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礼貌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节和礼貌。在中国,有礼貌的人是最受欢迎的。而最能表现礼貌的,往往就是语言表达。那么,怎样的语言表达才是有礼貌、受欢迎的呢?一般来讲,有礼貌的语言表达包括含蓄、委婉、谦虚、低调等特点。如果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客套话的内核是礼节和礼貌。

含蓄:为彼此的交往留余地

西汉名相萧何善于理政,却不懂提意见的艺术。他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皇家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荒地用来放养禽兽。于是他就跟刘邦提意见,要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

没想到刘邦看了萧何的奏章,很不高兴,让人将萧何抓进牢里关了起来。大家以为萧何犯了很严重的过错,都不敢替他申辩。这个时候,有个叫王卫尉的侍卫,平时很敬佩萧何的为人,与刘邦交谈的时候,他顺便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

刘邦余怒未消地说:“不要提他,一提起他,我就生气。想当年李斯做秦相的时候,做了好事就会提到君主的心血和功劳,出了差错就会主动承担责任。现在萧何要求我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难道只有他是好人,而我是无道的昏君吗?”

王卫尉听了,才知道刘邦的心里不舒服,便说:“陛下,您未免错疑相国了。相国要是有这样的心思,当年陛下在外征战数年,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坐据关中,何至于要用区区御苑示好百姓、收买人心呢?”

刘邦听了王卫尉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心里虽然不大高兴,但还是感念萧何的为国之心,当天就命人放了萧何。

当时,萧何已经60多岁了,从牢里出来,身上戴着刑具,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也不敢回府沐浴,赶紧上殿去谢恩。

刘邦见到萧何狼狈的样子,心中过意不去,安抚萧何:“相国,你不要多礼了!这次你为民请愿,我不允许,这是我的错。我是一个无道的天子,你是一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你,就是因为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

刘邦话里有话,但意思却很明白。萧何听了,总算明白自己的问题,便哭拜在地,连忙请罪。

在这个故事里,萧何因为不懂提意见的技巧,结果差点招致杀身之祸。回过头来看刘邦说的话,很是含蓄,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无独有偶,刘备临终前也说过一番含蓄的话。他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好好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就取而代之吧。”

听了这番话,诸葛亮的表现不是谢恩,而是虚汗淋漓地哭拜于地,把头都磕破了,说:“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我们不懂得含蓄说话的艺术,可能就听不出刘备话中深意。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些古代君王,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忙碌一辈子,打下一片基业,怎么可能拱手让给一个外人?诸葛亮多聪明啊,一下就知道刘备话里的深意。这样的话语有试探的味道,或许还有警告的意思。

有些事情摆在台面上讲,可能不太合适,含蓄的表达尤为重要。就像刘邦,他心里想:“萧何这样收买人心,想做什么?”但他并没有直接对萧何说。

刘备也一样采取了含蓄的说法,如果刘备对诸葛亮说:“你发个誓,若夺走我儿的帝位,就不得好死!”如果你是诸葛亮,心里会怎么想?你肯定会很不悦。

含蓄说话,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做法,有利于改善彼此的关系。只有涉世未深的天真之人,才会对人直接表达不信任,将双方的关系逼入死角,而失去回旋的余地。

刘备没有这样直来直去地说,而是很含蓄地说。这话很有水平,表面上听起来让人感动,而到了聪明人耳里,便是“于无声处闻惊雷”,足以产生警醒的效果。

这就是含蓄的妙处。

说话的智慧

到了现代,我们说话依然含蓄,有些话甚至含蓄得让人很难理解。比如,我们会说“我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够实行”,其潜台词往往是“这根本行不通”。又如“或许你可以去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其潜台词往往是“你问我也没用”。再比如“你可能还不太了解”这句话,或许真正的意思是“你的脑子‘进水’了吗?连这都不懂”。像这样的含蓄之语,若你不懂,往往很难领会说话之人的心思。

