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问世,完全是一种缘分。5年前,我应明伦书院之邀,在长沙学堂做《黄帝内经》养生的讲座。第一次是在杜甫江阁,一个屹立湘江之滨,诸多文人墨客登临,词赋流传千古的中华名楼。第二次是在天心阁,湘江学子为天地立心的所在。两次讲座,反响强烈,激起了诸多学员对中医学习的强烈欲望,他们不再满足于对中医只言片语、一招一式的了解,而是渴望系统了解中医的完整理论。学堂的负责人崔治中先生,以其职业记者的敏感和迅捷,使“大医班”应运而生。每月1次我赴长沙讲座2天,连续10个月,共计120小时,系统讲授中医本科专业的“中医学基础”教材。要学习中医就要学习地道的、系统的中医。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名篇名言,成为每次讲课前,全体学员集体诵读的经典,亦成为“大医班”之名的来源。更难能可贵,让我钦佩不已的是诸多学员学以致用、用之以恒的精神。简单的养生方法在他们的恒心感召下,出现了极大的效果。随着讲座的持续,诸多学员的体质和亚健康症状也真的在改善。湘楚学子,确有其才。

学以致用,是“大医班”讲座的精髓。“食为民之天”,是中医养生的基石。肉菜蔬果,物有偏性,一日三餐,积年累月塑造了每个人的体质。“凡人畏果,圣人畏因”。日常饮食,有太多太多我们几近疏忽的细节,成为日后患疾的因。以山药为例,产于河南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一带)者名“铁棍山药”。铁棍者,言其重也,细如拇指却重如铁棍,可见其质地之细密,皮近黑褐、毛密而长者佳。而常人多选粗如手腕,皮色淡黄、毛疏质轻者,实乃大误。诸多食物搭配,亦有其深刻的道理,常人多未深知。如三文鱼、北极贝、鱼生,多配以生姜片、芥末,以其寒性积滞,借姜、芥以散其寒性。凡此种种,我们的教育,从小学至大学,太偏重于科学家的锻造,太缺乏生活技能的传授,口耳相授、长传于幼的传统又因文化的断层、敬老的失位而消亡。年轻人不相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自以为多读了几本科学的书,把老人老言当作落伍的标志。岂不知,大浪淘沙,历经岁月的洗涤,能屹立不倒,生命力强劲如中医者,一定有其合理的内核所在。中华民族能有中医,实为民族之瑰宝,世人之大幸。

本书广泛收集常用食材,分谷物、豆类篇,生蔬、菌菇篇,飞鸟禽肉篇,水产篇,水果、坚果篇,言其出产季节、优劣辨析、搭配宜忌,重在辨其温性凉性、适宜体质,这是诸多同类书籍所未重视者。近年游历北美,西人有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可见,食材之重要为中外各族之共识。是为序!

柴铁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