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精英教育心理学
- (德)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 10425字
- 2020-06-24 18:37:06
3.精英教育的心智启迪
对孩子心智陶冶的教育和单纯为了使其适应社会和遵守秩序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只能称为管理。其实,管理和教育是两个相互关系的概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我在本书的上半部分也做了详细的解释。很多人说教育与管理没有关系,我也不应该在精英教育学中讨论管理的概念。其实不然,教育和管理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教育离不开管理,而在管理过程中,多多少少也有教育的成分。如果我们把各种复杂的工作混合在一起,我们就做不好工作,而将这些工作完全分解开来也很难实现,这也就是我要在教育中讨论管理的原因。我们不能用约束性的管理来施行教育措施,因为这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眼中的顽劣行为置之不理,我们要用适当的管理措施去规范他。因此,我们对管理要持肯定态度,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离开了管理,我们的课程也就无法进行。
因此,把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分开来看是不正确的,通过措施让孩子遵守规则和强迫不服从者听话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教育所必须的。但不论是管理还是教育,都必须对孩子有促进作用,而且与之相关的教育手段也必须围绕着使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进行。教育者同孩子的关系是和谐的,他们可以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只不过教育者的身份不会变,他始终具有权威。而且,教育者永远不会像个警察一样监视孩子,也不会经常斥责他们,因为教育者不能让学生立即变成一个理智的人,理智是相对的,也需要时间来慢慢塑造。我在本书中为孩子制定了关于训育的详细措施,尽量不用压迫式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行动。我的原则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使孩子的道德得到升华、兴趣得到增长,而不是成为被强制制造出来的机器。
我的训育从来不是单纯的管理和单纯的教育,而是将管理融入教育,我同学生的关系有表扬、批评、惩罚、奖赏还有教育,其中,威胁是最少用,也是只在极端情况下才使用的措施。通常,我会想尽各种缓和的办法,针对学生的性格去感化他,或者通过理论性说服让他明白道理,甚至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使他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教育最强有力的武器。
在对孩子的管理方面,我认为目的是多方面性的。首先,防止孩子对他人产生伤害,或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不仅仅是针对现在的矛盾,也是在预防将来可能产生的不良隐患;其次,避免孩子之间、孩子与教育者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最后,暂时把孩子隔离出社会,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不让他受到坏的影响,从而促进良好人格的塑造。另外,对孩子心灵的培养需要教育,但也不能完全放弃管理。因为很多孩子的情绪并不稳定,他们很有可能做出危险的、对他人产生危害的举动。但对于管理的施行有一点要求,就是慎用,更不要指望严格的管理可以屡试不爽,因为这会造成极大的危险后果。
除了管理,教育者在监督方面也应掌握一个度,在孩子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做好规划,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实施。我们应该多多给予孩子爱心和帮助,对此,我和大多数教育家不谋而合,而且,只有在管理之后我们才能完全开展教育工作,因此,教育不能离开管理,在进行教育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在管理上下足功夫。
教育和管理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教育代替管理”、“在与管理的对照中看清真正的教育”,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
关于“真正的精英教育”,我想说的是,我们无法预料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教育的孩子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如果教育出现偏差,将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预测和把握孩子长大后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结合现在的社会背景和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太准确的预估。即便有很大的误差,我也觉得仍然很有必要,而孩子也必定会感激我们当初所做的这一切。如果这种和谐可以保持下去,那我们的教育工作将会越来越轻松,所以,教育既有单纯性又有多方面性。
很多思想家太看重科学,以致把教育当成一门自然科学,人为地将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挤压在一起,并从中做出一些推导。这样做是极其缺乏思考力的,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全盘的肯定受挫后又全盘否定,转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这种错误就很可能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用一种思想去理解教育,将其作为工作的整体,但它又可以分为很多部分,而各个部分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教育学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一样,从这样一种整体思维中,我们可以得出教育的统一性和精神的集中性。所以,教育学讲求原则,我们也期待从原则中找到一定的结果。由此又引出三个问题:“如果这种统一性原则实际存在,那么,人们是否能够在理论之上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这种实际存在的原则是不是一门完整的科学?如果不是,那么原则就会发生混乱。”“如果这种科学的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理念不是统一的,而且无法排除或无法改变,怎么办?”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没有在书中明确提出,只是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这需要教育者通过实践来发现。
