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深战略专家教你搞定企业转型
- 吴越舟
- 1232字
- 2020-06-25 15:10:46
第二章 变革的困境:根源与出路
时代呼唤变革,变革迎合时代。通过顶层设计,变革经营模式,促使组织转型,引领企业走健康之路,成为大多数企业家的核心诉求。变革管理成为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议题。变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是行走在风险与危机边缘的惊险之旅。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所言,企业最大的成本便是变革成本。
成功变革的道路上,需要面对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变革问题。变革意味着改变,意味着要重新审视内部和外部环境,意味着打破旧有秩序,意味着“既得利益”的重新分割,意味着不得不适应新的组织习惯,意味着一些人会成为被淘汰的人……这些改变带来一系列挑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阻力,让变革之路变幻莫测。
一、变革是找死,不变是等死
变革中事与愿违和无功而返的现象比比皆是。为变革的投人,有时候并不会获得预期的回报。组织变革到底怎么了?变革陷入困境因素无非源于主观和客观,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复杂性叠加所产生各种困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变革是找死,不变是等死
变与不变的困惑集中表现为方向不清,道路不明。专业领域称为变革命题与企业现实脱节,变革方向和范围的错位,常常带来周期性的迷茫与困惑。
以笔者熟悉的某民营企业HF为例。该企业业务是电机驱动控制的生产与销售,年营业收入约为1亿元。3年来,公司的业绩持续徘徊不前,最终被关联行业的一家上市公司兼并。在被兼并之前,公司总经理回顾这几年的经营状况发现,公司最近3年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人不够。由于行业和客户的局限性,产品技术的创新含量减少,加之多年来以短期业绩为主导的评估体系,造就了浓郁的能人文化。同时,公司忽视管理基础,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上,缺乏规范的现代管理的制度建设,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薪酬、绩效管理等很多方面较为原始。关键的是没有形成核心的经营和管理团队,公司缺乏强有力的中层骨干和管理团队。
这3年间,技术出身的总经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意识,一直在黑暗中苦苦探求变革之路,先后进行了三次变革的探索。
(1)第一次变革:营销变革
这位总经理在参加某高校的总裁培训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教授,他向教授介绍了公司的现状。教授分析,公司经营业绩之所以疲软是因为营销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简单的销售职能,在面对立体化作战的营销战时,单枪匹马的业务员,面对团队化运作的竞争对手时,战斗力不足可想而知。这位总经理觉得非常有道理,聘请这位教授担当顾问,开启营销咨询项目。项目的命题便是打造体系化的营销团队,在组织上加强市场功能,加强客户研究;在区域市场上,重新划分区域,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团队化建设,老兵带新兵,建立团队化的业绩分享模式。经过3个月的项目操作,项目架构已经搭建完成。
项目结束后,变革的体系初具雏形,至此,可以说此次变革很成功,然而,好景不长,在项目完成后的半年时间,业务方面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市场功能似乎没有起到对前线的支持作用。以新老搭配的团队运作模式不但没有让业绩快速提升。反而,由于受到原有的单兵作战的销售模式后遗症影响,客户只认老业务员,新业务员根本难以插手业务,只能做一些边角料的工作。另外,加之以团队分配方式,新进的业务员在区域市场上很受排挤,没过多久,新加人的业务人员向公司投诉或申请离职的现象越来越多。最终,在区域的配置上又回到了“解放前”。
(2)第二次变革:文化变革
经历了第一次变革后,总经理认为,问题在于老业务员的职业化素养不足;内部人员没有协同意识;组织功能难以发挥效应;新建的市场部没有起到实现销售与研发的桥梁作用,销售不配合,研发不积极。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是加强人员的文化建设,这一次总经理经过精挑细选,找到了国内一家著名的企业文化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根据总经理的诉求,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在过去历史的成功中寻找文化基因,将总经理的个人理念进行提炼,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大量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语,并把它们张贴在公司的每个角落,组织员工学习;每个周末举行大型的培训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李总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下总算是找到问题的病根了。大多数的员工抱着玩游戏的心态,参加了一场场培训活动。但是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标语与口号,并没有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发生改变,业绩还是老样子,不温不火的,文化咨询项目还没等到合同结束期便草草收场。这又是一次失败的变革。
(3)第三次变革:战略变革
