男子才会那么猖狂无礼地对待他们。
街上发生的一幕与父母的对话印在弗洛伊德的脑海里。他虽然年幼,却感受到了来自种族歧视深深的恶意。
母亲见他在聆听,便停止和父亲讲述有关种族的话题,并示意保姆将弗洛伊德抱去教堂,教他背诵圣经里面的故事。
小弗洛伊德终究是个孩子,他很快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抛在脑后,沉醉在圣经的故事中。圣经像是一扇门,推开这扇门,一个广阔的世界便展示在弗洛伊德的眼前:他的犹太先祖们勤劳、团结、独立、自信、隐忍,追求真理,充满爱心……
小弗洛伊德被他们深深打动了。先祖们的博爱和聪慧,与别人对他们的仇视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他困惑不解。他想,为什么要仇视犹太人呢?我们并不是可怕的响尾蛇啊!我们之所以不是响尾蛇,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父母都不是;第二,我们不住在沙漠的中央。
不过除了困惑,他的心里再次充满自豪感。
强烈的自豪感在小弗洛伊德的脑海里播下一颗名叫“自信”的种子:“我是犹太人,但这又有什么问题?!这是父母的馈赠,是生命的印记,我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自卑啊!”
后来,弗洛伊德能够成为举世闻名的精神心理学大师,这份自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信,也是精神心理学科一直研究的内容。
自信能够促进成功!这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懂得的真理。
一个人的成败不在你的种族和出身,而在你心中究竟有没有自信。
学生有了自信,就会积极面对繁重的学业;皮肤黝黑的女子有了自信,就会将黑色视为健康的肤色;上班族有了自信,就能完美地胜任工作……
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自信。
有的人先天残疾,有的人容貌平平,尤其是后者,更是困扰当今大多数年轻人。很多年轻人想方设法修正自己的五官,力图让外貌变得美丽,从而获得自信。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相貌如何,都是父母的馈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自卑。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看轻自己。
即使你把自己整容成天下第一美女帅哥,没有能力的话,自信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等到容颜衰老,自信也会随之消失。只有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才能获得永久的自信。
父亲的王国
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
——弗洛伊德
在小弗洛伊德心里,儿时的家,是父亲的王国。
虽然那次散步时,父亲的隐忍让小弗洛伊德的自豪感受到伤害,
但这并不影响父亲在他心中的形象。父亲依然是他心目中的国王。
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克布·弗洛伊德是一个毛织品商人,1815年生于德国加里西亚。四十岁时与弗洛伊德二十岁的母亲结婚。老少配的关系让他很疼惜小妻子,也很怜爱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弗洛伊德。
只不过,他除了要照顾弗洛伊德和其母亲,还要照顾他与前妻养育的两个儿子伊曼努尔和菲利普。伊曼努尔已经结婚并育有一个孩子约翰,却没有搬出去住,因此父亲的负担很重。
两个哥哥跟父亲学习经商做生意,但因为太年轻不懂商道,加上犹太人的身份常受排挤,所以总是失败。几年下来,本来还算不错的家底都被搭了进去,等弗洛伊德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了。
但父亲对此毫无怨言,他秉承犹太人包容、慈爱的品行,尽全力去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每天清晨,父亲会在餐桌上安排家人的工作:他带领哥哥们出去做生意,母亲留下来操持家里,嫂嫂则协助保姆照顾弗洛伊德和比他大一岁的侄儿约翰。
每当这时候,小弗洛伊德就会用仰慕的目光望着父亲。在他看来,那一刻,父亲就是一个国王,在对自己的臣民发号施令。
在弗洛伊德心目中,父亲这个国王是很严厉的。
意识到父亲严厉的那年,弗洛伊德才两岁。
那天,母亲在照顾弟弟,嫂子带着约翰出门了,保姆在厨房做饭,剩下弗洛伊德一个人待着,没有人陪他玩耍,但弗洛伊德并不觉得孤单。他在大厅里跑来跑去,感觉有点饿了,便跑进了储藏室。橱柜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每次保姆都会拿给他和约翰吃。但弗洛伊德太矮了,根本够不着橱柜的门。他转身出去想要保姆帮他,但走到大厅看到凳子时,他有了一个好主意。
弗洛伊德将凳子搬进储藏室,然后爬上凳子。谁知他刚站起身,凳子就翻了,弗洛伊德摔倒在地,而倒下来的凳子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他的嘴上。
弗洛伊德大哭起来。
他的哭声惊动了母亲和保姆。她们跑进来,就听保姆惊恐地嚷道:“糟糕,流这么多血,估计牙齿都砸掉了。”
母亲把弟弟递给保姆,然后探身抱起弗洛伊德耐心地抚慰。自始至终,母亲都没有训斥他半个字。
晚上,回到家的父亲得知此事后,没有像妻子那样安抚儿子,而是呵斥:“砸得好!”随后又厉声说,“让他长记性,以后他就知道那是危险的事情了。”
尽管父亲的粗暴让弗洛伊德很伤心,但他依然喜欢父亲和他的教育方式,因为在那以后,他真的再也没有做过类似危险的事情,而且,他知道,父亲只是偶尔严厉,对他更多的是宠爱。
还有一件事情,能证明父亲的责备蕴含着无限的宠爱。
两岁的弗洛伊德经常会把床铺尿湿。有一天,他尿床时,父亲责备说:“这么大了,怎么还尿床呢?”