书中,我运用心理学论证了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但精英教育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它涉及的主观部分太多、不好把握和量化等等。但我坚信,只要把道德教育放到制高点,就不用担心方向的偏差。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能概括一切的教育中心,我们还必须按照哲学的体系来进行这种探讨。现在,教育学仍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变化,我们希望在支持教育独立的同时,可以为教育增加一些关于哲学的反思。出于这些合理的理由,我们在书中进行了各种哲学理论的探讨,防止读者误入歧途。但从科学上说,我们在很多程度上都欠缺考虑,这些东西很容易在教育得以独立时被遗忘,因此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我并没有打算制定一个过于明确的出发点,因为教育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我们把道德置于教育的首位,然后利用精英教育学的观点来诠释精英教育学。一门学科的最正确学习途径既不是无限制的思考,也不能拘泥于现有的观点,更不能把多方面性盲目地混合在一起,而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地使用,只有从科学的发展开始,才能最可靠地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而科学的发展观又离不开哲学的完整体系,所以,道德与哲学是教育的左膀右臂,这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道德、哲学和教育需要无限的实践与探讨,才能逐渐完善发展。目前,我们在哲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完全可以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并借此完成教育的整个体系。所以,精英教育学离不开心理学、教育科学、自然科学、道德哲学等多种学科。本书可以为那些有能力用自己的方法创建教育学的人群提供参考,也适合那些把教育学作为科学来研究的探索者。
从教育的本质上看,对每个孩子进行完全统一的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必须从一种目的进行考虑才可以。作为教育者,要尽量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而不是将孩子培养成在学校遵守纪律的所谓“好学生”。学生长大后,究竟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确立什么样的目的,这都是教育者必须要关心的。所以,必须使孩子平稳地达到这个目的,并使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有人问为什么要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回答,因为这显而易见,教育就是让孩子终身受益,而不是仅仅在学校或当下受益。还有一点我要提出,关注学生的未来并不是控制孩子的人生,孩子在未来愿意做什么职业、希望有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他自己的事,作为教育者,我们只需用最可能的方式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一个相对正确的建议。
从教育的本质上说,完全统一的教育目的不可能实现,因为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方法都要为教育提出不同的目的,结果,很多目的都是彼此对立,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方向和计划。教育的多方面性已归纳到一个或多个目的之中,但这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简单进行逻辑分类,而不能简简单单地从一个目的或规律出发。
孩子未来的目的范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能的目的范围和领域,一种是一种完全与之区分开来的必要目的领域。前者在未来总会被孩子了解,也容易追求。而后者,假如我们现在的教导出现偏差,孩子将很难自己调整过来。总之,教育的目的是按照既不从属于教育者、也不从属于孩子的成人的意向来区分的,对于教育的逻辑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得不那么透彻,但我们一定要弄清楚道德目的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是联合的关系还是从属的关系。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对事物根本性的研究和论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亲身实践,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利用理论为科学的同一性和完整性服务。
兴趣的多方面性可以与道德性格的力量放到一起被看待,训育者如何才能有先见之明,把握孩子在未来才能把握的目的呢?这需要每一位读者在所有的范围内去追寻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在各种对象的关联中进行深刻思考。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同上述方法相矛盾的、纯粹意向的事物,这是教育者不感兴趣的。只有孩子对未来期望的本身与他出于某种愿望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的总和,才是教育者应该不遗余力执行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必须要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应对未来各种要求的能力,并培养出适合的兴趣和行为。按照培养健全性格的思想来看,这些方面正是教育者对孩子的能力、兴趣、思想做出判断的依据,可以据此推断出孩子究竟具有哪方面的能力,其原始兴趣是什么,应该具备哪些健全的思想。
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过程可以显示的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正在成长着的一代人的具体行为特征,就是孩子表现出来的活力和智力的总和。而目的则根本无法直观看出来,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做出假设,所以,我们把这些活力与智力记录下来,并进行精密的分析,所得结果既可作为以后教育的经验,也能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一定的规划建议和目的性要求。对于教育的目的问题,培养兴趣的多方面性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没办法确定要把它归纳为必要的目的领域还是纯粹的目的领域。但因为愿望的存在,我们的兴趣就会显现,这就是平衡的多方面兴趣,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一种和谐的表达。
