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题解】

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对人有重大的影响,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居必择仁的原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就会受到仁德者的熏陶,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注释】

①里:可作名词讲,居住之地;也可以作动词讲,居住,均通。今从第一义。

【译文】

孔子说:“住的地方,风俗仁厚的是美好的。选择住地却放弃了仁,怎能说是明智呢?”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住的地方,风俗仁厚的是美好的。选择住地却放弃了仁,怎能说是明智呢?”对此,胡适先生则进一步解释说,人最重要的是爱人,能同胸中有大爱的人在一起,是最幸福快乐的了。

曾经有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

少年问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呢?”

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际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说:“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四句话之间有太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大爱是福,大爱是智慧。爱以无穷的光照亮他人。能给别人带来大爱的人,必会得到别人的爱心和尊重。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并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因为这是一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的话,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青年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梦想成真。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仁慈的爱心,故事中的小伙子拥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因而得到老人的青睐,成为住宅的主人。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地位、财富固然重要,真正使人获得永久尊重和帮助的还是那颗善良的心。把你无私的爱献给周围的人——父母、同学、朋友以及那些陌生人,这样不管你有什么梦想,他们都会帮你实现。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题解】

在这里,孔子突出强调了做人要以仁为本,没有仁德的人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都会更加堕落,他们或作乱或骄奢放荡。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有了仁的本心,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节操。

【注释】

①约:穷困之意。②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没有慈爱之心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可以长久地享受安乐。仁慈的人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因为利益而去实行慈爱精神。”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题解】

在孔子看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最公正的,他才能没有私心,所以能够真正地知道好恶,因而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注释】

①好:爱好。②恶: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恰当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题解】

这里仍然强调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可以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题解】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普遍性现象:任何人想行仁,都不能脱离社会,仁者不一定就富贵,但是一位真正的仁者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的。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尊荣,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也不去享受富贵。

《孔子圣迹图》之《受饩分惠》

【注释】

①恶乎:恶,何处。恶乎,即怎样。②造次:急促、仓促。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译文】

孔子说:“发财和做官,是每个人所盼望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是不应该的。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是不应该摆脱掉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发财和做官,是每个人所盼望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是不应该的。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是不应该摆脱掉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比尔·盖茨曾说过:“你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努力地去追求财富。只要你制造的财富是正大光明的,你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与赞扬。”在这个世界上,财富是很多人追求的。财富本身并没有任何颜色,只是因为追求的方式不同,让财富有了“金色”或“灰色”,甚至“黑色”等不同的颜色,但只有阳光下的财富才是最具有亮色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对阳光下的财富心怀敬意,同时,阴暗中的财富自然也会遭到人们的质疑。求富贵、去贫贱都应以义为准绳,以义导利,以义去恶,否则将适得其反。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一口井”哲学说出了明哲保身的财富哲学,靠自己的劳动获取财富最踏实,不义之财,最终会葬送你的整个人生。

古往今来,被法办的贪官,都有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守不住自己那口“井”。贪得无厌之徒,总嫌“水井”不满,于是利用职权,贪赃枉法,不择手段地谋取不义之财,当他们的不义之财如大江大河之水滚滚而来时,也常常就是连同他们自己也一起毁灭之日。此时,不仅大量的金钱财宝自己享受不到,就连浅浅一口井的水也丧失了,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人生的辩证法是无情的,有得必有失,想得到的更多,反而失之更惨。过于贪心的人不仅享受不到“一口井”给自己带来的幸福,而且弄不好最终还会把自己的脑袋也搭进去。有人说,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巨额财富的时代,想明白财富在哪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贫富悬殊已损害社会公平的时代,追问财富、透视财富,是财富得以久远保持的正义保障。

岳飞曾赞一匹千里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它食量大而不苟取,拒食不精不洁之物,力量充裕而不逞一时之能,称得上负重致远之才。人亦是如此,不义之财毋纳,不正之道毋走,才能肩负重任,有所成就。

世上的路千千万万,但只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即正与邪。很多人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产生了质疑,从而选择邪道走下去,一步步迈向黑暗的沼泽地,到了万劫不复之时,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过最珍贵的幸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题解】

这是孔子教导人们为仁的方法。他认为只要努力去做,就是真正为仁,“我未见力不足者”,强调了道德修养要依靠自觉的努力。而且重要的是从当日起就去做,今天行仁了,今天就得到了仁,这种思想一直影响了明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

【注释】

①尚:通“上”,用作动词,超过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题解】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观察、了解别人的方法。孔子认为,从一个人的优点固然可以了解人,但从一个人的过错更可以了解人。不仁的人往往失在刻薄凶狠,而仁人往往失在宽厚和善良。

【注释】

①党:类别。②斯:则,就。仁:通“人”。

【译文】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观察那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题解】

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们所引用。人生要向善,还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善。

【注释】

①道:道理,指真理。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可以。”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题解】

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物质享受,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他的所由、所安都不在道,所以就不必与他去讨论道的问题。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题解】

这里孔子提出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只求“义之与比”。君子行仁则为人公正,不会偏私、固执成见,处事唯义所在,必然通达。

【注释】

①适:意为亲近、厚待。②莫:疏远、冷淡。③义:适宜、妥当。比:亲近、相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适莫,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

何谓义?何谓利?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居仁由义”可说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儒家有种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之时,不能背信弃义,要受义的制约,孟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此意。

利,不可忽视,但生活必须合乎道义才有真正的价值。王夫之说:“将贵其生,生非不可贵也;将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生活必须体现道义,这样的生才是可贵的;紧要关头,应该舍生取义。林则徐曾以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毅然决然地在义与利之间做出了抉择。