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变革失败,李总对于变革依然渴望强烈,却又万分迷茫。在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引荐了国内“著名”的战略管理方面的专家。经过一番深入的沟通,专家认为,企业缺乏战略目标的指引,应当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明确个人的利益分配方式,让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这一次,李总深受启发,认为专家的观点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样这一次变革既要做战略变革,同时也要进行管理变革。
专家经过半年的咨询工作,完成了战略梳理,调整了组织结构,建立了矩阵式组织结构,打通销售与研发之间的隔阂,改变了薪酬与考核的方式,强调用贡献来衡量业绩,对于研发,强调在项目中的贡献;对于销售,强调业绩增量部分的贡献。在战略梳理以及战略方向调整过程中,所有人员对于未来的方向,并没有提出太多反对意见。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却遭遇到内部人员的强烈抵制,最为突出的便是销售部门和研发部门。销售与研发这两个不同种群之间,由于“语言”和部门导向不同,根本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在进行薪酬与考核调整时,销售部门中的中流砥柱合力抵抗。很简单,他们所负责的区域做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实现增量的难度要比小区域大很多。如果公司强行执行的话,那么,他们请求不要在他们所负责的区域执行。这样一来,占据了公司40%以上销售的三个大区负责人联名抵抗,让变革蒙上了一层阴影。加之研发方面传来了不断的抱怨声,以项目参与贡献来衡量业绩,衡量每个人参与项目中的贡献量多少而产生的分歧,让很多项目推行不下去。这样一来,变革再一次陷人困境。
从HF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营销变革、管理变革、文化变革以及战略变革似乎都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次变革却收效甚微或者铩羽而归。每一家咨询公司都是专业的咨询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因此,在变革的方向和范围界定上,就会限制在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设计,抓住问题的本质,使变革命题直指核心诉求,才能在关键点上发力,才能从现实走向未来。
组织变革应该是战略与战术的有效融合,外部与内部的充分协同。通过分析,我们看到,HF公司哪一次变革都是单纯放大了变革的某一创新性概念,单纯强化了内部管理体系,没有将外部行业研究与内部现实结合起来。既缺少历史性思考,又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没有搞清楚企业到底是为何生存,如何赚钱。外部市场、行业与竞争类信息仅限于销售基层、业务员层面、战术层面,而不是公司的战略层面。外部与内部的割裂,战术与战略的分离,使变革命题与核心诉求脱节,企业的管理变革梦想破灭了。这是HF公司变革失败的症结所在。
HF的变革需要打通三个关键点:
1)实现外部经营与内部管理的协同性、同步性提升;
2)实现营销驱动与研发驱动的阶段性、节奏性切换;
3)实现短期战术性绩效与长期战略性发展的层次性、结构性融合。
变革的每一项战略举措,都应找到战术的落脚点与支撑点;而战术上的每一次行动,都必须符合战略的方向与阶段性的诉求;营销前台的每一次突破与挺进,都必须得到后台技术的支撑与协同;研发后台的每一次创新都必须得到市场调研的引导与暗示。有效的变革,应在战略与战术,前台与后台两对矛盾中,把控住“有效聚焦”与“适度平衡”,这似乎很难做到,也称不上“精确”与“科学”,但确实是现实中的一种实践与探索的“艺术”。
一味地强调销售、文化和战略并不能解决这一核心命题。项目的命题与变革之间的真正核心诉求,需要历史性的分析,系统性的思考,刚柔并济的应对。它不能脱离企业的现实,不能因概念而情发,更不能隔离短期战术与长期战略。必须立足核心,抓住本质,使方案具有时空上的延展性与连贯性,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短期见利见效,同时又要有未来意义”。
2.战略天上飘,战术地上爬
任何组织的宏观变革构想,最终必须落实到组织运营管理层面上。在企业实际运营中,战略规划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这与组织能力的成长性与周期性存在着“时差”,假如不能很好地匹配,战略规划就像是天上的云彩,好看但不接地气。
以某企业A为例。这家企业成立于2002年,并于2009年成功上市。企业位于珠三角地区,主要从事传动设备的生产,产品以变频器为主,涉及电气传动、工业控制和新能源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年销售额已经达到8亿元。
由于变频设备具有较髙的技术含量,企业在创业之初,采用模仿跟随战略,模仿国外的产品,将产品进一步标准化,来切人中、低端市场,获得了快速而稳健的增长。该企业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中、低端市场是外资强势品牌不愿意涉足的领域,难以获得品牌溢价;其二,国内竞争对手规模和数量均较小,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除了这两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2000—2010年,工控变频器的市场需求以每年30%速度增长,市场契机成就了A企业。A企业的市场触角延伸到全国各个区域市场,公司开拓全国市场采用区域代理商制度。企业将资源聚焦在生产领域,通过规模化优势来实现产品成本的持续降低,形成竞争壁垒。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金融危机在工控行业的滞后性逐渐凸显,下游企业开始进行产业升级,逐步提高产品技术。另外随着市场机会的牵引一大批小规模的变频器企业快速发展,他们在不断蚕食着A公司的市场份额,该企业的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公司从2009年净利润率近30%下降到2012年的6%左右的水平。