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格迥异的民居

1.日本防震的房屋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农村传统的房屋多是木体瓦顶房,用隔扇和位窗隔开房间,多用拉门。城市的楼房也很少有高楼大厦,在质料和结构上特别注意防震。

2.驱邪祈吉的建房习俗

日本民族建造房屋十分讲究风水,要请专人选择吉祥之地。开工前要举行“地镇祭”,即祭祀地神和各种镇邪之神,清除缠附于地基的妖魔鬼怪。在上梁时要举行“上栋祭”,即在房顶设一个祭坛,请神灵驱鬼邪,保佑房屋顺利落成。

3.日本坐卧“榻榻米”

日本民族很少有床、炕,多是坐卧在榻榻米上。榻榻米是用稻草等编织的垫子,一般长6尺、宽3尺,铺在地上,防潮、保温。可以在上面走动、坐着休息,晚上在上面睡觉。榻榻米在日本已经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在阶级社会里,身份地位不同,榻榻米的尺寸、颜色、缘饰都有严格的区别。

4.以门代窗,脱鞋上炕——朝鲜与韩国的居住民俗

传统的朝鲜族房屋,其正门开三扇或四扇门,门同时也是窗。门槛之内的平地就是炕,一进屋就是上了炕,所以鞋子必须脱在外面。房子里用木板间隔成数个房间,中间的一间最大,是厨房。厨房内一边是锅灶,一边是炕,锅灶与炕相连,中间无间壁,仅有一小矮墙分隔。各个房间之间及与厨房之间都有门道相通,而每个房间又都直接通向房外。其厨房一般情况下男人是不进的,客人更不能轻易进入厨房,否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这样的房屋结构确实与其他国家各民族不同,称得上是独具特色。

5.泰国的水上浮屋

泰国多河流,水边的居民多是从事渔业,所以水上浮屋也是泰国的传统住房。它是在水上立有较粗的木桩,再将木筏拴在木桩上,然后在木筏上建造房屋。以茅草、椰树叶、铁皮等为顶盖,呈人字形;地板用木板或竹片拼成,固定在木筏上。每处浮屋由3间组成,正面朝河,可以开关的竹壁全天开放,以利通风;前面是走廊,走廊上安有护栏,中间是卧室,后面是厨房。水上浮屋可以移动,便于搬迁。历史记载,在曼谷王朝拉玛三世时,泰国的水上浮屋达7万多栋,居民有35万人之多,河流两岸流动的水上村庄是泰国的独特景观。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搬到陆地上定居,但在泰国的中部地区仍不乏见。

6.泰国的高脚屋

泰国的传统民居是高脚屋。它是由六根或更多根的木柱架撑起来的一种栏杆式的建筑。高脚屋的上层住人,下层为畜圈或仓库,中间用楼梯以通上下。屋顶用茅草、椰树叶、棕榈皮或铁皮为盖,用木板或竹篾为墙。有的房屋是尖顶,利于隔热、防雨。房屋分为正室、过廊和阳台这三个主要部分。阳台是供会客和家庭成员休息的地方,正室是卧室,但无床,是直接在板面上睡觉。自家人或客人上楼进屋都必须脱鞋。

7.花园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非常重视居住环境的美化,到处是绿树葱茏、芳草如茵、鲜花似锦,环境整洁优美。每个居民小区都如同一个花园,整个新加坡就是一个大花园。

8.以色列的居住民俗

犹太人原属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年代中一直逐水草而居,习惯于住帐篷。公元前13世纪在迦南定居以后,开始出现平顶的住房,多间住房围成一个小院子。一直到20世纪初,在叙利亚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犹太人还是几家人合住在一个院子里,房子仍是平顶,很拥挤,但屋内陈设较为豪华。

9.英国的居住民俗

英国人的住房水平在西欧是较高的,他们一般喜欢住带花园的一家一户的小楼。英国人怀念“绿色英格兰”的乡绅生活。英国的老式的单元房,尤其是在郊外或乡野的别墅式小楼,往往老树成荫、绿茵遍野,颇富田园风光。现今凡是有条件的人家期望能有两处住房,一处在如伦敦那样的大城市,以便于工作;一处在幽静的乡村,以供周末休憩。巨富豪绅大都有自己的豪宅、别墅和庄园,不过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情况下,人们首选的是住郊区传统式的小楼,而不住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寓。

10.法国的居住民俗

昔日法国的乡间住宅或许是草顶泥墙的家舍,或许是高大的石砌城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法国人受到新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纷纷远离自己的故乡,向城市流动,向工业化地区流动。昔日的乡间住宅,有些充做全家度假的“别墅”,有些则成了堆放旧物的“仓库”。

11.法国的复古情怀

法国人住房观念的另一突出特点就是复古怀旧,喜“旧”厌“新”。很多法国人不愿住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偏爱古老的旧房子。在许多大城市的翻新重建过程中,仍保留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老区。这些颇具古风的老区的旧房子体现着一种文化: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下,呷着陈年佳酿,谈论着左拉、莫奈、德彪西,的确比坐在现代化的高楼里有品位、协调得多。

12.美国居民住房

美国城市居民的住房,从总体规划与布置到具体的设计与安排,都是比较实用舒适的。在一个小区里除住房外,学校、商店、文体设施、公园、银行、邮局等都一应俱全。美国老百姓住房,就一般水平而言,不论楼房或平房也不论几居室,在设计上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客厅与餐厅连为一体,比较大。因为家人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客厅。二是厨房比较大,并且与餐厅相连。厨房里壁橱很多,餐具与食物都放在橱里,看起来很简洁。三是卧室小,但壁橱大而且多,十分实用。一般卧室除了摆一张双人床外,再没有很多空间。所有衣物都挂放在壁橱里。美国人极少用箱子,如遇搬家(比较起来,他们喜欢搬家)就到商店里要几只纸箱。四是洗手间多。一般两间以上卧室的民房都有两间以上的洗手间,而且空间大,设备完善,使用方便。

美国人喜欢经常搬迁,因此便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房。这种房子多用木板、铁皮盖成,漆上乳黄、苹果绿等柔和色彩,外观漂亮,里面摆设的家具齐全。这种房子售价比一般房子便宜得多,2万美元左右。搬家很方便,一辆特大的载重平板车就可以连同里面摆设的家具一起整个搬走。

13.加拿大的居住民俗

加拿大的住房一般有两大类:别墅式和公寓式。别墅一般为一座单独的建筑,也有连体别墅,一般有二三层,每层设若干个房间。一层是地下室。地下室是加拿大住房的一大特色,冬暖夏凉,适合北方气候特点。地下室的窗户开在地面以上。它可以住人,也可以供其他的用途,如工作间或儿童活动的地方。别墅前后还有自己的花园和后院。花园一般铺草坪、种花,后院种蔬菜或果树。城市环境部门对住房前面的绿化和卫生条件有规定,如草地发黄或不整齐、门前积雪未及时清扫,要受到警告和罚款,环境好的会受到表扬和奖励。

经济条件中等以上的家庭一般都选择别墅式房子住。公寓一般为老人、大学生、单身职工、年轻夫妇等低收入者居住,或作为临时性住所。公寓可以买也可以租住,但以租住居多。房价和房租因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中部小城市与东、西部大城市之间能相差10倍以上,在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差别也很大。每个城市都有“富人区”和“贫民区”,前者指中产阶层的生活区,那里的治安、卫生、教育、绿化等环境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社区;后者通常是印第安人或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区。

14.巴西的居住民俗

巴西人的住房也多种多样。在大城市,既有高楼大厦,又有大庄园式的传统庭院;在农村,人们住的是用支架支撑起来离地面很高的圆筒形草房。在东北部地区大部分是木制房屋;在东南部地区,人们居住的是石屋、木屋和土屋。

在巴西的东北部地区,房屋通常是这样盖成的:先用粗点的木头搭成骨架,在木柱之间再用细一点儿的枝条交叉地编成格棚,然后再在上面糊上黏土。墙壁和盖板的全部木料,一般都取材于当地常见的一种名叫“卡瑙巴”的棕榈树,捆扎用的是藤条和别的纤维植物。这种房屋上面覆盖着当地称为“萨佩”的禾秆、当地称为“乌里库里”或“卡托莱”的棕榈树叶,以及薄木板或瓦。屋内的陈设大都差不多,家具只有席子、当床用的木板和当凳子用的木桩。这种房屋不坚固,也不耐用,房子的主人不得不经常搬迁,另建新居。

15.墨西哥的居住习俗

绝大多数墨西哥人住在乡村和小城镇里。小城镇与乡村的区别,只是居民人数的多寡和居民职业的不同,至于这些城镇的外貌、配置、布局,则基本上和乡村一样。乡村的外貌和平面布置都大体相同。它们面积不大,排列紧密。村中央通常是一个广场,有教堂,还会有一个类似街心花园的地方,水井或喷泉也必不可少。另外,在广场上还设有集市。广场附近有乡政机关的房子、学校和最富有人家的房屋。即使在最闭塞和偏僻的乡村也保持着这种布局,不同之处只是那里更为简陋一些。当然也有别的形式,有些地方,例如在尤卡坦,有分散在森林中的独家院,房屋四周是耕地。

在墨西哥,房屋通常是根据各地的条件用各种材料盖成的(如泥、土坯、石头、木料、树枝、稻草等)。在尤卡坦,外墙涂泥并粉刷成白色。在热带,屋顶通常是稻草盖的;在温带,则用瓦盖屋顶。有的茅屋根本没有窗户,有的茅屋虽然有窗户,但往往也只是没有玻璃的孔洞。有的茅屋是单间的,陈设极端贫乏。屋内通常没有任何家具,往往用席子作床铺,在南方有时用吊床。最常见的日常用具有:大水壶、谷磨、木制器皿等。通常在屋里有一个供着蜡烛的小祭台。

16.埃及的住房习俗

埃及人7000多年来一直没有走出尼罗河流域的狭长地带和尼罗河三角洲。人口密集地带所占面积仅为埃及总面积的4%,而96%的地带很少有人居住。这应该是埃及居住习俗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在埃及正在开发建设一些新的城市,以分散过于密集的人口。

埃及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是轻外而重内。居民楼外观很粗俗,但是内部却十分讲究,非常注重室内美化。一般的家庭都必有宽敞的客厅、卧室、洗澡间和厨房,其家具非常华丽,卧室如同闺房,是不允许外人进入和参观的。

埃及贫富差距悬殊,贫民窟的居民住在低小的房屋里,拥挤不堪。

17.坦桑尼亚的居住习俗

坦桑尼亚在非洲的东部,濒临印度洋。其居民绝大多数属于班图语各族,信仰拜物教、伊斯兰教。其居住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较大。达官贵人、公务员住在城市内的高楼大厦中,而大部分人则住在城内的铁皮顶的平屋中。每家六七十平方米,有卧室、厨房、卫生间,简陋而拥挤。家家门前有一水泥廊,是供孩子们玩耍和大人们晚上聊天之所。农村中的农民则是住草棚屋,即先用小树干和树枝搭个架子,用绳子将支架缚牢,墙壁用泥巴填充,屋顶用芭蕉叶或棕树叶铺好,即是房屋。这种房屋仅能遮阴、避雨而已。非洲许多国家的贫民基本上都是住在与此大同小异的房屋,其实与原始社会的房屋没有太大的差别。

18.南非的居住按等级分

欧洲人长期在南非进行殖民统治,特别是在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以后,殖民主义者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政策,以肤色为依据,对南非所有居民进行种族划分。把南非人分为白人、有色人、黑人。有色人中又分为印度人、华人、马来人和其他有色人。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居住区,不得混住。白人居住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城镇的中心区,黑人和有色人被逼迫居住到环境较差的边远地带。新南非诞生后,虽然彻底废除了种族歧视的法律,但长期的种族主义统治所造成的不同居住环境和不同种族在经济方面的差别,在短时期内是难以消除的。因此,现在的南非,贫富的差距在居住生活方面仍然有着明显的体现。