只有“义”才能给你带来长久的“利”。孔安国曰:“每事依利而行,取怨之道。”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摒弃一己私利,以道义为重,有时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战士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在人生的大道上,总会遇到许多义与利之间的艰难抉择,但我们或许不知道,生命的旅程中,有时救了别人,恰恰是自我的救赎。

义与利的取舍,可以用一个例子形象地表达,这就好比两个结伴登山的人,突然遇到寒冷的天气,加上饥饿疲惫,使得其中一人不支倒地。另外一个虽然也累得难以支持,但是为了救自己的朋友,拼尽全力终于把朋友背下了山。而也正因为他背负一个人,使自己充分运动,才免于被冻死。当我们助人的时候,常在无形中也帮助了自己。助人是义,助己是利,但二者却常常是统一的。如果助人者当时没有救人之心,只一味顾及一己私利,那么最终可能二人都落得被冻死的厄运。

宋朝丞相文天祥在旁人以“人生如寄”诗句劝降时,濡墨挥笔,写下《浩浩歌》一首,表明其舍生取义的心志。寥寥数言,义与利之间的取舍,跃然纸上。“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乃知世间为长物,惟有真我难灭磨。”名利不过一场空,存义方能永恒。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题解】

孔子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其心怀自然不同,君子行仁,自然怀德,而且关心的是国家的法度。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春秋时期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人心怀的是仁德;小人怀恋乡土。君子之人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以获得利益为满足。”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题解】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待人处世之道的核心问题之一——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君子,道总是大于利,利总是归于义,如果唯利是图,做任何事都容易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

【注释】

①放:或译为纵,谓纵心于利也;或释为依据,今从后说。利:这里指个人利益。

【译文】

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从古至今,很多人在利益面前摔了跟头,私欲膨胀,引火烧身。

我们都曾听过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头儿打鱼网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老头儿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酬谢老人。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要当女皇的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一切回到了从前,老太婆依旧一无所有。

渔夫救了金鱼,这是义,但渔夫的老婆不能挟义索利。金鱼知恩图报也是义,但它不能无限地满足贪婪的要求。在这个故事中,义最终变质,蜕变成纯粹的利,让人鄙弃。而贪婪的唯利是图的老太婆也最终得到了惩罚。

伊索说过,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都失去了。

春秋时期,一年夏天,鲁宣公兴致勃勃地把渔网撒在潭里准备捕鱼。正在这时,里革刚好从潭边路过,见到鲁宣公后立即把他的渔网的绳剪断,并且把网拉上来扔掉了。

鲁宣公不知何意,正要发怒,里革忙解释说:“我主可曾听说过,古时候,春暖花开之际,万物复苏。这时候,鸟兽刚好怀胎,水中的动物也基本成熟,狩猎师就下令禁止用兔网、鸟网捕捉鸟兽,而只用矛刺取鱼鳖,将它做成鱼干,以备夏天食用,这样做是为了促使鸟兽生长;到了夏天,鸟兽长成,水中动物又开始孕育,渔师在这时又下令禁止使用大小渔网捕鱼,只是设陷阱,在陷阱中装设捕兽的装置,捕取禽兽,这样一来,不论鱼虾鸟兽都能有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如此都是为了积蓄物力,补足国家所需。那个时候,人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贪得无厌,一味索取。比如,人们在山上不会砍伐树木所生的新芽;在草地里,也不会随意割取未长成材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捞有卵的鱼和小鱼;狩猎时,要等到那些幼鹿等小兽长大后再猎捕;抓鸟也要先等那些鸟卵孵出,小鸟长成;就是对可食的虫子,也要留下卵和未生翅的幼虫。这样各种植物、动物才能生息繁衍,人们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供给啊。如果古人为了一时痛快、一时的满足而不计后果,恐怕现在留给我们的就所剩无几了。现在鱼正在产卵,您不等鱼生长,又用这样的小孔网捕捞,大王这可是有些贪心不足啊。您是一国之君,如果下面的人效仿你的样子,更加贪婪,干脆把这潭水都抽干了不就可以把所有的鱼都捉到吗?但这样做以后这里还会有鱼吗?所以说,贪得无厌最终只会让自己,让子孙后代一无所获啊!”

人的本性本就存在着美与丑两个方面,如果说贪得无厌是人的劣根性,那么能够自制就是人性的光辉亮点。谁都容易掉进贪婪的泥潭,唯有克制才是救助自己的绳索。时刻记得:贪婪容易,自制难。一时的获利或许会令你兴奋不已,但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终将一无所获。

据说某地农民为了抓捕偷食粮食的猴子,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他们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爪子却怎么也拉不出来了。贪婪的猴子绝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这样,第二天,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会放手,直到把那把米放入嘴中。因贪欲丧失理智的人就如同偷粮食的猴子,眼中只见利益,却对危险视而不见。

贪欲的最终结果是葬送自己。为蝇头小利铤而走险,最终葬送了生命的大有人在。因此,要活得长久快乐,最好戒除自己的私心与贪婪。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题解】

这里讲治国者必须礼让,因为礼主敬,依礼而行就会处事合宜;谦让生和,就会上下无争。能做到礼让,治国也就没有困难了。

【注释】

①礼让:礼节和谦让。②何有:何难之有,不难的意思。③如礼何:拿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用礼节谦让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节谦让来治理国家,又怎么对待礼制呢?”

