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组建与发展——“1114”的西游团队(4)
- 跟《西游记》学员工管理
- 王立编著
- 5002字
- 2018-04-03 11:23:38
我们再深入剖析这个故事: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一共念了六次紧箍咒,第一次是唐僧试用紧箍咒,第二次是在观音寺夜失袈裟的时候,第三、四次是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第五次是分辨真假唐僧时,第六次是分辨真假美猴王的时候。这里面只有三次是出于惩治孙悟空的目的,而这三次全部发生在取经路上的初期,也正是团队组建的初期,此时,师徒二人相互之间的了解还不深,孙悟空跟随唐僧是出于对唐僧的感激,唐僧接纳孙悟空是因为观音菩萨的推荐。随着二人相互了解的加深,各自吸引对方的优点在不断增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稳固。这个时候紧箍咒在唐僧管理孙悟空这一问题上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取经的团队开始变得稳定,凝聚力越来越强,这也是后来唐僧可以完全不用紧箍咒就能够约束孙悟空的主要原因。当然,唐僧不再用紧箍咒约束孙悟空并不表示紧箍咒就没有用了,此时的紧箍咒已经与取经团队的整体精神凝结在了一起,用管理学的话说,就是紧箍咒已经融入了取经团队的团队文化中去了。
这个经典故事告诉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团队需要领导者和管理制度作为核心,而领导者和管理制度存在的终极目的不是管制,而是凝聚。
团队的领导者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队,这种凝聚力的形成与团队的领导者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打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
想把一群蜜蜂聚集到一个箱子里,至少有几种方式。一种,我们可以把蜜蜂一只只捉来,放到箱子里;二种,我们可以在箱子里放置一块蜜糖,引诱蜜蜂进入箱子;三种,我们可以找一只蜂王放在箱子里,蜜蜂们会自己进入箱子。第一种方法虽然使蜜蜂们都聚集到了箱子里面,但其在被人强行捕捉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半死不活了,即使部分体力旺盛者也会想方设法逃出箱子的。第二种办法也使蜜蜂们聚到了箱子里面,但当蜜糖被吃尽时,蜜蜂们也会纷纷离去。只有第三种方式,蜜蜂们会在蜂王的领导之下形成一个稳定的集体。
三种聚集蜜蜂的方式其实可以代表三种管理团队的方式:
第一种就是强硬的制度化管理,利用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这种方式虽然表面上能使团队成员循规蹈矩,但这样的团队是绝对没有战斗力的;
第二种是利用优越的薪资、福利建立团队的凝聚力,这在企业运营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的确是可行的。可一但企业出现暂时的困难,团队就会像吃尽蜜糖的蜜蜂们一样散去;
第三种是管理者以其自身魅力及一定的规则使团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以使团队成员心甘情愿地为整个团队服务。
作为企业来讲,我们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成员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不能让他们互相推诿,任凭个人随意地发挥,否则不能形成一个有序的共同体,阻碍团队的发展。必要的时候,就要杀一儆百,约束关键人物,使得其他团队成员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整个西游团队里面,如来佛和观音,他们杀一儆百,约束住了孙悟空这个关键人物,猪八戒和沙和尚受到震慑,自然就不敢造次。作为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每个人头上都有一个金箍,只是孙悟空的金箍你能用眼睛看得到,我们自己的却看不到。当我们在规则之内行事的时候,金箍仿佛不存在,我们一旦跨越规则,超越法治的底线,金箍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势必也会因此受到惩罚。
作为团队的领导,或者是执法者,必须要懂得法治、规章制度的真正作用。
【完美团队你也可以拥有】
西游团队是无数管理者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完美团队,也是无数优秀企业家想要拥有的团队。当然,没有人能真的拉着唐僧、孙悟空来为我们的企业工作,但在认真分析领悟西游团队的管理“真经”之后,我们就可以动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完美团队。
1.念好团队建设的“真经”
众所周知,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团队刚刚组建,尚处于团队的磨合期。师徒四人的价值观、性格、经历、心理状态截然不同,师徒之间的沟通不足,默契程度不高。
悟空火眼金睛,但性急,遇事不请示领导;八戒贪色、偷懒、馋嘴,喜好溜须奉承邀功,执行力较弱;沙僧的协调工作效果不明显。同时作为领导的唐僧领导水平不高,战术上轻敌,对取经的危险认识不充分,固执己见,不善于分析问题,不善于反思,不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辨别真伪的能力有待提高,激励手段不足,方法论也有问题,有家长做派(动辄念紧箍咒),更加致命的问题是唐僧对主要目标信念不明确(见悟空杀“无辜”,居然认为取得真经也没用),信心动摇,长期忍耐性不足,逆境商不高,遇到挫折撂挑子,团队的管理控制系统失效。
此时的取经团队简直具备了所有失败团队的特征,唐僧落入白骨精的魔爪也就顺理成章了。经历这场灾难后的取经团队能够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尽管风风雨雨,但是团队的磨合逐渐演变为一种默契,最终取得真经。
《西游记》的故事发展历程告诉后人:什么才是团队建设的“真经”,如何才能促使团队建设达到一种默契的程度,进而实现目标。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某些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究其缘由,非兵不精,将不能,弊在团队建设。如何把握团队建设的前进方向,使之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发展,将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目标明确,永不言败。
一个团队的奋斗目标是团队建设的旗帜,是团队建设的共同愿景,是团队未来发展的前进明灯。因此目标必须明确,同时该目标必须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唯一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不因为干扰因素有所变更。一旦目标确立,团队的所有行为必须围绕目标实现进行有效运作,为目标的实现服务,严禁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杂音”。团队中的所有战术行动必须统一于团队的战略目标,强调个体服从团队的思想,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行动策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标既是一个战略的问题,又是一个共同愿景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逆境商的问题。
俗语说:磨难是一种财富。经历了磨难,并且能够继续前进的团队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团队。现代的团队建设理论强调为目标奋斗的团队及其成员应该具有较高的逆境商,能够在遭受多次挫折后有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矢志不移的精神,善于在逆境中拼搏,总结经验,奋发图强,永不言败(尽管唐僧后来也屡次落入妖怪魔掌,但是明显让读者感觉其成熟了许多,这就是逆境商明显提高的结果),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就团队建设的过程而言,这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而在遭遇挫折时,作为粘合剂的就是“目标明确、永不言败”。
