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头面部特效穴位

在婴幼儿的头面部,分布着很多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其中,又以其中的10大特效穴位最常用,它们是天门、坎宫、印堂、太阳、迎香、人中、百会、风池、耳后高骨、天柱骨。

开天门 开窍醒脑效果好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做法:家长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开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适用范围:常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头痛、惊风等病症。

推坎宫 保护孩子的眼睛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做法:用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推30~50次。

作用:清热止痛,醒脑明目。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部病症。

揉印堂 缓解头痛有奇效

位置:印堂位于两眉之间连线的中点。

做法:用一手拇指甲做掐法或用指端做揉法。掐5次,按揉50次左右。

作用:醒脑安神,祛风通窍。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昏厥、抽搐、感冒、头痛等病症。

运太阳 疏风解表治感冒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

做法:运太阳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螺纹面着力,向眼方向揉为补法;向耳方向揉为泻法。用两手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为推太阳。运30~50次。

作用:消除疲劳,安神健脑,清热明目,止痛。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头痛、惊风、感冒等病症。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风寒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运太阳

推太阳

掐人中 常用于昏厥急救

位置:位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即人中,也叫水沟。

做法:以拇指指甲掐3~5次,待症状稳定或醒后即止。

作用:醒神开窍。

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惊风、昏厥、抽搐等病症。

按揉迎香 预防感冒治鼻塞

位置:位于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处。

做法:用一手食、中指分别按揉两穴20~30次。

作用:宣肺通窍。

适用范围:常用于治疗鼻塞流涕、口眼歪斜以及感冒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病症。

按揉百会 远离头痛困扰

位置: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

做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或掌心揉100~200次或指压3~5分钟。

作用: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适用范围:适用于防治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病等病症。

注意事项:1.治疗惊风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鱼际交替使用。

2.治疗脱肛、遗尿、尿频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

拿风池 孩子感冒好得快

位置:风池位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

做法:用一手拇指、食指提拿穴位,以5~10次为宜。

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等病症。

注意事项:1.感冒、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合用。2.颈项强痛可与揉列缺、揉颈项部肌肉合用。

运耳后高骨 感冒头痛的克

位置:耳后入发际处,乳突后缘下凹陷中。

做法: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运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等病症。

推天柱骨 孩子呕吐不用怕

位置:天柱骨位于后发际正中,自上而下,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做法:用一手拇指螺纹面或食、中指腹着力自上而下直推天柱骨,推100~300次。

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适用范围:常用于防治呕吐、发热、项强、惊风、咽痛等病症。

注意事项:1.治疗呕吐多与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合用。2.治疗外感发热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