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淘到第一桶金

1.送报生涯

1943年6月,沃伦离开了奥马哈,重新回到弗雷德里克斯堡,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为了不让父亲牵挂,他只好和家人在一起,不过只要一放假他就会回到奥马哈,在那里度过整个假期。如果欧内斯特不在的话,沃伦会去一个牧师家中解决食宿。

这年7月,霍华德举家迁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他们的邻居是国会议员理查德·尼克松。这个小区比弗雷德里克斯堡环境更好,房前屋后种植着成片的树林,每到夏季能看到漫无边际的林海。对多丽丝和罗贝塔来说,这里像是一片仙境,然而沃伦依旧不喜欢。

沃伦中学就读于华盛顿的艾里斯迪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很多考试科目只达到了B或者C,而且学习环境也让他感到压力。班里的同学都是富家子弟,谈吐得体,举止优雅,从奥马哈小城走出的沃伦显得土气和市井,而且他不太注意个人形象,还会向老师提一些古怪的问题,加之他因为跳级而年龄偏小,和同学存在沟通距离。老师经常向利拉反映沃伦不修边幅,让他更难以适应这种学习环境。他的成绩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不断退步,上课时无法专心听讲,只是在纸上画着股票走势图,结果考试时他最爱的英语和数学竟然得了C,最差的科目老师只给了他两个黑“×”。

沃伦的中学时代和小学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个乖巧好学的孩子消失了,呈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的是一个粗鲁偏执的孩子,家人也对沃伦的转变备感惊讶和失望。很快,沃伦和几个品行不端的学生成为损友,他们经常在街上闲逛,有一次还偷了百货商场的东西。

当时华盛顿地区有一个名叫西尔斯的百货商场,每逢星期日,沃伦就和几个狐朋狗友进去,他们总是先去对面吃汉堡,然后透过玻璃观察商场内的情况,随后进入体育用品店,趁着店员招呼客人的时候就顺手牵羊,有的偷高尔夫球,有的拿球杆,然而偷来的东西他们也没有卖掉或者使用,但还是忍不住去偷。沃伦担心被家人发现,将偷来的东西藏在几个衣柜中。这种为偷而偷的行为,似乎是沃伦为缓解压抑心情的宣泄方式。

幸好沃伦对盗窃没有什么特别浓厚的“兴趣”,过了一段时间就和那帮损友分道扬镳,然而他还是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失去了在奥马哈的那种精神力量。在他眼中,繁华的华盛顿比不上奥马哈,他在家乡有熟悉的朋友和街道,更重要的是他无法在华盛顿继续玩股票,所有的兴趣和理想都被堵塞了,他无法选择继续隐忍,只有决定逃离。

沃伦将逃离的目标定在了宾夕法尼亚的赫尔西,之所以选在这个地方是因为那里有个高尔夫球场,他打算当球童来维持生计,为此还拉上了两个朋友,一个叫罗杰·贝尔,另一个叫托尼,他们和沃伦一样不喜欢华盛顿。为此他们制订了周详的离家计划,从家里偷出钱作为路费,随后一起来到火车站,登上了开往赫尔西的列车。

在车上,沃伦和朋友们感觉无比兴奋,一是因为很刺激,二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自由”。在傍晚时分沃伦和朋友到达了赫尔西,下车后,他们很快适应了陌生的环境,找到了探索新大陆的乐趣,华盛顿让他们感觉太过压抑,而陌生的地方恰好可以让他们尽情幻想。

在经历了一天的旅途劳顿之后,沃伦和朋友十分疲惫,他们来到一家旅馆里住下来,打算第二天就到球场找工作,然而刚入睡不久,几个警察闯进来,将他们带到了警察局。原来,托尼因为个子小而被他人误认为是沃伦和贝尔绑架了他。沃伦在警察局里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说服了警察,很快被放出来,然而这件事让他们十分扫兴,三个人商量一番决定回家。

