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祖开国,天下从此改姓朱(4)

后来,秀英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避仇,就带着女儿逃到了定远,投奔了郭子兴,也是在这时候,他们二人结为刎颈之交。郭子兴揭竿起义时,马公回宿州策划起兵响应,回去不久后就死了。短短的时日,郭子兴失去了一个生死之交,为此他十分悲痛,便将秀英收为养女。看到眼前这个孤儿,郭子兴生了怜悯之心,对她更加疼爱,视她如亲生女儿。等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郭子兴见他英勇善战,深受器重。没过多久,郭子兴就将这个“善承人意”、“知书精女红”的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从此,秀英就同朱元璋患难与共,尽力当好“贤内助”的角色。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册封马氏为皇后,那年她36岁。从此,马氏就以皇后之尊倍加留心政事。她不仅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也以国士之礼对待臣下,与朱元璋同一条心,以巩固大明王朝长治久安。当时的她,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着节俭朴实的好作风。之所以说马皇后是“贤内助”楷模,正是由于她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直忧勤相济,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马皇后不仅是家庭生活的“贤内助”,也是辅助事业的“贤内助”。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使得他很快在濠州红巾军中崭露头角。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自然会招风”。他的大作为自然免不了遭人侧目,就连赏识他多年的郭子兴也对他有了疑忌。诸将出征,掳获的物品都会贡奉郭子兴。而朱元璋却从不猎取私财,自然无从贡奉,这便引起了郭子兴的不悦。马皇后看到此情形,就把自家财产送给养父郭子兴的妾室张夫人,聊天之余,请她在养父面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

还有一次,朱元璋犯了军规,郭子兴便毫不留情地将他关了禁闭,并下令不许给他水喝,也不许给饭吃。马皇后心疼丈夫,就在家烙好了饼,放怀中偷偷给朱元璋送去,回到家后才发现胸前的皮肤都烫焦了,这样深厚的夫妻感情怎能不让人感动?在平日里,马皇后对朱元璋的生活关照更是不必多说了。当时因为战乱,缺乏食粮,马皇后就在家省吃俭用,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丈夫,只希望丈夫不要因为这个分了心。而她自己呢?只能偷偷饿肚子,有时候半夜都会被饿醒,这些事朱元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朱橚,是朱元璋的第5个儿子,性格放荡不羁,老惹是生非。长大后,朱元璋把他封到开封做了周王。尽管如此,马皇后还是对他不放心,周王临走时,她便派江贵妃前往监督并照顾周王。此外,她还把自己身上的旧布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她一杆木杖,一再嘱咐:“到了开封,如果周王有任何过错,就可以披衣杖责;如果他不肯遵命,胆敢违抗,就驰报朝廷。”从那以后,每当周王看到慈母的那件布衣,便心生出敬畏之情,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对待子女,马皇后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严为爱”。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皇后从不遵循“女儿富养”这一说法,而是一再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对待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李文忠等人,马皇后也不顾忌“儿子穷养”的说法,而是细心照顾,视为己出。马皇后的种种举止,让朱元璋只有感动。

但是,马皇后也不是毫无原则,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管。她心思缜密,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朱元璋放在第一位,不会让大臣戳朱元璋“脊梁骨”,觉得她作为一个女人竟敢公然干政。因此,她从来不出面干预政事,只会处处留心朱元璋治政的得失,并采取“随事几谏”的方式,进行婉转的劝谏。她常常劝朱元璋一定要“亲贤务学”,朱元璋也一直在采纳。马皇后还关心民间疾苦,每逢遭遇灾荒,她便第一个带领宫人蔬食;遇到年成不好的时候,她就带领身边的人设麦饭野羹。朱元璋明白她的一番良苦用心,就告知她已经下令赈灾。马皇后又提出建议:“赈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朱元璋觉得她说得非常道理,于是在各地设立预备仓,选耆民运钞籴米,以备赈济之用。

马皇后还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帮助朱元璋解决不少难题。一个人一旦做了皇帝,就很容易骄横霸道、蛮横刁钻,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勃然大怒,严厉指责大臣们。后来,马皇后看到了,当场不语,回到家中,便婉转地劝说朱元璋。因为她了解朱元璋的脾气,他一旦发怒,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斩杀大臣们。为了不酿成严重的后果,马皇后每次都会等朱元璋心情平静了,才会劝说他。经过马皇后的再三劝解,朱元璋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想起马皇后的告诫。为此,马皇后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当时,有一名封疆大吏名叫郭景祥。在担任和州知州的时候,不知道他得罪了什么人,有人揭发说:“郭景祥有一个儿子,曾经手持长枪要杀自己的父亲,肯定是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朱元璋听后大怒,当场就下令要处死这样的逆子。这时候马皇后不急不躁地说:“据调查,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如果杀了他的儿子,就等于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这样的传言也许并不可靠。”后来,朱元璋派人去调查,发现果然是一些人的谣言,要不是马皇后的劝说,郭家或许就真的家破人亡了。