19.南非的花园别墅

在城市中心区,多是花园别墅式的住宅,有着私人的网球场、游泳池,生活在这里的仍然是以显贵的白人居多,不同的只是一些黑人和有色人的新贵们可以挤进来。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还有公寓型住宅,即多户居民共住的楼房,原来多是白人平民的住居,现在许多黑人也都拥居进来。黑人喜欢以白灰抹墙,在墙上绘画色彩鲜艳的壁画。在城市的近郊多是一些连栋式的居宅,每户约500平方米,以平房为主,是现今南非城市居民住宅的主体。有专用的车库,有的还有私家游泳池,基本上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区。还有一种介于连栋式住宅和公寓型住宅之间的中档住宅,分为平房式和楼房式两种。平房式住宅邻里都是相互挨着的,但房子间都隔有一定距离,每户都是独立的,有自家的车库。楼房不超过三层,每家都自成单元,但没有院子,车库公用。小区由开发商统一管理。

20.世界上住房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住房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人喜欢独门独院的清静的居住环境。因此,其住宅多是独立的庭院,每家一幢小楼,多是二层或三层,造型新颖,绝不雷同。一般住宅楼内有四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书房,此外还有厨房、餐厅、卫生间、仓库、车库等。由于住房宽敞,许多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的意识。住宅前有草坪、后有花园,有的还有游泳池、网球场。通常每户的面积在700~1000平方米间。

21.澳大利亚的住宅及特点

澳大利亚的房子的朝向多是坐南朝北,这是因为其地处赤道以南,房子的北面向阳,阳光充足。居民住房都有高度限制,不能影响邻居的光照,也必须与整齐的市容、环境相协调,必须要与邻居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许正对邻居的卧室,否则被看做是窥视他人的隐私。

澳大利亚人多是贷款买房。买房支出大约占收入的25%。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再自己买房。这时年老的父母往往会把原来的大房卖掉,换成小一些的房子居住,既可减少收拾房舍之劳,又可以多得一些钱增加养老金。这真是一种既实际又得利的好习俗。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多是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或海滨。许多人都居住在一种叫做“窝尔内”的棚子里。这种棚子很简单,先在地上插一些软树枝,再把树枝捆在一起,然后在上面盖一层带叶子的树枝。一家人就睡在低凹的地方。如果天冷,就大家团聚在一块,用身体互相取暖。有时躺在两堆火中间,黎明时气温低,就卧在温和的灰烬中去。世代艰苦的生活,使他们习以为常。

22.群居的毛利人

毛利人是以部落的形式集体聚居。居住区设有防御围墙,由壕沟、木栅栏和土墙以及挖的陡坡构成。房屋一般呈长方形,多是木房和茅草房。房子的前面有门廊,一门一窗开得很低,屋顶由中间的一根脊檩和几根侧柱支撑。屋内地板上铺着编织的席子,并有用短石板围成的暖壁,用来烧火取暖。

23.毛利人的“马雷”

毛利人的首领是神圣的,负责主持各种宗教仪式和兼任祭司,是财产、土地等的最高公断人,战时是最高的军事指挥官,有权发动战争和宣布停战,因此很有权威。首领之宅位于部落中心区。在他们居住的庭院中,往往也是举行部落盛大集会的地方,称为“马雷”,意为“对着会堂的庭院”。会堂是雕刻精美的建筑,是毛利人首领发号施令的地方。

24.“踩着高跷”的房屋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在我国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而房屋和高跷有什么联系,房屋又是如何“踩高跷”的呢?看完我下文介绍的“树顶”旅馆和“吊脚楼”,就会感到这些屋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踩高跷”一样,只不过这里“踩高跷”的是房屋而不是人。

25.肯尼亚的“树顶”旅馆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现代史上唯一一位说不出准确即位时间的英国君主。但是似乎可以肯定:当她正坐在一棵树顶上时,她继承了王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这不得不从肯尼亚的“树顶”旅馆说起。

在东非肯尼亚阿巴尔德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家三星级旅馆——“树顶”旅馆。这家旅馆建在“树”上,住在其中的客人能观赏到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因此,住店客人不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曾在此住过。

据说,1952年2月,伊丽莎白公主来到当时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肯尼亚旅游。一天,公主为观赏野生动物下榻“树顶”旅馆,当天夜里英王乔治六世却突然逝世,英国王室当即宣布伊丽莎白公主继位。次日,伊丽莎白中断旅行,立即返英。次年6月2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为女王。

因而人们说,伊丽莎白上树时还是公主,下树时便成了女王。“树顶”旅馆因此一夜成名。“树顶”旅馆的经营者们也借机为自己树碑立传,大肆宣传“树上公主树下女王”的故事,还刻成碑文立在顶层平台上,供游人拍照留念。

26.“树顶”旅馆完全搭建在树杈上

早期的“树顶”旅馆完全搭建在几棵大树杈上,是全木结构。当时较为简陋,小木屋的四周用一根根粗大的木头连在一起,屋顶也是用一根根厚木料绑在一起架起来的。整座旅馆呈灰褐色,同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颜色很协调,属于规模较小的“吊脚楼”,也像“踩在高跷上”的屋子。

起初,“树顶”旅馆每天只能接待两位游客。1954年,第一幢小木屋被焚毁;1957年,又在离原址大约二三百米处新建立了旅馆。

旅馆经过不断重新装修和改造,现已初具规模,每天能接待100多位游客。目前的建筑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古朴风格和野趣,只是原来的大树杈变成了数十根大木柱。建筑底层高高吊空,上面有三层,各层设有客房,两头有观景走廊,顶层有宽阔的观景平台。

27.“树顶”旅馆为观赏野生动物而建

树顶旅馆最初主要是向派驻肯尼亚的英国军政官员以及西方探险考察人员提供观赏野生动物服务,如今,成了肯尼亚之游不可缺少的景点。

登上狭窄的木楼梯,便可以见到一间间设计精巧的客房,客房分布在二、三层,房内有用木条分隔而成的小玻璃窗。此外,游客休息厅里还设有10多个宽敞明亮的玻璃看台,到了顶层的观景大平台,野外的景色和动物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尽收眼底。

客房外的过道上,一棵大树穿堂而过;在一些低矮的木柱子上挂着白色的羊皮;与咖啡厅相连的餐厅拱门是用两根75公斤重的象牙装饰而成;在室内同样令人感到与动物“共处”的气氛。

旅馆后面有几个天然大水塘,水塘里有鳄鱼、水龟,中间有一片被芦苇覆盖的陆地,上面有成堆的鸟蛋。人们在旅馆除了观赏四周美景外,还可以用旅馆提供的食品逗引飞来飞去的各种鸟和上蹿下跳的白尾猴、狒狒。

在“树顶”旅馆除了看动物,还能看到一项特别的表演。夜晚降临的时候,旅馆工作人员会打开专用的探照灯照亮楼下左边的一块空地,开始表演“给大象喂食盐”。工作人员把盐撒在地上,在那里等待的几十头大象争先恐后地用长鼻子将盐从地上卷起,送入嘴里,如此不停地重复着,地上的盐都吃光了,大象还依依不舍地用鼻子拱着地面,不愿离去。

28.“树顶”旅馆不能随便下来

阿巴尔德拉野生动物园海拔约1200米,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在其他野生动物园,人们通常可以开着车到处漫游观赏动物。而阿巴尔德拉是荒野,野兽出没,危机四伏。所以,一旦上了“树顶”旅馆,就不能随便下来,只能待在上面观赏动物。游客一般由旅馆专车接到距离旅馆约200米处,游客在几位持枪工作人员的护卫下,经过专门通道走进旅馆。

29.悠久奇异的非洲茅草屋

茅草屋是非洲最典型、最传统的房屋建筑,非洲人世世代代住茅草屋,直到现在仍然是80%农村居民的掩蔽所和避风港。

这些茅草屋大小和造型各异,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高或矮,或尖脊或平顶。但其材质和建筑手段却别无二致,大致的模式是:在四角(方)或周围(圆)立上木柱,然后用手指粗细的藤条编成内外两层篱笆,留出小门窗,再把鲜泥巴塞入两层篱笆中间的夹缝里敲实,墙体大功告成。接下来第二步是把长木棍搭成四檐出水的起脊型或一檐流水的平顶式,用麻绳捆紧,上梁工序亦告竣。剩下的就是蒙房顶了,一般是用草原上长的那种人头高的蓑草一茬压一茬地铺平,用绳子一圈一圈地盘绑在屋梁上,至此人们就可为项目竣工跳一场“恩戈玛”了。这种建筑工艺在非洲几乎是数千年一贯制,很少例外。

30.茅草屋有许多优越性

茅草屋有许多优越性,非洲人甚而表现出某种自豪感:“住茅草屋安静,下多大雨也听不到声音,晚上睡觉特香,不像铁皮顶那样叮叮当当地敲鼓。眼下茅草比铁皮瓦可贵得多!”

这大约与中国诗人杜甫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体会不谋而合,只不过杜老先生的草房铺了“三重茅”,销声效果更佳。茅草屋的另一大长处,即“凉季暖、热季凉”,这又是那些铁皮瓦房子无法媲美的了。

31.非洲茅草屋为什么能长盛不衰呢?

首先是由于传统守旧和神鬼迷信在作祟。根据非洲人的观念,衡量人是否富有的标志是牛羊的数量,而不是房屋的好赖。你可以看到当地许多人牛羊成群,但仍然心安理得地住在茅草屋里优哉游哉,谁也不笑话谁。在许多人看来,祖宗传下来的这笔遗产已近乎属于“极品”,没有再改进的必要了,终生在此栖息“吾愿足矣”。更有一些地区的部族人相信,谁在茅屋群里擅自盖起异型房屋,神鬼妖魔就会咒死他们全家。如此不祥,哪个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逆天而行呢?传统守旧和神鬼迷信扼杀了非洲人的创造力。譬如,他们见外国人用泥土烧砖制瓦感到新奇,以为这是从国外传进的了不得的“新技术”,其实他们自己早已开始用泥土烧陶锅陶罐了。

32.雨水、日晒和白蚁动摇了他们的信念

那么,茅草屋有没有缺点?有人描述,茅草屋有两大致命缺点:一怕白蚁,二怕着火,遭遇风害时更会“卷我屋上三重茅”。

非洲地处热带,充沛的雨水和暴烈的日晒对茅草屋的破坏力暂且不论,就是那挖土垒土、以草木为食的无穷无尽的白蚁也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草舍蛀得摇摇欲坠。例如,肯尼亚塔莱地区一个村子的妇女自发组织了一个互助建房队,结果是她们前边建、白蚁后边吃,又没钱买杀蚁药,搞得她们凉气攻心。实际上,年复一年的更梁换柱、拆顶易草或不停地盖屋挪窝未必不让许多非洲人感到头大,城里那些永久性的砖瓦屋早已让他们眼热了。于是有人开始造传统和迷信的反。不少人自己学着脱坯烧砖,但有的地方土质不好,烧出来的砖像糠饼子似的掉渣儿,即使如此也比泥土好,扣上铁皮瓦先住起来;也有些人干脆买水泥打砖,房子不能一气呵成那就分段“呵成”,十年磨一剑,所以在农村你会看到许多建至“半途”而尚未“废止”的水泥结构房屋。

33.多尔兹人的“象鼻”房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有80多个民族,其中,多尔兹人生活方式独特。

埃塞俄比亚人喜欢住自己盖的圆草房,他们把等长的木头插在地里围成圆圈,在圆圈中央支起一根长粗木当柱子,然后在顶部围着中心柱搭上等长的木头,形成伞形顶,再铺上厚厚的茅草和树叶,房子就建成了。这种房子冬暖夏凉,通风透气。