第二天沃伦回到华盛顿,等候多时的霍华德和利拉喜极而泣,没有责怪他,而是紧紧拥抱了他,从此对他更加关爱。霍华德对沃伦说,他和利拉知道他想念奥马哈,不过他们都很爱他,一家人应该生活在一起,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相互帮助。其实,沃伦也不喜欢这种叛逆式的生活,这和他的本性相背离,而他这段时期的表现,也着实让霍华德和利拉感到震惊和费解。霍华德担心沃伦再次出走,特地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沃伦表面上答应,心里还是抑制不住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居住在华盛顿的那几年,沃伦和其他美国民众一样,深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虽然没有直接被战火侵袭,然而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扔下原子弹的消息,引起了他的关注,为此他还和邻居杰里·穆尔讨论了有关原子弹的问题。沃伦十分关注广岛事件,他担心原子弹爆炸之后会在全世界引发连锁效应,最后让整个世界毁于一旦。杰里回忆说,沃伦当时的表情几近恐惧。

华盛顿依然让沃伦打不起精神,霍华德虽然和儿子沟通过了,却还是担心沃伦会再度离家出走,于是加强了对他的看管。沃伦整日被好几双眼睛盯着,更加郁郁寡欢,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仍然很差,霍华德不断督促他,沃伦有些心烦意乱。

一天,沃伦看到有人为《华盛顿邮报》送报纸,一下子产生了兴趣,他马上应聘成为一名送报童。不过霍华德担心这份兼职会分散他的精力,就要求他必须将学习成绩提高,否则就不能做送报的工作。沃伦不想这唯一的兴趣也被剥夺,开始加倍努力学习,成绩果然进步很多。

沃伦是一个做事喜欢动脑子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送报体验,他发现一个被别人忽视的事情:《时代先驱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发行路线几乎一致,而在当时这两份报纸是人们订阅最广泛的,发行量不相上下。沃伦顿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同时送两份报纸岂不是可以赚双份的钱?

有了想法立即行动是沃伦的准则,他马上到《时代先驱报》的发行处申请到送报名额。这样一来,他用一份工作的劳动量赚到了双倍的钱,而且也不必担心订户减少,因为订户一旦确定了一份报纸往往会订阅另一份,而绝大多数的订户也只会在《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中任选其一。

每天清晨,当和沃伦年龄一样大的孩子还在睡懒觉时,他已经在送报纸的路上。不久,沃伦又找到一个下午送报的工作,报纸叫《明星晚报》。当时,这份报纸的订户群体是上流社会的人,很多人都是华盛顿的贵族,沃伦知道这些人更注重服务的品质,所以不管天气如何恶劣他都会风雨无阻地准时将报纸送到订户手里,大家对这个年轻瘦高的送报员十分满意。

沃伦的送报工作得到利拉的支持,在母亲看来这是一个让儿子锻炼社会技能的机会,不过她也担心体弱的儿子送小山一样高的报纸会很吃力,所以她尽量为儿子送报争取时间。每天早上,利拉早早起床为沃伦准备早饭,因为沃伦必须赶上发往马萨诸塞的早班车。当时,沃伦的公车通票号码基本都是001,这意味着他是第一个买票的人,这个序列的汽车司机都认识这个叫沃伦的报童。

送报纸看似是一个体力活,其实也需要动脑子。当时沃伦说服了负责分派路线的经理,将一条比较好的送报路线留给了他。所谓好的路线,就是指有机会接触上层人士的路线。在沃伦争取的路线中有一栋名叫韦内斯特的公寓,在华盛顿的闹市区,是当时最高档的公寓,里面住着法官、上校以及六位参议员,还有其他军政司法界的要人。沃伦得到了和上层人物结识和交流的机会。

