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DI流入、收入差距与就业结构变迁
- 王鹤
- 1188字
- 2024-12-21 21:58:46
2.5 小结与评述
综上所述,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奠基性研究,费景汉和拉尼斯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修订和完善,托达罗模型为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新劳动力流动理论和微观主体决策研究为劳动力流动做出补充性研究,前人的研究为本书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多元化研究的视角。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作为资本的一种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就业产生影响是地区发展差异和就业差异的原因之一,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劳动力的流转。纵观国内外针对外商直接投资、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的研究文献,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机制。学者们普遍认同就业转移的最大动机就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东道国会带来该国区域和产业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这种收入差距导致了劳动力在区域间和产业间的流转。
在现实世界中,尽管外资在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较小,但是它在决定全社会资本的区际流动方向方面起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外资的流动总是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外资的流入往往可以带来国内资本的注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部注入资金的倾斜与内部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以及劳动力跨区的空前大流动,导致要素投入的倾斜,各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这使得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形成的东西部经济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决策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具有特殊性,中国学者对此做出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从中国劳动力流转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与收入差距及收入差距与就业转移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而且富有成效的。
尽管如此,作为FDI理论的延伸和拓展,FDI、收入分配与就业的关系的探究始于发达国家,研究成果集中于全球化迅猛推进下跨国公司快速海外扩展期。西方学者较多关注FDI的母国就业影响,而中国主要侧重FDI对我国的就业福利得失。研究方法从理论归纳和演绎为主发展到实证分析见长。从已有的相关研究进展来看,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较多的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FDI对就业的数量效应、质量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对FDI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不够深入,忽视从动态视角考察FDI在不同区域、产业间流动所引致的就业转移及其结构变迁;②目前仅局限于FDI、就业转移和收入分配两两之间的研究,未能对FDI、就业转移和收入分配三者组成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缺乏从理论上深刻揭示FDI的就业转移效应产生的根源,未能对FDI、就业转移和收入分配的传导机理进行系统分析;③缺乏从就业和谐视角看待FDI流入所引起的劳动就业转移和经济社会等结构失衡问题,利用FDI促进就业公平的政策研究亟待完善。本书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在上述方面做出新的尝试和突破。研究成果对中国引资、劳动就业和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的制订有直接的参考作用,同时还将极大地丰富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