多尔兹部落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阿尔巴门奇城外26公里处、海拔2400米的山上。多尔兹部落的人住在山里,潮湿多雨,他们用竹子代替木头、竹叶和用假香蕉树叶代替茅草盖房子。多尔兹人的房子高12米,伞形圆屋顶上拱出一块,像大象的鼻子。“象鼻”下面是草房门,很矮,成年人必须弯着腰才能进入。一进门是小过道,过道两边各摆一条板凳,这是多尔兹人的“客厅”。屋子里没有灯也没有窗,一片漆黑,只有靠近门口的地方才有亮光,便于会客。“象鼻”就是客厅,设计得非常巧妙。

一个竹编栅栏把屋子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较大的部分放一张床,上面铺着手工织的床单,晚上一家人挤在一块睡。这样的条件在埃塞俄比亚算好的,一般人住的草房里没有床,人都睡在地上。栅栏的另一边有几只山羊和一头牛,地上全是牲口粪,散发着强烈的臊臭味。

多尔兹人房子虽然简陋,却能住上40年。

34.面包村

“假如一个男人在其一生中花一小时种10棵面包树,他将完成对下一代的所有责任。”虎克船长曾对面包树的经济价值作了以上评价。

萨摩亚人的生活十分清闲,整个国家的工业和农业都发展得很缓慢。漫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店疏人稀,驱车在阿皮亚所在的乌波卢岛随意转转,无论是高山峰峦,还是低谷深壑,处处荆棘丛生,唯独难觅的就是庄稼和果园。但萨摩亚人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拥有一种特殊的资源——面包树。

面包树每个部分对萨摩亚人都是有用的材料,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其是岛民的主要食物。传统方法是用烧得炽热的光滑石头烤熟面包树果实。

面包树除了其巨大的果实供食用外,它的木材轻而且耐用,具有耐白蚁和海虫的特性,因此广泛地运用在建屋与造船上。

在萨摩亚,最好的房子,尤其是屋顶,使用面包树的木材如果避免直接淋雨的话,可持续使用50年。小船几乎全由面包树制作而成,面包树的汁液则被用来填充船的隙缝使其不漏水。

面包树另一项重要的资源,就是制作绳索及树皮布。用来制作树皮布的树种,如构树、榕树等,多半砍取较年轻或刚生长出来的枝条,唯独面包树例外,大面包树的树皮才能做树皮布。

35.没有墙的房屋

萨摩亚传统居住用的建筑物有“法雷特雷(大屋子,接近圆形)”、“法雷阿侯劳(长椭圆形)”和“法雷欧欧(小屋子,椭圆形)”三种形式。

这三种形式都没有墙壁,是视野和通风都很好的开放性建筑,里面是一个大房间,适合高温潮湿的萨摩亚气候。因为没有墙壁,有时一大早就有鸡、狗或猪进进出出。

午后可以迎着海上吹来的凉风睡个舒服的午觉,这也是只有待在没有墙壁的萨摩亚民房才有可能。里面的感觉很像鸟笼,也像是住在有很多柱子的相扑比赛场上。雨季时会觉得寝具相当潮湿,但是一小时就会被体温蒸干了。

柱子之间挂有用椰子叶做的帘子,有风雨时或晚上可以放下帘子,有时帘子会被半夜的强风刮跑,外来的游客肯定会被吓一跳。村民们都会熟练地用绳子把帘子绑在柱子上。不过有台风时,岛上的居民会去教会避难,或是在石垣旁边避风。

房子是建在用熔岩堆起的石坛(高度70厘米~1米)上,因此地板是以珊瑚碎块铺成。然后再铺上用露兜树叶做成的垫子,盘腿而坐。近来用水泥建造石坛的屋子也越来越多。

村民通常是睡在铺有一两层露兜树叶做的垫子上,对客人则备有床铺和蚊帐。由于是开放性的房子,哪里都可以出入,不过海岸那一边或面对广场的地方是门口,称为“依兹以鲁马”。里侧则称为“依兹以兹亚”,以便区分。

法雷特雷的构造很特别,是接近圆形的平面。多属于地位高的首长。村落举行村会等公众聚会或仪式,或是接待来访客人住宿时,也以法雷特雷当做客房。柱子全部都采用在地上挖掘洞插入的方式。

法雷阿侯劳的侧面很长,是椭圆形的平面。多半是由高地位的代理首长所有。有时也用来当做客房或举行仪式。法雷欧欧是椭圆形的小房子,构造简单,不必劳烦木匠就可以盖好。

萨摩亚居民待人诚恳,他们的房间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屋外看简直是一目了然。他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整天把“隐私”挂在嘴边。他们认为,那样是有意设置人与人之间的障碍。当问及他们没有墙壁的房屋会不会招来小偷时,他们呵呵一笑,说道:“那种‘文明’还没有传到萨摩亚。”

36.非洲马里民居的土体装饰

非洲马里民居在土体建筑上利用结构表现装饰。主要入口的边框和墙面土体材料之间的交接处,如果没有装饰处理,就好像墙被中断了,马里人利用土结构的边框作为装饰。土墙上的门窗也是重点装饰之处,这些装饰是联系生活与建筑间的要素。环境、房间内、厨房的墙上、地面、花池、屋檐、柱子周围、材料的交接处、建筑空间边角、转折的地方、建筑上需要强调的地方、门窗边框、主要入口、园门、围栅、墙与墙的交接处等,那些很自然地需要装饰的地方既表达了装饰的功能作用,又统一和谐地表现于建筑之中,而不像是外加上去的装饰。

37.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民居。其建筑方法是用驼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圆形墙壁。圆顶陶敖直径为1.5米,上饰美丽花纹。包顶外形均是圆锥体,通常用一层或二层乃至多层毛毡或帆布覆盖,最后用一块矩形毛毡把陶敖覆盖以过夜或防雨雪。将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和乌乃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拆卸时将哈那折叠成束,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等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形式美。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变化。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

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做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38.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二进一院”;“日”字形的称为“三进二院”;“目”字形的称为“四进三院”。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39.四合院建筑格局

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到可以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宽的带跨院的。小者,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者,房间为25~40间。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以显示其隐秘性。从制式上来说,许多王府和寺庙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进行设计和建造的。

40.四合院内的影壁

影壁在四合院中通常用于遮挡视线、美化和突出大门的作用,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四合院的大门有时候向后退几步,在大门左右修建八字墙,称为“燕翅影壁”、“撇子影壁”。四合院大门内一般也有一个影壁,一般镶嵌在东厢房盝顶的山墙上,也有规格高一些的院落,采用独立影壁。影壁也有置于四合院大门外的街道中正对大门的位置。

影壁墙身的中心区域称为“影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儿的影壁可能没有什么装饰,但也必须磨砖对缝非常整齐;豪华的影壁通常装饰有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影壁墙上的砖雕主要有中心区域的中央和四角,在与屋顶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枭和连珠。中心方砖上面一边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影壁墙的中央还镶嵌有福寿字的砖匾或者是带有吉祥意味的砖雕。

41.四合院的雕饰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2.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西峰黄土同整个黄土高原一样,是在地质年代的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风成土状堆积物,距今已120万年。黄土层厚度一般为50~100米,最厚处可达200米。因黄土层深厚,土质密实,极适宜于挖洞建窑,数百年甚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

43.窑洞民居

陇东黄土高原是天下黄土最深厚的地方,境内董志原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原”,是民居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这里村庄鳞次栉比,窑洞密密层层,如挂在云霓中的洞天神府,似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颗颗明珠。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留下了衣冠冢、轩辕洞;祖国的医圣岐伯留下了老洞、药王洞;周先祖10多代人在这里创业,开辟农耕,留下了“陶复陶穴”的史迹。窑洞作为民居之宅,从上古直传了数千年,至今庆阳人还住着窑洞,是中国著名的窑洞民居之乡。历史上曾有窑洞住室、窑洞庙宇、窑洞机关、窑洞客店、窑洞驿站、窑洞学校、窑洞商店、窑洞仓库等,就连皮影戏和小型文艺演出也在窑洞里举行。百姓家家住着窑洞,男女结婚的新房布置在窑洞里,所以庆阳人就把结婚叫“入洞房”。人死了,墓葬时要先在地上挖个地穴,还要在地穴里挖个小窑洞,或用砖箍个小箍窑,然后才将棺椁安放在地下的窑洞里。庆阳人一生,从生到死与窑洞结下了不解之缘。

44.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做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45.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第一层是厨房和餐厅,第二层是仓库,第三、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46.吊脚楼

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楼而有“脚”,所谓“脚”者,其实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在山腰上,吊脚楼的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脚楼,那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据湖南地方志记载,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

47.竹楼

竹楼其实只有一层,只是整个房子被一根根木桩高高地撑起,倒也算得上是空中楼阁。竹楼下面的木桩一般有50根,木桩之间的空地是堆放杂物的仓库,有的人家还用来养猪圈牛。至于傣族人为什么自古以竹楼为家,大概是因为住在高悬于地面之上的地方,一来可以防潮,二来可以防野兽。

48.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外滩的马路一侧,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同样,上海的近代住宅建筑也可谓洋洋大观、多姿多彩。说到上海的民居,自然就想到石库门,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中国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用的就是石库门建筑。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承重砖墙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3/4以上。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大门采用二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49.碉房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当地并无专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一般为2~3层。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还有毡帐,这是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可移动的帐篷。

50.新疆维吾尔族民居——“阿以旺”

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这种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后室称“冬室”,是卧室,通常不开窗。住宅的平面布局灵活,室内设多处壁龛,墙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饰。

51.雪屋

北美洲高纬度地区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在那酷寒的莽原中,生活着数万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

夏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很快就会过去,漫长而严寒的冬日转瞬即来,不惧寒冷的因纽特人也不得不垒起他们独特的雪屋,迁入地下居住。雪屋是用各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的。

建造雪屋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开阔、向阳的平地,再确定一个具体的地基,然后就用锐利的刀将之切割成各种规格的大雪砖,这样就可以砌雪屋了。第二步是在半球形雪屋靠地的部分凿一道门,这门极为低矮窄小,简直只能算洞了。雪屋建成了,为了防风雪、御寒冷,因纽特人往往还要在半球形的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的墙壁上到处挂满兽皮,亦可防寒。另一御寒方法就是遮蔽窗户,一般是用透明的海兽肠子做遮蔽物,这种窗户只透光不透气,很具特色。

在雪屋最深处,有一块用雪筑成的高台,这就是因纽特人的卧榻了。他们休息、吃饭都在这个用雪做的床台上,但谁也不会被冻坏。夜晚睡觉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脱光衣服,钻进一只皮制的大口袋之中,互相依偎着取暖。若有客人来访,因纽特人就在雪床上再铺一层软雪,软雪之上垫一层柳枝,柳枝之上覆一层兽皮,这样,雪床就很暖和了。

5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正形茅屋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珊瑚岛群,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大部分地区为茂密的雨林所覆盖。当地的居民以图腾划分部落和村庄,以母系血统划分家庭。一个家庭一个茅屋——茅屋就是他们的住宅,众多的茅屋整齐地排列成直线构成村庄,村庄中心是用于跳舞的空地,当然这些舞蹈都具有特殊的庆典和仪式意义。A形茅屋,高度可以达到25米,上半部装饰着抽象的图案,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后部逐渐倾斜到达地面,屋顶覆盖茂密的茅草。

53.美国北部黑脚族印第安人的圆锥形帐篷

居住于美国北部大平原的黑脚族土著印第安人原本是一个以种植农业为主的部落,大约16世纪时开始习惯使用猎枪捕杀美洲野牛,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他们移动性极强的圆锥顶帐篷就是对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适应。这种帐篷使用木棍扎捆搭建成框架,表面覆盖野牛皮,搭建和拆卸、搬运都非常方便。圆锥的形状有利于抵御寒风,并且方便出烟。在圆锥的顶端木棍呈放射束状刺入天空,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审美价值。黑脚族人在美洲土著居民中以英勇好战闻名,同时也是技艺非常高超的艺术家。他们用各种具有象征意义——通常是宗教意义——的颜色和图案装饰他们的帐篷外部,受到民俗学家和现代艺术家的称赞。