【论语的智慧】

人没有不好名利的。刚开始也许是为了理想和抱负,等到真正有了功名利禄的时候,名利反而成了绑住我们身心的事物。历史上有不少人就被名利所累,舍不得急流勇退,最后命丧名利之下而不自知。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古人讲究功成身退,替人家把江山打下来了,自己放着唾手可得的名利不要,反而要退隐山林,这是道家思想所宣传的做人做事的准则。那么到了孔子那里,是不是也如此呢?很多人认为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孔子的思想里面肯定不讲功成身退,其实不然,这是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的思想。

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现无常,所以更使人觉得亲切可爱。历史上道家的人物学问再高,功劳再大,最后还是归隐修道去了。李白在他的名篇《行路难》中也借历史表达了及时退隐的必要:“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孔子也大加赞扬身退之道。他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不肯当帝王,最后隐退了的这些人,非常敬仰。他并不是鼓励人不要当皇帝,不要搞政治,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所以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讲究礼让,甚至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那么文化的精神又从何谈起呢?说到功成身退,南怀瑾先生认为,有一些人欲退未退,他们的功夫还是没到家。不过和普通人相比他们还是比较成功的,在这些人中有一个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他就是张良。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才智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说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请他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侯。

张良的谦逊,让很多人颇为不解。刘邦的另一位谋士陈平就曾问过张良:“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我们追随皇上,出生入死,今有幸得偿所愿,先生不该轻言舍弃。”

陈平见张良一笑不答,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

张良敛笑正容道:“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做了帝王的辅佐,贵为列侯,我还有什么悔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罢了。”

张良从此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一次忍不住对张良说:“荣华富贵,这是人人都想要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大人也曾是义气中人,这样不问世事,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请大人三思。”

张良叹道:“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抉择啊。”

张良的心腹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现在大局已定,天下太平,谋略当是无用之物了,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张良从不向外人袒露心声,好友探望他,他也不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沉默良久,最后只轻声说:“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论呢?我对太子素来敬重,只是我人微言轻,不能帮太子进言了。”

群臣苦劝,张良只是婉拒。群臣悻悻而去,张良的心腹对张良说:“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下大事,大人怎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道:“皇上的性情,我是深知的啊。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责怪于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吕后派吕泽去求张良,软硬兼施之下,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一直崇敬这四个人,待见他们出山相助太子,大惊失色,自知太子羽翼已成,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请转奏皇后,此事千万不要再提起了。”

吕后听了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她对自己的妹妹说:“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道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得了的。”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张良对世事的变故一概不问,求见他的大臣他也一律不见。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加尊敬,她派人对张良说:“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说你为炼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回云亭

在陕西省留坝县庙台子镇西,始建于汉,相传为张良晚年隐居的地方。

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的大臣或杀或贬,却独对张良关爱有加。

功成而不居确实是张良的高明之处,比起韩信因为功高震主而命丧黄泉更显得深谋远虑。在现代社会,能够把功劳留给你的上级和同事确实是君子所为。从表面上看来你是受到损失了,其实最难舍弃的东西你都肯舍弃,这样才显得你有大胸怀。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题解】

孔子并非不想身居官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素质。

【译文】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我,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论语的智慧】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孔子的这句话比较好理解,但是要做到还有点难度。人类的弱点之一就是相信自己很了不起,自信过了头也就容易骄傲自大。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不能忍受,大发“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类的感慨。孔子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要怨天尤人,而要从自身努力做起。那些抱怨没有伯乐的人多半根本就不是千里马。所以孔子说一个人不怕自己没地位——他是说不要忧虑自己将来没有用武之地,而要忧虑人家拿什么来立你呢?这句话一针见血,你不要老说人家不赏识你,你自己有没有真本事呢?是千里马就会有伯乐,是珍珠就会发光,范雎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雎是战国末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在魏国,原想周行天下,游说诸侯,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打通关节,只好投在魏国大夫须贾的门下,等待时机。

一次,范雎随须贾一道出使齐国。齐王见他能言善辩,才华过人,就派人送给他十斤金子和牛肉等物。范雎坚持谢绝而不敢接受。须贾听说此事,以为范雎把机密泄露给齐国了。回国后,须贾向相国魏齐告发范雎泄露机密,魏齐不容分辩就把范雎抓来毒打。范雎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打落,血肉模糊,似乎已经死去。于是,魏齐让手下人用芦席把他的尸体包着丢在厕所的坑里,轮流把小便撒在范雎身上。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也可能是尿刺激了范雎,他居然苏醒了过来,并对看守他的人说:“请你把我运出去,我一定重重地谢你。”看守同情范雎,向魏齐谎称已经把尸体扔到山里去了。范雎就这样奇迹般地脱险了。

此后范雎躲进朋友家里,并且改名为张禄。不久,经过几番周折,被秦国使者带到秦国。当时,秦昭王在位,大权被亲贵把持。范雎了解到国王同太后之间的矛盾,看准机会上书陈述方略,果然被昭王诏见,秦王还很恭敬地再三向他求教。看到昭王诚恳的态度,范雎畅所欲言,尽陈己见。在谈到秦国的外交政策时,范雎着重分析了连横策略,并认为其已经过时,远攻齐国尤其大错特错,他指出秦国的外交方针应该是远交近攻。昭王采纳了他的政策,拜范雎为相。

范雎做了秦的相国,还是叫张禄。魏国人不知道,还以为范雎老早就死了。魏国听说秦国远交近攻的方针,准备攻打韩、魏两国,急忙商议对策。于是派人去对秦国的决策人张禄行贿,请求秦国停止对魏国采取军事行动。这位使者正是当年迫害范雎的须贾。范雎听说须贾来了,便换上破旧不堪的衣裳,到须贾下榻的地方。须贾看见范雎,吃了一惊。但眼前的范雎寒酸、潦倒,也就没有紧张的必要了。

范雎装穷酸一点破绽也没露出来,反倒引起须贾的怜悯和同情,他送范雎御寒的衣物,并留他吃饭。范雎说可以帮他引见秦相张禄,还替须贾找来四匹马驾的高大车子,亲自为须贾执辔赶车,一直把车赶进相国公馆。当守门人告诉须贾,张禄就是范雎时,须贾吓得魂不附体,膝盖一软跪在地上,边叩头边求饶命。戏弄须贾一番后,范雎决定不杀他,打发他返回魏国。

