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明历史系列(套装共6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编写组
- 2756字
- 2024-12-20 21:02:14
第二章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中北部是人类史上率先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最早形成统一的地域大国,首先在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基础上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创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静静的尼罗河、巍峨的金字塔、宏伟的庙宇废墟,是这一文明昔日辉煌的无言见证,留给现代人与后代人无尽的想象与沉思。
一 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的自然条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依托与舞台,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所处位置与面积同现代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体相当。其疆界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里南抵第一瀑布,西接利比亚,东靠西奈半岛,北临地中海。尼罗河自南向北纵贯全境。这条对古埃及文明至关重要的河流全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在埃及境内蜿蜒约1200公里,于广袤的沙漠中间开辟出一条宽约3—16公里的绿洲,并在开罗以北随着地势展开,形成巨大的三角洲。
历史上,三角洲地带称下埃及,其余河谷地带称上埃及,整个宜居地区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三角洲地区为12000平方公里。这两个地区是古埃及人历史活动的主要舞台。此外,尼罗河两侧极为广阔的沙漠地带也一直有少量古埃及人生息,但古埃及人并不认为沙漠与沙漠化的西奈半岛是自己的国土。
15000—12000年前,北非还是间或有树林的大草原,长颈鹿、犀牛、大象等大型动物出没其间。后来欧洲北部的冰川退回北极,北非气候发生变化,草原逐渐沙化,致使埃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干旱少雨。但尼罗河上游位于非洲中部高原地带,季节性大雨通常在每年6、7月倾泻,使上游青尼罗河河水暴涨,夹带着沿途冲刷下来的火山灰,汇入尼罗河干流,造成每年8月下游地区洪水泛滥。除开一些被人工堤坝隔离的地区,整个埃及河谷与三角洲地带变成一片泽国。水位最高时,可以淹没两岸利比亚沙漠与阿拉伯沙漠“有两天路程的地方”。三个多月后,洪水逐渐退去,河水复归旧道,泛滥时的混浊变为正常的清澈,重新裸露的两岸田地补充了丰沛的天然肥料——腐殖质。在古代缺乏人工施肥经验的情况下,尼罗河两岸的田地可谓得天独厚。11月在世界许多地方是秋去冬来的农闲月份,但在古埃及却到处交织着春的音韵。勤劳的古埃及农民开始一年的耕作期,栽培大麦、小麦等农作物。之后六个月,庄稼旺盛成长、成熟,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和金色的走廊。7月末,北风袭来,这是又一次汛期来临的预兆。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河水涨落的规律,修筑渠道,排干沼泽,引水灌田,逐渐把尼罗河沿岸改造成麦浪翻滚、椰树成林、农舍棋布的沃土,长期成为整个地中海区域的谷仓。由于尼罗河是埃及人的生命线,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曾感慨地说:“埃及——这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人与早期历史线索
埃及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诗中称北非这片地区为Aígyptos(发音为“埃及普托斯”),现代西文埃及一词便由此衍生而来。古埃及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库马特”(Km. t,意即黑色的土地),与周边黄色沙漠相对照。
成文史内的古埃及人属单一民族,说同一种语言,只有方言的区别,语言系属塞姆—哈姆语系。最早的埃及人可能是从南部迁徙而来的黑种人,之后来自亚洲的哈姆人进入北非,与黑种人混合。再后又发生多次种族、民族的融合,如喜克索斯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到来并建立统治,因而古埃及人虽是单一民族,却是由多种族、民族融合而成的说同一种语言的单一民族。现代埃及人则是在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逐渐形成的。