北美洲中部印第安人用的帐篷是用松树或杉树的圆木做成,便于游牧民族的移动。首先搭成的三脚架是其基本形状,这是妇女的工作,不到30分钟就可以完成。以太阳升起的地方为神圣的方向,由于当地气候西风较强,因此出烟的“耳朵”(烟口)朝东是其特色,当时使用的帐篷材料是野牛皮。裙墙为双层,冬天保温性能好,夏天将外裙墙卷起以纳凉,夜晚从外面看不见室内的人影。为了不让圆木水滴流进内部,顶部做成倒三角上浮的形状,达到适用和美观的统一。

54.加拿大的半地下住居

加拿大西部高原是卡利安族4000年前居住的地方。一般认为地层越深遗迹越古,但是发掘时发现地下生活痕迹比屋顶上的土还新,是适应冬季寒冷气候的住居。

55.印尼民居——马鞍形屋顶

马鞍形屋顶,高10米,北向,牛角挂柱子上。

很少有住宅像萨丹-脱拉亚人的房屋这样让人深刻印象。他们从远古起就使用这样的住宅。萨丹-脱拉亚人居住在婆罗洲南部的高地上,种植稻米,把稻米储藏在和房屋一样形状、大小略小一些的谷仓里。房屋具有一个马鞍形的屋顶,大概有10米高,甚至更高,其形状象征着野水牛。它们一律朝向北面,按照等级高低排列,对面面对谷仓。屋顶用竹竿捆扎编织而成,上面覆盖茅草。内部房屋有几层,以厚木板作为地板。最下层是家畜栏,里面有水牛。这种沉重的结构用柱子和横梁支撑,前面的山墙上有丰富的装饰图案,主要为红、黑、白三色。水牛被作为圣牛祭献给上天,留下成排的牛角挂在柱子上,其多少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56.意大利阿普利亚的圆锥形石灰岩民居

在意大利的阿普利亚地区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圆锥形石灰岩民居,它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山丘,连成一片就形成一种蔚为壮观的景观。它是用板岩一块块垒起来的,没有使用任何粘结剂,而是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托梁系统,仔细地分配受力而建成的。它们有的直接矗立在地面上,有的下面是方形的房屋,有的独立成形,有的几个圆锥连在一起。在圆锥的顶端通常有一个导锥形的收口,上面有小圆球或者十字架等叶尖装饰。圆锥的高度由房屋的重要性决定,越重要的房屋锥顶越高。烟囱位于房屋的一角,房屋的墙壁和烟囱以及圆锥的顶端刷上白灰,和蓝天形成对比。这种民居自古有之,但是直到17世纪时才终于定型。

57.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的火山灰住宅

卡帕多西亚是小亚细亚的一个古老地区,位于今天的土耳其中东部。它曾经是波斯帝国的领地,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吞并。这里曾经火山爆发频繁,现在这些火山多已沉寂。大量的火山灰冷却、沉积变为质地松软的岩石,而人们就在这些岩石里挖出或者扩大洞穴作为房屋。公元前7世纪时曾经有大约3万人居住在这里,他们多数是信奉宗教者,因此礼拜堂和修道院都在这些好像鸽子房一样的洞穴里。直到今天,仍旧有许多人居住在这样的洞穴里。壁炉、家具等都直接从岩石中挖出。这些洞穴高度不一,有的可以达到16层,要到达高层往往需要使用绳梯。

58.也门提哈姆地区的乌沙(高粱秆屋顶)

“乌沙”这种特殊的住宅远在公元前16世纪就有记载,当时它主要分布于农业发达的提哈姆地区(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一直延伸到也门共和国境内),现在则只见于经济不甚发达的也门。一群“乌沙”组成一个群落,用木栅栏围起以防备野兽。每个“乌沙”大概直径4米,用树枝和泥土做成墙,用捆扎的甜高粱秆做成圆锥形的屋顶,上面用绳子紧密地扎捆。长长的绳子像发辫一样垂下来,非常好看。房屋前后各有一个门,用于通风,因为这里的气候炎热潮湿。室内有上下两层,下层墙壁用灰泥涂抹,是主要生活起居的地方,上层是木结构的顶棚,可以储藏东西。妇女们用各种颜色的饰物装点在墙上,把室内布置得美丽、温馨。

59.北美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的土坯房

美国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土坯房是一种多层多家的集合式住宅。它采用晒干的泥土砖堆砌而成,一般有5层,从内到外逐层降低,构成锯齿状的不规则金字塔形。屋顶为平面,木横梁露在墙外面。最初的土坯房没有门窗,通过梯子由屋顶的入口进入,在内部还有数不清的梯子;门窗是和平时期才增加的。不考虑通风和散热,主要的目的在于防御攻击,当敌人来临时就将梯子撤去。这种结构也不适宜防雨,所幸当地气候干旱,雨水不多。室内温度白天可达近50℃,夜晚则降至0℃。墙越厚这种效果越明显,然而也更加安全。使用泥土建房主要是在缺少石头和树木的地方。

60.叙利亚北部的蜂窝房(草秆和泥土)

存在于叙利亚北部的蜂窝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住宅形式,其历史大概有8000年。它用晒干的土砖堆砌出圆弧形的墙体,表面用草秆和泥土混合的填料涂抹,看起来像一个窝头。大量这样的房屋排列就呈现出非常奇特而壮观的景象。每个房屋的墙壁上都留有许多规则分布的小洞,用于通风和透光。此外墙体中还有高度不同的嵌入石块,作为修理房屋时方便攀登的支点。现在随着现代技术的输入,许多蜂窝房也发生了变化,在蜂窝的下面堆筑出方形的房屋,蜂窝则成为特殊形状的房顶。

61.法国普罗旺斯的石砌小屋

这种石砌小屋是世界上最早的石头建筑之一,许多国家都有分布。它大概出现于铁器时代,或者更早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以它作为住宅。生活于奥古斯都大帝统治时期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堡即在其著作中提及它。但是现在它只见于牧羊人小屋、工具棚等临时性建筑。令人惊奇的是,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发现的一个村庄里人们居然还居住在这样的石砌小屋里。这种住宅直接采用破碎的石块堆叠而成,其拱形的屋顶是最原始的一种结构。内部有凹进的壁龛和简单的烟囱,还有简易的排水机构。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大概形成于200~500年前,关于它的历史至今不详。

62.夏威夷的掩体

大约2000年前,来自南方的波利尼西亚人利用火山岛特有的天然掩体,开始居住在熔岩的缝隙以及洞窟中。利用树荫防暑,垒石防风,出挑雨篷以及大屋顶等手法,也许是世界共通的做法,这是人类最初版本的临时居所。

63.乌克兰的猛犸住居

1965年,在东欧附近的苏联联邦乌克兰共和国梅吉利奇村,发现了1万年前人类最古老的住居,位于地下2米深处。当时正处于狩猎猛犸象的时代,使用猛犸的骨头、牙齿做建筑材料,屋顶覆盖猛犸兽皮。

64.萨哈林(桦太)冬季的住居和夏季的住居

在萨哈林北方地区有根据季节更换住宅的习俗,就像现代人的别墅。阿依努人冬天住的土屋是半地下的,入口朝向大海,天窗开在南侧。夏天的住居入口与海相对,设有“神窗”,由圆木和隔板组成,用松树的树皮覆盖,再压上防风的圆木。储藏鱼的仓库结构为井干式,有防鼠装置的地板高度与积雪的高度相对应。在西伯利亚有“立木为柱”的高床式,是名副其实的“生长住宅”。

6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帐篷

斯堪的纳维亚人是狩猎鹿的游牧民。由于鹿在春天北上繁殖,在秋天南下越冬,斯堪的纳维亚人拥有夏天和冬天的移动帐篷,也有春秋由草覆盖的固定式帐篷。用圆木组成的拱形结构基本上使用木杆,由雪的重量压成弯曲形状的木头反而结实耐用,在当地广为使用。

66.美国的长屋

根据复原16~18世纪访美的欧洲人留下的版画推定得知,北美东部印第安人的集合住宅是由圆木构成的圆形平面,是由毛皮、树皮、草帘子覆盖的鸟笼式结构。其中一栋内部两侧为睡棚,中间细长的空地上排列着炉子,每个炉子两边为一个家庭,每家8口人,由此考古学家可以根据炉子的遗迹推定村里的人数。

67.亚利桑那州的地下住居

美国科拉罗多大峡谷附近的高原,白天最高气温达40℃,夜晚气温在0℃以下,一天的温差变化剧烈,因此孕育了保温性能好的地下住居。据考证,它是起源于2000年前的“前圆后方”的半地下住居;中期曾作为通向地下灵界的场所被样式化,到了后期,房屋全部用做庆典。从地上的梯子下去进入入口。

68.捷克的集合住宅

900年前,捷克人为防止狩猎部族的侵略而建造了高10米、长150米的集合住宅,全部为石头砌造,共4层,800个房间,古村寨人口1200人,其中有35户圆形的地下住居,从屋顶用梯子下到地下室里,是以防御为主的居住形态。这里最初是绿地丰富的田园,由于用石斧砍掉了森林的松树,大地无法涵养雨水,来自南面上游的河水淹没了农田,使种植玉米的农耕作业难以为继,12世纪沦为废墟。

69.亚马逊的住居

南美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全长6480千米,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量的1/6。暴雨来临时,水面上升10米,河面宽500千米,其规模宏大得难以想象,因此有木筏那样的住居,高床式住居也很多。

70.萨摩亚的住居

南太平洋萨摩亚大部分地区为丛林覆盖,自然资源缺乏,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8℃,年平均降水量2000~3500毫米。萨摩亚的家是整个开放的住宅,其中有带台基的高床式的住居,也有树上的住居,多种多样,而且有依地域和民族不同而异的居住方式。

萨摩亚住居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应土地、风土和材料,合理地建造;

(2)建筑的各部位模仿人的身体、适应人体尺度,或者通过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使之富有生命力;

(3)有着包括民族风俗、宗教内容的自律性,表现了美学的统一性。

71.印尼的托拉杰住居和聚落

斯拉威西岛的萨丹·托拉杰族至今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受外界的影响,保留了特色文化,是自立性高的封闭社会。托拉杰原意是“山里的人”,是内陆山民的总称。有着船形屋顶的住居位于海拔800~1600米的山间盆地。这里年降雨量为4700毫米,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的雨季湿度为80%,在这种条件下,住居和仓库都是高床式的,墙体是用厚板做成的牢固的箱形,住居和仓库都是位于公共空间沿东西方向排列,连接北面仓库和南面住居的轴线,表示北面为神圣方向。聚落由竹林环绕,从外面看不到耸立的屋顶,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兼有的独特表征。

72.韩国两班的住宅——男性空间和女性空间

韩国人的生活,特别是两班的生活,遵循着严格的儒教规则。两班的男人不做家务,一切家务都由妇女承担。妇女不能出人头地,即使在家庭内部,男女空间也被严格区分,“舍郎栋”是男性的空间,“内房”是女性的空间。两班的住宅由中庭住宅与外庭住宅构成,舍郎栋背对着中庭,对外开放,是面对社会的空间。内房围绕着中庭建造,是内空间,原则上不允许男士进入内房。家的出入口也严格区分,男性从正门进入,女性从旁门进入。

73.泰国阿卡族的住房

阿卡族的住房,多为高床式,山字形的大屋顶把空间构成相同的男性空间和女性空间都严实地覆盖在内。各户拥有露台、土间(素土地面)、床上(高出一阶的座位)。土间内设有地炉,端部分别设有与露台相连的出入口,男女都使用这个出入口往来于户内外。露台也有带屋顶的。男性一侧的露台较大,用来接待客人。室内的中央以低矮的隔墙为界,划分男女空间,左右对称布局。白天,大家族在正房起居。允许在正房地板上睡觉的仅限于家长夫妇和幼童,年轻夫妇只能睡在宅内修建的粗糙小屋内,男孩睡在宅内米仓内。平分的男女空间的正房也是节日、婚礼的舞台,是家的象征。