谦虚:让你更受人们的欢迎

儒家圣贤孔子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孟之反的将军,在整个军队打了败仗的时候,他勇敢地带领军队列阵,并为整支军队殿后。等到安全回城后,大家都赞扬他,他却回答道:“不是我特别勇敢,实在是我的马不肯走啊!”孟之反的勇敢有目共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大彰其能,相反,他选择了谦虚,因而人们更加喜欢他了。

中国人是崇尚谦虚的。说话也是这样,自高自大、爱出风头的人,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

小梁毕业于名校,而且能力出众。刚到一家单位上班时,同事们都很喜欢他,常常会来帮助他。然而,这种状况只持续了几个月。突然有一天,小梁发现同事们渐渐疏远他了,连上司也时常刁难他,这样的转变让小梁迷惑不解。原来,他是一个喜欢出风头的人,而且不太谦虚,因此大家都不太愿意接近他。

有一次,有位同事的电脑遇到一点小问题,便叫另一位同事帮忙修理。旁边的小梁特别热心,当时就抢过了工具,利索地拆开了电脑,一边修理,一边对那位同事说:“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真笨。”电脑修理好了,那位同事连连道谢,但心里却觉得很不舒服。

像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多次,同事们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坦白地说,小梁这个人心眼不坏,做事也很勤快,就是说话不太客气,因此,搞得大家都很烦他。

可见,人应适当地表现自己,不要胡乱说话。在关键的时候,突出自己,赢得他人的关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要有张有弛,要学会收敛、客气,要懂得低调,如果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自我标榜而贬抑他人,那就不合适了。

世人要虚怀若谷,对人对事不要骄狂,否则就会使自己四面楚歌,被他人讥笑。总之,谦逊是通往成功和赢得人们尊重的美德。

春秋时,晏婴任齐国的国相,一天乘车出门,只见车上遮着大伞,车夫赶着四匹马,驾着车子,得意扬扬。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自己的丈夫,看到了他趾高气扬的样子。

不久,车夫回家,妻子请求离去。

车夫问:“你为什么要走?”

妻子说:“晏子高不过六尺,而位居国相,名显诸侯。今天我看见他出去,却意志深沉、谦虚谨慎。而你身高八尺,只是给人驾车,你却自以为了不起,所以我要离去。”

听了妻子的话,车夫惭愧不已。自此以后,车夫变得谦恭退让。

晏子对于车夫的改变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车夫如实相告,于是,晏子举荐他去做一些更为重要的工作。

坦诚谦虚地生活,没有谁会把你看成是卑微、怯懦和无能的人。如果你总是把自己当作珍珠,那么就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检视自己,找到自己的所处位置,问自己一句“我是谁”。

人出于一种需要,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不喜欢被别人忽略,这是人性的弱点。绝大多数人不仅喜欢别人的关注,甚至还会错误地以为自己与众不同、胜人一筹,也因此,他们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与人无异,从而使情绪跌落至谷底。

为了少些失落,少些尴尬,还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谦虚一点比较好。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即使心不累,也难免遭遇一些尴尬的人际状况。

说话的智慧

尽管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个人的豪言壮语而激奋,但是没有几个人会喜欢自高自大的人。我们可以激扬自己的志气,但切不可自以为是,卖弄聪明,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谦虚地表达,会让你更受欢迎。相反,狂妄地卖弄,则会惹来他人的非议和反感。

客气:是礼貌,更是修养

有一对中国夫妇应邀到纽约参加一个美国朋友的聚会。这对夫妇特意做了充足准备,穿着盛装来到朋友家。朋友很好客,将这对夫妇迎进门,问他们需要喝点什么饮料。夫妻俩赶紧客气地说:“不用,不用,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我们不渴。”

主人正忙着招待其他客人,听他们这么一说,便什么饮料都没拿给他们,以示对他们的尊重,转而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结果,这对中国夫妇的客气和美国朋友的率真,导致中国夫妇二人整个晚上都没能喝到一口饮料,口干舌燥却又只能强行忍受。