弗洛伊德搂着父亲的脖子说:“我不大呢。等我长大了,去城里给你买一张红色的新床来就是了。”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哈哈大笑。
长大后的弗洛伊德时常回想起这一幕,他说:“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因为父亲的呵护给了他尊严、自信和勇气。
正确的爱和呵护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毋庸置疑。
缺失爱和呵护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有缺陷,或自卑,或乖僻。最近几年留守儿童刑事案件增多,便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爱和呵护中长大的孩子,不但会充满自信,还会继承父辈的优良品德。
弗洛伊德继承了父亲善良、单纯、乐观、负责任、有毅力的品格,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里,伴随了他一生。
后来弗洛伊德为了照顾家庭而中断医学研究,便是他父亲无怨无悔全力担负家庭责任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结果。
在孩子的眼里,家是一个王国,父亲就是那个国王。国王的品质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品质。由此可见,做一个好父亲对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俄狄浦斯情结的源头
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从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
——弗洛伊德
父亲的责备并非每一次都充满宠爱和呵护,也有真的呵斥和失望。
小弗洛伊德一直和父母睡一间屋子。后来妹妹出生,婴儿床要让给妹妹,弗洛伊德便被安排去别的房间睡觉。
那年,弗洛伊德还不满三岁。
他太小,对黑暗还充满恐惧。
有一天夜里,弗洛伊德从梦中醒来,屋里漆黑一团,他恐惧极了。
小弗洛伊德跳下床,跌跌撞撞地冲出去,跑到父母的卧室门口,小家伙这才稍稍安心。但恐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因为从父母的屋里传出奇怪的声音。
弗洛伊德听出是母亲的声音,压抑着的、低低的声音,像欢愉,又像痛苦。弗洛伊德不知道母亲发生了什么事,他很担心,于是猛地推开门闯了进去……
他看到父亲光着脊梁,将母亲压在身子下面。弗洛伊德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怔怔地看着父母。
小小的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把母亲压在下面,但他想,母亲一定很痛苦,否则怎么会发出那种奇怪的声音?
父母也被突然闯进来的儿子吓了一跳,父亲停止动作,慌张地找被子盖住身体后,才回头看向儿子。当他发现儿子不但没有退出去,反而用好奇和懵懂的目光一直看着自己时,他的脸挂不住了,感觉作为父亲的尊严受到了挑战。
父亲冷着脸呵斥:“回你的房间去。”
“我怕,”弗洛伊德看着被父亲压住的母亲,挺起小腰板固执地说,“我想和妈妈睡。”
以弗洛伊德的经验,父亲一定会答应他的请求,但这一次他错了。
有些恼怒的父亲强行将他赶回了自己的卧室。
小弗洛伊德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发怒,但那一刻“儿子被父亲统治着,被支配,没有主导权”的意识在他心里萌芽了。
这个意识便是后来弗洛伊德创立“俄狄浦斯情结”概念的源头。
俄狄浦斯情结这样说:“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从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
在这之后,弗洛伊德对父亲的态度分成两个极端:一面敬仰父亲,一面又开始反抗父亲,以一个小孩子的方式。
五岁那年,父亲送给他和妹妹一本名为《波斯旅行记》的图文书。
弗洛伊德很喜欢这本书,经常和妹妹一起翻看。但妹妹才三岁,对于她来说撕书的乐趣远远要比看书的乐趣大得多。
弗洛伊德试图阻拦妹妹这个举动,却受到父亲的阻止。父亲的态度是:“只要她开心就好。一本书而已,撕就撕吧。”
弗洛伊德觉得父亲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不怎么好,于是和父亲争执起来。但他无法改变父亲的态度,也就无法阻拦妹妹的举动。
在以后的日子里弗洛伊德开始收藏书,即使手里没钱,借钱也要买。后来他买书借的债,父亲用了很长时间才还清,为此父亲一直埋怨他。
虽然弗洛伊德对父母说,买书是用来学习的,但在他内心深处,这又何尝不是对父亲的一种抗议!