74.神圣之山上的居住文化

巴厘人们的住居,聚集在神圣之山——阿贡山东南的坡地上,并在王朝的庇护下创建了丰富的工匠文化。住居表示了巴厘人们共识的自然观、宇宙观。阿贡山脚下有着茂密的森林,给予生物以恩惠,是防止洪水和山崩的精神寄托。街区、聚落分布在山脚下,人们发明了复杂的灌溉系统,进行水田耕作的同时,与印度教的诸神、无数的精灵一起生存。此外,其山脚下广阔的海域潜藏着恶魔和鬼魂。这就是称为“三界”的思想。

75.喀麦隆的蛋形屋

非洲乍得人居住一种像鸡蛋形状的屋子,被称做“蛋形屋”。蛋形屋高5~7米,造型别致,线条优美,感观圆润流畅。底部直径3~4米,墙壁用泥建造。基础部厚度二三十厘米,往上逐渐收缩变薄,泥墙顶部缩成一个小口,作为通口。外部表面塑出一些棱柱,一是为装饰,二是当做阶梯,可以登上屋顶。

屋的内壁十分光滑平整,有的地方塑出像柜子和书架的形状,可以装些衣物。屋内还钉有小木桩,可以挂衣服,搭渔网。

蛋形屋设计科学性很强,符合力学原理,虽然没有柱子,但非常坚固;从外表看这种屋子好像很闷,但是因为它屋顶上的小开口能使空气对流,实际上是很凉爽的。

76.波斯地毯

波斯地毯是地毯中的精品之一,其精湛的织造技艺和艺术价值已广为人知。由于它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而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态,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艺术品位能与油画和雕塑相提并论,尤其是波斯手织毯,做工精细,图案别致,融入了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其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国际上得到了充分认可。在西方,它们甚至被视为地面上的艺术,认为没有比波斯地毯更让室内增添光辉的艺术品了。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从天然植物和矿石中提取,染色经久不褪不变,以抽象的植物、阿拉伯文字和几何图案进行构图。

77.俄罗斯火炉

俄罗斯火炉的灶台和炕是连为一体的,且同处一室。火炉正面向上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再向上连接烟囱,而火炉的后面却并未抵达天花板。如果从侧面看的话,火炉的后方和前方比较就好像后方突然凹进一部分似的。那便是俄式火炉的炕(“暖炉寝床”)。炕的水平高度大约是地板与天花板之间高度的2/3,应该说,比中国火炕要高多了。因此,要想爬上炕去,要借助小梯子(梯子位于火炉侧面与墙之间的过道上)才行。俄式火炉一般都用砖块砌成,炉口呈半圆形,有的炉口还有炉门,木柴或煤炭通过炉口放进炉壁。炉壁是用来烧火和做饭的地方。做饭的炊具一般有用来煮物的铁罐、铁锅和平底锅等。除此之外,火炉还可用来烤制面包,一般放在炉壁里的炉床上面烤制。

78.英国城堡

英国境内有不少古老的城堡,其中不少是以前王室与贵族的居所。最为人熟知的莫如伦敦塔。这是诺曼底人进占英国之后兴建的大型堡垒群,位于伦敦市中心。

伦敦塔的中心部分,也是最古老的部分,就是所谓的“白塔”(White Tower)。据称,它的外墙以前是白色的,因此称为“白塔”。这是一座坚实的堡垒,经历千年历史仍屹立不倒。伦敦塔内有自己的侍卫。他们穿着款式古老的制服,据信是16世纪都铎王朝时代的服饰。

在英国众多城堡之中,伦敦西部的温莎堡仍然是英国君主的主要王宫之一。温莎堡之中的圣乔治教堂是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建筑之一。教堂内装饰华丽,是不少王室隆重庆典举行的地方。在2005年,英国王储查尔斯就是在此结婚的。不少英国君主也埋葬于此。

79.西班牙的穴屋

洞穴是人架最早的一种住宅形式,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还有大约4000万人居住在洞穴里。我们知道中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具有特殊的直立性,因而适宜挖掘洞穴。在西班牙南部的瓜迪克斯地区,人们在松软的岩石里挖掘洞穴。据考证,这种形式最初也许是由摩尔人采用的。用白灰刷涂住宅是当地的传统习惯。从外部的方形门窗看,也许会以为内部也是方形的,其实不然。室内的屋顶是穹拱形,为了更好地承担负荷。烟囱垂直向上一直挖透岩层,上面也刷涂白灰。

80.西班牙的米拉公寓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座纯粹现代化风格的楼房——米拉公寓。它以怪异的造型而闻名于世,是由西班牙建筑设计师安东尼·高迪专门为实业家佩德罗·米拉设计建造的。米拉公寓位于街道转角,地面以上共6层(含屋顶层),这座建筑的墙面凸凹不平,屋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线。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侵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有动感。米拉公寓的阳台栏杆由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如同挂在岩体上的一簇簇杂乱的海草。米拉公寓的平面布置也不同一般,墙线曲折弯扭,房间的平面形状也几乎全是“离方遁圆”,没有一处是方正的矩形。

81.瑞士传统与现代民居

瑞士湖光山色,处处如画,令所有踏上瑞士国土的人耳目一新。那些点缀在山坡水边的座座农舍、簇簇村庄,或以其淳朴的野趣,或以其和谐的色调,给来访人留下深刻印象。房屋与美景两相交融,人工与自然互相辉映,是瑞士风光的一大特色。有些人用“夏莱”指具有田园风光的瑞士农舍。在高山上,“夏莱”一般都是牧人夏季的住处,往往建在人迹罕至的偏僻的山坡,建筑简陋,光线阴暗。同时,因为牧人从前自己烧制干酪,烟熏火燎,空气很不清新。

瑞士是由内德裔、法裔、意裔瑞士人以及列托罗曼人组成的社会,因此,农家的宅舍没有统一的瑞士风格。

82.阿尔卑斯山北麓居民的房舍

阿尔卑斯山北麓居民的房舍,差不多全部用木材建成,有的建在一个石基上。这种石木结构的建筑,其下层的石基加高加大,上面是木结构。石基内部是相当于地窖的一个房间,用来储存干酪等物,这个房间的上面是一间厨房。这种建筑在法国东部和奥地利西部也可见到。

83.瑞士农舍

早年的瑞士农舍十分简单,木板屋顶用石头压住,一般只有一间大房间,做饭睡觉都在里面,卫生条件很差。后来才出现了隔开的卧室和二层楼。在富裕的地区,大房屋发展成有4~5层的宅第,内有不同用途的房间,还有粮仓。有的地方受意大利和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把房屋原来的板壁用厚实的砖墙包起来,窗口嵌在厚墙里,建了圆形拱门,在墙面上雕砌,在楼上有窗突出墙外。

84.伯尔尼高地房舍

伯尔尼高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坡,房舍都以一面山墙为正面,上下层窗口之间饰有花纹,有时墙上还有大壁画。大“人”字屋面伸出甚远,有柱子支撑,形成坡形外廊。两面山墙都有阳台。有的则在建筑时特别注意采光,以适应家庭副业的需要。

85.瑞士中古时代的建筑

古朴端庄、为数不多的罗马时代的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尖拱高耸、挺拔修长,在瑞士德语地区几乎处处可见。此外,瑞士还保留了不少中古时代的建筑。如街心或路口的喷泉,周围有水池,中间有柱耸起,常流的泉水从柱口喷出。柱子四周有雕镌或彩饰,柱顶是一只动物或传奇人物的塑像。喷泉以鲜花点缀,似乎是在欢迎远方的来客。在一些老城的街道两侧的人行道上,有拱廊,可方便行人避雨遮晒。在楼宇的外墙上,装饰壁画,在窗板上涂上锯齿形的花饰,颜色与州的州徽一致。在河面上修建带顶的曲折横跨的廊桥,棕红的廊顶与流水相辉映,既构成河上一景,又可避风雨。有些建在山地的廊桥,沿山势,实际上起了带顶楼梯的作用。某些楼房的突出墙外的凸肚悬窗,用翅托起支撑作用,实际上是凉廊。上下两层的悬窗有时连成一体,成为很独特的一种建筑形式。凉廊的四框木柱与正面的脚板均雕金彩饰,很是精致华丽。至于一些古老的官方建筑,有哥特式,也有文艺复兴式和新古典式,且内部设备都相当豪华。那些在中世纪颇有财势的行业公会的大厦,常建有中央大厅,配以彩绘的天花板,内部摆的是当年最时兴的家具、陶瓷、金银器皿。

86.瑞士现代城镇

高层大楼颇为罕见,房屋的建筑力求保持传统风格。有人住在高层公寓中,但大部分人都是居住传统形式的矮层建筑。有的是独家独户,有的大一些,内部仍然是互相隔开的几套公寓。但这些建筑有一共同特点,即保留着传统的外观:房顶成“人”字,或四坡,或复折,颜色赭褐或粉红,都与四周景物浑然成一体,给人一种十分和谐的感觉。

87.匈牙利民居——古典与现代风格的结合

匈牙利的城市,从整体上看,是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互协调的结合体,城市建筑风格虽不如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那样结实、庞大、雄浑,但却十分挺拔、玲珑、秀丽。城市建筑以古典式建筑为主,现代建筑作衬托,形成整个城市的基本风格。在首都布达佩斯,步入布达老城区,八角形古灯高悬,铁制广告牌高挂在街边的商店门前,游客们乘坐的马车在碎石街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把人带到几个世纪以前。成群的鸽子起落于街边、花园或草坪之中,神态怡然。城市里不见纤尘飞扬,处处草木青翠,花繁叶茂,真如一幅幅风景画历历在目。

在乡间远眺广阔的沃野,只见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农舍井然有序,这就是典型的匈牙利乡村风貌。在乡村,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为木料。那时,大部分农房用圆木建成,顶棚铺草。在巴拉顿湖沿岸,沼泽滩多,居民们就地取材,用芦苇铺屋面。但是铺法很特别,所用的芦苇几乎盖住了整个房子,就是说,由于屋面呈夹形,草铺得靠下,远看几乎看不出建墙的砖坯。这种特别的“茅草房”,在今天仿古盛行的潮流中,很受欢迎。喜欢乡居的人,把别墅搬到乡村。

房屋的内部装饰完全现代化,外表却采用茅草屋式,既体现出乡村别墅的古朴,又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对于久居闹市的人,无疑会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住在乡村的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也变得舒适而现代化,但他们仍然注意房屋的外部效果,尽量保持传统的特色。所以走进农家,就会发现这里的陈设与城里的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他们仍然保留着壁炉,但壁炉的形状因地区而异,有的为方形,有的呈圆形。在寒冷的冬季,壁炉依然是农村中必不可缺的取暖设备。

88.韦达人居住的石穴

韦达人居住的石穴十分简陋,纯粹是天然洞穴,不作任何装饰。一般地,只要石穴较为宽大,雨水不易渗入,就可以安家度日了。韦达人喜欢几个家庭合居一个石穴,每个家占据石穴的一个角落。夜晚,石穴中最为辉煌的地方要算篝火燃起的地方。韦达人采用钻木的方法获取火种,当星星之火逐渐烧起来,终成熊熊之势的时候,整个石穴被闪烁的火光照耀得亮堂堂的,黑夜的神秘和恐怖被逼退到石穴的边缘。于是,这个“对外开放”的居所多少也能显示出一些家的温暖气息和安全之感。当然,除了燃烧的篝火之外,韦达人的活动,比如他们围着篝火烧烤食物,食物散出诱人的香气,痒酥酥地刺激着人们的味觉,以及他们聚居一穴,乐天安命,与世无争,其乐融融,使那空旷的石穴荡漾起一波一波的家园般温馨的涟漪。