虽然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利润水平和利润率却在不断下降。市场需求的持续放大和企业的经营模式之间的差距,使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能力难以发挥效益,管理方式以及生产技术均落后于国内几个后起之秀。前端战线失利,引发后端长期积压的管理问题爆发:内部人员之间关系复杂,核心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新老技术和管理人才出现断层;与客户缺乏足够的粘性致使他们纷纷倒戈,内部纷争不断。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业绩报表直接反映了该公司的经营状况。过去成功的经验,使这家公司在选择变革与追求稳定性之间难以取舍,直至在行业中被新兴的竞争对手超越,A企业才于2012年底开启新一轮的组织变革,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引进人才,聘请了国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以及与国内某一流高校建立了长期顾问关系。
(2)品牌重新定位。引进国内优秀的电气公司的优秀人才,重金从华为和中兴聘请技术研发方面的负责人,强化产品的技术能力,试图重建强势的工控品牌,实现品牌定位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突破。
(3)裁减淘汰冗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对于内部的冗员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减淘汰。公司裁减淘汰冗员约占公司全员的10%,同时将低效益和抵触变革的人员进行调动和处理。
(4)调整组织结构,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将以区域为主的块块结构调整为以行业为主线的条条结构,使公司的组织机构较变革前更加精简和专业。
(5)收购兼并。利用资本的力量,收购兼并了产业中相关联的3家公司,与公司的产品形成互补,为实现系统化解决方案做好准备。
公司内部对于此次变革报以极大的希望。变革开始进展的较为顺利,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很快为公司带来了数款新式产品。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变革越来越困难,阻力越来越大,主要是:
(1)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客户的层次相对较低。公司的客户以价格敏感型为主,客户对于价格相比之前高出很多的新技术产品并不感冒,仅靠客户生产线升级制造更优异的产品,难以解决升级带来的系统问题。
(2)原有以大区为销售单位、强调代理商开发的销售团队,在面对新产品推销中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产品的系统集成能力弱,难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将企业现有的资源形成个性化定制的解决方案。前端的业务难以快速开拓出来,直接导致后端产品研发进程停滞。
(3)兼并的外部企业由于缺乏收购后的整合过程,不同文化的冲突导致公司管理上出现很多问题,互补效应没有产生,而内耗不断。
高薪聘请的专业人才工作成就感缺失,人才的价值难以发挥,纷纷选择离职。经过近2年的变革,看似非常正确的变革举措,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变革只能在艰难中缓慢前行。行业中有成熟的标杆,但是公司内部谁也不清楚如何走出现实的困境。
企业A在这次变革中,更多强调的是获得外部资源,而并没有将这种珍惜资源整合与塑造成系统的经营能力。获取资源是变革的前提之一,但“获取”不等于“整合”与“消化”,只有将静态的、孤立的、表面的“战略资源”,或称“战略要素”,通过组织的机制与文化进行有效运作,才能最终转化成企业“内化的”系统的“经营能力”,这种“内化的经营能力”才是企业持续提升业绩的动力之源,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公司通过引进外脑、输入人才、兼并公司等一系列举措,获取了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与硬件保障。但在机制的创新、文化的渗透和制度的保障等关键点上,缺乏系统的战略视野,没能完成组织能力的化学反应、制度安排的裂变反应、组织文化的聚变反应,在宏观的战略规划和微观的组织变革之间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3.方案纸上谈兵,行动隔靴搔痒
变革方案的设计是变革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变革工作的要领。方案的制订一旦脱离实际问题,变革工作的推进将陷人覆水难收的境地。
以山东某民营轮胎企业为例。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引进德国的生产线,产品的产量和规模有了保障,年销量突破了30亿元大关。公司的轮胎产品分为工程轮胎和商用轮胎。在工程轮胎领域,企业处于行业的领跑者地位,产品具备优良的品质和相对国外品牌低廉的价格。由于工程轮胎主要应用于矿用车和工程车上,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轮胎作为生产资料,是赚钱的工具之一,低廉的价格和高品质赢得了这类客户的青睐,也赢得了较高的品牌美誉度。然而在商用轮胎上,竞争对手林立,外资品牌和内资品牌鱼龙混杂,公司经营遇到各种问题。公司在创立之初就选择了通过经销商进行渠道分销的模式,采用“1+N”模式,即在区域市场上采用一家经销商,负责区域分销商开发和配送服务;N家分销商,负责轮胎的维修和安装服务。然而,外资品牌的渠道渗透、价格下压和内资品牌的低价促销政策,使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经营困境:
