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与家庭,哪个更重要
最近李艳遇到了一个难题,在选择继续考博士还是在家专职带孩子的问题上,她犹豫不决。
2009年李艳硕士毕业,正准备接考博士之际,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本想打掉孩子继续自己的学业,但是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她暂时放弃了考博的打算。十个月后,宝宝平安出生,月子过后,李艳又想起自己的考博计划,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一边带孩子一边看书。可是孩子的哭闹声总是让她静不下心来。就这样放弃考博的计划,李艳心有不甘,但是看着可爱的孩子,又舍不得送回老家抚养。
李艳每天都在这两种抉择中苦苦挣扎。晚上躺在床上时,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李艳就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要到晚上很晚才能看到妈妈。学校的家长会都是外婆去参加,以至于许多小朋友认为她没有妈妈。那个时候,她认为自己在妈妈心里还不如工作重要,所以一直以来对妈妈的感情都很冷淡。
李艳不想孩子重蹈自己幼时的覆辙,但是又不愿意自己的人生计划就此被打断,在她的内心中,一直铭记着妈妈的话:“以后一定要当博士,这样才能有出息。”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激情与安定,哪个更靠谱
刘阳现在最怕面对的时刻,是和父母坐在一起吃饭,饭桌上父母永远都是那一句话:“某某的闺女和你一样大,孩子都会满地跑了,你什么时候才能有个着落呢?”
事实上,刘阳心里和父母一样急,只是此刻的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公司中的姜凯为人忠厚老实,各方面都很优秀,对她的关怀无微不至。可于姜凯之间总是差一点东西,那就是缺少火花,在一起更像是朋友、亲人,没有心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偏偏只有远在南京的陆航能够给她。刘阳和陆航相识于公司的酒会,陆航代表他的公司参加,短短一个星期的相处,两个人就被对方所吸引,之后一直通过网络、电话联系。
陆航的家人、事业和朋友都在南京,刘阳知道陆航不会放弃这一切来到上海找她。两个人不止一次地争论过这个问题,陆航希望刘阳能够到南京发展,并承诺会为刘阳安排好一切,但是刘阳却迟迟做不了决定,一方面是自己在上海发展地不错,到了南京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更重要的是,刘阳忘不了三年前的那场经历。
三年前,刘阳大学毕业,为了不与男友分手,她离开了从小生长的上海,与男友来到了北京。起初,他们还是很恩爱,但是男友的父母不喜欢刘阳,总是在其中百般阻挠。最后,男友竟在父母的安排下,瞒着刘阳去相亲,对方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固定的事业,比起当时什么都要靠男友的刘阳,男友的感情天平开始倾斜。
最后他向刘阳提出了分手,刘阳只好带着满身的伤痛回到了上海,那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刘阳偷偷到医院堕了胎,然后一门心思放在了事业上。现在两个选择摆在自己面前,刘阳犹豫了,她不知道自己该选谁。
·A与B不可兼得的双趋冲突
一般而言,我们在实际问题上需要做出选择问题时,往往是由旧有经验发挥决策作用,那些曾经的经历往往会成为新的问题处理上的一种标准,尽管这种标准是否正确得当。但也恰恰是这样一个模糊、无法量化的标准致使自己在现在的选择中徘徊不定。
李艳犹豫的根本根源在于她的母亲。李艳从小的记忆中,多是一个人在家独处,妈妈一直忙碌,直到很晚才能回家,这是典型的女强人母亲。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对孩子的关爱甚少,给幼小的李艳造成了成长过程中的深远影响。所以,李艳会自然而然地认定,如果自己继续考博,就会严重忽略孩子,这同她幼小的成长经验中已经充分体验得到。从内心而言,李艳认为母亲对不起自己,所以她不愿意做第二个“母亲”,不想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道理似乎不复杂,但既然这样,李艳就可以放弃考博而专心照顾孩子,而她为什么还要犹豫呢?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原因,即李艳内心中对母亲认同的那一部分。这一点也许李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努力追求学业以及事业上的成功,她的潜在动力也恰恰来源于母亲,因为母亲很优秀,她也不允许自己比母亲差。也许在她的幼年时期,还有不少人在她面前赞扬过母亲,或者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得到母亲那种来自工作上的自信,这就更使得她认为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这种影响也同样是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现在,你基本上可以理解犹豫是一种心理冲突的表现了吧。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某些事情上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迟疑,不果断,做事拿不定主意,这是当事人对价值观不能做出轻重缓急的排序所导致的结果。尤其当人们面对多重选择时,就更会出现犹豫的冲突心理。