其实,在每个男孩子的心里,都有与弗洛伊德同样的体验。
一方面,想要享受父亲的关注和爱;另一方面,又渴望能够冲破父亲的权力网。
经常被这两种情绪拉扯,所以男孩子们都会度过一段依顺和对抗并存的年龄段。这种并存会持续很久,有的成家立业后才会将这两种矛盾的情绪协调一致,有的则会一直延续到父亲老去,再也不具备家庭威望和权力,才会因对抗的对象衰老而消失。
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什么作为
这如当头棒喝,极大地伤害了我的野心。在我之后的梦里总会出现这幅景象,而且与其一起出现的还有我取得的成就,我的意思是:“看,我是有出息的。”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反抗让父亲有些失望,但他只是一个文化很低的商人,并不知道儿子心底的情绪,只以为是男孩子在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淘气和叛逆的过程。
父亲虽然文化低,但却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的脑海里除了挣钱照顾家人,便是爱他们。因为爱,他始终没有将对儿子的失望说出口。
直到弗洛伊德七岁的一天。
那天晚上,弗洛伊德不知因为什么,突然吵着要和父母在一张床上睡觉。
无论母亲和他怎么劝说,都不管用。面对固执的儿子,母亲束手无策。
这时,父亲站出来,厉声责备道:“这么大还要和父母睡一张床,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什么作为?”
这一次,弗洛伊德在父亲的责备里听不出丝毫的宠爱和呵护,而是满满的指责和失望。他的自尊心受伤了。
弗洛伊德什么都没说,含着泪默默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七岁的弗洛伊德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久久不能入睡。
父亲的话一直在他的脑海里回荡:“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什么作为……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什么作为……会有什么作为……”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话和当时的场景,经常在弗洛伊德的梦里出现。每梦到一次,他就被打击一次。
很多人遭受打击,就会变得悲观消极,很多青少年因打击而自暴自弃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弗洛伊德却恰恰相反。打击不但没有让他自卑,反而激发了他积极的能量。他想要证明给父亲看,自己是有出息的。
从那以后,弗洛伊德拼命学习。多年以后,弗洛伊德成了著名的精神心理学医生,他坦承,自己一直在努力,就是为了证明父亲的那个满是失望的责备是错误的。
取得成就后的弗洛伊德经常回忆起这件事情。他有一次对朋友说:“这对我的抱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所以关于当时的情景的幻影,后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而且,在梦中,它们始终都同我的累累成果联系在一起,好像我想说:‘你看,我已经作出了成果!’”
弗洛伊德虽然心底萌发出反抗父亲的种子,但他依然很爱父亲,也很敬重父亲,他不想让父亲失望。
“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家喻户晓。但真正想做好父亲,却需要很大的智慧。
一个称职的父亲,既要教育孩子明事理,还要锻炼孩子大度坚韧的品格。
有的父亲宠溺过度,威严不足,他的孩子可能就会飞扬跋扈;有的父亲严厉过度,疼爱不足,他的孩子则变得懦懦弱弱。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
很多人会找借口,说大智慧需要高学历,这话显然是错误的。
弗洛伊德的父亲几乎没有文化,但他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做一个好父亲,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孩子赏罚分明。
做得对就赞赏保护,错了就指责监督。
看似简单的做法,却蕴含着浓浓的父爱,这份爱会让孩子激励孩子的斗志和勇气,让他在人生路上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女人爱算命,也不是一件坏事
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弗洛伊德
相比起与父亲的关系,弗洛伊德与母亲的关系要融洽得多。
小弗洛伊德关于母亲的最初记忆,是母亲请人帮他算命。
弗洛伊德的母亲名叫阿玛莉亚·那萨森,是一个身材高挑、五官精致的犹太女子。她有犹太女子的一切好的品行:聪慧、漂亮、善良、慈爱。
前文说过,与丈夫雅各布·弗洛伊德结婚时她才二十岁,正是一个如花的年龄,却嫁入一个复杂的家庭。
当时,雅各布·弗洛伊德已经离过两次婚,并与两个儿子一起居住,大儿子比继母大四岁,二儿子则与继母同龄。也就是说,弗洛伊德的母亲嫁过去就要面对三个比她大的男人。
小妻子好做,小继母却难为。才二十岁的她,就要处理极为繁琐复杂的家庭关系。只有一颗聪慧的头脑,是远远不够的。
那萨森不止聪慧,而且信命。也正是这两点,帮她平衡好了夫家复杂的人际关系,稳固了她在弗洛伊德家族的位置。
信命,就是相信天命,对命运安排的一切都心甘情愿地接受。而这,也是犹太族女人公认的美德。
在犹太人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神秘占卜术,在偏远地区的哈西德教派,这种传统文化更是盛行。而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犹太族哈西德教派人。
占卜在我们国家也有,书面语言为预测,俚语为算命。
那萨森信命,所以有了儿子弗洛伊德后,她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儿子未来的命运。其实,哪个初为人母的女子不渴望知道孩子将来一生的运程呢!