考古学家在尼罗河流域的台地上出土过一些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证明在远古时期这里已有人迹。另外,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址也在靠近尼罗河的一些地点有所发现,估计该时期的居民以采集、渔猎方式生活。
目前发现的史前人类遗存多属中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约18000—5500年前),从出土器物中可看出社会生产与社会结构的缓慢变化。
在距今约8000年以前的遗址中,发现古埃及居民已经使用经过精细打击成型的石臼、石杵、石刀、石镰、石磨盘,表明此时的古埃及人以天然谷物种子为食,掌握了采集、收割、脱壳、研磨等复杂技术。
在距今8000—5500年的遗址中,如在上埃及的塔萨—巴达里、下埃及的梅里姆达等遗址中,居民定居于村落,种植大麦与小麦,饲养绵羊、山羊,也从事渔猎,但手工业越出简单的石器制作,已有陶器和铜制装饰品。在上埃及涅伽达文化I中发现墓葬风俗较前普遍,坟墓大小、陪葬物多寡有明显差别,反映社会成员之间出现贫富分化,这是阶级产生的前兆。
自涅伽达文化Ⅱ(公元前3500年)始,埃及逐渐进入文明社会,并在公元前3200—前3100年形成国家。有关这段时间的史料同样很少,只能根据有限的考古史料来大略勾勒出当时的情况。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脱离社会的公共权力的代表——国王开始现身于考古材料中。如在上埃及希拉康坡里出土的“蝎王权标头”上的刻画,显示蝎王高大形象,身后跟随仪仗,队员身材尺寸不及蝎王一半。画面上还有从事劳动的平民或奴隶,表明劳心者与劳力者的阶级分化。
在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此时埃及常发生战争。如在阿拉克出土的石刀手柄装饰物上,刻画着水陆战斗的浅浮雕。在希拉康坡里出土的“战场调色板”上,正面刻画着狮子与猛禽在吞噬被击倒的敌人,图中央的那头狮子凛然而立。狮子原系上埃及国王的象征,后来成为大一统国王的象征。图中还有鹰与朱鹭形象的两面旗帜,旗杆上各有一只手紧紧抓着被缚的俘虏。参考后来的记载,埃及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十个区域小国,史称“斯帕特”,古希腊人称“诺姆”国家,出自图腾崇拜的部落名称转化为国名,如鹰国、公牛国、狼国等。各国一般以一座城市为政治、经济、宗教与防御中心,所以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城镇”一字是防御墙与壕沟环绕的地方。从考古发现的王衔、王冠、王权象征物看,各国实行君主制,这是文明社会最早的政治体制。
在狭窄的生存空间并存几十个国家(一说42个),各国间为争夺土地、水源与劳动力以及因此而生的地区霸权而不时发生战争。上述“战场调色板”图刻表现的即可能是上埃及鹰诺姆与朱鹭诺姆联合攻打下埃及的史迹。
二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专制王朝的形成
统一王国的出现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政治统一并最早确立君主专制制度的国家。对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时间,成文史与考古材料提供的信息却不一致。根据晚后埃及史家马奈托的年表,美尼斯是统一埃及的国王。他原是上埃及一个以孟菲斯城为中心的诺姆的国王,可能先局部统一了整个埃及南部,然后在公元前3150年左右攻占下埃及,完成了上下埃及的政治统一,以提尼为首都,史称第一王朝或提尼王朝。
但马奈托的记载属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三千多年之后的追忆,无法验证真伪。考古史料中始终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美尼斯的痕迹。现代埃及学家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把在希拉康坡里发现的有关国王纳尔迈的文物看作是美尼斯的替代者。
有关史料“纳尔迈调色板”证明纳尔迈曾征服三角洲地区。“纳尔迈权标头”显示他俘虏了12万下埃及人、40万头大牲畜和120万头小牲畜,并娶下埃及的一位公主为妻。图刻正面的纳尔迈头戴标志上埃及的白冠,背面的纳尔迈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冠,显然是上下埃及之王。
自第一王朝开始,古埃及开始按当政的国王纪年。每一王朝包括若干国王的统治期,这些国王有可能没有任何亲缘联系,来自不同地区与城市,以不同方式获取王位,这点与出于同宗同族的中国古代王朝的分类法有所不同。整个古埃及共有30个王朝。其中第一王朝共有8位国王,统治250多年;第二王朝约10位国王,统治二三百年。两个王朝被后来的埃及史家划归一个大阶段,即早王朝(约公元前3150—前2686年)。
整个早王朝时期,埃及的统一还不巩固,南北似分作两个行政大区,如税收分别收存在南北两地的仓库中,称白仓与红仓。在第二王朝的国王哈谢海姆的雕像基座铭文上刻有杀死下埃及敌人4万多的字样,说明内战的残酷性。
早王朝在统一不久即进行对外扩张,把南部疆界扩至第一瀑布,奠定了埃及南疆的基础。该王朝的第三位国王则进一步扩疆至第二瀑布。
专制统治的确立
在早王朝时期,埃及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和王权世袭、王权至上的政治理念,出现为国王权威服务的政府机关。