我不会拘泥于过去,研究以往的教育家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每个时代需要的人的能力也不一样,旧时代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放到新时代也显得不合时宜。所以,我主张培养学生兴趣的多方面性,无论在哪个时代,也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兴趣永远是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快速积累前人的经验,并加以完善。兴趣的培养又分为很多个部分,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接受能力。主动性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过多干涉孩子,尽量不用强迫、压制的手段教育孩子,而要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他,使其依靠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做出正确的行为。接受力较为简单易懂,就是听从老师教导的能力以及倾听和观察能力。这些都是提高兴趣的有力手段。再者,兴趣是指向心灵的,只有在心灵上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孩子才有了解它的冲动。
对于如何把握教育目的这个问题,我认为重要的还是道德教育问题。教育内容差别并不大,差别大的是每个人的心理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要的未来与目的。我们应该把孩子的个性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虽然讨论了关于教育目的的很多理论,但也不能忘记针对孩子特点的个性化培养。
对于把这些不同目的串联起来的需要,我们只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即可,不需要知道怎样满足这样的需求,谁也没有能力可以把教育的唯一起点找出来,也不能把整个教育工作归属为某一点,我们只能在多个领域考虑教育,将与之相对应的各个目的综合起来。我们应该了解,个性和多方面性是完全相容的,个性与性格也是如此。多方面性也可以接受道德的严格限定,道德为教育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却无法塑造完美的性格与高能力的人才。这时候,兴趣的作用就被完美地体现了出来,所以,特点与个性需要着重培养。我阐述这些理论并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只是为了让读者对这些理解困难的事物产生更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要想法设法地理解兴趣、个性与性格的概念和关系,也要明白他们之间的相容性。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将这些概念融合在一起,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塑造和驾驭一个人。
兴趣的多方面性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第一章,我已经详细阐述了多方面性的概念,但这仅供参考,我们没有必要对其理论进行太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多方面性就是全面,也可以认为是其它的意思。我们真正需要弄明白的是如何利用它,就像我们只有实实在在地专注于某个艺术活动,才能深刻明白什么叫做兴趣,这些都是我们读多少遍概念都不会明白的。基于兴趣,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两个概念——专心和审思,审思是人格的基础,没有对自我的评价和思考,就不会形成完整的性格与人格。而且,各种使人专心的行为很有可能相互排斥,正是因为这样,审思的过程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专心之中的矛盾。因此,我们在专心的时候,不能同时产生多个想法,它们必须逐个产生,让我们的大脑一个接一个地处理。例如,刚开始我们专注于某一个事物,对这个事物的观察和处理都结束后,我们才能对另一种事物专心,最后,这些专心就可以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但是,这种审思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
假设我们把各种专心的行为会产生矛盾的事物串联起来,那就不可能产生纯粹的审思,因此,绝对的多方面性并不存在。我提到这些概念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和应用,而不是对这些名词进行推敲,因为这只会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在我看来,人对审思产生的多方面性的参悟所得出的最根本的理论是:人必须要大量地、尽可能地多用脑,并在意识中将想到的和实际的有机结合起来。我不想让孩子的心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无规则地发展下去,而是让专心、审思以及多方面性慢慢影响心理。各种使人专心的活动都是交替进行的,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相互交错,专心可以通过一定的催化剂变为审思,而审思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化回到专心。但就其本质而言,心理的每一种活动在外界看来都是静止的。也就是说,专心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静止的行为,只要我们目的明确,依靠专心完全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只有当外界对内心会产生干扰的一切事物被破解,专心这个活动才会是明确的,审思也才会是静止的。通过审思,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事物之间的联系,每个个别事物都是这种关系的一部分,并处于合适的位置。一种包含许多事物的审思活动所产生的顺序叫做系统,由系统做进一步的推导则属于方法的范畴。许多人知道“审思”这个词,也明白它的概念,但却不知道它的实质和用法。但这个困难的工作必须要留给教育者去完成,他们要在方法论上梳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明确地感觉到我对这些理论的深入挖掘。
我们再来说说兴趣,当人们行为活动的念头被制止,或者普通的内心活动未被阻止,但最极端的心理被阻止后,人们便会产生一种趋向于事物的特殊心理,这时候,兴趣就产生了。兴趣其实是介于简单的观察和真实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状态,在观察中,我们的心理逐渐产生兴趣。也就是说,只有心理感觉在心灵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且使其专注度高于其他观察的事物,才能将其定义为兴趣。不过,这些外在的特点并不能使我们明白特定的概念,但我们不需要明白,只要学会使用即可。
期望、注意、行动和要求是兴趣中比较重要的四个方面,这些被兴趣激发的心理状态会一一被提取出来,但具体如何过渡,我们仍然找不到一定的理论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被自身欲望所束缚的专心是不道德的,也是有害的,因为这样的专心是完全依赖于人自身的心理而扭曲了的活动,已经失去了其社会性。具有一定集中力,兴趣不一定会太过于丰富,但丰富的兴趣却可以使一个人的集中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兴趣的包围中,一个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轻松愉快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并且会觉得产生兴趣的其它事物也具有简单性,而不会因为其它想法而停止眼前的探索。
