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岁宝宝养育全图解
- 朱前勇
- 366字
- 2024-12-21 17:15:31
能力发育与早教
新生儿从一出生就具有一定的听觉能力与视觉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感觉能力。因此,千万不要忽略了新生儿的早教训练。
新生儿的听觉能力及训练
新生儿不仅具有听力,还具有声音的定向能力,能够分辨出发出声音的地方。所以,在新生儿期进行宝宝的听觉能力训练是切实可行的。那么,如何训练新生儿的听力呢?
首先要给新生儿一个有声的环境,家人的正常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等;室外也能传来许多声音,如车声、人声,嘈杂得很。这些声音会给婴儿听觉以刺激,促进听觉的发育。但要注意的是,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还是要给他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怎样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
1 给宝宝一个有声的环境
2 给宝宝买有声响的玩具
3 让宝宝听音乐
4 和宝宝说话
最好能和宝宝说话,虽然这时他还不能应答,但是家人,特别是妈妈亲热的话语,会使宝宝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当妈妈面对宝宝亲切地说着、笑着、和宝宝交谈时,宝宝会紧盯着妈妈的脸,似乎已经懂得妈妈散发出的身体语言。
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训练
很多人都以为新生儿什么也看不见。其实这是错误的,新生儿出生时就能够清楚地看到20~30厘米距离范围内的物体,并能记住所看到的东西。
新生儿期,是宝宝视力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因此,在保护好新生儿眼睛的同时,还要做好新生儿的视觉能力训练,这对孩子视力的发展是有益的。
新生儿的感觉能力
触觉可能是新生儿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温暖的液体环境中待了几个月以后,现在他的皮肤暴露出来以接受更多种新鲜的感觉——有些令他难受,有些则非常舒服。在突然感受到一股冷风以后,他会哆嗦。他喜欢毛毯和父母手臂环绕在他周围的温暖感觉。拥抱会给他安全与舒适的感觉,有研究显示,拥抱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另外,经常让新生儿接触室外的环境,对其也是有利的。比如,让宝宝进行室外日光浴和空气浴就是不错的方法。
阳光中有两种光线,一种是紫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上,可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另一种是红外线,照射人体后,能使血管扩张,增强新陈代谢,使全身得到温暖。尤其冬天出生的宝宝及人工喂养、双胎或多胎的宝宝更应多进行日光浴。
新鲜空气中氧含量高,可以促进宝宝的新陈代谢。同时,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比,存在一定温差,宝宝接受空气浴时,可使皮肤和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并得到锻炼,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新生儿除了具备触觉能力外,还具备嗅觉能力。同时,新生儿还有敏锐的味觉,生来就嗜好甜味。
为宝宝进行日光浴的好处
新生儿的语言能力
新生儿坠地时的哭声,是安全的标志,有利于肺的发育。宝宝在出生时,妈妈最想听到的是自己宝宝的哭声。如果哭声流畅、洪亮,说明宝宝平安,妈妈和医护人员都会放心。若是在出生后一分钟无哭声,说明新生儿有窒息情况,助产人员则需进行抢救措施,使新生儿哭出声来。
因此,新生儿的“语言能力”就是哭的能力,新手妈妈要学会听懂这种特殊的语言。只有听懂这样的语言,你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抱起他、安慰他,什么时候他自己独处更好。你也可以通过辨认他哭闹的方式来确定其特殊的需要。
宝宝的笑告诉我们什么
很多人都愿意逗宝宝笑,当宝宝笑了以后,大人也报以微笑或拍拍手。但是,有很多大人却忽略了从宝宝的笑中了解宝宝。宝宝哭时,大人会想:宝宝哭了,是饿了?还是病了?同样,宝宝的笑,也会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宝宝生下来就会笑。最早的笑是自发的,不受外界影响,主要是在睡眠中出现,没有给任何刺激。笑的姿势为口角微微上翘,这种睡眠中自发的笑主要出现于1~2周内的宝宝。
出生后3周的宝宝就可诱导发出微笑了,当宝宝清醒时,父母用手轻轻刺激其脸颊部,或用嘴吹吹皮肤,都可以引起宝宝的微笑。微笑时两侧口角向上,应该对称,若口角神经只向一侧歪,另一侧鼻唇沟也翘,要注意有没有面部神经麻痹症。
出生后4周的宝宝,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引起微笑,甚至停止吃奶。四五周以后,许多其他刺激也可以引起宝宝微笑,当父母朝他连续做点头动作时,或将宝宝双手相互对拍,都可引出微笑。
到出生后4个月时,宝宝就可以咯咯地笑出声音了。
宝宝的笑声反映宝宝的大脑发育程度
宝宝的笑不仅仅反映宝宝的情绪,也反映了脑子的发育程度。如果到5个月时还不会笑,宝宝的大脑发育可能不正常。很多智力低下的宝宝,早期就不会笑。
新生儿的生理反射行为
在生命的第一周,由于宝宝的大脑皮层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宝宝的身体活动主要是反射,例如当你将手指放入他的嘴里时,他会不问青红皂白地反射性吸吮;因为反射作用,在面对强烈的灯光时,他会紧闭眼睛。宝宝在出生时,具备许多这样的反射,有些反射在数月时仍然可以引出,而有些则在几周内消失。尽管反射消失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但长期缺失、不对称或持续存在都应视为异常。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反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