早王朝时期国王的高度权威体现在庞大的墓葬规模上。古埃及人是最重视葬俗的古代民族。他们认为人生短促,来世永恒,人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止,而是来世生活的开端。人在来世将死而复生,复生的前提是保存完整的尸体,这样灵魂才能重新与身体结合在一起。为了来世复活,古埃及人发明了木乃伊制作术,并在生前便尽力准备好来世的住所——坟墓。
早王朝的国王与贵族的大墓称马斯塔巴,在地表呈现长方形立方体状,地下有墓道和数量不等的墓室。国王的马斯塔巴往往占地数百平方米。这种大型马斯塔巴是接踵而来的大金字塔的雏形,虽高度不及金字塔,但地下墓室的规模却毫不逊色于金字塔,殉葬品数量、质量为其他陵墓不可比拟,更有大量人殉,有的多达二三百人。这是王权高度权威、可以调动与操控巨大资源与人力的证明。
早王朝之后,埃及文明史进入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包含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此间遗下的史料可供重建较为清晰的君主专制形态。在这一制度下,君主个人拥有支配一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无限权力,在埃及专制君主被称作“法老”。
古王国时期的国王自称“拉神之子”。拉神是古埃及的主神太阳神,拉神之子意味君权神授。在古王国以来的铭文中,凡国王的名字都被框在一个椭圆形中,椭圆的右侧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意谕法老是神佑护下的大地之主。
君主需要宗教工具来维护统治,所以历朝君主都会扶持和利用神庙与僧侣集团,使僧侣成为古埃及上层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权方面,国王总揽朝政,自称“上下埃及之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朝仪:臣下觐见国王要下跪,吻国王脚前的尘土。吻国王的脚被视为莫大荣耀,第五王朝的贵族普塔赫舍普舍斯是驸马,因国王让他吻脚而受宠若惊,把这一殊荣刻写在自己的墓志铭上。
古王国时期国王处理日常政务虽有一套班子,但无成熟、系统的中央政府官制,常常因现实需要而随时创设新官职。通常政府由宰相(维西尔)代行国王权力,管理行政、司法、财政、工程、档案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但宰相无行政最高决定权,且往往由相对可靠的太子担任,直接对国王负责。
中央政府之下的行政区划是州或斯帕特,显然由过去的斯帕特或诺姆转化而来。州长由国王直接任免,具有地方行政、司法、赋税征收、征兵等职能。
古王国时期已有常备军队,驻扎在首都、地方城镇和边境。国王是军队最高统帅,战争期间常常御驾亲征。各级军职由国王任免,宰相无任何军权。地方行政官也有一定的军权,可率领临时征召的民军。
古埃及君主专制制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长期普遍实行这一政体,至今没有绝迹,可谓文明社会中存在时间最久的人类社会自我管理形式。
君主专制的产生与地域大国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最初的国家自氏族部落脱胎而来,原始民主制残余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新生的君主经济力量不足,调动全国资源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国家大事上难以独断专行,不得不征询贵族意见。然而,当小国间的并吞战争导致幅员辽阔的地域大国出现时,君主个人权力也随着战争所必需的集权和个人才能而得到强化。为了有效统治,君主需要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并任命大批官员。但古代世界具有难以克服的技术局限,就是信息传递与交通往来非常落后,无法有效监管地方政权,远离中央的地方官员极易产生分立倾向,最终引起统一国家的解体。因此君主必须把官员的任命权、军队的指挥权、资源的控制与使用权高度集中在中央。为了加强这种集中,国王又必须控制宗教,调动思想文化的力量,制造个人迷信与忠君的意识形态,从而创设出一套专制集权的体制。
君主专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分散隔离的地区被政治纽带连接起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往来交流、民族融合,增强抵御外敌的能力,并有能力动员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进行大型工程建设,甚至出现古代工程的奇迹。当杰出的君主产生时,这一制度可以高度发挥效率并比较公平地分配资源,从而创造出短暂的盛世。
但君主专制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无可避免的历史局限:不受监督的权力使人腐败,这种权力越大,越使人腐败,其表现为君主个人专断,滥用职权,贪腐无度等弊病。而固有的世袭制并不能保证前代明君贤君的才智美德遗传给后代君主,这就导致专制制度难以自我调节与改良,历代王朝都逃不脱若干世而亡的周期率。