现在,我讲过的概念包括多方面性、专心、审思、丰富的审思、静止的专心、单纯的专心和纯粹的专心、联合、系统方法、丰富的兴趣、丰富的兴趣、注意、欲望、行动与要求等,我将这些概念性问题并列到一起,希望读者可以仔细阅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教育主体之间的联系。
书中,我也论述了兴趣的对象。其实,兴趣就是专心一直追随的审思所关注的对象,一开始,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兴趣所涉及的范围。因此,我们要学会列举出能够使我们产生兴趣的事物的数量,同时,我们也不能只为了专注于所要教育的课程而迷失在这些目录与课题中。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理论性的小缺点和小错误并不是最主要的,我们也很容易改正,重要的是不能在做事的时候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我们不仅要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还要对自己面对事物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把兴趣的研究对象想象成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耗费心思去论证这些概念,我们只需要大体了解,然后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即可。我们不清楚教育的这些概念会产生什么特别的差别,也不知道多方面性和其规律是否处在一个绝对的矛盾之中,规律性在原则上属于多方面性的一些事物,也就是说,人类的很多理论和概念问题都是存在于社会的理论之中的。
直接把人带进大自然或社会中进行历练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会使人心变得扭曲,人的性格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塑造。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答案就是教育,在这里,观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的方式而存在。而在实际的教育中,观察并不等于监督,我们可以尽量多地观察学生,但尽量不要用监督的形式去干扰学生。另外,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压力同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去学校接受训育和教育,等他们的性格和心智成型之后,再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和社会。到那个时候,他们自己就可以沿着真确的道路进行自我塑造和改变。观察与教育并不是对立的,经验与教育才是对立的,这也是我主张孩子不能过早接触社会的原因。太早步入社会,就会被外界不正确的事物影响心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危害。
教育应该是直观、连绵不断且令人振奋的,为什么?我无需解释,教育工作者的实践会告诉你们一切,教育的材料并不仅限于教育学的各种文献,所有的自然科学与心理学都可以作为教育者的素材。
我们应该从各种心灵状态出发,对教育的内容进行筛选,然后在科学中寻找教育素材,并尽量让心灵状态去适应它们。教育的内容涉及事物、符号和形式,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这是一个抽象的组合。而教育者必须明白内容的全部,以便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就需要教育者针对教育内容和材料进行优化,把一切无益的、冗余的内容排除在外。最后,教师在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范围内,可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这是最好的方式,教育者只要使自己和学生都感到满意即可。
综合教育建立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这就是真正的思辨综合,同时,对大自然严肃以对也不是孩子早期应该做的事情。最后一点我要说的是,教育应该竭尽全力培养同情。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进行无意义的论证和分析,分析教育和综合教育也不是对立的,不仅从教育对象来看是这样,从利用的时间角度来看也是如此。综合教育必须要在孩子刚开始接受教育时就进行,也就是开始得越早越好,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把教育的分析过程分为经验、鉴赏、思辨和对人类的同情、对社会的同情及宗教。一个人很难学习到什么是教育计划,而制定教育计划的重点就是明确什么是分析教育和综合教育。
最优秀的教育者也一样需要继续获取经验,这就表明我们常常缺少对优秀教师的了解。我们应该明白,在一种严格教育的一切外界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次要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需要了解的,但无论是怎样优秀的教育计划,只要它所提到的内容得不到合理应用,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在我们知道的所有教育计划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为全省甚至是全国制定的教育计划,那些计划在制定之前,并没有听取学生和老师的意见,甚至没有实际观察过各地区学生的特点,也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在这种信息不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制订出合理的教育计划。所以我建议,在制定教育计划时除了要全面利用各个学科,也要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分析。
如果要依靠学校的教育来促进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那么这个教育计划就应该包括所有的学校系统和各种类型的院校,并把它们的共同目标整体结合起来。具体如何实施呢?就是按照每一个学生和老师的特点,并结合他们的私人关系进行综合制定,所以,每个院校的教育计划都应该是大不相同的。而且,我们还应该考虑国家因素,学校创建的目的之一就是符合国家利益或者民族自身的利益。因此,教育的职能不单单是使学生受益,使老师发挥才能,更重要的还是满足某种既定的目的。
心灵的充实就是教育产生的结果,在心灵中,生活实践和心理上的感受需要保持一致。而心理上的感受更重要,它告诉我们如何挣脱现实的束缚,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另外,教育的结果可以和孩子的性格培养紧紧结合到一起,随着多面性教育的发展,性格的正确塑造方法也会被提上日程。但性格远不止这些方面,性格的稳定性、坚定性和防御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要对这些进行详细说明,需要一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性格需要通过内在的心理特点和意识形态来表达,而不能通过性格的特点来说明。我们非常不清楚性格的消极一面,因为就决定来说,性格对决定的否定即是意志,这和对决定的肯定是一样积极的。这和意志力的表现是一样的,但也有所欠缺。所以,意志力看上去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什么东西来证明,也无法量化,也因此,意志力虽然与性格关系密切,但却不能代表性格。
