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译者前言(3)
- 希腊古典神话(经典译林)
- (德)施瓦布
- 3128字
- 2017-03-14 15:55:55
科林斯的国王西绪福斯是一位暴君。他十分奸诈,甚至骗过了诸神和死亡。为此,他被罚在阴司受折磨。他必须把一块沉重的花岗岩推上山顶。可是,每当他精疲力竭地把山石推到山顶时,石块又嘟地一声滚落回去。西绪福斯只得再打精神,重新开始艰苦的劳动。这样的折磨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今天,希腊人把任何徒劳的努力统统称作“西绪福斯的劳动”。
伊克西翁是拉庇泰国王,统治一个传说众多的民族。国王爱上了女神赫拉,所以在冥府接受惩罚,被捆绑在永不停转的车轮上。拉庇泰的另一位国王珀埃律拖斯也犯下了类似的罪行。他在妻子死后曾经图谋劫持阴司女神珀耳塞福涅。最后,他也被捆绑起来,遭到几乎跟坦塔罗斯同样的惩罚。他被安置在餐桌旁,桌上摆放着山珍海味。可是站立一旁的复仇女神却阻碍他享受任何食品。他的头顶上也悬着一块巨石,巨石随时都有掉落下来的威胁。
该亚的儿子提堤俄斯追求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的母亲勒托。他被绑在地府,飞鹰永不停息地扑食他的肝脏,被撕裂的肝区又不断地重新痊愈。提坦俄斯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受尽了痛苦的折磨。
希腊国王达那俄斯的一群女儿,统称达那伊得斯。她们必须违心地服从双方父亲的旨意跟国王埃古普托斯的儿子们结婚。新婚夜晚,新娘们除了许珀耳涅斯特拉以外统统都把自己的丈夫一刀杀死。为此,她们在阴司接受惩罚,必须不停地舀水装进水桶,直到装满水桶为止。可是水桶却是永远装不满的,因为水桶底是漏的。希腊人直到今天还把繁重而又徒然的劳动称作“达那伊得斯劳动”。
当然,地府也是歌手俄耳甫斯传说的发源地。俄耳甫斯的歌声穿云裂石,任何力量都难以抵挡它的魅力,甚至连树林和岩石都侧耳倾听,河水停止流动,野兽也驯服地驻足不前。可惜他的妻子欧律狄刻中道弃他而去,死了。俄耳甫斯赶到冥界,准备恳请冥王放还妻子欧律狄刻。俄耳甫斯的歌声如怨如诉,悲悲戚戚,终于感动了冥王哈得斯和冥后珀耳塞福涅,连心冷如冰的复仇女神也第一回洒下了同情的眼泪。俄耳甫斯获准带妻子返回阳间,只是不准他在离开冥府的途中回头看望妻子。俄耳甫斯不能控制自己渴望的心情,还没有步出地府的大门,便迫不及待地回过头去。不料妻子欧律狄刻倏地一声,重新坠落地狱,从此再也无法返回阳世了。
人们把社会生活的万般恩怨摇纺成万般色彩的艺术丝线,然后开动想象的织机,编织了一幅幅充满想象甚至无法想象的神奇图案。这里孕育着人类的智慧,抛洒着人类苦难的泪水。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希腊古典神话》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创作。
《希腊古典神话》是伟大的文学创作
希腊神话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多个民族的多种思想和多门语言共同熔炼而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1]而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列举古希腊人在史前各文化阶段的成就和发明,他在最后还提到“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2]当然,希腊神话在诞生千百年以后仍然只是民间口头演唱的题材。荷马史诗中增加了许多关于公元前几千年希腊流行的原始宗教的详细记录,使得希腊神话从那时以后素享“希腊圣经”的盛名。必须指出,希腊神话毕竟不同于宗教式的《圣经》。它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且打上现实主义时代特色的伟大的文学创作。德国诗人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挖掘,并最后创作了《希腊古典神话》。
古斯塔夫·施瓦布生于德国符腾堡一个宫廷官员家庭,曾担任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教师。他结识了乌兰德、歌德、沙米索、霍夫曼等一代名流,担任过牧师、编辑以及高级中学教师,1847年获神学博士学位。施瓦布致力于挖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曾出版《美好的故事和传说集》、《德国民间话本》和《希腊古典神话》。另外,他还写有《博登湖上的骑士》等。
跟历史上,尤其跟亚洲历史上许多作品致力于大规模的造神运动相反,希腊神话的特点之一便是神仙凡人化。
希腊神话的众神几乎来自于全部的自然现象,例如太阳神,月亮神,风神,星神,山神,海神,树神,花神,睡神,梦神等等。而许多神又拥有自己的随从,分别组成了各自的活动范围。如太阳神阿波罗升帐神位时,在其面前按朝廷礼仪站立两路神,其中一列为世纪神、年神、月神、日神、小时神,而春神、夏神、秋神、冬神等组成了第二列。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动人的诗情画意!