孩子未来的人生究竟是吉是凶、是好是坏,做母亲的都想知道。因为全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能帮孩子避开凶兆,保他一生平安如意。
正因有这样的想法,在弗洛伊德刚出生不久,母亲那萨森便请来了算命人——一位最受当地人推崇的犹太老农妇。
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宴请之后,老农妇抱起弗洛伊德左右端详,嘴里念念有词。
经过一番只有老农妇自己才懂得的推算和预测后,她喜滋滋地告诉那萨森: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这样的预测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老农妇便抓住这一点。从这一点来说,老农妇其实也是一个熟悉心理学的人呢。
弗洛伊德的母亲高兴极了。晚上,弗洛伊德的父亲一回到家,那萨森便迫不及待地把老农妇的预测告诉了丈夫。
雅各布·弗洛伊德也很开心,两个大的儿子经商失败导致家道中落,是他一直以来最头痛的事情。现在听说小儿子能够成才,而不是像其他两个儿子一样让他焦头烂额,自然高兴不已。
其实,那时弗洛伊德家已经入不敷出,养活一家人都很困难,更别提培养孩子读书成才了。
但那次算命,却让弗洛伊德的父母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培养儿子。
后来他们为培养儿子创造了许多条件,比如在弗洛伊德四岁时搬迁到维也纳,跟伊曼努尔和菲利普分家,基本上都可以说与这次算命预测有关。
后来到了维也纳,又一次算命,更加坚定了父母培养他的信念。
那年,弗洛伊德十一岁。
一天晚上,父母带着弗洛伊德和弟弟妹妹去维也纳郊区著名的普拉特公园散步。在公园里的一家餐厅,他们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男士。
那个男士不断地从一张餐桌换到另一张餐桌,每到一张餐桌前,他都会即兴作诗一首,还会给餐桌上的某一个人算命预测。
母亲看到那个男士,突然想起之前老农妇给弗洛伊德算命的事情来,于是她请求丈夫邀请男士过来给儿子再预测一下。
弗洛伊德的父亲当即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而开始具备独立思想意识的弗洛伊德却觉得母亲的提议不可思议。他想:“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他望着母亲温柔的笑脸,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那个男士受邀来到他们面前。他向弗洛伊德全家致谢后,示意他们不要说话,因为他预测的对象必须是自己亲自挑选的人。
男士打量了一番众人,最后站到弗洛伊德面前,给他作了一首小诗。然后兴冲冲地对弗洛伊德的父母说:“我要给这个孩子算命,他将来会成为内阁部长。”
弗洛伊德的父母前一秒还在为不能指定预测对象而闷闷不乐呢,现在看到他选定的人恰好是弗洛伊德,而且算命结果和之前的一样,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次算命让父母坚信,弗洛伊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这也更坚定了他们培养儿子的决定。后来,家里无论多么穷困潦倒,父母都没有放弃供他念书上学的念头。
一直以来,世人都把算命看成是迷信。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占卜和预测并不是真的有上天在操纵命运,而是与心理学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到底是好是坏,跟接受预测的人的心理有很大关系。
如果算命预测得出的是一个消极的结果,而接受预测者对此也感到悲观失望,就会导致事态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得到不好的结果。
但如果像弗洛伊德这样,算命预测出好的结果,而父母也对弗洛伊德的未来满含期望,并为他成为“伟大的人”创造条件,而这些条件也促成弗洛伊德如算命的所说,一步步走向伟大。
由此可见,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是积极的预测,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两次大胆的预测,以弗洛伊德贫寒的家境来说,父母还有可能供他读书吗?毕竟他后面还有七个弟弟妹妹需要养活呢。
第一位启蒙老师至关重要
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会带来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的心里,母亲不只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更是赋予他生命以温暖、爱和知识的源泉。
弗洛伊德人生中读的第一本书是《圣经》,引导他读这本书的正是他的母亲。
母亲教会他念《圣经》里的字,对于弗洛伊德来说,这只是简单的知识启蒙。相比起识字,他更喜欢圣经里的故事。
在弗赖堡镇上,小弗洛伊德经常坐在二层小楼上望着窗外的阳光照射进来,他想:“上帝说‘要有光’,所以就有了光。有光明的世界,是多么美啊!”