没错,犹豫是生活中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适当的犹豫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头绪,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过分的犹豫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犹豫,是因为人们的需要会部分或全部地得不到满足,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于是就容易产生挫折感。
在心理学范畴,犹豫,反应的是人的“双趋冲突”。双趋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个体,而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就是一种双趋冲突。
故事中的刘阳,她的过往经历同样也造成了她如今对爱情的两难选择:是冒险还是要安全?追求激情之爱,可能受伤,但是接受平淡之爱却又心有不甘。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放弃一者,或者同时放弃二者而追求另一折中的目标。
·选择所爱,爱所选择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老话,它很恰当地诠释了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对自己的价值观排序清晰明确。
在李艳的犹豫上,可以看出李艳一方面认同了母亲追求事业的方面,另一方面在责怪母亲当初的选择。当李艳内心完全理解了母亲,接纳了这一对矛盾,自己就会从纠结状态中获得缓冲,从而做出进一步选择。
李艳在考博和孩子之间的犹豫,体现了两种价值观,一种是家庭为重,一种是事业为重。她对母亲的事业追求既认同,但同时又因为自己童年被忽视而不接纳,她因为不能整合这一对“矛盾”,没有完全理解母亲,接受母亲,因此,才会到自己这里体现为两种价值观交锋,她才会陷入两难的境界中。如果她能体会到这种为难,也能追溯和理解母亲的为难,看到母亲追求事业时对女儿同样也很内疚的一面,融合了这一对矛盾,就能接纳自己的作为,不论哪一种选择,就都会安心接受了。
如今已经成为母亲的她,如果能体会这一两难选择,恰好是理解母亲当时为难心境的契机,是治疗母女关系的一个契机,从而自己也将不再承担这种两难痛苦。
一个人,如果不能接纳别人,痛苦就会在自己身上再次轮回,进而体会相同的痛苦。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了别人,才能最终接纳自己。
对于刘阳而言,她在两个优秀男性之间的犹豫,其根源在于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因为她曾为爱情背井离乡,却遭到了背叛。所以当再次遇到异地恋时,她害怕自己会重蹈之前的覆辙。所以,尽管她并不爱忠厚老实的姜凯,但是姜凯给她的安全感,还是让她犹豫了。左右刘阳选择的根本在于她对情感的核心价值观的诉求是什么,一旦认定了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选择的结果也就自然会浮现了。
但是,不论做哪种选择,我们都无可避免地失去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不是这样的后果,我们也不能如此徘徊痛苦。那么,对于这种结果,我们一定要坦然接受,因为这个结果产生的前提,我们是考虑了对自己最佳利益的情况下失去的这些东西。就好像太阳和星星,你不能两个都想要,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当下是需要太阳的炙热还是需要星星的浪漫。
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不要选择了A,心里却心心念念地想着B,这样只会给自己增添更多的烦恼。
·改变犹豫的4种方法
1.将犹豫用笔头明晰表达出来
要知道使自己产生犹豫的原因不是现实上的冲突,真正的冲突来自内心的某些信念。如果只是解决表面上的冲突,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当感觉矛盾的时候,不妨找支笔,将矛盾双方分别列出来,看看自己最后恐惧的到底是什么,当我们将两条线索清晰化,就会越来越逼近问题的核心,自己才能看清楚矛盾的根本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我们肯不断地去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就能够慢慢看到自己的内心,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2.学会折中
很多时候,我们把问题看得过于绝对化了,任何选择都有无数个中间过渡层次的,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信念容易让我们陷入僵局。
3.多接收对自己的选择有利的信息
如果你已经做出了选择,就多多收集和强化对自己选择有益的信息,坚信,选择的就是最好的,之后无论发生什么,只要去接受和顺应就可以了。
4.尊重自己的内心做选择
有的人在做选择时,会习惯性地想他人会怎么看自己,导致本已做好的决定开始动摇。或者总是向别人询问自己该怎么办,其实我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角,答案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只要我们愿意向内去挖掘,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性,他人给出的答案往往都是自身经验的结果,不一定适合自己,而且还可能给自己设定了很多障碍。如果想寻求外援,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心理咨询师会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