这样一来,君主专制便陷入了历史悖论:高度集权是为了大国的统一与稳定,却引起昏君暴君的出现,造成更大规模的社会矛盾与周而复始的王纲解体、天下大乱。这种悖论反映了人类能力的局限,难以设计出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农业社会中,农业是国家与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领域形成的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各方面关系。
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土地占有与使用情况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小土地所有制并存,大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两种土地所有制的来源并不相同。大土地所有制来自氏族社会瓦解、阶级社会初起时贵族与平民土地占有的不平等状况,贵族通过剥夺共有地和村社农民的份地得以形成,小土地所有制最初来自原始社会末期土地私有化过程中的平均分配制度。
在古王国时期,大土地所有制表现为:(1)直属法老的大地产,遍布上下埃及,以王室农庄方式组织生产与经营,产品不进入流通领域,供王室消费。(2)神庙所有的大地产,称“神的土地”,多由国王赐予,组成许多以神庙为中心的神庙庄园。由于这种地产的存在,僧侣贵族构成古埃及社会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3)官僚贵族占有的大地产。部分来源于国王赐予的禄田,这类土地的所有权长时间归属国王,占有者不能买卖与转让。另有官僚贵族的私田,通过继承、购买获得。三类大地产都使用奴隶和依附民的劳动。
古王国时期的中小土地所有制表现为小生产者的小农经济。小农须承担纳税与服劳役、兵役的义务,如被征集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建造王陵宫殿等工程项目。
此外,古王国时期的埃及还存在规模不等的手工业与商业经济部门,包括金属冶炼、金属器制作、制陶、造船、家具制造、采矿、建筑、纺织等,但商业还很原始,没有铸币,商品交换或以物易物,或使用某种等价物如亚麻支付。
在这种经济关系基础上,古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形态:
塔尖是以国王为首的豪门贵族阶层,包括官僚贵族与僧侣贵族,构成统治阶级上层。
其下有中小贵族阶层,他们与豪门贵族合称古埃及社会的贵族阶级。
再下是平民阶级,包括成分复杂的中等自由民阶层,如建筑师、医生、小官吏、下层祭司、农庄管理员、书吏等,他们实际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在宫廷、政府部门、农庄和神庙中供职。其中书吏阶层比较特殊,因为古埃及的高官显贵除了出自王室,就是来自书吏。之下是广大自由或半自由的农民与手工业者,古埃及语称“涅杰斯”,拥有少量生产资料,是国家的统治与剥削对象之一。
社会最底层是奴隶阶级,他们在古王国时期数量不详,但不如小生产者多这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集中在宫廷、贵族与神庙、农庄及贵族家庭当中,也被用于采矿场、建筑业。
这种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在整个农耕时代都没有多少改变,有所变化的只是某个阶级和阶层内部的调整,低层次的人上升到高层次,反之亦然。
金字塔的修建
古王国时期在历史上又被称作“金字塔时代”,因为目前矗立在尼罗河西岸的大金字塔群都是在约公元前2700—前2200年间修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王朝时期建造的乔赛尔金字塔和第四王朝期间建造的吉萨金字塔群,尤以后者为代表,它们是法老至高权威的体现。
吉萨大金字塔群及古代墓葬区坐落于当代埃及共和国首都开罗西南16公里处,是目前世界上近乎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大型建筑,历经4500多年风雨沧桑,仍旧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象的变迁,显示古埃及文明的伟大与不朽。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状为底方、上尖的角锥体,似中文的“金”字,中国学者因此将它形象地译成“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造与马斯塔巴的建造原因相同,都是为来世的重生所做的安排。目前在埃及全境遗留下来的金字塔有90余座,多数只剩下依稀可辨的痕迹。吉萨金字塔群靠近东岸的古都孟斐斯。它的建设有一个过程。最初的王陵只有地下墓室,没有地上建筑。后来出现长方形的平顶墓“马斯塔巴”。在平顶墓基础上,建筑师又设计出高大的层级金字塔,既表示王权的至高无上,又可体现法老与天上神灵的密切联系。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法老斯尼弗鲁建起第一座角锥体金字塔,确立了金字塔的基本形制。继他之后几百年时间,各朝法老争相为自己修筑来世生活的“宫殿”,尤以胡夫、哈夫拉、孟考拉祖孙三代法老的金字塔最为壮观,组成吉萨的金字塔群。