范雎相秦期间,秦国大举进攻三晋。在攻打赵国时范雎派间谍带黄金万两到赵国进行离间,放出谣言说:“秦国最担心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军,廉颇老了很容易对付。”我们都知道赵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的主角,根本不会领兵打仗。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赵王正对廉颇坚守不战的策略不满,一气之下就做出决定,派赵括接替廉颇与秦国交战,赵王落入范雎的圈套中。秦国秘密命令白起为将,开始佯作撤退,然后出其不意地切断赵军退路和粮食供应线,致使赵军断粮四十六天。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最终赵军四十万人投降。

范雎在秦国任相十余年,纵横捭阖,百千谋略信手拈来,一直受到尊重,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谋略家。

赵括像

所以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有你展现才华的机会,你的智慧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报怨命运的不公或者怀才不遇都是弱者的表现,上天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没有人可以阻止你前行的脚步。也许我们现在还很渺小,渺小到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自己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怕没有伯乐赏识,困难都是暂时的。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抑或是机会还没有到来,不要因此而垂头丧气,曙光总在不远的前方。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我们究竟是不是“千里马”,抓紧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唉声叹气要实在得多。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题解】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注释】

①贯:贯穿,贯通。如以绳穿物。②忠恕:据朱熹注,尽自己的心去待人叫做忠,推己及人叫做恕。

【译文】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条最高原则。”曾参答道:“是的。”

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论语的智慧】

孔子对弟子曾参说:“我的思想行为是贯通一致的”。曾子点头称是,孔子走出后,其他学生问:“老师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回答:“老师所讲求的,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子贡问孔老夫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人终身可以奉行的原则?”夫子回答:“恕。”唯有宽恕、宽容可作为人一生的座右铭。于是俗语中就有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等极富哲理的妙语。

宽容地待人接物,偶尔闭上一只眼睛,能够让你的内心更平静。

从数学中,我们可以得到“宽”的认知,知道“宽”与“长”的组合,能形成平面。而与“高”再做组合,就能成就一个立体的“容器”。平面是简单的,立体才是多样的。平面地思维,就会拘泥于自己的视野,从而放不开自己的心胸。只有立体地思考,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有人曾说过:“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佛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正在行窃。老禅师初见之时起了些微嗔怒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您大老远来看望,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的,就把这件长袍送你吧。”说着便将长袍塞在小偷手里。小偷有些惊慌,抓着长袍跑了。老禅师看着小偷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但愿我能将这轮明月送给他。”第二日,当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禅师庆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宽容”两字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生活就会如在刀锋上行走。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他人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生命的美丽。

宽容仿佛一方磨刀石,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了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郁郁葱葱。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番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浊清,故大海浩瀚无垠。这无疑是对宽容的一种诠释。

人们每天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意,带来的是包涵和谅解,这就是宽容。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学会宽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经历过风风雨雨,才能够领悟到人生的苦与乐,爱与恨,取舍与得失。

宽容是一个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处世经验和待人艺术的体现。学会宽容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宽宏大量和豁达大度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己,遇事要想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和遗憾,如果凡事都计较得失,人生还会有什么乐趣?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题解】

这里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了君子小人。小人是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注释】

①喻:通晓,明白。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义,小人所了解的在利。”

【论语的智慧】

“君子”一词在儒家的理论里几乎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君子喻于义”,就是说君子做事情只会看它是否符合道义。儒家思想非常讲究仁义道德,如果一件事是坏的,是违背道德的,那么就算你告诉君子这件事他会得到多少好处,他也不会去干的。小人就不一样了,“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就是说小人在做一件事时,他只会考虑利害关系,凡是能从中得利的他就去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干。”还有一句话说“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也可以从侧面印证“小人喻于利”的实事。

所以,君子常常取义,而小人往往取利。君子做事情时考虑仁义道德,最低层次也是我们老百姓平时最爱说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小人绝对不会这样,他们唯利是图,心里哪里还有仁义道德的位置?我们常说读史能明智,看了王安石的经历之后,我们就会更加明白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北宋时,王安石实行新法,任用了吕惠卿等小人,而排挤司马光等保守派。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说:“忠信的人,在您当权时,虽然说话难听,觉得很可恨,但以后您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而那些谄媚的人,虽然顺从您,让您觉得很愉快,一旦您失去权势,他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您。”

有不少人认为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是反对的,因为他是坚定的保守党。然而作为一个与王安石多年同朝为官的老朋友,他很推崇王安石的人品学问,因此尽管他们政见不同,他还是向王安石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他要王安石远离小人,并凭着他的知人之明,告诉王安石在他的周围出现了一批德行操守欠缺的人,司马光甚至直指吕惠卿,认为此人“奸巧非佳士”, “诚文学辨慧,然用心不正”, “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必此人也”。他有一段话,是强调用人的重要性的:“治在得人,不在变法”, “苟得其人,则无患法之不善。不得其人,虽有善法,失先后之施矣。故当急于求人,而缓于立法也。”也正因为此,朝中重臣纷纷去职,这样做的结果是:首先,朝中出现了权力真空,于是,一大批赞成变法的人物被迅速提拔,这种提拔方式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这被提拔的人物中,不乏一些品德败坏的阴谋家、野心家,他们以赞成变法为晋身之阶,大量地攫取权力,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这些人的出现,给新法蒙上了一层阴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次,反对的声音听不到了,自然是全国江山一片好,纵然王安石是多么富有智慧,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免迷失方向。