89.比亚卡尼镇的穴屋

西班牙比亚卡尼镇的穴屋大多是从地面向地下挖掘形成的,洞穴底部距地面4米左右。他们从洞穴底部向各个方向掘进,凿出一间一间的穴屋,一般有门厅、客厅、两三间卧室、贮藏室、厨房、柴草房和猪圈。厨房当中再掘一口水井,不须外出,可直接从井中取水,非常便捷。穴屋的顶部呈拱形,拱顶和四壁都粉刷得雪白,点上灯烛,室内光线明亮。

穴屋居住舒适。炎热的夏日,穴屋内却清风习习;冬天的寒夜,里面的人们只要盖上一条单薄的毛毯,就能安然入睡。

90.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三石村

三石村人家的住房全部用石板和石块砌成,而且一定要用三块石板做墙,三块石板盖屋顶,三块石头堵在屋前,构成两个缺口,一处当门,一处当窗。

据说,三石村人的祖先,当初迁到此地时,猛兽肆虐,时常袭击村民,他们搬来一块大石头,挡在门前,从此,猛兽不再来犯。后来,强盗结伙前来抢掠村民,村民们又用石头攻击强盗,取得了胜利,保卫了村庄。再后来,天上连续下雨刮风,水多成灾,村民们就用三块石板做墙,三块石板盖顶,三块石头堵门,建起了三石屋,战胜了灾害。因此,村民们就把三石屋当成除暴安良、祛灾招福的象征。代代相传,建造三石屋就成为一种别致有趣的居住习俗了。至今,三石村的居民修筑新房,依然遵循古老的传统建造地道的三石屋。

91.崖屋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克尼翁德谢里大峡谷,古代居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在峡谷的高坡上建造的那些雄伟的崖屋久已被人所津津乐道。

大约公元前500年,大峡谷地带的印第安人以山洞为家,生活简朴,社会状态原始。大约公元500年,大峡谷中的印第安人开始在山洞周围凿穴而居,并使用泥坯和黏土做屋顶。到了公元1000年的时候,居住在大峡谷的印第安人的一支——普依布罗人,用石板在大峡谷高峻的山崖上砌筑一种崖屋,这些著名的建筑被后人称“白屋”。

崖屋互相连接,在山坡高处一层一层地向后叠陷进去,形成一大片村落。这些崖屋的门都开在前方,一层层的崖屋呈阶梯形排列,最底层的前缘与悬崖的边缘对齐,以后每上面一层的前缘压住下一层的后部,层层相叠。崖屋村落由四五百个石板房屋组成,占地面积足足有3英亩。远远望去,一个一个的崖洞向山上逐渐退去,一层高过一层,一层压住一层,凌空而立,加上磅礴雄浑的峡谷气象的映衬,崖屋村落气势宏伟,仿佛纽约城里高耸云霄的摩天大厦。

92.英国茅草农舍

英国的乡土民居以乡村式的茅草农舍为代表。英国北部有城堡式的石墙府第和英国式的半木结构住宅。

93.法国草原农舍

法国具有欧洲大陆多样化的地形特征,法国北部的草原农舍平面布局整齐、紧凑,起居室和餐室以壁炉为中心布置,壁炉是整个住宅中最核心的部分。草原农舍的屋顶坡度较陡,出檐很小;屋顶的内部设置阁楼空间,作为贮存杂物之用。草原农舍与马棚、鸡窝、猪圈、兔房等布置在一起,并带有户外的厕所,充满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94.德国的传统乡土民居

德国的传统乡土民居随地区不同各有特色,多以山墙为主要立面,把建造的日期雕刻在主山墙的门拱额板上,用精美的手工艺图饰表现莱茵河中部地区的装饰主题。立面上有几个门可以分别进入起居室、马厩、奶牛棚。石砌的民宅也是中欧地区的民间风格。中欧地区奥地利、卢森堡、比利时、荷兰等地的乡土民居在木结构传统做法中有各式传统民居的分布。

95.芬兰的蒸汽浴室木屋

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盛产木材,民居多以圆木构造,木板搭筑。芬兰以蒸汽浴为传统民俗,芬兰的蒸汽浴室木屋表现了典型芬兰民居的特色,其地方性工艺美术充分地表现在民居的装饰上,用木、石、玻璃工艺品装饰木头房子的室内和室外。

96.希腊生态气候效应的乡土民居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沿海地区和山托里尼岛上的民居,人们称之为“生态气候效应的乡土民居”,是天然的集聚太阳能的半地下建筑,采用土石的拱券,白色的房子和彩色的岩崖背景在明亮的阳光下创造出迷人的魅力。乡土民居为厚墙小窗,墙壁外涂白粉反射强烈的日照,古代希腊的双户平面布局以中庭为核心。

97.印第安民居

印第安人的足迹和民居纵贯美洲大陆。北美西海岸印第安人的木屋,广泛运用传统的木制图腾柱与民居房屋组合在一起,有时把图腾木柱的底部头像作为住宅的入口,室内无隔墙,中央的火塘处略低,形成一圈舒适的坐处。

98.鲁凯人的住房

鲁凯人的住房建筑与北部排湾人的相似,主要建筑材料是板岩和木材,木材主要用做木柱、木梁等支架。与排湾人的板岩房的不同之处在于,鲁凯人铺盖房顶之前先平放一层木板,再在木板上盖石板,这种木石相间的住房,既牢固耐用又美观大方,充分发挥了木材的美化作用。

99.茅顶竹壁

卑南人的住房是茅顶竹壁,屋顶为两个倾斜面,木梁柱上用藤皮扎缚。以藤皮浸水之后作为扎缚的绳索,其效力不低于现在用来绑钢筋用的铁丝。房屋除了前后二门外,门的左右还开了窗户,窗户的开启是采取吊板式的,厨房和卧室分开,这些特点不能不说是受到汉族移民住房建筑的影响。阿美人的房屋内部区分更为细致一点儿,除了卧室和厨房外,还有了起居间。这种复式结构的房屋是高山族同胞建筑史上的一个显著进步。

100.雅美人的居住环境

雅美人建房的一个独特风格是房屋的入口向海。这是一个海洋民族,他们喜欢海,期望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大海,所以他们的房屋就建成了推开门就能看到海的样式。在房屋的外面,他们还建有凉台和工作小屋。这样的房屋不但能够满足基本居住的需要,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居住条件更加舒适。

101.平埔人的居住民俗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台湾地区平埔人的住房形态和构造格式也有所不同。除了对原始自然的顺应外,还有其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他们居住的主屋根据屋形不同分别称为“朗”、“囤”、“达劳”、“必堵混”、“夏堵混”(这些都是音译)。

我国台湾地区南部嘉义和屏东平原的平埔人以竹子作为建屋的主要原料,其次才是木材。当地的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少雨。季风带的竹林长得非常茂盛,大片大片的竹林被砍伐下来,作为房屋的墙壁,圆木仅做柱子和屋梁。屋顶上铺的是遍地生长的茅草。房屋一般离地近2米,圆形的住房直径有5~10米不等,屋顶是倒漏斗形的,有的里面用板壁隔开。

“囤”的造法是先以竹子、木头结成椽桷,也就像现在的钢筋骨架一样。然后剖开竹子,用竹片编成竹墙,再将茅草编织成两大扇,两扇中间竖立起大梁。待到上顶的时候,必须准备丰盛的酒肉佳肴,邀请村社里的亲朋好友一起上梁,上梁后免不了又要有庆祝仪式,就是聚饮一番。而造好的房屋就像一个倒扣的木船,宽6米多,长足足有10米以上,前门和后门是相通的。相传这是由于他们的祖先受到岸边倾覆的木舟启发而设计出的房屋样式。

新港、肖垅一带的平埔人,在筑竹墙之前,还要先填土为地基,把地面打结实,以使房屋能顶住风雨和洪水的侵蚀。材料是就地取材,设计要能抵抗大自然的侵害,尤其要适应当地夏季湿热多雨的气候。“囤”的屋檐设计超过地基4米多,几乎要垂到地面,这样既可以避烈日又可以遮暴雨,其实用性很强。

我国台湾地区北部台北盆地和宜兰平原的平埔人,因居住地树林多,所以造房普遍使用木板。因为当地气候潮湿,地势低洼,所以他们的房屋往往建得比较高。所以房屋的居室一般须造梯子才能进入。楼板是成片的木板拼成,既能防潮,又很舒适。平埔人的住房比较简单,居室内部很少有隔断,一家大小全住在一起,只不过床铺是分开的。房间里的摆设很简单,没有桌椅,没有床架,甚至没有任何家具,仅有的是房间中央近1米高的台子,是一家大小就餐的地方。大间的房子既当卧室又当厨房,这与平埔人早先游耕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对于经常搬迁的家,家具显然是多余的。

房间的四周种了许多的槟榔、椰树和竹林,白天可以遮阳蔽日,晚上树香与果香飘来。

平埔未婚男子集体住宿别有一番情趣。十七八世纪的平埔人有一种风俗,就是要求成年未婚男子集体居住。这与东南亚一些民族有相同之处。吕宋岛、婆罗洲都有过男子成年离家外出住在公屋的住宿习惯,这种房屋,兼有寝室、集会的用途,还摆有宗教气氛极浓的其他物品。

102.平埔未婚男子集体住宿

平埔人把专门为未婚男子集体住宿的房屋叫做“福寮”。阿里山和浊水溪流域内山各社还筑有未婚女子的小屋,叫做“笼仔”,而男子集体宿舍则称为“公廨”。青年男子在“公廨”内,架上木架当床,分左右两排,没有蚊帐被褥之类的床上用品。由于这里住的全部是年轻人,所以住宿生活往往很活跃,时常欢歌笑语通宵达旦。有的“公廨”还有青壮年之分。集体居住的目的,还有一项就是与部落防护和团体狩猎有关,因为大伙聚合在一起,不管是打猎还是对付外来骚扰,都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在规模较大的部落里,这样的“公廨”不只一座,有的还按年龄级别分开住。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平埔青年集体住宿的居所有所变化。他们在村社外盖起一座茅草屋亭,里面有3个房间,当地的土目和通事就在这儿议事。“公廨”的周围,日夜都有青壮年执勤站岗,传递公文,通风报信。“公廨”也就成了公共机关和地方自治场所,同时兼有招待外来官方人员住宿的地方。有的“公廨”建设在高高的木桩上,除了青年集会外,还起“望楼”的作用。

103.平埔未婚女子住居

专供成年女子和未婚女子居住的“笼仔”又称“猫邻”。这种建筑也很有特色。未婚的女子住在“猫邻”里,等待未婚男子前来相会。夜晚,饱含情意的平埔男子在“猫邻”外吹弹起动听的嘴琴,平埔少女则在室内向窗外张望,一旦情投意合,便出来招呼他进屋,这种撮合的对象,她们称为“牵手”。这种叫法真的很形象、很贴切、很浪漫,就像台湾的一首歌——《牵手》。

平埔人还在农田的周围建起“望楼”。这是一种藤编竹木架子,架子搭建得很高。从米稻黄熟繁茂之际,一直到谷物登场之时,他们成群地在夜晚登上望楼,望四周,防止农作物被偷盗。平地上还布置了执棍棒的巡逻,通宵达旦地巡视执勤。某些村社的通事和土目还每日派“麻达”(即青年男子)到望楼巡视,以防止外族的入侵。望楼拔地而起,耸立在平地广阔的原野上,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我国台湾地区中南部的平埔人因为受汉族的影响比较早,加上干季长、温度较低,所以住房形态急速演变为土墩式住屋。这种住屋的地基毫无例外地高出地面,这是为了防止洪水侵入和暴雨泛滥而设计的。土墩的高度有1米多,门前横亘着木墩,周围的土墩上还砌上石头,中间填有泥土使之更加坚固。有些土墩住屋的内部已经和汉人住房相差无几,没有正厅和其他房间。室外四周土墩留有檐下走廊,这走廊的用途很广:可以舂米,可以做饭,可以闲坐,可以躺卧,还可以收藏农具杂物,甚至搭盖猪栏鸡窝等。

104.高山族的房屋装饰

高山族人民也非常重视房屋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柱、檐桁、横梁、槛楣和门板、独石的雕刻艺术上。