在三大金字塔中,胡夫金字塔规模最大,哈夫拉金字塔次之,孟考拉金字塔最小。每座金字塔周围还有一些附属建筑,主要是王室成员、臣下的陵墓和举行祭典的庙宇,标示死者生前死后均附属于法老。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因岁月剥蚀,现已减至137.20米。它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原底边长230.38米,底面四角构成完美的直角。塔身倾斜度为51°51′,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整个塔身用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块铺设,共250层,最重的一块达50吨左右。每一石块经过加工磨平,石块之间不施灰浆,靠石块本身的重量紧压在一起。塔的四个表面原覆盖白石灰石板,现已脱落,露出凹凸不平的斜面。这样的建筑要求很高的数学计算和规划施工能力。
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体现出设计与建造的精妙高超。塔内有三间墓室,一间在地下30米,两间在地上。法老的墓室在最上层。三间墓室有长长的墓道相连,入口开在距地面18米处。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要承受几百万吨的压力,却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安然无恙,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迹。
哈夫拉金字塔的高度仅次于胡夫金字塔,形制与胡夫金字塔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塔边屹立着一座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用一块露出地面的岩石雕刻而成。孟考拉金字塔是三座大金字塔中最小的一座,建造得较为粗糙,内部只有一个不大的墓室,塔旁的附属建筑用砖草草建成。此后,金字塔的规模日渐缩小,表明金字塔的建造走向衰落。
古代没有机械设备,像金字塔这样设计精密、规模宏大的建筑是由谁建造、怎样建造的?古埃及人用什么方法把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巨石搬运到塔顶?千百年来,人们对此有各种解释。20世纪后半叶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吉萨地区发现金字塔的建筑工人墓葬,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在墓葬中,出土了众多计量、加工石器的工具。在墓地附近,还发现工匠居住区和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遗迹,包括面包房和啤酒作坊。当地行政官员的住宅遗迹也被发现。对遗迹的测算表明,有大约2万名工人参与了金字塔工程。考古发掘还证明,金字塔的建筑石料均产自埃及。塔内部所用石料采自附近的砂岩,外框所用石灰石由尼罗河东岸运来,甬道和墓室所用花岗岩来自960公里外的阿斯旺地区,长途运送石材的工具是平底驳船。
金字塔的建造利用了坡道技术。坡道建在塔的一侧,其余三个侧面分别堆起具有脚手架功能的墙,以便挪动石块。工匠们先用船和木橇把石材运到工地附近加工,然后顺着坡道拉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随着塔的升高,坡道逐渐延长,“脚手架”也越垒越高。当金字塔全部建成后,将坡道和高墙拆掉。
金字塔是古王国初期强大的中央集权、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君主专制穷奢极欲的体现,又是埃及人民伟大创造力的证明。
三 埃及帝国的兴衰
第一中间期与中王国
约公元前2181—前2035年,埃及陷入社会大动乱,史称第一中间期,包括第七、第八两个王朝。史书记载第七王朝有70位法老,总计统治70天,每天一位法老。这当然有文学的夸张,但反映出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局面。一些纸草文献披露多次爆发规模巨大的人民起义。进入第八王朝,形势趋于稳定,据说共27位法老,统治计146年。
至第九王朝,混乱初步结束,出现分久必合、南北对峙的态势。起初中北部势力较为强势,第九、第十两个王朝建在埃及中部的赫拉克列奥波里,控制了整个下埃及。法老阿赫托伊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写给太子美利卡拉的《教谕》一文中,提出法老应当有良好的道德,对人民实行仁政,关心弱势的人。
上埃及的势力以底比斯为中心建第十一王朝,在孟图赫特普二世在位时挥师南下,灭第十王朝,重新统一埃及,开启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35—前1786年)。
中王国包括第十一王朝后半期与第十二王朝,这是古埃及史较平稳的新发展期,南北交通恢复,经济得到复苏,冶金术取得进步,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熔点较铜低,质地较铜坚硬,是制作工具与武器的良材,远胜先前的铜器与石器。根据考古发现,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与伊朗南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公元前3000—前2000年,青铜文化相继传至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但在中王国时期,青铜器具还不普及,铜器石器还很流行。