说到王安石最终变法失败,惨遭别人的陷害,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吕惠卿,一个积极推行变法的人,也是最后陷王安石于不义的人。吕惠卿,字吉甫,福建晋江人,其人博学多才,精明机敏,极富辩才,城府深沉,处事果敢;生性狂傲,有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文学辨慧,有扬雄、司马相如之才。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王安石知常州军州事,与吕惠卿相识,论及时弊,两心相通;议及革新,志同道合。王安石大喜,引为同怀知己,以忘年之友待之,并荐于欧阳修,得欧阳修器重,调入京都。吕惠卿与王安石结交十多年,事王安石以师礼,虚怀自处,如出门下。吕、王其才互补,其智相依,在这场风云激荡的“变法”之中,吕惠卿成为变法派中仅次于王安石的二号人物了。但吕惠卿实在是一个城府很深而又阴险狡猾的小人,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人。在他的策划下,皇帝信赖的、被誉为“朝臣典范”的司马光被扳倒了。为了独掌大权,他对昔日的恩师、新党的领袖、新政的设计师王安石反戈一击。这一年是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出现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而从此年夏季到次年春季的大旱更叫人心悸。而在那个年代,自然灾害往往被看成是上天对统治者的惩戒。王安石的政敌用“天变”来攻击他,而此时的吕惠卿却诬告王安石参与谋反,但这个罪名实在是太荒谬了,事实证明王安石与谋反无关,王安石在罢相之后很快又恢复了相位。然而,吕惠卿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再一次陷害王安石,他把保存好的王安石的一些私人信件交给了皇帝,有几封信中有“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这样的字样,在当时这就足以构成欺君之罪了,王安石知道自己在京城已无法待下去了,加上痛失爱子,心灰意冷,请求辞官归隐,得到了皇帝的准允,他于熙宁九年(1076年)回到了金陵,政治生命因此而结束。这正应验了司马光信中的话,王安石养了一条恶狗,现在成了气候,要反过来咬主人了。

人们常说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就是针对这样的势利小人而言的。当我们得势的时候,他们就会依附过来;可是人的一生总会有不如意,等到无酒也无肉时,他们就会作树倒猢狲散状。但是老天有时候也还是公平的。得意的时候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失意的时候有敌人,也有朋友。因此从中我们能得知谁才是真正的朋友。那些在我们顺境之时也许从未来“表示”的人,也许正是孔子眼中的君子,而当我们失意时没准就是这些我们平时料想不到的人来安慰和鼓励我们。这样的人刚正不阿,是真君子,也是孔子所说的大丈夫。平时有酒肉招待的“朋友”,一旦看你失意生怕你找他借钱的人,就是“喻于利”的小人。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题解】

这是孔子勉励人以贤人为榜样,不断学习;以贤人为标准,坚持自我反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题解】

孔子在这里讲到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侍奉父母,要恭敬无违,父母有过失要委婉地劝说,父母不听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

【注释】

①几:轻微,婉转。②劳:劳心,担忧。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与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做子女的,应该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则必陷于大不义的境地。懂得了这些,在面对父母的过错时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即使因父母的过错而导致矛盾,也不可能斩断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只要互相体谅,子女用爱去感化父母,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下面这则小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晚饭过后,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嚷道:“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不耐烦地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女儿执拗地要求:“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母亲看见女儿坚持的样子就回答说:“好吧,就说给你听听。第一,希望你努力学习,保持好成绩;第二,希望你听话,不让大人操心;第三,希望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第四……”

女儿打断母亲的回答:“哎,妈妈,您不要总是说对我的期望,说说您自己的心愿吧?”

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

女儿再次打断母亲的回答:“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说点实际的吧,比如您想要……”

母亲好像猛然发现了什么似的,有些恼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手袋坏了,还想要一只真皮手袋,你看这些实际不实际?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好了,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女儿回到自己的房间,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的无名火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女儿解释:“妈妈,我不是……”

“还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面写着:

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真皮手袋。让您高兴,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

母亲的手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对于如何对待父母缺点的问题,为人子女的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对父母的过错与缺点一味地包容与袒护也是不对的,要选择适宜的方法与时机向父母讲明,但须注意劝说的态度要温和,不能对父母横加指责,要善于运用亲情的力量改变父母。

但是,当子女规劝父母,而父母不听怎么办?孔子说,在这种情况下,仍要对父母表示恭顺,虽然为父母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而内心担忧,但却不能心怀怨恨。

说到自己的父母,也有可能是君子或者小人,如何能够让他们远离小人的习气而靠近君子的行为呢?这就要劝谏他们放弃不良习惯,委婉说服。即使是说服不了,那么照样要对他们恭敬行孝,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毕竟是自己的父母亲人,绝不能因为他们不明白道义而有过失就不行孝顺。否则,自己连孝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父母行义合道呢?也许在自己的孝心感召和耐心劝说下,父母真正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改过自新的。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题解】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道的具体标准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成了做子女的处世进退必须先考虑的前提。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虽然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行止之间心存父母之亲还是必要的。

【译文】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一定要有确实的去处。”

【论语的智慧】

孔子这句话的本义是:“父母在时,不做远行。若不得已要远行,也该有个方位。”孝顺并不是束缚你的绳索,当你远游时,要告诉父母你在什么地方,这样一来,父母有什么事情,也能及时通知你,以免留下什么遗憾。这才是孝道。

古代交通不便,音讯传达非常困难。如果父母因为某些原因急切地想见到子女,一旦耽误了时间,那将留下无可弥补之恨。所以古时的孝子顾虑到这一点,因此就不外出游学或做官等。我们都熟知的“包青天”包拯就是这样一位孝子。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历史上的包拯不像戏曲中所说的那样是由嫂子养大的,实际上他是由自己的父母养大的。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拯少年时便以孝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他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交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这才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重新踏入仕途。包拯主动辞去官职,回家孝敬父母,足见其对父母的孝心。时至今日,他也堪为当今天下儿女们的表率。

时代发展了,通讯工具也迅速更新换代,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美好理想。此时,远游者更有必要音讯常通,使家人知道其在何处,这种道理古今是相通的。