跟随父母去教堂祈祷时,他想:“为什么人类都遭遇灭顶之灾时,诺亚却能唯一获得上帝的蒙恩?”
当他看到镇上的居民因为生老病死而悲伤哭泣时,他想:“为什么约伯遭遇各种天灾人祸却依然坚强?”
作为一个对犹太教虔诚的女子,母亲想要把自己的信仰根植于儿子的心里。但她却不知道,这是一本融合了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知识宝典,她除了给儿子幼小的心里播种了一颗哲学的种子,更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儿子的智慧。
儿时那次父亲被人欺凌却骂不还口的经历,让弗洛伊德感到深深的屈辱。
睿智的母亲察觉到儿子的心理变化,她先让保姆带儿子去玩耍以驱散他的压抑,然后在讲圣经的过程中,母亲和儿子说起犹太人的起源,以及先祖们在历史长河里所承受的磨难。
母亲告诉小弗洛伊德,他们的祖辈很早就在莱茵河畔(科隆)定居生活;由于十四、十五世纪那里对犹太人大肆迫害,他们才背井离乡,向东逃难;到了十九世纪,他们又离开了立陶宛,穿过加西里亚,迁返德奥故地。
母亲还告诉小弗洛伊德,先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他们是具有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而不是像他看到的那样,是受人欺凌的下等的民族。
母亲的开导,在小弗洛伊德的心里种下了自信的种子。
《圣经》里面那些勇敢的、坚强的、有独立思想的人物们,在小弗洛伊德心里,就是一个个与邪恶和不平作斗争的英雄。他崇拜他们。这份崇拜和痴迷,塑造了弗洛伊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激发出他血脉里的那股属于犹太族人的征服欲和自信心。
多年以后,他在自传里写道:“我差不多从识字的时候起,便迷上了圣经故事,正像我很晚才发现的那样,这对我的兴趣爱好具有长久的影响。”
《圣经》里的故事也给了弗洛伊德丰富的精神财富,为他以后在精神分析的科学研究中,提供了无穷的启迪和灵感。
而这一切,都是母亲的功劳。
实在无法想象,如果母亲给他看的人生第一部书不是《圣经》,而是别的书籍,还会不会激发出弗洛伊德的自信,还会不会有后来的精神分析领域的大师呢?
成年后,弗洛伊德说:“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会带来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说这话,正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
如果在他幼年时期母亲没有给他好的启蒙,没有耐心地给他引导,那么在犹太人受排挤的年代里,弗洛伊德不可能有那么强大的自信。他或许会成为一个自卑的犹太人,过完卑微的一生。
由此可见,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有多么重要!