起初沃伦送报的时候,是抱着全部报纸一层楼一层楼地送,这样很浪费力气和时间,后来他总结出新的方法:在一共八层的韦内斯特公寓里,先将一半报纸放在四楼的电梯平台,然后拿着另一半上八楼,可以在各层之间送报,在从上往下的期间报纸会越来越少,省时省力。由于当时订户是先订报后交钱,所以送报员是月底收费,有些人挨家挨户收费,浪费时间且效率不高,还有些人早上去收钱,订户没有起床,而白天又要工作不在家……沃伦规避了这些错误方法,他将一个信封放在服务台,让订户将钱放在里面,这样就能节约很多时间,对订户来说也很简单,他们无论上下班都可以顺便将信封放到服务台。

由于还在战时,一些订户会不断搬家,有些人会因此赖账,等到送报员上门收费时已经房屋易主,沃伦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蒙受了损失,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与楼层的管理员和电梯员做交易:免费送他们一份报纸,让他们提醒自己哪些订户近期会搬家,以做好防范。尽管如此,有些人即便不搬家也会恶意拖欠,虽然沃伦有些内向,然而对于长时间拖欠报款的订户也会上门索要。

当时有一个上流社会的夫人拖欠报款,沃伦几次留言她都装作没看到,沃伦很无奈,他只好通过服务台传话,那位夫人依然不理睬他。后来,沃伦又通过在门缝里塞字条的方式催款也没收到回音。沃伦实在忍无可忍,在一天早上去了她家,敲开房门后,终于让这位夫人老老实实地付了报款。

沃伦的工作效率很高,500份报纸他只需一个钟头就能送完,因为他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最完美的送报路线,被人们称为“超级报童”。

沃伦在送报的时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赚到更多的钱呢?那本名叫《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里提到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丰富你的产品线,能增加总收益。这样,沃伦在送报时会向订户推销杂志。有一个月,他的总收入是200多美元,其中除了送报的固定工资175美元之外,余下的都是他推销杂志赚的钱。这笔收入,比沃伦老师的月工资还要高,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些钱乱花,而是锁在抽屉里,家中任何人都不能染指,因为这是沃伦打算日后投资的原始资本。

虽然当时沃伦家的经济状况改善了很多,但利拉还是支持沃伦送报纸,当然不是为了让他赚钱,而是让他在工作中展现自我价值,遇到沃伦生病时,利拉还会帮助他送报纸。

尽管沃伦热爱送报纸的工作,但是每逢假期他还是会准时回到奥马哈度假,将送报的工作交给一个名叫沃尔特·迪尔的朋友,沃伦会将自己设计的送报路线告诉他,迪尔对沃伦的精明十分钦佩。这件在外人看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沃伦的悉心琢磨和策划下,成为一桩体现了商业智慧的管理和营销的经典案例,足见沃伦用心之深。

2.政客家庭的新体验

很多男性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一位伟大的母亲,比如华盛顿、林肯、卡内基……不过沃伦是一个例外,母亲利拉虽然给予他生活上的照顾,但在精神和爱的层面却更接近一个施暴者。对沃伦成长影响最深的是霍华德,他的教育方式对儿子的成长有指导意义,霍华德当过证券经纪人,后来跻身共和党议员之列,他的思维方式、职业背景都在不断启蒙着沃伦。

霍华德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这跟他童年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霍华德的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女人,虽然在家庭花销方面很吝啬,但在教育子女的投入上却十分大方,她舍得花钱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十分优秀:一个儿子成为化学博士,另外三个儿子和女儿成为学士。

由于早年家庭经济状况不好,霍华德总是拿着报纸沿街叫卖,穿的是哥哥们穿剩下来的旧衣服,放学回家还要帮父母做家务以及去店里打零工,也像母亲一样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当然,贫穷的经历让霍华德明白钱的重要性,在他成家之后,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妻子和儿女们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霍华德最辛苦的时候曾身兼三职:做证券经纪人,星期日去给成人授课,同时还要去一所公共学校的委员会任职。不过,霍华德和他父亲欧内斯特不同,他不是一门心思赚钱的小商人,他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霍华德的才智和责任心遗传给了沃伦,这从他当报童和对金融的强烈兴趣上就能看出来。起初霍华德想让沃伦成为神职人员,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后来才发现儿子对股票的强烈兴趣,他担心儿子会变成一个“威尼斯商人”,但后来发现,沃伦攫取财富的欲望并没有超越道德的护栏。