有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繁华的北京城,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常常给父母打电话聊聊自己的近况,以免父母担心。每年他都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寄几次钱物,尽管父母还能自己劳动。每逢过节,他都要回家看望父母,因为这,他错过了很多外出旅游的机会。况且,北京的火车票通常都是供不应求的,即使没有座位,他也要站几千里地回家。同事们都笑他“傻”,对此,他只是一笑了之。因为,在他心目中,能够回家见见父母,同父母说上几句话,就是世界上一道最美的“风景”。其实,别人又怎么会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他的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图片……

这个小伙子可算是真正的孝子了,他的“傻”其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一种精神,他是真正领悟了孝的精神内涵。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做人子女者最深切的一个痛。但是,既知现在何必当初?趁着父母有生之年,多关心父母才是正道,不要等到想孝顺却找不到人时再后悔。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题解】

已见于《学而》篇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题解】

这里是说关心父母的年龄也是孝道之一,因为父母年高虽可喜,但在世之日渐短,尽孝应当及时。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害怕。”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害怕。”为什么要恐惧呢?因为人的一生只是有限的几十个春秋,每过一个生日也就等于向垂暮的晚年迈进了一步。这是南怀瑾先生对孔子的解读。

有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一次,桑托到邮局给朋友拍电报。在他身边坐着一位老太太,她把头低低地俯在电报纸上。她在上面写了些字,随后把电报纸拿到眼前,眯缝着眼睛看。看过之后,把纸揉成了一团,又拿了一张新的,重新填写,写完了又揉成一团,然后又伏在桌子上,想要再填写一张。桑托想要帮助这位老太太填写,可是她怎么也不肯。她自己又拿了一张电报纸,打算再重新填写。后来她叹了口气说:“我就住在这儿附近,但我把眼镜丢在家里了,可是,往五层楼上爬很吃力,不戴眼镜又写不了……您若是不急着走的话,请替我写一下。”桑托拿过电报纸,老太太一字一句地说出华盛顿的地址。然后,沉默片刻,叹息地说:“请写上:亲爱的妈妈,祝您生日快乐。到我们这儿来吧。吻您。薇娜嘉·谢尔盖。”桑托看了看老太太,问她:“您的母亲还健在吗?”老太太冷笑一下说:“妈妈——就是我。”“啊?”“明天就是我的生日,女儿她很可能忘了给我拍贺电,因此,我就决定用她的名义给我拍电报,免得邻居们责怪她。她是我的好女儿,大家都很尊重她,她在贝尔实验室当工程师。”桑托想象得出来,她的女儿一定是整天很忙碌、很操心,在实验室和家里都有好多事情要做的人。可能,女儿过去有时候忘记了给妈妈拍贺电,老人就会抱怨:“你看,孩子们不需要我们了,把我们忘记了……”

“女儿不会忘记向您祝贺的,不过偶然情况总是免不了……”

老太太抬起一双忧伤的眼睛望着桑托,低声说:“她已经忘记12年了。”

桑托还能对老人家说什么呢?用什么语言来安慰她?是不是要责怪她的女儿呢?可是,老太太已经平静下来了,她对他说:“对不起,请您帮我买一张带玫瑰花的贺电专用电报纸,我的女儿干什么都喜欢漂亮的。”

多么让人悲伤的事情!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到老了还是没有享受到她心中的幸福生活。父母从来不会忘记儿女的生日,可是做儿女的有几个能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呢?现在不少人能记得朋友或者是恋人、伴侣的生日,在他们生日的那天还不忘买礼物表示一下,可惜的是我们唯独忘记了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的生日,更不要说买什么礼品来祝贺他们添寿了!正如孔子所言,趁着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候及时表达我们的爱吧,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电话或者一声亲切的问候。千万不要让自己悔恨终生。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题解】

孔子在这里提出力行的重要性,不轻易说话,是因为要说到做到。孔子主张谨言慎行,就是要重承诺。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以说空话、说大话为耻,这才是知荣知耻。

【注释】

①逮:及,赶上。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题解】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自我约束和节制在为人处事上的重要性。一个人要想减少过失,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约:约束,拘谨。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论语的智慧】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胡适先生解释说:约,是约束,可以理解成约之以礼。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则容易犯错。所以,只有时刻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才能变少。

孔子还说,凡是那些反省自己、检点约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一定要教他,这种人是值得教的。

时刻反省自己的良知,用自己的良知与处世标准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才能减少过失,无愧于心。自我约束是减少错误最有力的道德力量,因为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信义的事,首先受到的是来自内心的惩罚。而正直和诚实就是一个人的良知,是一个人心中的审判官。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在没有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一定会被辞退,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绝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梭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了终身的痛苦。40年后,他在自传《忏悔录》中坦白地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良心的惩罚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背负着良心的惩罚会让你苦恼得寝食不安。要做到坦荡荡,唯有让自己的心充满正直、诚实。当正直和诚实的阳光照耀着你的心灵时,阴霾就会远离你的世界。

天是心中那片天,神是心中那尊神。心中有原则,做事就不会为得失所迷,心情就不会为得失所累。为人处世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让灵魂受审判。

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做使自己生活更有意义的事,并且在向着未来的目标奋进。但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绝不应该采取仅使今天感到愉快的态度而丝毫不顾及明天可能发生的后果。我们的感情大都容易倾向于获得暂时的满足,所以,我们要善于做好自我约束。