一直以来在教育方面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以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所谓启蒙老师,就是指最初给你引导和鼓励的人。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这个启蒙老师只能是带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
很多父母会说,自己像弗洛伊德父亲那样终日要忙生计,根本无暇和孩子在一起,怎么可能有时间给孩子引导和鼓励?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除非从那一刻起就不在孩子身边,否则父母就会和孩子朝夕相处,而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父母自然而然地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身为父母,能够像弗洛伊德的母亲那样,有意识地去教导孩子,引导孩子的思想和人生观,让他知道如何面对社会的歧视,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亲爱的“小黑鬼”
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童年时的习惯:饥饿时,就会跑进厨房,而每次都会被站在火炉边的母亲劝回,她说等到晚饭做好了才可以吃。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爱听母亲讲《圣经》里的故事,他更爱听母亲喊他“小黑鬼”。
“小黑鬼,你要等到晚饭做好才可以吃。”
从儿时一直到母亲去世,弗洛伊德的耳边经常回荡着这句话。而这句话,也是弗洛伊德听到的最温馨的话语。
小黑鬼,是母亲对弗洛伊德的爱称。
从诞生那一刻起,弗洛伊德那一头浓密的黑发就让母亲心生喜欢,她为儿子取了一个很有趣的乳名:小黑鬼。
这个乳名受到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的奚落,他们觉得这个乳名太滑稽了。但弗洛伊德并不觉得难听,相反,他从母亲的“亲爱的小黑鬼”中感受到了母亲浓浓的宠爱,他甚至学会在做错事情时用这个乳名来博得母亲的原谅。
三岁那年,弗洛伊德在母亲房间里玩耍时,在母亲的再三警示下依然将一把椅子弄脏。弗洛伊德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他搂着母亲的脖子,撒娇说:“妈妈不要生气,小黑鬼再也不淘气了。”
儿子的一句话轻而易举地熄灭了母亲的怒火,母亲说:“亲爱的小黑鬼,妈妈不生气。”
弗洛伊德看着母亲收拾残局,有些内疚地说:“小黑鬼以后会买一把新椅子赔你的。”
虽然在以后的弗洛伊德看来,这句话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来说,是多么自大啊。但母亲却开心得不得了,她抚摸着他的黑发,赞赏道:“这么小就懂得弄坏了东西是要赔偿的,这说明我的小黑鬼是一个有志气的善良孩子啊!”
母亲的赞许将小弗洛伊德心中的内疚转化成了理性的思考,他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不要随意侵犯别人,那是一种耻辱。如果出现侵犯了别人物品的问题,就一定要赔偿。这才是处理问题的积极方法。”
在弗洛伊德的一生中,他一直恪守着这条准则。纵然受到很多误会和莫须有的指责,他都坚持这条准则,而不是去以牙还牙,侵犯别人。因为他觉得那是一种耻辱。他不能与那些耻辱同流合污。
在与亲爱的“小黑鬼”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不但给予他原谅、赞许,更多的是爱。
当父亲斥责弗洛伊德时,母亲不会吭声,她要维护丈夫的威严,但过后她会将弗洛伊德揽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他的一头黑发,亲昵地安慰他:“亲爱的小黑鬼,你要明白父亲没有恶意。”
在母亲的引导下,即使父亲的态度简单粗暴得让弗洛伊德产生强烈的排斥和逆反心理,但他依然敬重父亲。而他对母亲,就不只是敬重那么简单了。他对母亲有一种深厚而强有力的依恋。一声亲切的“小黑鬼”,包含着母亲对他的无尽的宠爱,而这份宠爱就像一个太阳,时时刻刻将弗洛伊德笼罩在温暖的光明中。
父母的宠爱,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了父母的宠爱,孩子就有勇气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就有自信去面对一切困难,就有宽广的心胸去接纳伤害。
不过,宠爱绝不等同于娇惯和溺爱。
宠爱是在正确观点的基础上,给孩子理解和爱护。
娇惯和溺爱,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关系到孩子,错的也是对的,没有是非之分。
前者能够让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明辨是非对错;后者只能让孩子恃宠而骄,轻者无法无天,重者伤天害理。
而弗洛伊德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宠爱他的母亲,给他理解和爱护,也给了他一个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弗洛伊德很享受母亲这份宠爱,即使后来已经成为六个孩子的父亲,但弗洛伊德依然一直保持着童年时的习惯:饥饿时,就会跑进厨房,而每次都会被站在火炉边的母亲劝回。
她说:“亲爱的小黑鬼,等到晚饭做好了才可以吃。”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在母亲面前,我们孩子的一面便会跑出来,尽情地享受母亲的宠爱。
如果生命中从小就缺失了这份宠爱,那他的生命中有一个角落,将永远会是潮湿冰冷的。
在母亲的世界里,你是王
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并且还有无数人因为自己未能实现心愿而希望由他人来弥补遗憾。