此间,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取得进步。例如木把犁铧被装有横木把手的新犁取代,利于深耕;斧头样式有了改进,头部加大,斧把与头部的结合更加紧密。另外开发了新的土地,第十二王朝在三角洲地区修建水渠,中间安装水闸,使得尼罗河泛滥时,洪水可以疏导到法雍湖蓄水,枯水期可以引水灌溉。这是国家治水的实例。手工业中最大的成果是玻璃制造业的出现。造船、纺织业发展,对西奈半岛的铜矿与南部努比亚的金矿进行开采。商业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而活跃起来,出现了新城,如三角洲地区的卡呼恩城,有富人区、贫民区与手工业者居住区。埃及商人不仅同所有邻近地区通商,而且深入叙利亚和巴比伦尼亚,交换的商品包括石质雕像、象牙制品、陶器、香料等。
由于持续动乱,社会关系内部的结构有所调整。一些依附法老的旧贵族受到打击,沦落下去。一些平民涅杰斯在内战中崛起,成为新贵族,史称“强有力的涅杰斯”。此间奴隶人数增多,一些有关私人赠送奴隶的铭文动辄提到奴隶几十名,表明奴隶制可能因战乱与战俘的增多而得到发展。正是从中王国开始,奴隶开始按“头”来计算数量。
第十二王朝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化,埃及进入历史上的第二中间期,也是第二次大动乱时期,包括第十三王朝至第十七王朝(约公元前1786—前1567年)。用一位纸草作品《伊普味陈辞》作者的描述:“国家像陶轮一样翻转过来”,“国王已被暴徒废黜”,“人们起来反叛蛇标”(王权标志),“奴隶变成奴隶的所有者”,等等。
内乱是外敌入侵的最佳时机,亚洲的喜克索斯人在约公元前1700年轻易入主埃及,占领了埃及大部地区,建立第十五、第十六王朝。喜克索斯人的统治持续150年,接受了埃及宗教,为埃及引进了马匹。盘踞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法老起初向喜克索斯王朝纳贡,卡梅斯在位时,举兵将喜克索斯人赶出埃及。继任者雅赫莫斯建第十八王朝,开始埃及的极盛阶段——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
新王国时期
新王国涵盖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长达500多年。埃及经过几代法老的大举扩张,东部并吞巴勒斯坦与叙利亚,南部直下第四瀑布,建成世界史上第一个跨洲的大帝国。
法老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帝国的奠基人。他出兵西亚,与米坦尼王国争夺巴勒斯坦与叙利亚的控制权获胜,把埃及东北边界推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他挥兵南进,越过第三瀑布,并为巩固占领地,在第二瀑布以南设立军事要塞。
新王国法老中文治武功最强的是图特摩斯三世。他10岁继位,与同父异母的姊妹订婚。埃及王室奉行内婚制,兄弟姊妹可结为夫妻。图特摩斯三世继位时年幼,权力掌控在太后亦即他的继母与岳母哈特舍普苏特手中。哈特舍普苏特是埃及历史上最强大的女王,后来自称法老,效仿法老装束,把自己塑造成男性形象,曾权倾朝野。但她未剥夺女婿图特摩斯三世的法老称呼。为避免图特摩斯的威胁,她曾把图特摩斯安排到阿蒙神庙里当祭司。她任命两个阿蒙神庙的大祭司为主要幕僚。但阿蒙神庙祭司既不得罪哈特舍普苏特,又小心呵护少年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三世成人后夺回权力,将王后的雕像拆毁,铲除了铭文中的女王名,暗示他在一场宫廷斗争中是胜者。他亲政22余年,远征巴勒斯坦、叙利亚15次之多。在著名的卡叠石战役中,他击败叙利亚联军,把埃及帝国版图扩大到极限,迫使周边国家纷纷与埃及交好。
新王国是埃及奴隶制的繁盛期,原因是胜利的战争带来大量物质财富和奴隶,引起奴隶制的空前发展,表现为:(1)奴隶数量明显增多。仅图特摩斯三世几次征伐西亚,就带回数万名俘虏。史载他赠给一座神庙的奴隶多达1578“头”。不仅贵族家中奴隶众多,平民家中也可以拥有奴隶。如第十九王朝的一个手工业小领班有五个奴隶,一位书吏有一个奴隶。(2)使用奴隶劳动的范围扩大,除了王室农庄、神庙农庄和贵族农庄,采矿业、建筑业、制砖业甚至纺织业中也使用了奴隶。(3)剥削奴隶的方式复杂化,奴隶主除了直接使用自己的奴隶之外,有的还向他人出租奴隶。奴隶可以成为授产奴隶,独立经营田地,向主人缴纳租金,但奴隶身份未变。
新王国时期埃及国内最重大的事件是埃赫那吞改革。第十八王朝法老之一阿蒙荷特普四世为加强个人权力,摆脱都城底比斯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特别是阿蒙神庙僧侣势力对王权的掣肘,决定迁都,并废除阿蒙神,关闭阿蒙神庙,代之新的太阳神——阿吞神。他自称“阿吞之子”,改名埃赫那吞,意即“阿吞的光辉”。他在底比斯以北300公里营建新都阿玛尔纳,并大批提拔新人,包括一些平民,以保证自己的绝对治权。他的改革遭到旧贵族与僧侣贵族的强烈抵制。力量对比并不有利于埃赫那吞,因为仅阿蒙神庙一处便经济实力惊人,有劳动力86486人,牲畜42万多头,有广泛的人脉与信徒,连阿蒙荷特普四世的母亲和王后也反对改革。而法老的改革只是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广大自由民下层并未从改革中得到实利,反而因营造新都、新神庙而加重了负担。因此改革在埃赫那吞病亡后很快失败,首都迁回底比斯,新都逐渐成废墟。