排湾人和鲁凯人是以贵族为中心的族群,因此他们的房屋雕饰最为发达。虽然雕刻是由平民所做,但仅为头目和贵族拥有,平民是没有的。主柱的雕刻象征头目、贵族的权势大小,有精简各异的雕饰。雕刻的主题除人物外,有蛇纹、鹿纹和人头纹。排湾各族群的主柱雕刻主题均为祖像,多属式样化,为左右对称的正面像。祖像大多是双手举于胸前,两足直立,腕臂有重叠镯钏纹,腰有束带,或刻三角纹,或刻圆纹;头顶刻兽角,或百步蛇一双,或为蜷蛇一条;男女生殖器很明显,双眼有嵌瓷片,脐部或镶瓷钮。这种祖像,最高达3米,宽40厘米。

板壁雕饰则与主柱雕饰有显著不同:板壁的雕刻面较大,雕纹较浅,刻纹较为写实,多组合纹或群像。石壁雕刻大都为阴刻浅雕。人物头部多为椭圆形,蜂腰阔肩,两手高举或置胸前。板壁雕刻的人物造型与石壁相似,而木制的多为红白两色上彩,另外还有蓝、绿、黄、橙等色彩。

檐桁、横梁及槛楣的雕饰最为引人注目,檐桁雕刻的数量比立柱、壁板、石壁的多,雕刻也不同。因面积狭长,图纹呈单位行重复排列,有人头纹、鹿纹、猪纹、几何纹。颜色主要有黑、白、红三色。画上的人形头扁圆,长额短鼻,额上有三角或菱形纵纹。鹿纹基本上是蹲踞姿势,背纹是格子纹。有的图形还绘有猎人射野猪的情形。这些雕刻的题材大多源于高山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是他们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的艺术写照。檐桁的颜色是用石灰熏黑涂色的,黑白分明;也有用红黑两色上彩的,颜色更加浓烈美观。

各族群在雕刻中还有许多特有的图案和色彩,体现了本族群的审美观和精神寄托。汉族在台湾的早期住房建筑,有明显的闽粤风格,属于中国住宅建筑的支流。这种住房大大地影响了台湾原住居民的住房建筑风格。汉人住宅大规模出现在台湾岛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随着大批移民的迁入,住房风格也明显大陆化。虽然大多数移民来自闽粤地区,但由于台湾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也形成了与大陆不完全相同的建筑风格,而形成了早期台湾民间建筑的特色,而且台湾各个地区也不尽相同。

105.波塔瓦托米人圆顶棚屋

17世纪,波塔瓦托米人首次与白人相遇时,住在今威斯康星州东北部,后向南扩展至今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伊利诺伊州及印第安纳州等地。营半定居生活,夏季居住农村,秋季分成若干家庭集团后进入冬季狩猎地区。男子渔、猎,妇女种植和收获谷物,并采集蔬菜。村庄住所为用树皮覆盖的大型房屋,或是圆顶棚屋。

106.真主柱屋

西非富拉尼族人在建筑风格上仍保持与世隔绝的神秘性。他们的真主柱屋是由28根木杆搭成形同半张开的雨伞的架子,终年用树皮做屋面,雨季加厚,旱季去薄。室内三面支床,一面是门。门朝圣地麦加方向,意在求真主保佑。

107.半边楼

尼日利亚都卡瓦族人的住宅依山傍水,利用倾斜地势建造。前面一半因地势低,故建成楼房,后一半因地势高,故建成平房,俗称“半边楼”。传说这种楼房能祈求到风调雨顺。

108.四水归一房

因房屋四面相连,其屋面联结处构成四个槽子。下雨时,雨水顺四槽流下,注入院内渗井,或从檐下水沟排出,故民间称为“四水归一房”。这种住房适合贝宁湾温湿的气候。

109.海带草房

这种房屋是多哥沿海的一种最具特色的草房。当地盛产细长海带草,晒干后质地坚韧。渔民建房,屋顶建得很陡,屋脊建成卷棚式,上盖海带草,浑圆厚实,远望像大鱼脊梁,俗称“海带草房”。它造型奇特,且能防腐、防热、防风,不易倒塌。

110.围蛇屋

加纳东部人建的一种弧形或方形建筑群,像城堡一样将主体包围起来。因其靠山坡而建,呈阶梯状,层层叠叠,有盘蛇之状,而被称为“围蛇屋”。围蛇屋造型优美、雕梁画栋,内建有厨房、天井、水井等,设备齐全,可达到防御外盗、安居乐业的要求。

111.黎族的船形屋

黎族是中国海南岛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龟形屋、船形屋、吊脚楼都曾出现在黎族人的生活中,其中以船形屋最具原始风貌。

相传3000年前,黎族人的祖先乘木船漂流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避风挡雨的屋舍。后代为了纪念祖先,便将木船形状的草屋代代相传,取名为“船形屋”。

海南五指山地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船形屋就地取材,以竹木为架、茅草为顶。地下以木板或竹子为主,可以防潮。

深山野林间,一座座乌篷船式的草屋散落其间,别有一番风情。不过,现在船形屋已不多见,海南只有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船形屋保存得比较完好,其他地方的船形屋已渐渐淡出了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

112.阿富汗人的居所

阿富汗人的居所大体可分为定居的和游牧的两种。

定居的则有生活在城里和农村之分。但是城市并不发达,城里的房屋建筑并没有特色。农村大多靠近水源,且地势较险要,常常是易守难攻之地。每一个村子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但有些日常生活用品也得靠外面供应,如茶叶、盐、糖、布匹、鞋子、火柴等。村里的房子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周有院墙,院内并建有塔楼,以便能监视周围并用来防御外面的进攻。房屋用土坯垒墙,再抹上泥草浆。屋面是把细的树板架在大梁上,在上面盖上苇席,抹上泥草浆。不同的地区,屋顶有平与圆之分。在努里斯坦,屋面上没有气孔,烧火时房间里烟雾很浓。每家的住房有两间或三间,其中有供亲友和游泳者住的客房。庭院里有水井、牲口棚、仓库、厕所等。一般人家,烧饭、做活、洗衣服,甚至洗澡都在庭院中。

差不多每个家庭都铺地毯,墙上挂着壁毯。晚上睡在苇席上,白天把席卷上,也有的睡在棚子床上。

阿富汗的不同地区,用的燃料也不同,木柴、木炭、煤和牛粪饼都可用。冬天来了,要取暖时,方法很特别。在房子中间摆一张小矮桌子,桌子下放一个燃好的炭盆,把一块很大的地毯盖在矮脚桌上。然后全家老少围在小桌周围,脚朝里,头朝外,躺成一圈取暖。

有些地方的房子是顺着山坡的山势一层一层往上建,下面房子的屋顶,是上面人家活动的院子。层层住宅如同梯田一般。

113.塞浦路斯拜占庭式农舍

在广大的塞浦路斯的乡村,保留有传统的住宅:木屋、石屋和瓦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房屋:建筑材料是砖或石头,房子是方形的,前面设一个前廊,前廊有两个很大的拜占庭式拱门。几乎乡村的每座房屋周围都环绕着柠檬树丛,院内有藤萝架或葡萄架点缀。

乡村盖房的材料一直是就地取材,因此,房子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房屋地面是泥土的,也有的是砖砌的,讲究一些的房屋里面,用当地出产的金色大理石铺成。

用拱形的木料或石头支撑的屋顶,大多用泥抹在芦苇或树枝上,下面用大木梁撑住。屋顶一般是平坦的,炎热的夏天,人们可在上面睡觉,也可以在屋顶上晾晒农产品。

一幢房屋内一般包括3个房间,一间是家庭生活之用,包括食、宿在内,一间是仓库,还有一间为的是饲养家畜。这几间房子要围绕一个天井修建,院子外面有水井,院内有蜂房状的大灶和户外厕所。

当人口增加,房子不够用时,就在屋面上盖房,从外面看上去,如同两层的楼房。

塞浦路斯这种壮美的拜占庭式的房屋经常吸引众多的外国游客。

114.麦利那人的山顶村庄

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的房屋颇具特色。麦利那人的村子通常坐落在山顶上,故马达加斯加语的“山顶”即指村庄。中部高原丘陵起伏,层峦叠嶂。村子一般依山傍水,丛林环绕,四周有高大的城墙或护城河。夜间,村门紧闭,以巨石圆柱作门栓。房屋建筑全岛大同小异,中部地区多为红色砖瓦结构,一般是两层带塔尖的双同斜顶房屋。乍看上去,临街的房子没有门和窗户,原来门面向西方开,东南墙不开窗,是为了防止大风的袭击。房顶的颜色,与当地红色土壤相同。12月,红色的大地,蓝色的天空,衬托着葱绿色的水稻和繁茂的热带植物,使这些房屋建筑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犹如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近看绚丽,远观和谐。

麦利那人室内家具极其简单,供奉祖宗的神龛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其他东西不一定具备,因此,麦利那人堪称是尊崇祖先的典范。他们的室内家具按一定方向、位置排列。床必须安置在房屋的东北角,也就是供奉祖先的“上方”。睡觉时必须头朝东北,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115.罗马尼亚的农舍

在罗马尼亚农村,民房大都是独门独院,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几乎没有。房屋的布局和结构通常是两层的小楼房,房前的小院里,按个人的兴趣爱好,可栽果树、花草,甚至蔬菜。这些农民的住宅,大都紧挨公路,所以交通比较方便。房屋的建筑风格因地区不同而各有特色,室内的装饰十分讲究,可谓异彩纷呈。现在虽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在广大农村已屡见不鲜,但罗马尼亚小巧玲珑的农舍中,室内的装饰却保存着古老的传统,充满了民间艺术气息。

116.克丘亚人的居所

克丘亚印第安人是安第斯山区的土著居民,通常一户拥有一所住宅。拥护同一首领或同属一个图腾的百余户住家为一个村落。村落也有区别,有聚居村落,周围是田地和场地;有散居村落,由一些分散在各自耕地上的住家组成;也有分散和集中两者兼而有之的村落。

村落的中心是广场。有时只不过是一块草坪,周围是住宅的房屋,中间没有建筑物,但是也称之为“广场”。典型的广场保留了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一边矗立着教堂或小礼拜堂,另一边是当地的行政中心。

克丘亚人的住宅一般是用砖坯盖成,底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屋面是双斜面。室内面积不大,没有窗户,地面是泥土的,不加任何装修。因而房间内光线不足,阴暗混浊。厨房是和住室分开的单独小屋。

新婚夫妇大多都要建造自己的新住屋。首先打屋基,先挖坑,填入从山坡上运来的石块。在房角奠基之前,须用古柯叶和奇恰酒供奉土地娘娘。

在许多地区,门和正面的墙上挂武器和动物作装饰物,还有表现家庭生活的雕刻画图。在秘鲁中部,几乎每一所房屋的顶部都装有十字架,或者安有传统标志——用铁模压成的美洲豹、骆马和兀鹫。

住室内的家具很简陋。或者屋里空荡荡,根本没有家具,即使有家具的,也很少见到桌椅。板床靠在一面墙边,骆马皮和山羊皮是板床上唯一铺的东西,板床白天就是凳子。墙内有个壁橱,里面放置一部分东西,其余的日常生活用品挂在支撑屋面的柱子上。

117.土库曼人的羊毛毡帐篷

土库曼人住移动式羊毛毡帐篷,篷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用长约2.5米,径粗约2厘米的若干根橡木构成。中间留有圆形的窗,天窗直径约1米,用以通烟、通气和透光,下雨下雪时用毛毡盖上。下部以若干根2米多长的细木棍和毛皮绳连续接成方块形,用时拉展开来,数个相连,便成圆形帐篷,搬迁时折叠又可作为车板。

篷门一般朝南开,高1米多点,宽约2米。帐篷有大、小之分,一般高4米多,围墙高1米多,篷内直径3~6米。中间用土石砌一个炉灶,高大概30厘米。周围地上铺有毛毡,羊皮或地毯。习惯上正面靠边处放一长方形矮腿桌。衣箱等和其他重要家具放在帐篷的左角,其他东西如奶桶、水桶等厨房用具放在右侧。