性格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部分,正如一句谚语所说,人有两个灵魂,可以观察自己,也可以认识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并指引自己前进。但是,在知道这种现象之前,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意志,而且这个意志已经影响人们形成了一种性格特征这是性格的客观部分。那什么是性格的主观部分呢?我们关注的主体在一种崭新的、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产生的意志就是性格的主观部分。我们必须把意志和欲望进行明确的区分,意志是根据规范的观念,自我决定各种行动能力,为了表示人的意志力,我们必须意识到其本身所具有的理性。因为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意识中,人才能做出发自内心的行动,如果没有意识的作用,人将会被一种不可知的事物操纵,不由自主地进行行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不能沉浸在事物的外表中,人在受教育之前会形成一定的习惯和欲望,但却没有性格和意志。
性格的客观部分并不如人们想的那样,是一种陈旧的意志,我们所观察的主题其实是用一种新的意志与其产生对抗,每一种客观意志部分都是用一种习惯和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欲望覆盖人的自我意识并决定人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节制欲望,尽量不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以使自己变得更加理性,并对以后性格的正确塑造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既要专注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要使其自我意识觉醒,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意志。因此,教育和道德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分割开来进行。
在这本书中,我讲解了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其中有很多心理学和哲学的论证,这些看似与教育学关系不大,却可以作为教育学的方法论和补充。在遥远的过去,教育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正是这些哲学、心理学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接下来便是对训育的论述,训育可以看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这个词汇就是根据“训育”和“吸引”两个词汇得来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把教育本身和教育产生对比,而我也曾经将其同孩子的管理做出一定的比较。对于教育的认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可以非常简单地把握其分析方向。在教育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个让教育者和学生同时关心或专注的事物,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重点教育对象就是学生,而学生一直都是被动地听从老师的教导和灌输。
对于教育者来说,传授给学生知识只是其中一个难点,更重要的还是对顽劣的学生进行教导和管理,这样的话,教育者的负担就会无限加大,所以,教育就从教育中被分离了出来,并做出了一定的分工。而且,教育和管理也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也要做好两者的区分。即便如此,教育的难度还是没有减小多少,因为对于科学的探索虽然不是难事,但对于孩子的教导却显得举步维艰。如何应对顽劣的孩子?如何使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如何使他们的性格得到正确的塑造?这些都是横在教育者面前的难题,而最佳答案就是:使孩子自主地掌握意识,做出自认为适合的行为,而不是按照教育者的要求,照葫芦画瓢地模仿。
我们可以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量称为“第三者”,教育者和学生需要对这个第三者进行深刻的讨论和研究。管理与教育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此,我们仍然需要明确管理、教育和教育的关系,并把后两者明确地区分开来。
对孩子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并进行有目的的培养的过程就是训育,但这不是首要的,孩子刚开始需要的是管理,因为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很大程度上是靠本能生存的。所以,缓和而又温柔的管理是初期引导孩子最好的方法。到了中期,管理就要交给训育了,因为管理只是观察孩子的外在表现,却无法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探索,更不能塑造他们的性格,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和社会观。训育一段时间后,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因为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孩子已经完全具备了自我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如果教育者还是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干涉孩子,就势必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后期,我们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到专业的、客观的知识,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的现状。
从某种情况来说,对于孩子的管理也可以说是教育的一部分,训育则完全不同,它并不是强烈的,而是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态度,对孩子进行连续不断的熏陶,最后渐渐停止,因为训育本就是一种陶冶。
读者最好不要拘泥于概念的东西,而应当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去实践这本书上的方法和措施,并观察这些方法和措施是否成功地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也希望读者不要认为我的理论就是永远正确的,也不要在实际的教育中无条件地应用这些理论,因为我一直都不赞同照搬和模仿,我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这本书揭开教育学的神秘面纱,并对自己以后的教育之路或人生之路产生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