随后埃及进入第十九王朝,历时145年左右,进入长期衰落期。外部小亚细亚兴起赫梯王国,夺走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退回非洲本土。外患伴随内忧,底比斯一度爆发手工业者起义。在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期间,曾有回光返照之势,他从赫梯手中夺回叙利亚治权,同赫梯签订和约,并娶赫梯公主为妻。在他之后,埃及一蹶不振。
至第二十王朝,衰败不可收拾。外部利比亚人从西部入侵,北部爱琴海和小亚细亚席卷过来一股“海上民族”浪潮,攻城略地。埃及法老兵源枯竭,只好雇佣希腊、叙利亚、利比亚雇佣兵苟延残喘。外籍雇佣兵对法老并无忠心,时常变为宫廷的操纵者,政变的主力军。公元前11世纪初,埃及陷入四分五裂,上下埃及都脱离了法老的控制,新王国阶段终结。
后期埃及(公元前1085—前525年)
第二十一王朝至第二十五王朝是埃及新的动乱期,整个埃及处于分裂混乱状态,几个王朝互相分立重叠,且多是外族统治。公元前664年,下埃及舍易斯城统治者、利比亚人普萨姆提克曾短期统一埃及,建立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但埃及的威势已一去不返。公元前525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人攻入尼罗河流域,把埃及变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之间虽有短暂独立,建立了几个王朝,如第二十八王朝至第三十王朝,但很快被波斯人所灭。第二十七王朝与第三十一王朝实际上是波斯人的统治。独立的埃及史至此不复再现。
公元前332年,波斯帝国被希腊马其顿王国推翻,埃及转变为新生的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大帝病亡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占据埃及,建立托勒密王国,延续的是古希腊史。公元前30年,地中海区域后起的罗马共和国灭掉由克莱奥帕特拉女王统治的托勒密王国,埃及陷入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埃及行省。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埃及隶属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公元642年,阿拉伯人西侵,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被彻底伊斯兰化,居民语言亦转变为阿拉伯语。
四 上古埃及文化
古埃及宗教
古埃及是多神教的国家,崇拜对象数不胜数。究其质,不外乎来自史前社会后期形成的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直到埃及文明史终结,也未形成更高程度的一神教。
由于早期人类生存斗争时普遍感到软弱无力,对自然现象缺乏了解,因此他们把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某些物品、某些动植物、某种自然现象神圣化,认为它们具有灵性与超人的力量,向它们祈求佑护与帮助。例如古代埃及人崇拜的神祇有交叉放在匣子里的弓箭、某种木制的雕刻、某种牙齿或圣石等今人难以捉摸的东西。它们认为这些物品是神的象征或某个神的用具。
古埃及人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满怀敬畏之心,他们崇拜土地、水源、阵雨、泉水,也崇拜各种家生与野生动物,如狮子、牛、蛇、鱼、鹰、鸟,甚至各种昆虫。几乎每一种动物在某个地区都可能成为崇拜的对象。比如古埃及人严禁杀死猫,杀猫凶手要判处死刑。古埃及还禁止捏死金龟子,因为是圣虫,它的形象呈现在许多彩陶之上。有时,埃及人在许多同类动物中选择其中一种为神,如对于牛而言,古埃及人可以驱使它们耕田,可以吃牛肉,但有一些特殊颜色的牛,如带白斑的黑牛、尾巴上有特殊细毛的牛被奉为神灵,置于庙中长期供养。在下埃及,鳄鱼被当作河流的主人而禁止捕杀,小鳄鱼须送至地方神庙的水池里精心护养,不幸夭亡还要制成木乃伊,恭敬地予以埋葬。但在其他一些地方,鳄鱼却被当作大敌,见到便捕杀。
也有一些神祇变成全国共同崇拜的对象,这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如鹰、狮、蜜蜂等,它们被看作是法老的象征与保护神。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太阳崇拜,因为太阳带来光明、热量,它的起落使尼罗河两岸分成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对太阳的崇拜随着专制王权的出现而成为最高崇拜,拜日教近似于国教。太阳神拉神成为法老的父亲,是创造众神与万物的始祖。按古埃及神话,众神从拉神口中出来,人类自拉神眼睛出世。拉神的助手多特是智慧之神,发明了文字。后来底比斯成为首都后,当地的阿蒙神与拉神结合成一体。
象形文字与文学
古埃及象形文字(亦称圣书文字)是人类最早的体系化的文字符号,形成于公元前3100年,即统一王国诞生之际,这并非偶然。