那些让人感到暂时满足的事,通常就是对我们身心最有害的事情。因此,在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应当努力预测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对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果。不论你现在如何享受目前的生活,深谋远虑总会有益于你考虑未来。那些总是失败的人一再使用“我没有另外的选择,我不得不这样”这种借口。而实际上是他们不愿付出短期不自由的代价,换取享受长期的更大的报偿。一个没有养成自我约束习惯的人,可能屈从于一种诱惑而反复地从事一种不该做的事,这种错误的后果甚至严重到能长期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要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必须不断地分析自己的行动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同时必须不屈不挠地按照自己为了长期的最大利益的决定而行动。用了同样的努力,有人成功了,有人则失败了。他们可能都知道成功的途径,但他们之间有一个主要的不同在于,成功者总是约束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成功的人总是容忍自己的感情占上风。一个人如果没有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就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每一个人必须具有自我约束能力,不让别人用次要的计划或无关的事情拉你离开轨道。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把那些对创造性过程没有好处的东西全部阻挡在外的习惯。对任何职业都一样,取得成功的结果直接依赖于我们坚持用在一贯紧张的、不间断的创造性思维上的时间量。也就是说,自我约束、专心致志,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题解】

这里讲的是人的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言”和“行”,言的准则是要慎重、实在,当然说话就要慢一些,行的准则是要落实,当然就要快一些。

【注释】

①讷:说话迟钝。这里的意思是要说话谨慎。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论语的智慧】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由此,可以想到几层不同的含义。言行一致,孔子把巧言令色看做小人所为,自然不喜欢言过其实的人,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我们不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历史来看,言行飞扬跋扈之人多半下场悲惨。飞黄腾达之时,要懂得谦虚谨慎,收藏锋芒,免遭小人记恨;失意的时候,要懂得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此外,言语的讷者,行动的敏者,才是真正的智者。

身为律师的小刘多年前参加了一场不很轻松的国际谈判,最后一天一直谈到深夜一点钟,双方还在谈判桌上僵持不下。对方有一个人出言不逊,小刘想,我们怎么可以让他这么放肆呢?

于是,小刘马上回敬一句,同样略带讽刺的意味,于是,气氛马上僵硬了起来。还好,对方有一个人呼叫说:“大家累了!休息5分钟吧!”他这一句话,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同时,小刘也立刻惊觉自己犯了兵家大忌,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把谈判的有利位置拱手让给了别人。当然,经过了5分钟的缓冲时间,协议后来很快便达成了。

“话到快时留半句,理从真处让三分”,从此以后,小刘将它装框搁在办公桌上,以时时警醒自己。

“说理三分”,讲的其实是一种技巧。你若有理,聪明人一点就通,不用十分,三分足够了,不必画蛇添足;碰到蠢人(或一时走进死胡同的人),你再多费口舌也无用,何必执著,不妨让他自己慢慢去悟;至于蛮汉,他本不讲理,你即使讲上十二分,也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岂止是对“牛”呢,说不定是在对“虎”弹琴,弹得他上了火,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诗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己,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在人生的谈判桌上,“讷者”有时才是最杰出的谈判家。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单位里有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后,不是辞职就是请调。一天,她的矛头指向了一个平日只是默默工作、话并不多的女孩子。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地笑着,一句话没说,只偶尔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女孩主动鸣金收兵了,但也已经被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主动辞职了。

很多人或许都会觉得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虽然理解别人的话不至于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别人的话语并思索个中意思时,脸上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当那个好斗的女孩子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费力,她回应对方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的声音,难怪好斗的女孩斗不下去,只好收兵了。

仔细想一下,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在生活中,你可以不去攻击别人,但保护自己的防卫网一定要有,这种时候有个很好的做法就是:装聋作哑!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也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

世界纷繁复杂,真真假假,看着聪明的人其实愚蠢至极;看着英俊潇洒的却是外强中干;看着是占尽便宜其实是满盘皆亏。《老子》中写道:“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其意思是说,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所以,要想成为最杰出的谈判家,口才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内在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题解】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人们修养道德的勉励,有德的人永远不会孤立的。

【译文】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论语的智慧】

《里仁》中多半是孔子和弟子阐述心中的“仁”的境界和修养的对话,但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仁”又谈何容易?也许我们追寻了许久,可那“仁”还在灯火阑珊处。孔子在这里说“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呢?古人对这一段的解释多半是要我们找寻到一个“仁爱”的地方居住,像“孟母三迁”的道理一样。南怀瑾先生认为,如果这样解释,那么圣人的修养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真正修养高的人不会去要求外界的环境适应他,更不会去要求别人,而是反躬自己!也不是说圣人就不喜欢住在一个不仁义的地方,而是指他能够在要求别人的同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南怀瑾先生对此的理解,他认为孔子是要我们做人处世要有很高的修养和德行,这样,周围的事物和人就会被你所感化。这样的解读更符合孔子常常内省而求诸己身的性格特征以及道德修养。

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有时候我们责怪我们的朋友,抱怨没有人喜欢自己,难道这仅仅是我们友人的过错吗?恐怕未必吧。

有这样一个故事:马戏团团长克莱特,一连好几天都在为一群猴子烦恼不已。原因是这些猴子是刚从山上捕获的,由于野性难改,不好驯服,已有好几个驯兽师被这些猴子气坏了。驯兽师纷纷抱怨,那些野猴子实在太难对付了,不如放弃对它们的驯服吧。驯兽师还举实例来说明,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他们曾经用了许多方法来驯服这些野猴子。比如,给它们东西吃,可是它们光吃不干活。如果要它们学骑自行车,或者做些简单的倒立爬竹竿等动作,再或者就是对着观众们乐一乐也行啊,可是它们一见驯兽师便躲得远远的。后来驯兽师试着将它们和家猴关在一起,希望家猴能够和它们沟通,引导它们学习表演。可是,那些野猴子竟然将家猴打得遍体鳞伤,家猴们也不敢跟它们待在一起。

就在克莱特决定听从驯兽师们的建议,放弃对这些野猴的驯服工作时,他突然觉得还是亲自去看一看再下决定的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克莱特竟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为了测试这个发现是否正确,他召集了所有驯兽师来到现场见证。克莱特首先让人将所有驯兽师的仿真照拿出来,仿真照跟真人差不多高,每人都有两张照片,一张面带怒色,一张笑容满面。这些仿真照一拿出来,便在驯兽师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是为了弄清团长克莱特的真正意图,他们没有吭声,而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观望。

