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冰聊专利:普及专利知识,评论热点时事
- 华冰
- 1501字
- 2021-03-23 11:25:54
自序:缘来华冰聊专利
2009年3月,我进入专利行业,从事专利撰写。2013年3月,我开始从事专利咨询。
在我做专利代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型专利代理公司里,专利代理是一个流水线作业过程,众多的专利代理人、专利流程人员,都是专利生产线上的螺丝钉,鲜有人知道全貌。在这个流水线上产出的专利,是合格品,却不是精品。
我在做专利咨询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的专利咨询,大部分处于宏观咨询的时代,可以为政府、行业协会、科技园区等提供宏观咨询服务,却鲜有人为某一具体技术、具体产品提供微观咨询服务。
而且,在专利代理行业中,专利代理质量好坏与代理人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专利数量与代理人的收入有关。甚至更糟糕的是,专利质量越差,代理人在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数量越多,其收入越高;反之,专利质量越好,代理人在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数量越少,其收入越低。导致代理人没有提高专利代理质量的动力。
因此,我国垃圾专利泛滥成灾。一些代理人更是直接追求数量,恶意降价,同行之间低价竞争。
低价→低质量→没有价值→变为企业成本→低价。
在恶性循环的情况下,很多公众以为专利是用来拿政府资助、项目结题、评职称的道具,而且仅仅是道具,专利代理人就是帮助他们争取费用或职称的人。作为专利代理人的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对专利的误解,对专利代理人的误解,心情无比压抑。在我心中,专利代理人既要有理工科基础,又要懂专利法,是交叉型复合人才,着实难能可贵。但这样的心态并不能改变世人对专利代理人的普适看法。
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基础、发源地,汇集了中国大量的高端人才。一次机缘巧合,我偶遇了《中国科学报》的社长陈鹏先生,跟他聊起中国科学院的专利,他说:“《中国科学报》是为中国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你的工作也是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我们服务的目标群体是一致的。”当我告诉他还有太多的科研工作者不了解专利,误解专利时,他问我:“你有解决办法吗?”
作为从业多年,且一直在做具体业务的我来说,让更多人了解专利是我一直追求的。
陈鹏先生问我:“那你会写吗?”
我说:“我挺喜欢写的。”
“那你开个专栏吧,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普及专利知识,名字就叫‘华冰聊专利’。”
于是,“华冰聊专利”就诞生了。
每周一期文章,我已经写了一年,有时候是自己对某件专利相关事情的看法,有时候是一些基础常识,有时候是专利相关的具体事务如何处理,有时候是专利相关政策的解读……没有规律,没有系列。就像有朋友说的那样:“‘聊’嘛,就是聊什么都可以,随便说。”
但是,就算是随便说,我也希望能一点点梳理我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通过《中国科学报》这样的平台告诉更多的人,引导更多的人用正确的视角看待专利。
而且,由于“华冰聊专利”专栏定性为“专利知识普及”,其面对的读者就不是专利同行,内容也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给行业外的人士,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能“零基础”看懂这些文章。“华冰聊专利”专栏中的有些知识并不是特别严谨,《中国科学报》版面珍贵,文章不宜过长,因此很多文章以相关知识的主线条为主,未能全面严谨之处,还请同行多批评指正。
现在,我梳理出自己一年多的零碎思想,集结成册,出版成图书,让更多不了解专利的人能见识到专利最正常的一面。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专利,专是手段,利是目的。专利为企业股东而做,应该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研发投入保值的有效手段,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发展、销售等有效结合,最终实现产品增值。
亲爱的朋友,当你拿到这本书,如果喜欢她,在我的碎碎念中能够得到零星的知识,或者发现自己当初对专利的误解,我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祝你在专利认知的路上越走越宽,越来越好!
是为序!
华冰
2016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