(1)渠道层级多样,经销商资源能力与操作理念参差不齐。部分经销商有经营市场的意识,更多的以二批放货为主,追求短期利益,不重视终端网络的开发与建设,分销商之间冲突严重。
(2)经销商的组织运营能力较弱,一个仓库几辆车的模式依然为主,简单粗放的管理使之难以与厂家有效协同市场竞争。
(3)厂家主要服务于经销商,缺乏对市场的掌控力,终端形象建设和推广展示不到位。
经过一番调研和分析,公司发现终端分销商的店铺存在旗舰店、专卖店、店招店和店中店等多种形态,这些终端分销商通过高、中、低档品牌的轮胎产品组合,尽可能地覆盖了更多的客户。由于每个终端分销商的服务半径在方圆3~5里,所以要在一个渠道能够快速形成影响力和销量的快速突破,分销商的开发工作似乎是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公司便成立了客户开发专项小组,负责分销商的开发工作。经过2个月的开发工作、市场扫街和调研后,门店开发工作收效甚微,市场上的分销商已经被不同厂家的品牌所占领。这些分销商对于该公司的开发政策并不感兴趣,简单的游说工作,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开发效果。最终,这次围绕渠道的深耕工作宣告结束。
分析该公司的做法,可以发现该公司虽然帮助区域平台找到了拓展与开发新客户的方法,但这是战术性的、横向的,而不是战略性的、纵向的方案。这只是当下竞争环境中的盈利模式,缺少拯救现实经营的整体思路。该公司的市场基础仍然不够稳定,业绩持续飘忽不定。
上述这家公司的做法,缺少顶层设计的整体视野,设计的方案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即经销商的持续盈利模式。经销商持续性与周期性的盈利是区域市场“深耕”的关键点。经销商整体盈利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区域市场拓展的动力。成就经销商,才能成就厂家,变革方案应围着这个关键支点设计。实际方案设计仓促且表面化,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没有能围绕特定行业与企业实际的关键成功要素,来制订变革方案,与问题的有效解决出路相去甚远。
4.变革思路易懂,责权力度难控
变革是为了企业的战略升级,但在现实中必定会触及组织体系的责、权、利的分担与分配,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变革方案的合理性,要转化成组织系统的可操作性,需要把握责、权、利的分配比例,把控变革的节奏,降低或减少新问题与不利影响,又能将老问题有效地解决,这才是一次成功的变革。
方案完美不代表结果完美。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地进行风险预判,做好预案。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内许多企业缺乏变革的操作经验,对于方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注过多,对于日常管理中潜在的风险预料不足,在操作上按照科班的方法,极易引发内部矛盾的综合发酵,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利益、情感与文化上的冲突。
以某工业品制造企业A为例。该公司经过多年的潜心发展,打通了研、产、销之间的关系,内部具有极高的协同响应能力,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都成为行业的标杆。随着产品技术的升级,客户需求已经从产品需求向系统解决方案需求演变。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认识到要在短时间内形成系统能力,需要整合多家相关企业。由此,该公司开始着手进行技术整合,兼并了面向同类客户的相关联产品的多家企业,其中,包含了在软件控制系统领域最为擅长的公司B。
收购兼并以后,A公司发现B公司虽然在软件控制系统方面在行业领先,但是其组织管控模式存在较大问题,有着与A公司格格不人的企业文化。由于收购前对B公司了解得不够透彻,A公司经过董事会商讨,决定由公司的高层团队全面介人B公司的组织变革。
高层团队介入后,进行了1个月左右的内部调研,发现问题远比之前了解的更为严重。该高层团队拟定了解决方案,并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抓紧采购环节的监督控制,对采购人员吃回扣的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查处。
(2)规范研发人员的工作,对一批利用企业资源在外面开公司谋私利的研发人员予以查处。
(3)对一批能力不足,通过关系进人公司的关系户进行了清理。
(4)对于不盈利的产品线以及与A公司战略关联性弱的产品线进行了清理。
(5)内部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建立起以软件控制系统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6)内部实行竞聘上岗,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引进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和A公司原有的员工。对B公司中原有的人员,按照积极性和工作能力进行了筛选,对一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辞退。
(7)启动全面的薪酬与绩效考核变革,试图让B公司的激励方式与A公司的激励方式靠近。
经过了近一年的组织变革,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原有的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在新的压力下,爆发出令高层团队所始料未及的事件:
(1)采购部经理要将公司告上法庭。因为B公司与供应商在原有业务中,存在一些不合法的操作手段。为此,公司付出了髙昂的代价才平息了此次事件,没有对簿公堂。
(2)被辞退的关系户和冗员,申请劳动仲裁。
(3)B公司留下来的员工,对于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和原有A公司的员工,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人人自危,时时处于不知何时就会被A公司的人员所取代的恐慌中。
