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毛泽东品开国帝王(5)
-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上册)
- 卢志丹
- 5054字
- 2017-09-19 14:11:11
“决策对头”
项羽和刘邦等群雄推翻暴秦以后,地主阶级的迫切要求是重建一个新的封建国家,重建封建剥削秩序;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是要有这样一种权力,来维持他们用流血牺牲争取到的成果,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休养生息。两大阶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要求,共同表现为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这就是当时人心的归向,也是时代的需要。
在反秦斗争行将结束时,刘邦已经表现出他不仅高于群雄,而且高于项羽的不平凡的政治家的素质。他的见识要比别人的远些,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自己最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最能为面临的现实社会服务。
刘邦具备的善用人的特点,使他能对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求得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做了许多笼络人心的工作。入关以前,刘邦招降了秦南阳守,以为殷侯。此举对秦的地方官吏起到收揽人心的作用,苑以西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降。这些人的投降,一方面是他们看到了章邯被项羽所败,秦的大势已去,只能如此;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看到刘邦能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禄,因而愿意拥戴刘邦。正是因为刘邦能“与天下同利”,使各大小武装力量的首领,感到追随刘邦有“奔头”。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起义军攻破秦都城咸阳。进入咸阳之后,刘邦采纳了谋士张良和猛将樊哙的建议,把部队从咸阳撤了出来,退到离咸阳不远的灞上,并且关闭秦朝的库府。同时宣布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还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来秦朝政府任命的各级官吏一律保留原职位不动,继续维持社会的秩序。
刘邦的“约法三章”政策是非常高明的,有两方面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方面表示是保护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因此受到了地主阶级的强烈拥护;另一方面也稳定了民心,使广大劳动人民能够安心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这个政策是非常得人心的,刘邦得到了关中地区各个阶层的拥护与支持。史载,“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用以慰劳刘邦的军队,且“惟恐沛公不为秦王”。利益的重要性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在还定三秦后不久,把秦王朝在关中霸占的大量苑囿园池开放,“皆令人得田之”。因此,在不损害地主阶级利益的原则下,调整了关中紧张的土地关系,这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有利于当时的军事行动。刘邦转战山东,起初常常失利,“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又“转漕关中,给食不乏”。萧何之所以能够源源不绝地以关中的人力物力支持刘邦的军事活动,是上述符合经济发展的措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不论是平民百姓、普通士卒还是最高统帅,他们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益——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根据利益得失做出的反应。刘邦能够满足身边人对利益的要求,所以,那些人为他出生入死,攻城略地;他的决策也能适当满足天下人的利益诉求,所以得到拥护。可见,“与天下同利”作为决策的宗旨,保证了“决策对头”,没有犯像项羽那样的重大的政治错误。当然,刘邦的“与天下同利”,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他主要满足的是自己的追随者和拥护者的利益与要求。这一点在刘邦称帝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用人得当”
西汉帝国的创立者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正是这个“父弃兄嫌”的农村浪荡子,在秦末群雄并起、铲除暴秦、争夺国柄的斗争中,打败兵多将广、勇武过人、具有独压群雄之势的项羽,奠定了两汉四百多年的基业。刘邦究竟有什么样的超人才智,使自己由山野草民一跃成为一代至尊呢?初看起来,他的确文不能著书立说,武不能斩将攻城,可是他有一项常人所不及的本领,那就是善于用人。所以,毛泽东认为“用人得当”是刘邦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刘邦就个人的出身、威望、才能特别是在反秦战争中的作用而言,都远远不如项羽。但他极为重视人才,一旦发现有才能的人士,如萧何、张良、韩信、陈平、彭越、英布、郦食其、陆贾等,以及颇能指挥战斗的曹参、樊哙、灌婴等,无不采取各种策略招纳或笼络到自己的麾下,并大胆地提拔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贤任能极大地弥补了刘邦个人的缺点和不足,甚至道德品行上的瑕疵。在转变竞争劣势的用人实践中,刘邦突出的表现就是善御人杰,得人制胜。刘邦自己也总结说自己能战胜项羽是他善御“人杰”。按韩信的表述,是“善将将”。刘邦列举了使他获得成功的三大人杰——张良、萧何、韩信,而项羽只有一个人杰——范增。这就造成了双方高层人才竞争成三比一之势。曾是项羽部下的韩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后经萧何推荐,得到刘邦的重用,韩信被破例任命为三军统帅,屡建战功。萧何出身平平,“于秦时为刀笔吏,碌碌未有奇节”,受到刘邦的重用后却成了能臣贤相。
刘邦本人无大智大勇,但他靠重用贤臣勇将而取得成功,足见其用才有方。而项羽不但拒用韩信这样的帅才,就连他身边谋深智广、对他忠心耿耿的老臣范增亦不能相容共事,关键时刻范增出走,高层人才竞争成三比零之势,项羽最后惨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也就不足为奇了。
善御人杰,这比一般意义上的善于用人又推进了一大步。项羽仁而爱人,而对范增这个智慧高出自己的人杰却容不下,所以仁而爱人可得八百死士,但却难挽救他于战略失败之中;刘邦待人慢侮,“轻士善骂”,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弱点,但他善御人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的弱点,并在较量中最终取胜。