又有一次,宫中有几位侍者犯了罪,暴躁的朱元璋又动了杀念。每当关键时刻,马皇后就会出现。她命令先将这些犯罪的侍者全部移交司法机关,等候他们的处理结果。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回家就质问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马皇后一脸正经地说:“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或不悦,就给予一个人奖赏或惩罚。一个人生气时做的决定是不理智的,恐怕会给予过重的惩罚。为了不冤枉任何人,只有把他们交给司法机关,才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朱元璋听到妻子这番话,心中为之一震,一时间心绪变得复杂起来。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当朱元璋要杀曾担任大都督的朱文正时,马皇后就劝告朱元璋,“他是你的亲侄子,曾经也立有大功,所以不能杀他”;当朱元璋要杀开国第三功臣李文忠时,她又劝告朱元璋,“他是你的亲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条性命吧”;当朱元璋要杀大文学家宋濂时,从未向丈夫下跪的马皇后跪下请求朱元璋,“他曾经是太子的老师,一日为师,百日为父,你作为帝王,更不能杀他”。马皇后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直在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人,把他们一个个从朱元璋的屠刀下解救了出来,因为她比朱元璋更知道生命的可贵。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不知何故,患了重病。朱元璋为此食不知味、寝不能安,派人四处寻访名医。一直身体很好的她,如果能找到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或许有希望治好她的病。可是,她又担心,万一服药之后无效,朱元璋肯定会在一怒之下诛杀医生。于是,她告诉丈夫一句话:“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就这样,她一直不肯就医,直至病重死亡。马皇后的言行举止,不愧是“贤内助”的楷模和典范,是“母仪天下”中的佼佼者。

“神算子”刘伯温

刘伯温,又名刘基,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所有熟知他的人都称他刘青田。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谋臣之一,也是民间传说中神机妙算的亮点人物,甚至还有人说他是诸葛亮“转世”。自幼天资聪明、天赋极高的他,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样样精通。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他更是潜心研究,颇有一番见解。他的记忆力更是惊人,“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境界,大概说的就是他吧。不仅如此,他的文笔也十分精彩,所写文章更是非同凡俗。在他12岁的时候,就已经顺利考中了秀才。父母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自豪不已,同乡的人们也甚是羡慕他,并称他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刘伯温刚刚14岁,他的父亲就送他去处州(今浙江丽水)读书。第二天,他就跟着老师学习《春秋经》。因为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成人读起来都有点难度,对于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更不用说,肯定是难上加难。刚开始,老师只是让孩子们捧书诵读,先不解释其含义。没想到刘伯温默读了两遍就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言前人所未言。老师很是惊讶,以为他曾经接触过一些,于是又考了他其他几段文字,刘伯温依然都能过目而懂其意。一时间,让老师心生佩服,并称赞他真的是一个奇才,将来一定不是平庸之辈。厚厚的一部《春秋经》,刘伯温没多久就学完了。

泰定四年(1327年),刘伯温17岁了,也已经离开了处州,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有一次,老师去拜访刘伯温的父亲,一再赞扬说:“肯定是您的祖先曾经积德深厚,这才降福于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有才华,将来一定能光耀门楣。”刘伯温也没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一直坚持学习,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是有特殊的爱好,还潜心钻研,直到揣摩出其意为止。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伯温又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好奇心强的他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在那里找到了一本《奇门遁甲》的书籍,为此他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每天在一起互相探讨知识。虚心好学的刘伯温就是在这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到故乡后就因此出了名,人们都称赞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能。

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伯温,赶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当时的他,正赶上兵荒马乱的岁月,战火连绵不断,刘伯温不得不在家呆了三年。三年后,他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任职以来,他都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做出了政绩。有一次,他忙完公务得空了,准备深入乡间,体察民情,未曾想到居然真的有收获。在高安县,他发现有一些豪绅地主竟然勾结贪官污吏,不仅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简直是无恶不作、无法无天。当地的百姓看到刘伯温来探民情,就犹如看见了“救命稻草”,把所有的悲惨遭遇统统哭诉给刘伯温听。在倾听完百姓的哭诉后,刘伯温义愤填膺,决心一定要为民除害。经过他几天几夜的明察暗访,终于掌握了真凭实据,对那几个豪强恶霸给予了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自此,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就有了好转。正是因为刘伯温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爱戴。

在刘伯温中进士后不久,他由江西高安县丞,晋升为元帅府都事。但是,运气一向很佳的他,自从当了元帅府都事,开始经受各种挫败。在朝堂上,他的建议总是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受到朝廷的各种压制。为此,刘伯温失望透顶,先后三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在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他依然潜心著述。

后来,雄才大略的朱元璋看中了刘伯温的才能,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希望刘伯温能够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帮助朱元璋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加入,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元璋效力,积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并为朱元璋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朱元璋正是得到刘伯温的精心辅佐,事业才如虎添翼。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一路高升,又被朱元璋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并授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待遇实属不错。至此,刘伯温可谓是事业家庭双丰收。但是作为一代军师,他总是料事如神。他知道,自己平日里疾恶如仇,肯定得罪了不少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被打入低谷。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就毅然选择了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继续回青田隐居。很快,刘伯温在青田又过了两年的隐居生活,每天钻研诗书,日子过得也算安逸。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名声也实在太大了,难免不引起诸位大臣的嫉妒和朱元璋的猜疑。

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死敌胡惟庸当上了左丞相,为了打压刘伯温,坏心思的他居然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意图实属不轨。这件事让朱元璋知道了,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他,听到诬告后居然信以为真,立即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对此惶恐之极,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朱元璋谢罪,并执意留在南京,不敢再回来。可是胡惟庸还是不肯善罢甘休,一直没完没了找刘伯温的麻烦,这让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