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杯好茶,相逢何必曾相识

泡茶第一步 选茶

茶之源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药物书。关于“茶”的这段历史,到底藏着哪些故事?到底有何奇妙之处?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那些厚重的茶史,揭开“茶”的神秘面纱。

茶之渊源

常言道: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世界上许多人不可缺少的物品,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带给人们更高的精神享受。赏茶、泡茶、品茶之余,又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渊源呢?

佳茗的由来。陆羽《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公元前2737年的一天,民间一位叫神农的人,在一棵野茶树下架锅烧水,稍事休憩。这时,一阵凉风吹来,几片翠绿的野茶树叶随风飘落在即将烧开的水中。没一会儿工夫,锅水就变得微黄,神农看了觉得非常奇怪,当即喝了几口,其甜醇清香的感觉让他惊讶不已,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自此以后,茶便被世人所发现。

神农尝百草。民间还有另一个甚为流传的故事。话说神农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可以把吃下去的食物看得一清二楚,这样根据食物在肚中的变化判定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一天,神农吃了一种开白花的树叶,吃后不仅有种苦尽甜来的感觉,而且肚里的有毒食物也被这种汁液给清除掉了,整个人就像是被上下“查”了一遍,于是称这种树木为“茶”。从此以后,每当神农尝草寻药中毒时,便嚼一下随身携带的茶树叶,果然毒害被解除了。神农就把这种茶树叶介绍给更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从瘟疫灾害中被解救出来。

上面这些历史记述,也许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吃茶的开始,于是,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才会谈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茶作为饮料始于神农氏。

茶之演变

从茶叶的发现、利用发展到现如今种类丰富的茶类,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佳茗最初为药引。在茶文化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由此可见,茶最早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在于其解毒排毒的功效。古人正是发现并认同了茶的这一功效,从神农时代到春秋之前,一直把茶叶当作药物或是药引。一旦身边有人患病就效仿神农氏,从野生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新鲜芽叶,放入水中熬煮,再让患者饮其汁液,或是配合其他药物以祛病养身。虽说这种做法获取的茶汁略显苦涩,但其解毒消炎的功效是不可忽视的。

品茗文化中的茶食。在现代茶学界,茶食就是指用茶掺食加工而成的食品。品茗搭配茶食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增添了茶文化的精彩,又为饮茶平添了几分情趣,更扩大了茶文化的范畴。然而,茶做食物并非近现代才发明的新创意。早在汉代之前,人们就开始以茶当菜,或是煮作羹饮,这就是最初的“茶食”,只不过对食物的解毒作用是此时用茶的主要目的。随着茶叶的普遍饮用,到了唐宋时期,皇宫、寺院及文人雅士间开始盛行茶宴。可以说,那时的茶宴就是有钱人或是有权人的享受。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茶宴逐渐消失,茶食则传入民间。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茶馆里,茶食不但品种丰富而精美,而且各地皆有自己的特色。

饼茶与串茶的出现。随着饮茶风尚的日渐传播,运输和储存茶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首先想出了把茶叶加工成饼。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介绍,此制作方法一般都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共七道工序。到了唐、宋两代,中国饼茶生产进入鼎盛时代。事实也证明,经过这种方法制得的饼茶大大改善了茶汤中的青草气和苦涩味。饼茶饮用时,要先敲碎,再碾细、过筛,最好用沸水冲泡盏中的茶末,当然也少不了一套专用工具。唐代人还习惯把一个个茶饼用黑茶叶包裹住,并在中间打一个洞,再用绳子穿成串,故称“串茶”。

茶膏的由来。茶膏的出现与唐代做饼制茶工艺有直接关联。陆羽在《茶经》中对饼茶制茶工艺提到“蒸、捣、拍”三个工序,在各种作用下,会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认为,好茶一定是外形“含膏者皱”,这里的“皱”就是指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到了宋代,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并采取特殊工艺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

散茶的由来。散茶技术的发展、流行与明太祖有直接关联。朱元璋称帝前,所接触的基本上是流行于社会底层的散茶。因此,这位皇帝对散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且朱元璋秉性简朴,他的喜好自然就左右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散茶由此成为当时的饮茶主流。在散茶的制作过程中,早期散茶和制饼茶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用蒸汽的方法来杀青。《农书》中提到元代茶有茗茶、抹茶、腊茶三种,其中茗茶和抹茶均属散茶之列。

饮茶方式的演变。早在远古时代,茶叶被当作药物,称为“苦荼”。秦汉时,出现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饮茶方式,就是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炙烤,然后捣成细末,冲入开水,放入葱、姜、橘子调和而成。至今,傣族饮的“烤茶”还一直沿袭这种饮茶方式。唐宋时期,饮茶之风盛行,最为人们推崇的当数福建的建溪茶,此茶呈团饼形,又称“龙团凤饼”。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的芽茶就是现在的散茶。现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出现了速溶茶、冰茶、液体茶及各类袋泡茶等饮茶方式。

茶之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饮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爱好,俗话常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不尽相同,其饮茶习俗也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老北京的大碗茶。提起老北京,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大碗茶。早年间,什刹海海沿、城门脸儿附近、天桥一带常能碰见卖大碗茶的。这些人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买卖,支上板凳就算开张了。那时的大碗茶有两种,一是煎茶,就是直接把茶叶投入开水中煎熬;一是特有成茶,用备好的大碗盛上煮好的茶。现如今,像老舍茶馆、吴裕泰茶庄、张一元茶庄等都是留存下来的大碗茶老字号。

蒙古族的咸奶茶。喝咸奶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茶习俗。其原料来自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器具是铁锅。咸奶茶滋味好不好,营养成分高不高,与用茶、加水、掺奶及加料的先后次序有很大关系。做到器、茶、奶、盐和温的相互协调,才能制成美味可口的咸奶茶。

藏族的酥油茶。藏族人民历来视茶为神之物,民间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饮茶方式主要有酥油茶、奶茶、盐茶、清茶等,而藏族酥油茶是诸多茶饮中最受欢迎的方式。此茶是将特制的茶叶制成汁,加以酥油、食盐和精制香料,再在茶桶中用茶杆搅成水乳交融状。酥油茶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可暖身御寒、补充营养,也可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

侗族打油茶。打油茶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也是侗族的重要礼俗。主要原料是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生、猪下水、葱花、糯米饭等。喝茶时,主人会给你一根筷子,如果你不想再喝,就将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就不会再斟。如果不是这样,主人就会一直陪你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