——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很小的时候,心里就有这样一种认知:父亲是家里的国王。而自己,是母亲世界里的王。
从他来到这个世间那一刻起,母亲的所有一切都是他的,包括时间和自由。
在弗赖堡时,母亲有两个比自己大的继子,还有一个蹲过监狱的小叔子,面对复杂的弗洛伊德家族,母亲从来没有沮丧过,她把所有精力全部都付诸在弗洛伊德身上,其他的一切,纷争也好、挤兑也罢,在母亲看来都不重要。
后来,他们搬家到维也纳,原因一半是父亲做生意的需要,另一半就是为了弗洛伊德的成长。
因为老农妇的占卜,母亲坚信儿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她不能让儿子在乡下埋没了前程。所以便携家带口跟随丈夫迁居到维也纳。
那一年,弗洛伊德四岁。
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很快就有了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但弟弟妹妹的诞生,并不能影响他在母亲心中的位置。
母亲的重心,依然在弗洛伊德身上。
母亲实在是太爱他了,她恨不得把世界上他想要的一切东西都给他。但搬家到维也纳的时候,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母亲没有丰厚的物质给弗洛伊德,哪怕是一本书都没有。
母亲知道儿子对文学作品有极大的兴趣,书籍是他最爱的物品。在他五岁那年,因为一本书被妹妹撕坏,他为此伤心了很多天。
母亲没钱给儿子买书,但在弗洛伊德八岁生日那天,母亲却出乎意料地将一本莎士比亚的著作递到他面前。
崭新的书让弗洛伊德惊喜不已。他知道,母亲为了满足他阅读的欲望想尽了一切办法。
从那一刻开始,莎士比亚成为弗洛伊德永远的崇拜对象,他后来的所有研究都是从莎士比亚开始的。
八岁的他其实是把对母亲的崇拜,转化到莎士比亚身上。在后来的人生路上,弗洛伊德一直对母亲敬爱有加,而且他更是把这种敬爱转嫁到女人身上。
成年后的弗洛伊德言辞犀利,有时还不乏讽刺挖苦之意,但他终其一生都没有贬低过女性,哪怕一个字。
弗洛伊德之所以能够把女性地位摆得很高,追根溯源,就是因为母亲的缘故。
他知道,在母亲的世界里,自己是王。
母亲希望他有出息,所以他必须要成为真正的王,这样才能满足母亲的心愿,让母亲引以为傲。
其实,弗洛伊德的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是全天下母亲真实的心理写照。
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所以竭尽全力为儿子创造条件,让他攀上成功的顶峰。
这样的爱,总是让儿女们最为感恩的。
他们尊敬母亲,不允许别人说母亲一个“不”字,否则就会翻脸。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吵架,说得多么难听都可以忍,然而一旦对方的骂词涉及母亲,那一定是会打起来的。
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在母亲的世界里,我是王。同理,在我的世界里,母亲是生命的源头,神圣不可侵犯,不能够容许任何人来玷污她。
阁楼里,那盏小油灯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则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弗洛伊德开始努力学习。
那时候,他没有去学校,八岁的他拜托母亲帮他找来学校的书,自己在家里努力自修。
八九岁,正是小男孩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探索欲的年龄,有几人能够踏实学习呢?即使是在校读书的学生,没有大人的监督都做不到这一点,但弗洛伊德做到了。
他能坚持做到的动力就是不想让母亲失望。他要成为优秀的人,而在小弗洛伊德看来,成为优秀的人就是好好学习这一条路。
在母亲的引导下,虽然才只有八岁,但弗洛伊德已经有超乎同龄人的思想和主见。他懂得学习的好处,更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现在很多中学生都不一定能懂,即使有懂得的,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那一年,弗洛伊德经常跑去家附近的中学。他趴在中学的大门上,羡慕地观望里面读书的学生们,他渴望自己能够早一点踏进这里接受正规的教育。
但他的年龄还不够,标准入学年龄是十岁,他才八岁呢。
弗洛伊德九岁那年,他再也抑制不住心底的渴望,把想要入学的想法告诉了母亲。
母亲从来就支持儿子的所有想法,这次也不例外。于是她找到校长,请求他允许弗洛伊德参加入学考试。
校长本不答应,但拗不过弗洛伊德母亲的再三请求,于是决定给弗洛伊德一次机会。
考试那天,小弗洛伊德提着文具走在一群大孩子中间,显得那么矮小和瘦弱。校长望着这个小男孩,心里一直不相信他能够通过考试。可等考试成绩出来,却让他大吃一惊。弗洛伊德凭着过人的智力和平时的努力自修,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
弗洛伊德成为那一届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也是那一届学生里年龄最小的一员。
他的成绩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而母亲则为儿子的表现骄傲不已。
但弗洛伊德知道,这点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更努力才能够让母亲为他而自豪。随着一天天长大,弗洛伊德发现一件事情:家里的经济条件不足以供孩子读书。他想要顺利完成学业就要获得学校的许多特别奖励,如减免学费,获得奖学金,取得被保送资格,等等。
弗洛伊德心里清楚,不努力学习就享受不到减免学费等特权,那么就无法完成学业。无法完成学业,就无法成为一个让母亲引以为傲的人。于是,他比未入学之前更加努力了。
他向母亲请求搬到家里的小阁楼去住,因为在那里他才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而且学习到很晚也不会影响到家人休息。
母亲自然是舍不得的,因为阁楼又小又狭窄,而且冬冷夏热。不过,她最终还是妥协了。凡是儿子积极向上的请求,做母亲的怎么舍得不依顺呢!