若是这对中国夫妇是在国内做客,就不会遭遇这种尴尬了。因为中国人的某些客气是共通的,彼此心照不宣,通常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比如,中国人家里来了朋友,主人要倒茶时,客人通常也会客气地推辞,连声说“不渴,不渴”,但主人往往明白那只是客气话,所以,茶水还是要端上来,客人也还是要喝茶,习惯了客气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别扭。

而要是家里来了一位外国朋友,通常主人要倒饮料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客气地推辞,而是向主人道谢,有时还会告诉主人,他想要品尝—点什么饮料。

一个外国男人,见到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他主动赞美那位漂亮的妻子:“啊,你的夫人真漂亮,我都被她迷住了!”中国丈夫的回答是:“哪里,哪里。”

外国人不懂中国人的客气,还会进一步解释:“鼻子漂亮,眼睛漂亮。”中国丈夫的回答依旧是:“哪里,哪里。”

“怎么还问哪里啊?”外国人心里觉得奇怪,只好又说:“头发漂亮,身材也漂亮。”中国丈夫的回答照旧是:“哪里,哪里。”

假如外国朋友不懂中国人的客气,恐怕他此生都绕不出这类语言迷宫了。这就是中外民族心理的差异,外国人说话做事通常比较直率,而中国人则比较委婉,喜欢心照不宣。

外国人送礼,即使是送一份很小的礼物,他也会说:“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请你收下。”

中国人送礼,即便是送一盒金砖,也会极为谦逊地说:“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所以,跟外国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对我们表示赞美,我们要多说“谢谢”;跟国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对我们表示赞美,我们则要学会客气。

与中国人交往时,既要懂得听别人的客气话,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学会客气一点。因为客气是一种谦虚,而谦虚是我们中国人所推崇的美德。

比如,对方说:“你媳妇儿真漂亮。”你应该客气一点,说:“哪里,哪里,跟嫂子比差远了。”

又比如,对方夸你成功富有,若你真的点头自认,他会心里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时候,你应该说:“好什么呀,混口饭吃。”

这是客气的奥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有些人认为客气很虚伪、不实在,然而这样的认识是肤浅的。实际上,中国人的客气,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哪怕是亲朋好友之间,别以为关系亲密,就可以随便一些,该有的礼节仍然不能省,该有的客气也不能少。要是不懂这些,很可能就会让人难堪。

有的人往往认为大家那么熟悉,可以事先不通知,临时登门提出索求。有些人经常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他人感到左右为难。他若答应了你的请求,则会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会在情面上过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心中却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

林先生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经常会有一些亲朋好友突然袭击,在他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登门拜访,搞得他非常被动。有些亲朋好友甚至临时以他的名义约他人,非得逼他出席——他的父母就经常做这样的事情,这让他非常尴尬。

好几次,因为亲朋好友的突然来访,打乱了他的工作计划,使得他不得不加班到凌晨才能完成。后来,他终于无法忍受,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场给予拒绝,直接把他们赶走。

因此,不论你与某个人多么熟悉,想打扰对方的时候最好是事先告之。商量在先,行动在后,像这样给予他人以尊重的客气,难道没有必要吗?

说话的智慧

有的人说话不见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不错,但实际上很容易让人讨厌。比如有些问候:“你还没死啊?”“喂,要死的,你跟我出来一下!”他们自以为这样说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可是听者心中未必舒服。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关系,客气和礼貌总是维持友好感情的润滑剂。

分寸:切记别把话说得太死

虽然我们很喜欢说话不含糊的人,但在很多场合回答别人的问题时,我们却不太喜欢给出明确的答案,而习惯使用“大概”“可能”“也许”“好像”等词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我们的文化性格有关。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具体到说话上,也同样如此,因为话说得太满,使得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

有个人爱吹牛,在一次聚会上,他听一个朋友说要张罗一场盛大的婚礼需借用十几辆轿车,就主动表示:“你这事就交给我吧,我认识很多人,到时候给你弄十几辆好车。”朋友听了很高兴,当即就把事情拜托给他。他拍着胸脯说:“你就放心吧,到时候你直接来开车就行了。”