(4)一批谋私利的研发人员,大张旗鼓地宣布离职,并带走了公司一批优秀的研发人员。
这次变革不但没有起到规范化B公司管理运营的作用,还造成B公司伤筋动骨,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离开,变革的结果与变革的初衷相去甚远。
从产品技术整合,到业务体系整合,再到管理机制整合,最终组织文化整合。这一系列变化将直接导致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变化。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企业组织来说,业务变革、流程变革、体制变革,往往需要文化引导、启蒙与铺垫,需要在渐变中使用间接方式。A公司高层团队的变革方案,从规范化运营和职业化建设方向来说,方案的结构似乎没有问题。由于这一系列举措与原有利益体系、管理模式与文化底蕴出现了激烈的碰撞与冲突,引发了一系列人事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当期的经营业绩和组织凝聚力。由于A企业在变革管理中缺乏经验,在思路上过于理想化和模式化,操作手段和节奏上急于求成,缺少对责、权、利调整的心理预期,缺乏系统思考和周密计划,最后使变革过程变得步履维艰,险象环生。
5.业务体系无根,转型节奏无序
IBN前任董事长兼CEO彭明盛曾说过,变革要趁好时光。在最合适的时机启动变革,可以将变革阻力降到最低,不至于等到问题已经错综复杂之时,再去解开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一团乱麻。
以深圳某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以贸易起家,于2002年开启了多元化的经营道路,成立房地产子公司,涉足房地产。时值房地产业正处于上升期,多年的贸易经历让老板在商场和官场都有大量的人脉关系,涉足房地产后,个人左右逢源的能力更加彰显,拿到了许多非常优质的楼盘。一般来说,在房地产业处于上升期时,资金问题不是最关键的,以期房销售就可以很快回笼资金,最为关键的是获得土地。老板的社会关系以及早期经商起家的资金保障,房地产公司2002—2008年,在广东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集团公司的现金流支柱。公司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向房地产公司倾斜,从2008年起,正式大规模向全国市场扩张。在当时,运作关系拿到好楼盘,依然是房地产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广东的操作模式具有全国复制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自从2012年起,国家对土地开始管控,保障性住房大量提高。房地产多年来非理性成长接近尾声,截至2012年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达36460万平方米,比2011年末增加7752万平方米。自此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银行信贷造成的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房价难以回落;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和反腐斗争,助推房地产投资理性回归,导致供需关系的变化。该公司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看到万科、华润、保利等强势品牌的楼盘依然持续旺销,从而认识到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由于自身品牌一直属于区域性品牌,长期的经营又有较强的投机性质,对于品牌建设的投人和关注不够,导致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大的影响力。2013年起,公司在内部成本居高不下,项目管控难度加大的客观情况下,开始进行企业的品牌化建设。
在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趋势的时候,进行品牌建设,重塑品质工程的形象。这时摆在该公司面前的就有三大难题:
(1)品牌的统一性与项目的离散分布独立操作之间矛盾如何解决?
(2)在高、中、低三类在建楼盘的差异化定位条件下,如何有效实现品牌统一?
(3)品牌追求的品质工程与公司的现金流问题,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
经历了近两年的品牌化建设,变革在两难选择中艰难前行。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房地产行业,可以说在每个行业都有。当年饮料行业的旭日升,1993年成立,1998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0亿元,在茶饮料市场占有率高到80%。随着茶饮料的旺销,康师傅和统一等传统饮料行业的大佬,对旭日升进行围剿。从2001年起,旭日升的销售额便大幅度下降,一度将不赔钱作为经营的目标,截至2002年,由于资金流问题,盛极一时的冰茶饮料旭日升黯然离开了茶饮料市场。也就在旭日升走下坡路的2001年,公司进行了一场大破大立的组织变革,主要举措有:
(1)对公司高层大换血;
(2)对人财物资源进行集权化管理;
(3)重构事业部组织,实行多元化。
这一场变革不但没有让企业起死回生,反而加剧了旭日升的败落。
如果企业在上升期不能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积极寻求主动变革,等到风险真正来临的时候,企业不得不被动地采取应急与应变措施,方案的实施时机与节奏没有战略性的把控,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或许这也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言,这个世界是属于弱者的,因为只有弱者才会积极寻求适应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