刘邦的用人特点是善御人杰,刘邦的最大历史贡献也是善御人杰,其中既包括征战时代的“三杰”,也包括他为身后举荐的“四杰”。对后者,《史记·高祖本纪》做了引人入胜的记述。吕后问即将辞世的刘邦:“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慧,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你)所知也。”西汉前期的历史证明,刘邦举荐的“四杰”的表现,同他的预言几乎完全符合,令人叹服。曹参、王陵、陈平的前后相继出任国相,周勃在安定刘氏政权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皆如刘邦所见。
如果从起用“三杰”算起,到“四杰”最后一人辞世为止,刘邦识别人杰的时间跨度为半个世纪。在这种群雄蜂起、变幻万千的时代,能达到这种程度,是十分罕见的。
刘邦提拔和使用人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在反秦战争和楚汉之争中,刘邦集团的基本力量是社会底层人员,突出的代表就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人。樊哙“以屠狗为事”,可以说其从事的是一种低贱的行当,后来跟随刘邦逃匿于芒砀山中;郦商实际上是无业游民,所以“陈胜起,商聚少年得数千人”;滕公夏侯婴“为沛厩司御”,是赶马车的,所以职责为“每送使客”;灌婴是“睢阳贩缯者也”,也就是贩卖各种布帛的人。根据秦朝规定,除了夏侯婴因为是在官府御马得以“试补县吏”,其余三人都属于“家贫”“市井”的范畴,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为吏。刘邦由于自身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跟当时的社会底层人士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能认同他们。加之刘邦知人善任,各色人等各得其所,一时间麾下形成百川归海的浩大阵势。刘邦还十分注意从原秦朝官吏中网罗人才。对那些过去曾为秦朝效力,现在转变立场,愿为反秦斗争和自己争夺天下服务的官吏,他都一一吸收进自己的“人才库”,为我所用。如曹参原来是秦朝的下层官吏,后来成为刘邦手下名列前茅的功臣,担任了丞相要职。再如阳武人张苍,秦朝时官至御史大夫,归汉后,刘邦封他为北平侯。张苍精通律历,刘邦命他制定国家管理章程,主管郡国上计。又如叔孙通,先后在秦始皇和秦二世朝中为官,刘邦把他吸收进自己的队伍,命他制定朝廷礼仪,礼仪成,赐金五百斤作为奖赏,并拜为太常,掌管宗庙礼仪。刘邦还曾打算封原秦朝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二人怕汉军不服,故而不受,后拜为左右校尉。这二人在灌婴率领下,在荥阳以东大破楚军骑兵,使“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称:“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索隐》注曰:“高祖功臣百三十七人,兼外戚及王子,凡一百四十三人。”据初步统计,明确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封侯者,如言明以卒相从和未担任吏职以客相从的,约占25%;以基层吏相从的封侯者,约占55%;其他的包括少量旧贵族后裔和归附的将与臣,约占20%。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是这些“布衣将相”,才使刘邦成就大业,开创大汉帝国。
“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在1962年1月30日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大谈刘邦从谏如流的故事:“从前有个项羽,叫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利了,项羽败了,这不是偶然的。”
对于谋臣的谏言,刘邦有比较强的辨识鉴别能力。还是这个郦食其,一次刘邦与他谋划如何削弱项羽的势力。郦食其献的计策是周武王的分封制,以笼络诸侯,分化项羽的势力。刘邦认为很有道理,命令抓紧刻印,立即实施。郦食其还未开始操办,适逢张良来访,刘邦就把郦食其的计谋给张良讲了一遍,想再征求一下张良的意见。谁知张良听罢大惊,随后对此策一一做了剖解,提出“八不可”。当时刘邦边听边吃饭,等听完,急得把嘴里的饭都吐出来了,命令赶紧销毁已经铸好的封印。
刘邦待人粗蛮无羁,但对于分析鞭辟入里的话哪怕是批评的话都能入耳入脑,并在行动上积极改正,从而保证了创建帝国的宏图伟业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实现。
读《史记·高祖本纪》便可知,刘邦的口头禅就是“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就是“这可怎么办”的意思。表面上看,一个想得天下的人,天天对着一帮能人问“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显得自己无能。其实,这正是刘邦的高明之处。对于一个卓越的政治领袖而言,真正需要他去把握的是大的方向、目标和方针,至于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多听听,多问问,天下智慧尽归我用,只要保有清醒的判断力和理性的选择力就足够了,又何须以自以为比天下人都聪明的方式包打天下呢?
“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后来,毛泽东在做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后,认为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并且由此得出了“老粗出人物”的著名论断。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也多次强调汉高祖刘邦“起微细”,还对他早年在沛县乡里颇有些无赖气的行径做了刻画。如“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对“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等。刘邦起义之前虽然是泗水亭长,但也“常告归之田”,吕后及两个孩子也“居田中蓐”。另一方面,他又“仁而爱人,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刘邦出身草莽,好吃懒做,但胸怀大志,在咸阳服役时,当他看到秦始皇巡行的浩大场面时不禁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那颗不安分的心一览无遗。这些,都是刘邦出身“细微”而又抱负高远的“老粗”本色。
后世在对刘邦的种种恶评中,攻击他起事前不务正业、泼皮无赖者居多。岂不知,正是这段放浪形骸、游戏人生的经历,使他比一般人更能洞悉人性的本质,而唯有洞悉了人性,刘邦才可能在识人、用人、容人方面表现出罕见的能力和雅量。就连所谓“盗嫂昧金”的“反覆乱臣”陈平都能得到刘邦的重用,使之成为一名一心一意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毛泽东说刘邦能打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是因为他“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这个评论,显然与毛泽东一贯主张的卑贱者胜过高贵者的观点相一致。
在古代社会,出身与文化程度时常是一致的,高贵者文化水平高,贫贱者文化水平低。由此,毛泽东在谈到卑贱者胜过高贵者的时候,总是与他的另一个观点联系在一起的,即:文化水平低的人打败文化水平高的人。毛泽东不完全否定知识分子的作用,但对干出大事的老粗们胜过知识分子的地方,却尤为有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