婚礼前一天,张罗婚礼的朋友说:“你看那轿车……”他恍然想起借车的事情,一拍脑袋惊叫:“哎呀,你看看……嗨,小事一桩,我马上打电话给你找车来。”说完,他开始打电话,然而找了好多人,都说自己要用不能出借。最后他费尽了力气,也只借到几辆而已,远远不够。没办法,他只好把实际情况告诉朋友,表示自己现在没办法弄到那么多轿车。

朋友十分气恼:“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当初你拍着胸脯保证能弄到车,我还以为这事情真的没问题呢。现在你却跟我说弄不到车了。你这不是坑我么?这事儿办不成,你倒是早点告诉我啊,也让我有个准备。”

他满脸羞愧地说:“都怪我,都怪我,真不好意思。”朋友懊丧地摇摇头:“你这人真是!”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自此以后大家都不太愿意和他一起办事,就担心他耽误事情。

说话斩钉截铁、不留余地,听起来好像底气十足,也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实际上很容易出意外。因此,我们说话的时候,切记别把话说得太死。除非,你真的非常有把握。我们可以说:“我尽量,能够办成的话,我会给你回电话。你同时找找其他的路子,免得耽误事情。”这样的话说出来,对方听在耳中也觉得舒服,同时也提醒了对方进行多手准备,以免事情办不成落下埋怨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其实,不仅在承诺时要注意留有空间,在其他一些场合说话,也要注意有所保留,避免因话说得太满而对自己的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人喜欢说狂言、放狠话,结果造成一些尴尬的场面,无法收拾。

有个人在单位里与同事发生摩擦,弄得很不愉快。一怒之下,他就对那位同事说:“从今以后,我们之间一刀两断,再无瓜葛!”说完这话三个月后,那位同事成了他的上司。因自己讲了过重的话,见面难免尴尬,他只好离开,另谋他就。

可见,要少对人说狠话,多给人留余地。说狠话就像把杯子倒满水一样,再也倒不进一滴水,否则就会溢出来。

在交谈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咄咄逼人。在商业谈判、辩论赛和法庭辩论中,采用咄咄逼人的姿态,可在气势上压倒别人。但是,在日常的交际场合,若总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度,则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关于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在必要的时候,还是留点余地比较好。

给人留余地,是一种智慧。古代人们围猎捕兽时,有条规矩便是网开一面,只围三面。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保证猎物的繁衍生息,而不至于竭泽而渔;二来则是为了避免猎物因没有出路而全力反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条规矩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战争中,给敌军留条活路,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方的士气,让对方不至于因没有活路而生出拼命的勇气,从而避免了给己方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平日的为人处事当中,若能网开一面,也有同样的效果。你与某人因某事发生矛盾,若逼之太紧,不留情面,便可能让对方产生激烈的反抗之心,心里只想着赶快跳出纠缠,从而直接破坏关系;若你能够留有余地,那么双方便有缓和的空间,对方也能把心思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破坏关系上。

《菜根谭》有言:“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当今时代日新月异,过去很多年才可能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现在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可能发生了。若把话说得太满,把事做得过绝,将来一旦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就难有回旋的余地。

人之一生说短也短,说长也长,世间事恰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所以不要一下子把路堵死了。这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说话要留有余地,如果可能的话,不要把话说死、说满、说透。

说话的智慧

有道是,事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做事留有余地,不把人逼上绝路;说话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因为凡事总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意外,以免自己将来下不了台。记住清代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福不享尽有余德,势不使尽有余力,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心不用尽有余量。”

稳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不太爱表现自己。外国人推崇冒险,而中国人虽然也会说“富贵险中求”之类的话,但不到万不得已,很少会去做冒险的事情。这因为中国人讲本分,更加注重本职工作。

三国时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选择。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已经战死,次子就是曹丕。按照古礼,曹丕即位,理所应当。但是,曹操对三子曹植很是偏爱,更兼曹植才华横溢。因此,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世子。

与曹植的风光相比,曹丕一直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华。为此,曹丕曾经恐慌过,他向自己的老师贾诩讨教。贾诩教导他:“你啊,别想太多,只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不必去想那些虚名。”曹丕接受了贾诩的建议。

有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作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但是曹丕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匍匐在地面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曹操看到曹丕这样,连忙问:“怎么了?”