霍华德早年的证券经纪人职业经历极大地影响了沃伦,他将儿子带入股票的世界中,沃伦深受影响,一步步成为金融达人。

霍华德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在1942年胜选成为国会众议员,却在1948年竞选落败,他打算回到以前的公司,不过这时他的合伙人卡尔·福尔克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完整的运营体系,不再需要霍华德加入,霍华德只好单独创业,重新寻找客户。

1951年,霍华德再度通过竞选成为众议员,但很快因为和共和党人的政见分歧,彻底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身为理想主义者的霍华德,并不适合在政治旋涡中逐浪,他不贪图钱财,甚至拒绝给自己涨工资,当他的收入从1万美元涨到1.25万美元时,竟然将上涨的部分退了回去,至于议员所享有的其他特殊待遇他也一概拒绝,还对外抨击这种现象。

霍华德内心有着强烈的道德感,他对人际交往也不很感兴趣,特别是那种拉选票、讨好选民的应酬,在他看来都是无聊透顶的,他不喜欢趋炎附势,而是固执己见。一次,他对一项劳动法案投了反对票,得罪了工人选民,后来他带着沃伦去看球赛时,遭到很多选民的漠视,不过霍华德还是保持了应有的绅士风度。

霍华德的从政做派很独特,只要政府发出对某个决议的投票,他不会盲目地赞同,而是认真分析会不会给群众带来利益以及是否有长远的积极影响。他曾经联络其他议员撰写了一份建议书给政府,敦促美国尽快迫使纳粹投降,还在反纳粹的立场上加入维护公民自由权利的内容。

尽管霍华德心底无私,但客观地说,他的一些观点难免偏狭,他所崇尚的自由观其实是狭隘片面的。在二战结束后,霍华德对英国持反对态度,他认为英国总是不遗余力地从美国身上捞取便宜,而无视英国在二战中抗击法西斯的贡献。一次,霍华德在深夜驱车经过英国大使馆时竟然大发雷霆,他斥责英国人彻夜不眠地榨取美国人的钱。另外,霍华德对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都不满,认为那是美国用自己的钱去填欧洲的无底洞……霍华德的思想完全和当时的主流政治潮流相违背,到最后发展为极端的排外主义,他甚至希望美国政府能倒退到二战前的状态。

霍华德的偏见注定他的政治生涯很短暂,不过他也是一位有预见性的议员,他的很多建议,例如政府保护储蓄债券持有者权益的提议,都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虽然霍华德不是一名合格的国会议员,但他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的正直、无私和使命感、责任感一直被沃伦所崇拜,不过那种偏激狭隘的视角除外。沃伦是一个更加理智和客观的人,他爱霍华德,但也深知父亲身上致命的缺点,所以他经常是表面上听从父亲的意见,实际上却从来不采纳,因为他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看清了霍华德的很多行为是走教条主义路线。他的政治观点是:政府并非人民的敌人,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分子他应当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做出努力。然而,沃伦对从政并无兴趣,他希望在金融投资领域显示自己的才干。

霍华德经常教育沃伦不要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沃伦将这个忠告当作毕生做事的准则,他后来虽然赚钱无数,不过很珍惜赚到的每一笔钱,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沃伦14岁那年,霍华德走进他的房间,发现儿子在写着什么东西,霍华德询问他在写什么。沃伦告诉霍华德,他正在填写纳税单,他觉得该为自己的收入纳税了。霍华德听了之后十分高兴,他认为儿子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表示愿意为儿子缴纳第一笔税款,却遭到沃伦的拒绝:“不,爸爸,这是我自己的责任,应该由我自己来承担。”