克莱特首先将驯兽师那些面带怒色的照片,一张张地拿去给猴子们看。结果猴子们一个个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了,有的还试图用爪子去撕碎那张照片。然后,克莱特将驯兽师那些笑容满面的照片一张张地拿去给猴子看。结果奇迹出现了,只见那些平时野性难改的猴子,竟然安静了下来,并且还冲那张照片笑了笑,尽管猴子笑得很难看,但那滑稽的样子还是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最后,克莱特团长转向满腹狐疑的驯兽师们,慢慢地说:“你们现在都看到了吧,猴子需要的是你们真诚的笑脸,而不是你们的满脸怒色。也许你们不明白,我是怎样弄到这些照片的。这些照片是我暗中让人拍下来的,那些满脸怒色的照片是你们在驯猴子时的模样,而那些满面笑容的照片,则是你们从我这里领取薪水时的模样。现在问题已经十分明确了,如果你怀着领薪水时的心情去工作的话,工作起来就没那么困难了。”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两张照片,当获益时,就满面笑容;当需要自己付出时,便满脸怒色。如果我们以获益时的笑脸去对周围人报以微笑,那么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笑容。这就是要我们先反省自己的德行,再去要求他人的回报。如果一个人对别人根本毫无爱心,就像那群驯兽师一样,连动物都讨厌这样的人,更何况我们人类自己呢?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题解】

子游的这段话间接地表达了孔子关于服务于君王和交往朋友的见解。侍君交友都要双方情愿,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不可单方面地去勉强。

【注释】

①数:屡次,频繁。可以译为烦琐。

【译文】

子游说:“对待君主太烦琐,就会受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反而会被疏远。”

【论语的智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可是与他们友好相处却不是一件好办的事。这里孔子就是要教导我们怎样和上级、朋友相处。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说他文学很好。子游说:“对待君主太烦琐,就会受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反而会被疏远。”这个建议很有实际意义,结合我们的人生经验就能看出它的深刻性来。有的人很够朋友,很正直,对上司的毛病也直言不讳。可是日子久了,他发现:为什么上司不欣赏我呢?怎么连我的朋友也远离我呢?我做错了什么吗?

如何把握与上级相处的分寸呢?换句话说就是你怎么能做到既向你的上级提醒他的错误,又不让他恼火。“犯上”的关键是把握合适的火候,像做菜一样,火太大会把菜烧焦,火太小又夹生。

虽然行仁之道,义所当然,但是要讲究方法。譬如魏徵和唐太宗之间的一段趣事正可以说明这个道理。魏徵的直谏使太宗感到钦佩,但是就像是一个孩子总害怕遇到自己严厉的父亲一样,太宗对魏徵是又敬又怕。敬佩他的人品与学识,害怕他总是不给自己面子,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

有一次,太宗正在御花园玩鸟,魏徵知道他把小鸟给藏在怀里面,所以他故意不走,非要拉住皇帝讲个不停。太宗拿魏徵没有办法,找不到借口支走魏徵,只好一直隐忍不发。等到魏徵终于走了,太宗赶快拿出小鸟,结果小鸟已经气绝身亡!太宗大为生气,回到长孙皇后那里就表示要治魏徵的罪。长孙皇后也真是个好皇后,赶紧劝太宗,她说:“魏徵之所以敢这样也是因为遇到你这样的开明皇上啊。何况魏徵是朝中忠臣、重臣,皇上你要是因为一只小鸟就把他给杀了,那么皇上的圣明还有人会相信吗?以后还有大臣敢给您提建议吗?”从此,太宗再也不提杀死魏徵的话了。

当领导的要有过人的气度,同时身为下属的也要选一个好“老板”,魏徵之所以能成为魏徵,那也还要有唐太宗这样的好“老板”,这还不够,还要有长孙皇后这样的好“老板娘”,否则他早就一命呜呼了。当然作为一个下属,无论你的“老板”是否开明,在给他提建议的时候总要注意方法,方法不对可能小命不保,更不要说让他听得进去了。方法正确的话则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春秋时期,一位君主下令要在三年内兴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群臣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君主后来又下了一道命令,敢劝阻建九层台者斩首。这样一来便没人敢劝他了。

一位大臣前来求见,君主正要发作,大臣却抢先说他能把几个棋子摞起来,上面还能再摞九个鸡蛋。君主听了,觉得这事儿挺新鲜,立即要大臣露一手让他开开眼界。大臣也不推辞,就把九个棋子摞在一起,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往棋子上摞。放第一个,第二个……

魏徵像

大臣故意做出非常紧张、战战兢兢的样子,一旁的宫女、侍从大气也不敢出,君主禁不住大叫道:“危险!”大臣一听,便停下动作,从容不迫地说:“这算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哩!”君主疑惑地问:“什么事比这还危险?”

大臣便掂掂手中的鸡蛋,慢吞吞地说:“建九层楼台就比这危险百倍。此事恐三年难成,且三年中征用全国的人力,使男不能耕,女不能织,老百姓没有收成,国家也穷困了。国家穷困了,别国便会趁机打进来,大王您也就完了。您说这不是比在棋子上摞鸡蛋更危险吗?”

君主怔了一怔,细一思索,确实很有道理。以前诸大臣苦口婆心的规劝也是这个意思,但一听见那些批评的言语,就只觉得心烦。现在有了这个生动的例子,大臣的意见也不难接受啊。于是,君主下令停工。

正因为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人们最多的感慨是活着累,做人难。领导有领导的难处,下属也有下属的难言之隐。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互相体谅,这样能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