曹丕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出征,做儿子的心里既担忧又难过,所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番话让曹操大为感动。最终,曹丕赢得了父亲的心,被确定为继承人。

唐顺宗李诵刚刚做了太子,就发出豪言壮语,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对东宫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

没想到幕僚听了他的话,告诫道:“作为太子,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学习,而非理政。你应该多向陛下请安,多问起居饮食冷暖,而不应该过多地操持国事,尤其是改革的事情,更加不能提。如果太子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不安于本职工作,若陛下因此而猜忌你,你将如何证明自己呢?”

李诵恍然大悟,此后,就闭口不谈国事。尽管他的父亲德宗皇帝晚年做了不少不得人心的事情,但作为太子,李诵却始终没有发言,直到他自己真正继位后,才开始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中国人很注意自己的本职,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都不喜欢越过自己的职权范围。简单地说,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说的话。要是有所逾越,往往会被人当成好高骛远之人。

小高是某公司业务部经理助理,业务能力挺不错,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在一些与外商进行的重要谈判中,他总是有机会露脸。他的顶头上司林经理都没有他那么风光。

有一次,小高随同林经理一起赴某外商的宴席。席上,小高与外商频频举杯,潇洒飘逸,用流利的英语跟外商谈天说地。而林经理则被冷落在一旁,场面十分尴尬。

分别的时候,小高又抢在林经理之前,与外商握手道别。林经理本来是这次业务谈判的负责人,现在却好像根本没有他什么事。

事情有好结果吗?最终签约失败了。小高就算再有本事,毕竟不是负责人,公司里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他那个职位所能了解的。

所以不论他能力有多强,在那样一个时刻,他不是负责人,他就无法代替林经理。最终,因为他的自作主张,签约失败了。

过了几天,小高就被调到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开始的时候,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毕竟自己在业务部门干得好好的,怎么就被调离了呢?

后来他才知道,在公司老总面前,林经理对他的评价是:“小高这个人能力很强,就是太浮躁,有些好高骛远,还需要历练历练。”

这次的经历,让小高顿时领悟到许多东西,他开始仔细反省自己。吸取教训后,他将心思都放在了本职工作上。

与客商谈生意时,他通常会在一旁仔细听,只在适当之时,提醒上司一些细节上的事情,以促成交易。比如,上司忘记了某个关键数字,在上司停顿的瞬间,小高就及时地提醒。这样的提醒,让上司很欣赏。

不出风头,不越位,谨慎救场,使得小高很快获得上司的信任和赏识。一年之后,上司荣升,举荐他担任经理职务。

努力地表现自己,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要看怎么表现。随意卖弄,尤其没有大局意识地卖弄自己,那肯定没有好结果。

所以,做人应适当地表现自己。低调一点,谦虚一点,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这样会让你显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

说话的智慧

一个人太爱表现,总是出风头,哪怕只是言语上的卖弄,有的时候也会让人厌烦,特别是有一些人完全不顾他人的看法,肆意妄为,自然不得人心。即便是面对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或亲人,也不能太放肆。

镇定:要有从容不迫的气度

年少的时候,我们喜欢说“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那时我们认为这是真性情的表现。等到长大了一些,我们发现这样的真性情越来越少了,我们越来越不喜欢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会伪装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丢掉真性情呢?因为我们成熟了。其实,所谓“伪装自己,丢掉真性情”,完全是一种误会。那不叫伪装,而应该称之为自我控制。因为一个人越来越成熟,他对自己的掌控也会越来越熟练。即便遇到了不得了的大事,他也能淡定以待。