目前对这一体系的创造者一无所知。古埃及文字流行3000多年,比现在广为使用的拉丁字母文字的存在时间要长600年左右,直至公元4世纪末叶消亡。此后约1500年无人能识。今人能够释读古埃及文作品,完全仰赖19世纪法国古文字学家商坡良的破译。由于他的学术突破,诞生了一门新的人文学科——埃及学。
古埃及象形文人名“托勒密”和“克莱奥帕特拉”
象形文字符号总数约700个,从功能上分类,可分为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或部首符号。表音符号是与表意符号连在一起的音标,只有辅音,没有元音,这是象形文字最难破译之处。因为没有元音,所以表音符号的组合非常多样,一个符号可以表示一至三音,也可以两个或三个符号表示一音。其中24个形似字母的单辅音符号被国外学界普遍认为是后来字母文字的源头。表意符号指代某一具体事物,如田地、水等。部首符号的功能类似汉字部首,是一种分类符号,大部分象形字都带有这种符号,以便区别词意,它本身并不发音。
古埃及文的书写方式是自右向左横行进行,但有时也会以竖行方式来写。主要的书写材料是莎草纸。莎草纸的原料是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水中的莎草。古埃及人采割莎草,剥去粗糙的茎皮,将茎秆剖成薄薄的长条片,交叉铺叠在光滑的石板上,盖上湿亚麻布,用木槌敲打,使莎草条的边缘结合在一起,然后晾干,按需要切割成莎草纸。由于这种纸的价格比皮革便宜,使用起来比石头、金属、木板、泥板方便,因此成为地中海地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古希腊人称之为papuros,英文paper(纸、页)一词就源于此。
古埃及人把苇管制成带凹槽和一头尖的蘸水笔,利用草灰、木炭制的墨水,在莎草纸上书写,留下了不少著述,如长篇大作《死者之书》,包括开口章、穿洁净衣服章、不死第二次章等。还有神话传说,颂神的圣歌和极端生活化的生动情诗,以及最早的小说、教谕文书等多种文学形式。
古埃及神话中最动人的故事是有关国王奥西里斯与妻子伊西斯的传奇。奥西里斯被弟弟赛特谋害致死,尸首沉入尼罗河,造成每年河水泛滥。伊西斯费尽艰辛寻找失踪的丈夫,终于在尼罗河中发现丈夫的遗体,并设法使之复生。奥西里斯成为阴间的国王。其子荷鲁斯为父报仇,最终成为整个埃及的国王。
美术和建筑
古埃及美术有两种基本形式:雕塑与绘画。雕塑在古王国便达到很高水平,在新王国得到高度发展。埃及雕塑家创作了许多国王与大臣的雕像,通常是坐姿全身像,也有站立像。一些雕像在人体比例处理和形态的似真程度方面已接近真实。例如著名的国王门卡瑞像、埃赫那吞的妻子涅菲尔提提的头像都是古代雕塑的杰作。但古埃及雕塑艺术毕竟产生较早,一般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存在共同的弱点,如形象呆板,缺少自然感。古埃及艺术家遗留下来大量浮雕作品,多是陵墓内的装饰,再现死者的生活场景。但浮雕中的人物都是侧立行走与活动,往往缺少背景。有些浮雕施加了彩色,至今有夺目的鲜亮。
涅菲尔提提
在中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创作出大型壁画,题材广泛,有风景画、肖像画、生活画和战争画,是埃及学家复原社会史的实证史料。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堪称古代世界的翘楚。前述金字塔只是典型例证之一,在上埃及的底比斯附近,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均是石质建筑的奇迹,其规模的宏伟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建筑技艺至今难以解释。譬如神庙中巍峨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碑。上面的圣书体铭文像刀切一样清晰可辨,而建造时却属于青铜时代,埃及建筑艺术家不知采用什么工具在如此坚硬光滑的碑面上镌刻出深浅适宜、棱角线条分明的铭文。
除了神庙,法老的宫殿也造得富丽堂皇,可惜它们多用木材建造,后人只能依据浮雕上的宫殿画面来推测当年的胜景。
古埃及人创造的大型石柱、雕刻、窗户和天窗对后来的建筑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希腊的柱廊、雕塑和基督教教堂的天窗便可能来自古埃及人的灵感。
科学技术
古埃及人不仅在文字、建筑、美术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在早期科学方面同样居功至伟,这突出体现在数学与天文学科。
这两个学科的发展均与生产实践有关。由于人口普查、土地丈量、修筑宏伟的工程、管理庞大的庄园经济都需要数学计算,古埃及人创造出一、十、百、千、万这样的十进位符号。尼罗河水的涨落则需要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古埃及人因此制定出世界最早的太阳历,依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把一年分成三个季节,每季四个月,分别为洪水泛滥季(7—10月)、播种季(11月至次年2月)、收获季(3—6月),三季共12个月。每月日数不等,有的30天,有的29天。后来统一为每月30天,年底加5天,一年365天。每四年一闰366天。这一历法在罗马统帅恺撒入侵埃及后传入罗马,经恺撒修改,成为今天公历的源头。
埃及医学特别是解剖学在古代处于前列。这是制作木乃伊积累的经验所致,埃及木乃伊制作师熟悉人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