帐篷门的正面为家中长者和宾客坐或寝处。篷内不分间,全家男女老少均住在一起。睡觉时,夫妇在中央,左边是男孩,右边是女孩,按年龄大小依次排列,年龄越小靠父母越近。

帐篷周围挖一圈小沟,为的是防止雨水流入篷内。

118.阿尔及利亚牧民的长方形帐篷

在山区与沙漠边缘工作的阿尔及利亚人,从事畜牧业的占大多数,他们以帐篷为家。

阿尔及利亚人的帐篷的篷布是用山羊毛和骆驼毛编织而成。但他们的帐篷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帐篷的平面成长方形。

帐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睡觉、吃饭、接待客人均在其中。但帐篷内的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之外,就是畜牧用具。

119.萨阿米人的鹿皮帐篷

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萨阿米牧民或居住帐篷或居住木屋。萨阿米人的帐篷一般用鹿皮制造,外观呈锥形,被称为“哥塔斯”。帐篷顶部有一个通风口,用以调节帐篷内空气,特别是排烟。帐篷的门比较窄小,仅够一人出入,门都开在帐篷的南面,这样阳光可以照入帐篷,使帐篷内明亮,也避免寒冷的北风吹入帐内。帐篷中间有主架,架上可悬挂器皿、鹿肉等各种野味。

帐篷内部被分隔成两大一小的三个空间,男人和女人们分住两个大间,家庭户主夫妇居住在最小的一间里,而这个小间是这顶帐篷内最为舒适的空间。“哥塔斯”搭建和拆除都比较容易,搬运也简单。

萨阿米人是典型的猎鹿人和饲养驯鹿人,一年之中他们随春秋季节更迭,以有鹿群的游动而迁徙居住地点,每当他们到达刚刚选中的新的地方,马上就地搭建帐篷。但他们搭建帐篷有一套讲究规矩和仪式。

他们将篷顶涂抹成红色,在篷上钉第一颗铁钉时,所有将要住进这顶帐篷的人都必须齐声高唱圣歌,抚慰地神;每个人还要迎风朝天抛撒食盐,讨好天神。待帐篷建成后,杀一头驯鹿,进行祭祀。只有这样,才可以永保帐篷平安,也才可以将火神拒之门外。

120.印第安人的“梯皮”帐篷

印第安人的帐篷,在外型、使用的建筑材料上,均别具一格。帐篷有好几种形状,有一种帐篷是圆锥形的。这种奇特的帐篷只有在南北两极的不少部落中被广泛地应用。这种帐篷的上面,为适应当地季节的变化、气候的不同,有时覆盖树皮,有时又以兽皮作为篷皮。这类帐篷以平原印第安人以树皮覆盖的“梯皮”帐篷,最具有代表性。

建造“梯皮”帐篷,首先是选择两根最主要的柱子,使其成为形如倒置的V字,把柱子的交叉点用一条长长的绳子捆扎结实,但有一点要注意,用绳子捆扎时,从绳子的一端甩起,部分留下,以备用。然后,再取一根与前两根柱子等长的第三根柱子,把顶点捆好,使这三根柱子成为一个匀称的三脚架。这就需要在捆扎时,绳子的松紧合适——太松动,三脚架形状不能固定;太紧时,三根柱子不能成为匀称的三脚架。这三根柱子在地面上形成的三角形应是等边三角形,顶点形成的三个角的角度要适当,不可过小或过大,因为角度的大和小会使三脚架内的空间大不相同,同时会直接影响三脚架结构的稳定程度。当然,这个适宜的角度是人们在长期的摸索和感受中积累的,这个角度既符合力学原则,又符合协调、匀称而且安全的美感原则。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把次要的柱子加在三脚架上,使之成为一个圆锥体,但必须加倍小心,因为弄不好时,三脚架加上柱子会变成不规则的三棱体。这就要求,三脚架在地面上的三个点是在一个圆的圆周上,加进的柱子不仅全部都在这个圆周上,而且是等距离的。这时,捆三脚架时余下的绳子可用来在加进的柱子的顶端来回交叉绕来绕去,套住每根柱子,并把它们牢牢固定好。

最后一步工作,便是安装预先缝好的帐篷的覆盖物。这个覆盖物的形状与大小要符合建好的圆锥体的柱架。缝合时,用兽骨做成的针把桦树皮一片一片地串叠起来,上面的一条树皮的下部盖在下面一条树皮的上端之上,用骨针穿上绳子钉牢固。但在帐篷的最近最上部的地方,留下两块对称位置的树皮不钉死,留作帐篷的“天窗”。钉好的桦树皮一层层,长度直至圆锥形的柱角架下部,并稍长些即可。安装时,把“梯皮”高高举起,套在圆锥形柱角架上,套到合适时,用绳子拉紧,固定好。用木钉把梯皮长于柱角之部分钉在地面上。这时,可以看到,在靠近圆锥形帐篷顶部,有两个“小窗口”,桦树皮可以张开,帐篷内的烟可冒出篷外使帐内不致烟气弥漫,同时增加了帐内的采光。当风雪交加时,则让桦树皮关闭,阻止雪花和寒气侵袭帐内,使帐内保持了温度。

“梯皮”帐篷还有一个成长方形的门,供人出入。门的上方悬挂门帘,平时用木棍支开,遇雨雪天气或夜幕降临,就寝时则将门帘放下。

其他的印第安人也建造圆锥帐篷。如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上居住的纳斯科皮人,也建圆锥帐篷,他们建的圆锥帐篷与“梯皮”帐篷的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覆盖物。由于纳斯科皮人从事狩猎,故在寒冷的冬日,他们用北美的驯鹿皮覆盖帐篷。而当天气渐热、夏天来临时,则用桦树皮覆盖。现在,也有为数不少的印第安人用自己猎到的珍贵的毛皮从白种商人手中换回沉重的帆布,以此作为帐篷的覆盖物。并且他们改进了原来的帐篷的结构,在帐篷基架内加上了一个横梁。这种做法可以使帐篷加大固定基架之力,且可防水,使帐篷经久耐用。但是,覆盖帆布的帐篷失去了覆盖动物毛皮和树皮的帐篷所具有的美观的外表和纯天然的情趣。

121.特维尔切人的“托尔多”

在南美洲阿根廷的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特维尔切印第安人以放牧和狩猎为生,因此需要经常迁移居住地点,故一般不建造固定的住宅。他们的住所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帐篷,称为“托尔多”。

“托尔多”建造的过程是:先在地上插入三排木桩,前排的最高,大约有2米,朝后逐渐降低高度,直到最后一排,木桩高只有1米或1.2米。木桩上端有叉,上面可以横放木杆。另外有一张用40~50张大骆马皮缝在一起的大篷布,布的表面涂上油脂或其他涂料。安放时,把大篷布从支架后面拉起,挂到最前一排木桩的杆子上,并用皮带系牢。帐篷最高一面朝东,没有任何遮挡物,作为进口。通常在进口的前面烧火做饭,以便借助风的力量,把火的热气吹进帐篷。

这种帐篷有的很大,中间的木杆上再张挂起兽皮,分隔成几部分,每一部分住一个家庭。但比较多的是两间式的,父母和儿女各住在一间中。

“托尔多”帐篷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迁徙时就驮在马背上。

122.阿尔巴尼亚的男人堂

在阿尔巴尼亚乡村,每一幢农舍除了起居室、餐室等外,都有一个较大的前厅,它是房屋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前厅摆设比较讲究,对门的墙上是一个大壁炉,壁炉上方陈列着一些手工艺品,如古枪、古剑及其他铜制品,紧靠壁炉的两边席地铺着羊皮褥或羊毛毯。这个房间当地人们称为“男人堂”。

123.贝都因人露宿沙地

阿曼的贝都因人生活在阿曼的中部,以放牧骆驼、羊为生。白天,他们行踪不定,夜晚露宿在篝火旁的沙地上。他们的家中只有若干只锈迹斑斑的大油桶(供装火油、贮水或作衣柜,有时也是新生羊羔的安身之处)。他们也在日晒最烈的地方铺着被子,旁边是用树枝搭成的简陋的牲畜栏,还有炉灶——普通的篝火。

124.布须曼人随遇而安

布须曼人居无定所,常常栖身于岩洞、坑洼,或是在背风的地方用树杈、野草搭起半圆形茅屋。茅屋高有2米左右,一家人住在一间茅屋中。男女孩子超过4岁,则要分住在靠近父母茅屋的小茅屋内。各家的茅屋在住地排成圆形,其出入口都面对中央广场;广场上有树,是人们聚会和举行各种活动的地方。

125.风篱

风篱是人类自己动手创造的最古老的一种居所。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期,人类尚处在蒙昧状态下,尽管其编扎方法相当简单,但是风篱的建造标志着人类在居住文明史上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这可贵的第一步作为基础,才可能产生后来的棚屋、茅亭、帐篷以及结构复杂的一系列的居所。

风篱有两种:圆形状与平行状。把树枝插成半圆圈状,再加上覆盖物,则成圆形风篱。把树枝插成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行状风篱。这两种风篱逐渐发展为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房屋——圆形房屋和方形房屋。因此,风篱是人类古老的居所,也是人类除洞穴外最先自己建造的居所。

澳大利亚土著人建的风篱最简朴,他们将地上生长的灌木丛的枝条向背风的一面拉弯,直至成为弧形,再用树枝头编扎在一起,在上面加盖上一层带叶子的树枝,一个圆形风篱就算完成了。人们在风篱之下燃起明亮的篝火,烧饭,在其中休息。遇到没有天然树木的地方,在地上夯下两根木桩,在上面架起一根横梁,用绳子把横梁固定结实,将树皮斜铺在横梁上,树枝触地的一头插入土中,向斜铺的树枝上盖上树皮、草等,平行风篱就扎成了。

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人也以风篱为家。塔斯马尼亚人选择较为粗大的树干作为中心,把树枝斜靠在树干上,在树枝上铺一层树叶和杂草,风篱完工,就可以在下面安家度日子。若他们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较长一些,就剁一些树皮把风篱遮盖得严密一点,使其真正能遮风避雨。但为了短暂逗留时,风篱建得则很寒酸。

在非洲人中,马赛人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家也是风篱,集中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境内。

马赛人造风篱时,先把一些树枝和木杆上端弯成弓形,然后固定在两端用柱子支撑的横梁上。在四周挂上草帘,在树枝顶部铺上一层干草,在干草上糊上一层搅有鲜牛粪的泥巴。最后在入口处铺一道栅栏,算是门,风篱就盖好了。

126.希卢克人的蘑菇形棚屋

地处热带的苏丹,有一个民族叫希卢克人。他们的住房是用高粱秆和赛凡草搭盖的圆柱状茅棚,屋顶呈圆锥形,远远望去仿佛是一朵朵开放在河边的大蘑菇。

这种房屋造价低廉,既可抵风雨的袭击,又可以防酷暑。茅棚内壁既干净又美观,挂有用高粱秆排列成的艺术图案。屋内陈设简单,除睡床或兽皮以外,一般没有其他家具。

127.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树根棚屋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常搭建棚屋,以作居所。他们把三根比较长的树枝的下端埋地里,将树枝的上端拉成弧形,交叉在一起,捆扎起来,形成一个基架,然后往基架上搭树枝、茅草、树叶,最后在外面糊上一层泥巴。于是一个圆形小棚屋问世了。

在树木繁茂的地方,他们就用树皮搭建棚屋。棚屋的形状多样,有圆锥形、双面斜坡形等。

澳大利亚中部的土著人搭建棚屋的方法很特别。他们把枯干的穆加利树连根拔起,让树根朝天,树梢朝地,用土把树梢掩埋好;再把朝天的树根交叉在一起,固定捆结实;最后在树根棚外面覆盖树叶、杂草和一层土,树根棚屋就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