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感情的碎片
- 人生慢:给自己朗读(朗读者系列)
- 凤凰联动
- 1039字
- 2022-07-28 17:53:51
萧红
近来觉得眼泪常常充满着眼睛,热的,它们常常会使我的眼圈发烧。然而它们一次也没有滚落下来。有时候它们站到了眼毛的尖端,闪耀着玻璃似的液体,每每在镜子里面看到。
一看到这样的眼睛,又好象回到了母亲死的时候。母亲并不十分爱我,但也总算是母亲。她病了三天了,是七月的末梢,许多医生来过了,他们骑着白马,坐着三轮车,但那最高的一个,他用银针在母亲的腿上刺了一下,他说:“血流则生,不流则亡。”
我确确实实看到那针孔是没有流血,只是母亲的腿上凭空多了一个黑点。医生和别人都退了出去,他们在堂屋里议论着。我背向了母亲,我不再看她腿上的黑点。我站着。
“母亲就要没有了吗?”我想。
大概就是她极短的清醒的时候:“……你哭了吗?不怕,妈死不了!”
我垂下头去,扯住了衣襟,母亲也哭了。
而后我站到房后摆着花盆的木架旁边去。我从衣袋取出来母亲买给我的小洋刀。
“小洋刀丢了就从此没有了吧?”于是眼泪又来了。
花盆里的金百合映着我的眼睛,小洋刀的闪光映着我的眼睛。眼泪就再没有流落下来,然而那是热的,是发炎的。但那是孩子的时候。
而今则不应该了。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传奇性色彩: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与苦难不断抗争。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她发表了成名作——长篇小说《生死场》,代表她最高文学成就的是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病在香港去世。
【朗读指导】
萧红出身于东北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暴躁,她得到的唯一温暖来自她的祖父。萧红为了逃婚离开了自己的家庭,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回到那片土地。她师从鲁迅,文字带着鲁迅特有的直接和纯粹。
萧红的散文大多从一些看起来普通的小事着手,她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还原过去,没有太多煽情的语句,文章却给人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凉和压抑。如这篇文章描写,母亲去世后,她便一直没有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却让人感受到她深入骨髓的凄凉。这大概就是所谓“最深的凄凉莫过于,不去肆意地悲伤”。
这也归于作者的性格,她自小孤独,自尊心极强,性格又十分敏感,这种矛盾的性格造就了萧红后来坚强、隐忍、不向命运低头的文学风格。
文章讲述作者母亲病逝的情景,有着对年少不更事的隐隐遗憾,也有对现在物是人非的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文章适合在回忆过往伤心事时朗读,表达内心深深的痛楚,朗读时,用感伤的语调、平缓的节奏,体会文章透露出的感伤和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