另有一位睡神,除了把自己的宫殿建筑在深山黑洞之中外,还拥有一批侍从。侍从的名字叫梦儿。众多的梦儿伴随着法力广大、令世人无可抵敌的睡神。古斯塔夫·施瓦布在其创作《希腊古典神话》时挂念着德意志民族的读者,大胆地使用德语给众神命名,如睡神称作斯拉芙,在德语中写作Schlaf,名词“睡觉”的意思。困意袭人,谁能抵敌?诗人把睡觉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加以神化、诗化、拟人化,足见匠心之妙!
印欧语系诸民族的原始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即把自然力量和自然现象人物化,尊奉它们为神,而希腊神话就是叙述这些自然神的故事。可是,无论在荷马史诗或是在施瓦布的《希腊古典神话》中,诸多的文学题材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成为精致的艺术珍品。这才是文学和诗意的魅力!
《希腊古典神话》除了讴歌大自然,塑造了一个神人共聚的社会以外,还严肃地讨论了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直接造成特洛伊战争十年灾难的元凶帕里斯“在无路可循的山谷里放牧”时,突然面临挑选和判断最漂亮女子的任务。“乍一看,他觉得三位神都可以摘取最漂亮女子的桂冠。可是再仔细观察,他原来的判断就开始动摇了。他一会儿觉得这位女子漂亮,过一会又转向另一位女子,越看越漂亮,越漂亮越想看。”原来,这三位女子分别是赫拉、帕拉斯和阿佛洛狄忒,标志着权力、荣誉和爱情。帕里斯权衡再三,终于沉湎于爱情。他放弃了荣誉,得罪了权力,掀起一场轩然大波,遭致了滔天大祸。
当然,人间英雄还常常面临善与恶的选择,面临生与死的选择。大英雄阿喀琉斯宁愿当活人的奴隶,不愿做死人的国王,这也是一种明确的生死观念。至于人,《希腊古典神话》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里叙述说:
“普罗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着天神的种子,因此就用河水调和黏土,按照天神、亦即世界的主宰模样捏塑成一种形体。他为了让这团泥块具有生命,便借用了动物灵魂中善与恶的两重性格,将它们锁闭在泥团的胸内。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人。”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创造人的具体过程,告诉读者锁闭在泥团胸内的有“善与恶的两重性格”,是“动物灵魂”所具备的内容。
善与恶是人类之所以产生宗教的根本意识,扬善惩恶几乎构成了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人类把光明的天堂让给善者,让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自由飞翔在幸福的王国里;人类把黑暗的地狱交给恶者,让他们戴上惩罚的镣铐,困在苦难的深渊中。于是,在人类的头顶和脚底下形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人类面临着自身的选择。
《希腊古典神话》给人类社会送上一只潘多拉礼盒,它让“盒内升腾起一股祸害人间的黑烟,黑烟犹如乌云迅速布满了天空,其中有疾病、癫狂、灾难、罪恶、嫉妒、奸淫、偷盗、贪婪等等。种种祸害闪电般地充斥了人间。盒子底部藏着唯一的好礼物,那就是希望。潘多拉听从神之父的建议,趁着希望还没有来到盒口的时候,连忙把盖子重新关上,从此把人们的希望永远锁闭在潘多拉的盒子内。”人间原来是没有希望的。荷马时代的文学经过世世代代多少人的千锤百炼,是古希腊人民集体的创造、天才的结晶。
应该强调指出,希腊神话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神话赞美人的美好,痛斥神的邪恶,歌颂劳动,歌颂生活,坚信世人自身的力量。人,就是社会的希望。
曹乃云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