沃伦铿锵有力的回答让霍华德十分赞赏,他终于发现,这个瘦弱的孩子内心竟是如此强大、成熟和坚忍。正是这一系列的性格特征,预示着沃伦的传奇人生正在拉开帷幕。

3.成立弹子球公司

沃伦四岁那年,姑姑爱丽丝送给他一个很精致的镀镍钱包,沃伦将它挂在腰带上,俨然一个百万富翁。霍华德见状打算给儿子的钱包里塞进几个硬币,沃伦却拒绝了,他说:“爸爸,你要知道,它不会一直空着的,我要靠自己的能力把钱包装满。”这个有志气的回答让霍华德十分欣慰,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沃伦只是个孩子。

谁也没想到的是,沃伦牢记自己说的话,开始了他的赚钱计划。一天,他把利拉的糖果拿出去摆在家门口兜售,利拉看到后十分惊讶,她告诉沃伦:“我知道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钱包装满,但你不能在没有经过我允许的情况下卖掉我的糖果。”沃伦却说这是他向母亲借的,并且很快就能偿还一整盒新的糖果。当然,没有人会从一个四岁的儿童手里买糖,沃伦的第一次生意草草收场。

不过沃伦没有放弃,不久之后,他和邻居家的孩子拉塞尔在繁华的街道旁边摆了一个小摊位卖柠檬水,虽然无人问津,但也没有挫伤沃伦做生意的积极性。

沃伦早在童年时代就显示出对投资股票的信心和能力,他积累了丰富的股票知识,当然只是对股市的分析和基本的计算。多丽丝也提醒过弟弟,他并没有做出任何业绩。虽然姐姐说的是事实,然而沃伦并不服气,他认为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进行成功的投资。在他11岁时,他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只股票,还动员多丽丝和他一起买了他认为走势不错的股票。沃伦相信,姐弟二人的投资一定会为他们带来回报。

当时沃伦购买的股票每股价格是38美元,姐弟二人倾其所有,各买了3股。然而在他们成为股东之后,这只名叫城市设施的股票很快跌到每股27美元,沃伦顿时产生了压力,他也突然意识到用别人的钱验证自己的预测是不明智的,不过很快股价上涨到40美元,沃伦立即抛售,姐弟二人净赚了5美元的利润。尽管如此,沃伦并不把这次投资看成是成功的,因为在他们抛售不久该股票的股价一路上涨到200美元,让姐弟二人失去了大赚一笔的机会。然而这次经历给沃伦留下了三个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不要介意股票的买入价格;第二个教训是不要见利就走,要沉得住气;第三个教训是慎用他人的资金,因为一旦失误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在沃伦送报的那段时间,他一共积攒了2000多美元,这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然而沃伦并不满足,他时刻找寻着新的赚钱机会。当时他的中学同学唐纳德·丹利成为他的投资伙伴。

丹利的人生比较凄惨,他的母亲死于战乱,父亲是一位忙碌的律师,整天忙着和客户打交道,没工夫照顾丹利,丹利本人十分痴迷科学且在维修方面很有天赋。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和沃伦混在一起,两个人相处得很融洽,都没有酗酒、抽烟等不良嗜好,而且他们都对数字十分敏感。两个人经常做一种数字游戏:一个人随机说出一堆数字然后快速计算。

一次,丹利花了25美元购买了一部二手弹子机,作为他和沃伦业余消遣的玩具,不过机器零部件陈旧,总是出毛病,丹利利用他的维修天赋将机器修好了,沃伦对他十分佩服。后来,沃伦灵机一动,提出将弹子机出租给理发店的建议。随后,沃伦立即联系理发店并谈妥了合作方式:与理发店老板将弹子机赚到的钱对半分成。