在弗洛伊德搬进阁楼之前,母亲特意在阁楼里装了一盏油灯。那时候还没有电灯,烧油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人们都是点蜡烛照明,但母亲却把生活费省下来给儿子准备了油灯。她是想要力所能及地给儿子创造一切好的条件。
从此以后,弗洛伊德在阁楼里废寝忘食地看书和学习。每天夜里,当周围都一片寂静时,只有弗洛伊德家的阁楼上一盏油灯在漆黑的夜里闪烁着光亮。
毕竟还很年幼,弗洛伊德也有倦怠的时候,不过他的信念一直很坚定。每当累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对自己说:“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则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因为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不能放弃。”
弗洛伊德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在中学,他连续七年都是年级第一名。名列前茅的他享受了减免学费等特权,并在十七岁那年被保送到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就读医学。
在学习上,我们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弗洛伊德用自己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梅花要想香气扑鼻,就必须经历严冬寒彻刺骨的考验;人要想拥有优秀的才华,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
弗洛伊德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成为让母亲骄傲的一名大学生。
他已经在让母亲骄傲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生命最后都要归于自然
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我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我不死。
——弗洛伊德
在成长过程中弗洛伊德不断地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让母亲为他而骄傲。
而母亲早已完成了对他生命的从生到死的启蒙,从此以后,只要欣慰于儿子的成绩就够了。
弗洛伊德接受母亲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启蒙,是在他六岁那年。
那天,母亲在院子里清理卫生,手上都是土,脏脏的。弗洛伊德跟随在母亲身后,直嚷着饿了。
母亲顾不得理他,小弗洛伊德便转身跑进厨房。
母亲连忙追了进去,嘴里喊:“小黑鬼,晚饭要做好了才可以吃哟。”
弗洛伊德哭丧着脸:“可是,我再不吃东西就要饿死了哇。”
母亲听了这句话,笑了起来。她逗儿子:“人死了会怎样呢?”
弗洛伊德被母亲问住了。他思索了一下,稚声稚气地回答母亲:“当然是回到上帝那儿去。”
母亲止住笑,严肃地告诉他:人类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最终的结局是成为尘土,而不是回到上帝那里。
弗洛伊德对母亲的话似信非信。
他不相信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的小脑瓜里冒出的全部是圣经里的故事,毕竟那时候他接触到的唯一的书籍便是圣经了。他坚信,人死后是会回到上帝那里的。
但他又觉得是该相信母亲的。这些年来,母亲从来没有骗过他。
此时的弗洛伊德已经意识到,他所说的死亡和母亲说的死亡不是一回事。但当时他实在是太小,根本不懂肉体和心灵意识这两种概念。这也是后来他对人做精神分析的科研的萌芽。
母亲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正确的,于是将两只手相互搓揉起来,那样子像是在做汤圆一样。很快,弗洛伊德就看到母亲的手心里搓下来一团表皮鳞屑形成的黑色泥团。母亲向儿子证明了人是由泥土做成的事实。
弗洛伊德感到很惊奇,同时他压下自己的观点,认同了母亲的说法:“生命最后都要归于自然。”
弗洛伊德在认同母亲的观点的同时,也在探索和求证自己的观点究竟是对是错。弗洛伊德喜欢解析难题,而且他善于从看似没有希望的问题中去寻找答案。
于是,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精神心理分析。
他知道了人不只有肉体,还有心灵。
而交叉在肉体和心灵之间的便是梦。
当身体出现病变时,有时候是因为心理出现了问题。解决了心理上的疾患,身体的病痛自然也就消失了。
弗洛伊德为了解答这个课题耗费了一生的时间。
而这个课题的最初萌芽和生成,便是弗洛伊德和母亲的关于死亡的这番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