在以前,人们将镇定自若的人看成是情感感受无能的典型。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认为镇定者其实就是控制调节情绪的高手,这种人处理消极情绪得心应手,甚至可以视而不见。

看看影视剧,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在成熟之人的眼中,慌慌张张,就是不成体统的。大丈夫立身处世,应该淡定从容、不急不躁。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欲灭东晋王朝。大臣们纷纷劝阻:“东晋有长江之险,若不能一鼓而下,必然导致败局。”

苻坚很不以为然:“春秋时夫差、三国时孙皓,皆有长江之险,最后不免灭亡。今朕有大军百万,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惧天险?”

于是,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杀奔淝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东晋以少胜多,以八万精兵战胜前秦的八十万大军,前秦自此一蹶不振,无力南侵。

淝水之战断送了苻坚的伟业,却成就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声,这个人就是谢安——东晋的宰相,淝水之战东晋方的决策人,一个沉稳而有智慧的领导者,一个很有风度的人!

苻坚领八十万大军向江南逼近的消息传到建康时,晋孝武帝慌了,文武官员慌了,老百姓也慌了。

谢安慌没慌?肯定慌了,大军都打到家门口了,随时都可能国破家亡,心里不打怵是不可能的。可他没表现出慌张,而是一副从容淡定、不慌不忙的样子,他甚至还跑去游山玩水。别人来问他该怎么办,他说:“已有准备,不必担心。”

这就是领导者的气度,遇事不慌张。遇到危机,别管有没有办法,首先就看你能不能保持冷静、镇定。

谢安从容镇定的风度,早就出了名。在谢安还逍遥东山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孙绰、王羲之等好友一同出海游玩。几个人一边赏景,一边聊天。

正在他们开心时,忽然起了风浪,一时间波涛汹涌,船就好像树叶一样,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可把孙绰几个人吓坏了,他们诗也不吟了,不住地惊恐喊叫:“怎么办?怎么办?”

这时,只有谢安犹自镇定,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大家这才平静下来,船得以平安驶回。自始至终,谢安都相当镇定。

晋军击败秦军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捷报传来,谢安犹能不动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

谢安慢吞吞地说:“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连忙起身告辞。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明明心中惊慌,却要摆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明明心里高兴,还要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是沉得住气的表现,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养气功夫”:不管心潮如何澎湃,行事说话要从容不迫。哪怕心里紧张得要命,表面上也要不慌不忙。

谢安的气度被后人所敬仰和推崇。诗仙李白的诗里曾这样描写他:“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多么风度翩翩、临危不惧、从容自若的大将风度!中国人就喜欢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采。

谢安的心理素质无疑是极好的。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面临危机的时候,谢安的内心肯定不会像表面上那样平静,他的内心也会忐忑,一旦战争失败,他的国家就将分崩离析。

但就是面对这样的压力,他依然摆出从容不迫的样子,给予朝野上下以勇气,安定身边的人心,激发众人的斗志。谢安如此沉得住气,何其难得!

而在中国人眼里,那些说话语气平和、行事从容不迫的人必定是做大事的料,就是因为他们喜怒不形于色,沉得住气。相反,那些遇事慌张的人,则通常不被人看好。

因此,故作镇定不是什么可耻或虚伪的事情,事实上,这是一种实用的智慧和手段。

谢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不管心里开心还是不开心,都要拿捏得住,不要将情绪随随便便地写在脸上。这样才能给人信心和勇气,让人安心和放心。

说话的智慧

如果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不妨对你身边的人淡定地客套一句:“慌什么,天又塌不下来!”“急什么,事情没那么坏!”尤其是遇到大问题、大危机的时候,把握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镇定从容,沉稳地应对各种状况,绝不能慌乱。慌慌张张的表现,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危机的消除,还会使身边的人失去勇气,导致人心离散。而人心要是散了,那就真的是大势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