仅仅过了一天,沃伦和丹利的弹子机就为他们赚到了将近15美元的利润。又过了三四个星期,他们的业务扩大到附近的七家理发店,沃伦为此成立了“威尔森游戏公司”,每个星期的净利润达到50多美元。后来沃伦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时他从未想过生活是如此美好。

在公司成立之后,沃伦和丹利各自发挥长处,沃伦负责开拓业务和选购二手弹子机,并将所有账目记载入册,财务情况整理得有序清晰;丹利则负责维修购买回来的二手机器并对客户进行售后服务。为了防止一些无赖捣乱,沃伦他们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总会将自己装扮成大公司的业务员,每次有理发店的老板让他们更换新游戏机时,沃伦会故意打着官腔:“先生,我也很想这样做,但是你知道这件事情必须经过我的老板同意才行。”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沃伦有了一个新的爱好:收藏硬币。原来,当时出租弹子机的收入很多是硬币,日积月累和它们打交道让沃伦爱上了这些银光闪闪的东西。为了方便收藏,他弄来硬币收集板,上面遍布圆形的凹陷小槽,每个正好能塞进一枚硬币。突然有一天,沃伦意识到这个收集板可以制作成模具,制造出能在自动售货机上使用的代币。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丹利,丹利马上查阅资料,研究铸造硬币的原理。随后,他们去垃圾场搜集到一些废旧金属,在丹利家的地下室弄了一个汽油炉生产代币。经过几次实验终于制造出十分逼真的代币。

一天,丹利的爸爸撞见了他们在铸造代币,问他们在做什么,丹利顿时吓得手足无措,沃伦却冷静地回答说他们在完成物理老师布置的金属铸造原理研究的作业。后来,丹利的父亲再次撞见他们在烧炉子,很诧异地表示这个作业怎么还没有完成,沃伦马上说这是新的实验。后来,在实验的过程中沃伦算了一笔账:去垃圾场搜集金属是零成本,不过要耗费汽油钱,交通费和燃料费以及人工费加在一起,一枚假币的成本高于一枚真币,因此他们放弃了这项工作。

铸造代币虽然是一场闹剧,却透露出沃伦“以低价值换高价值”的经商思路;弹子机生意,让沃伦在获得丰硕资金回报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经验,更体现出他在投资领域的敏锐嗅觉和缜密的思维。一颗小小的弹球,在一个灵光头脑的运作下,完全有机会升级成利润不菲的交易。

4.开劳斯莱斯的绅士

巴菲特16岁时,和丹利花费350美元从废品收购站淘了一辆1928年生产的劳斯莱斯。这辆汽车是一个专为女士购物设计的车型,前排只有一个座位,后排空间很大。这个“废物”在别人眼中早已没有价值,然而巴菲特却从中看到了商机。当他们开着这辆破车回家时遭到了警察的拦截——没有车牌。巴菲特急中生智,亮明了他父亲是国会议员的身份,警察才放过了他们。

把劳斯莱斯弄回家之后,丹利将它修好并油漆成了深蓝色,将它租出去几次,不过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路人看到车里的人。巴菲特建议他们开着这辆车去市中心,于是和丹利以及丹利的女朋友诺玛装扮成一对有钱的夫妇和司机。巴菲特要求扮演贵族,这样丹利就只能扮演司机,穿上霍华德的黑风衣,握着方向盘,而巴菲特则戴着高帽子,优雅自得地坐在诺玛身边。

当巴菲特三个人驾车经过《华盛顿时代先驱报》的大楼时,根据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计划,丹利将汽车熄火停下来,随后跳下汽车支起发动机盖,在下面反复维修着,好像在做着什么研究。这时有不少路人停下脚步看他们,巴菲特趁机举起手杖敲打着挡风玻璃,示意丹利汽车在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没过多久,这辆车就被“修”好了。