(2)海纳百川,系统整合。
认可了彼此的不完美,再以豁达、宽大的心胸接纳,正视并尽可能化解矛盾冲突。
因此,悟空才能在屡遭师傅驱逐后,还念及师徒情分归队;才能在屡被八戒谗言欺凌后,照例危急时搭救。而唐僧呢,发现误会了徒弟,就能立马悔过,念叨:悟空,你在哪里?猪八戒、沙和尚身上,也无不体现出了这种豁达和宽容。显而易见,唐僧师徒团队,任何单个都难成气候。恰恰是彼此相容了,才形成了巨大的能量,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完成了西天取经的终极目标。
“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任何一个团队,成员间的碰撞和磨合在所难免,唯淡定从容,求同存异,以坦荡的胸襟和境界,以一颗至善悲悯的爱心,才能相容于团队,并促进成员间的有效合作。
唐僧迂腐固执,悟空争强好胜,八戒私心懒惰,沙僧明哲保身。每个成员都个性斐然:优点多,缺点也多。如何协调诸多矛盾呢?该有一套制约机制,才能在强调团队意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
因此,在小说中,作者设置了唐僧贵为师尊,却需悟空护佑周全;孙悟空神通广大,还得受制于紧箍咒;八戒虽受“师兄”欺压,却有唐僧护短,或沙僧说情。团队的动态平衡,使矛盾冲突总能化解,形成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大河流水小河满”,各个成员也从集体中获益。
中国象棋中各个子力相互依托、相互倚重,通过系统整合构筑整体优势,实际上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励精求学,上下求索。
假如唐僧念过《概率分析》,那么在妖怪多次作怪后,唐僧可以运用其中理论,通过判断上述事件的概率进而识别妖怪的伎俩。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唐僧幸运,能够回回化险为夷,但是我们比唐僧睿智,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进而逢凶化吉。
古人曰:非学无以广才。本着“学贵精诚专一”的态度,以“学习型组织”作为创建蓝本,全面系统地学习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促进团队整体理论的提高和实践的深化;同时调整理论的深度与正确性,不断改善我们的方法论与思维方式,进而促使团队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系统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提高我们操控驾驭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真正实现“二次飞跃”。
2.西游团队文化“四字诀”
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文化已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企业早晚会被淘汰出局。那么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西游记》的团队管理文化值得我们借鉴。
(1)“定”字诀
企业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同土地、资本、设备、人员等有形资源有机结合,能为企业创造出新的价值。
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看不见的资源”。丰田公司前任会长花井八郎说它“像空气一样重要,而且像家风和国民性(注:民风)一样,是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企业文化——“看不见的资源”,应该是企业之“道”。企业文化管理人员怎样去把这种“看不见的资源”完整清晰地推广传达下去,是打造完美企业文化的关键点。
企业的个性文化一旦形成体系,就需要进行传播和落实。除了做好企业文化的实施规划和计划外,企业领导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要身体力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领导,尤其是高级领导要利用各种方式传播自己的文化,运用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和规范组织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布道”。
西游团队中的唐僧为了到西天取经,历尽艰难险阻,但是从来没有放弃和气馁,始终无比虔诚地推崇和信奉“佛”,任何困难和诱惑都没有使自己的信念改变,所以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企业文化人员要想弘扬和推广企业的“道”,就应该具有唐僧布道者般的定性,坚定不移地将企业文化推广下去。
(2)“能”字诀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此过程中形成企业真正的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型来认识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通过制度上的改变促进和培养员工的新技能、新能力,使他们达到行为上的改变,通过行为上的改变,让他们对企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感知,经过一些时间,他们开始用新的态度来看待企业,就会慢慢形成或接近企业提倡的理念。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没有尽头,体现在企业中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凝聚力的增强。
做企业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去说,而是在不断的推广过程中,善于总结、长于交流、精于提升。在“方法——对象(认同感)——执行”这样一个思路下,建立更打动人心的企业文化。
既要把企业文化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变成阳春白雪;
同样也要把企业文化推广下去,让任何人都能悉心领会;
并且要把企业文化变成手册上的理念,使它变得活泼起来,生动而深刻地让广大员工主动去接受。
(3)“杂”字诀
企业文化涉及知识层面非常广泛,既包括了文学、哲学、管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多个学科,同时还必须了解和认识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企业文化是传播学,为用的“全学”,百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既要时尚又要传统,还有营销与法规。绝对靠素质胜出。这就要求我们企业文化人员是一个“杂家”,要求我们必须放宽眼界,博览多学,不断地充实自己。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由得想起了猪八戒。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应该有他的好胃口、大肚量,可以吸收一切对我们工作有帮助的知识和文化。只有在广学博览的基础上,不断融会贯通,我们才能不断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企业也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4)“勤”字诀
在《西游记》中,沙僧勤勉刻苦,任劳任怨,为了取经大业,不计个人的利益得失,无私奉献,在取经的功绩里,有着他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期来看,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是无法立于不败之地的。今天,我们的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更应该具备沙僧一样的“实干”精神,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不计个人私利,不计个人荣辱,无私奉献,构建“方向”文化,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方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