后来,这辆汽车每天为巴菲特他们带来30美元的收益。身为高中生的巴菲特,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可以买下一座农场。在他15岁时,他从霍华德手中买下了一座位于内布拉斯加的40多亩的农场,花费了1200美元。这座农场从未被人垦殖过,巴菲特将它租给了一个农夫,摇身一变成了农场主,巴菲特的个人资金已经达到了6000多美元。

很快,巴菲特购买农场的事情在学校传开了,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拜金主义者,用“农场主”来称呼他,还开玩笑说百货商店等着他去买新鞋子换掉他的旧鞋。每每遇到这种事,巴菲特只是耸耸肩,他不会针锋相对地报复别人,能避免冲突就尽量避免。不过,巴菲特还是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从来不会打扮自己,他的穿着很简单,总是穿着很土气过时的运动鞋且一年四季保持不变,无论是送报纸还是去理发店谈生意都是这身打扮。

由于巴菲特比较瘦,脖子细长,却总是穿着一件偏大的衬衫,当学校要求学生着正装的时候,他换上的却是洗得发白的旧西服,破损的皮鞋露出了袜子。于是有同学开玩笑说巴菲特是乡下人,还讽刺他“应该把你和你的那双鞋一起扔出去”。不过巴菲特似乎不怎么在意,因为他不觉得穿得好看就会显出自己有身份。不过,他这种节俭到不修边幅的做派,让姐姐多丽丝不敢在学校撞见他,而多丽丝当时是参加过杜鲁门总统女儿生日宴会的社交名媛。

由于巴菲特精于炒股,学校很多老师都从他那里获得炒股信息,然而巴菲特也质疑自己为何会迅速走红,用丹利的话来形容,就是巴菲特拥有超过常人的敏锐洞察力。

巴菲特从高中毕业时,老师给了他一段评语:一双明亮的眼睛露出对商业的渴望,简朴的发型看起来温和乖巧,未来将成为经济学家。

毕业后,巴菲特和丹利不得不走各自的人生道路,不过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来丹利继承了一笔6000美元的存款,巴菲特之后不断为他提出理财的建议,丹利则将每一条建议都记在心里。

霍华德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巴菲特的独立思考能力很突出,他不会盲目从众,所以在外人看来有些另类,尤其是别人在谈论体育和娱乐新闻时,他却在埋头研读和股票有关的信息,所以和别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虽然性格温和的巴菲特从不和别人争吵,不过也和任何人走得不太近。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人,然而巴菲特却并不在意,因为他将学习之外的精力都投入金融研究中。

在初试牛刀之后,巴菲特开始密切关注美国的股票市场并计算出获利的最佳平均价格,他在投资领域的天赋和积累展现出来,甚至超过了很多混迹股票市场的老股民。此时巴菲特已经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专家。当很多男孩收看体育节目时,巴菲特则专心致志地研究股价走势图。在学校里,他被人称为“股票专家”,甚至一些老师会想尽办法从他那里得到有价值的股市情报。

巴菲特被当成先知一样的人物,并不是他在股市上有惊人的作为,而是大家凭借直觉认为他是一个内行,因为他能通过理性的手段将知识转化为创造财富的工具,他从来不会被任何信念所打动,能打动他的只有经过缜密逻辑分析的事实和数据。

虽然特立独行,但巴菲特并非不想融入集体,只是他怎么努力仍然会被边缘化,当同学们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巴菲特却还是一个单身狗,他似乎在谈情说爱方面反应迟钝。不过,巴菲特的演讲能力还是很吸引人的,总会有喜好经济学的同学向他请教问题。虽然巴菲特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股票上,不过当他加入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之后,他精湛的球技博得了同学的称赞,社交圈子终于有所拓展。

生来谨慎的巴菲特,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在中学时代的落寞和另类,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交圈子,相反,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人脉资源的重要性,他不介意今日的孤独,他在为明天的众星捧月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