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译本序(6)
- 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译文名著精选)
- (法)普鲁斯特
- 5113字
- 2018-05-14 14:06:07
我们可以说,整部《追忆逝水年华》是以恢复失去的时间这样浩大的工程的面貌出现的,令人叹为观止,整部作品集中表现模糊回忆引起的种种现象,产生的今昔变幻,激发的情感和想象。总之,模糊回忆给了他灵感,带给他快乐。尽管灵感和快乐都是暂时的,他也要揭示躲在它们背后的真理。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使模糊的回忆变成清晰的现实时所获得的快意,对他来说是情感的一种神秘的升华,他称这种失而复得的时间为“永恒的时间”或“纯态的时间”。他把这种快意视为灵感的爆发点,在书中多次阐述,认为作家有了灵感就能写出艺术作品,当灵感迸发时,他“感到已经准备创造艺术作品,尽管还没有自觉地下定决心”。[28]而今昔相同的景象相继地重叠在富有感性的联想中构成普鲁斯特艺术创作的基础。叙述者在盖芒特邸宅的院子和书房里获得相同的快感:“我刚感受到的快乐确实和我那次吃小玛德莱娜时获得的快活相同。”[29]
普鲁斯特虽然重视无意识回忆的作用,但丝毫不轻视记忆的功能。相反,记忆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形成他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含义的艺术风格的有力的手段,下面举一大段文字加以说明(由于连绵不断的意识流动难以切断,引文较长,敬请读者原谅):
一年前,在一次晚会上,他听到一首钢琴和小提琴协奏的乐曲。最初,他只品出从乐器散发的质地良好的音响。当他突然听到在小提琴尖细、持久、密致、主导的线状音响下,钢琴部浑厚的块状声奋力升起,形式多变而又不可分割,平滑流畅而又互相撞击,宛如月光下荡漾的淡紫色水波,以降半音的节奏,显得富有魅力,他已经感到极大的愉悦。然后在某一瞬间,他还未能分辨清楚其轮廓,未能给予所获的欣喜以恰当的名目,突然入迷似的竭力捕捉那个乐句或和声——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它稍纵即逝,却已经大大打开了他的心扉,有如玫瑰的芬芳在晚间湿润的空气中飘荡,使我们不禁鼻翼贲张。也许正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乐曲,才产生如此模糊的印象,然而这种印象也许只属于纯音乐性的、无广延的、别具匠心的印象,与别的印象格格不入的。这类瞬间的印象可以说是Sine materia(拉丁文:非物质的)。这时我们听到的音符已经按其高度和时值逐渐在我们眼前覆盖大小不等的面积,描绘出飞舞的线条,使我们产生开阔、纤细、平稳、多变的感觉。但我们这些感觉还没来得及确定,音符便消失了,后继音符乃至同时出现的音符又使我们产生另外的感觉,把原先的感觉淹没了。这种印象将继续流入和渗入不时浮现的乐旨,然而刚刚出现的乐旨还没让人认清就立即沉没和消灭了;它们以特殊的欣悦为我们所知,而我们却不能加以描绘、记忆、认定;它们是难以形容的,除非记忆,如同工人致力于在川流中筑造持久的基座那样,为我们复制倏忽不见的乐句,使我们能够把它们与后继的乐句加以比较和区分。因此,斯万享受到的美感刚刚终止,他的记忆立刻为他把这些乐句暂时扼要记录下来,但在他回顾记录时,乐曲继续向前,结果当相同的印象突然再度出现时,它已经不再是难以把握的了。斯万想象得出乐句的音域,乐句与乐句之间匀称的组合,乐句的谱写线图,乐句的表现时值;他眼前出现的不再是纯粹的音乐,而是图画、建筑、思维,并且能使他回想得起来。此时他已经清晰地分辨得出某个乐句从回荡的乐波中脱颖而出,浮现了若干片刻。这个乐句顿时使他获得特殊的愉悦,而这在听见它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感到其他的乐句都不能引起他有类似的快适,于是他对这个乐句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爱好。
这个乐句以徐缓的节奏引导他由近及远,一直走向崇高的、难以理解而清晰可感的幸福。突然,乐句到达某个符点,斯万刚准备紧随不舍,它却在稍稍休止之后猛地改变方向,以一种新的旋律,以更为快速而又纤细、凄凉、缠绵、温柔的旋律,卷着他奔向陌生的前景。之后,乐句消失了。斯万热切希望它第三次再现。它果然再次出现,不过并没有使他更明白其中的含义,甚至在他身上引发的欢快不如原先那么深厚。但是,他回到家里,感到需要它,如同生活中某人偶然瞥见一个过路的女人,感到这个女人在他心目中树立了新颖的美的形象,而且切身体察出它具有更大的价值,可他却不知道能否再次见到那个使他已经钟情的、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女人。
这种对一个乐句的热爱顿时使斯万好像觉得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恢复青春。[30]
斯万经常在圣日耳曼城关富贵区出现,他由交际花奥黛特·德·克雷西引荐,踏进富有的资产者韦迪兰的沙龙。这晚,一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了一首万特伊的奏鸣曲,引起斯万极大的兴趣。但作者对这次晚会的音乐没有作任何的描述,只点明斯万听后对钢琴家很亲切,因为他听到的乐曲勾起他的联想,使他回忆起一年前在一次晚会上听到的另一首奏鸣曲,于是过去的情景潮水般地涌现了。斯万对那首奏鸣曲的感受,作者分三个阶段加以描述。
第一阶段属于知识性欣赏。斯万初听那首奏鸣曲获得一个愉快的印象,但只感到乐器的音质悦耳,产生了视觉的快感。小提琴的尖细声使他联想到纤细可见的线状,钢琴的浑厚声使他联想起模糊不定的块状;仿佛听到尖细的轻风掠过湖面时水波激荡的汩汩声,又仿佛见到朦胧的月光下呈现一片淡紫色的湖光山色。
第二阶段属于感情性欣赏。斯万在某个瞬间突然被一个乐曲吸引,尽管它轮廓模糊,飘忽不定,但像芳香四溢的玫瑰,使他不由自主地张大鼻孔,一时说不清这种模糊的印象究竟是什么。他被迷住了,竭力追踪其后,但未能捕捉住。这个富有魅力的乐句看来是主旋律,其美感虽然模糊,不可言喻,但非常独特,从众多的印象中脱颖而出。此处,音乐的铺展与时间的流逝合而为一,每个音符的消失和每个时辰的消逝完全相同。这个难以形容的乐句如同难以描绘的时刻叫人抓不住、摸不着。它虽然“大大打开了他的心扉”,就是说触动了他的潜意识,但还没有成为他有意识的感知。
第三阶段属于认识性欣赏。这个乐句后来接二连三地出现,可以断言是主旋律,节奏平缓,富有诗意、幻想、柔情和哀愁的色彩。斯万虽然还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由于它反复出现,多亏记忆功能,它深深印入了他的脑海。记忆落实了他喜欢的乐句,使他把乐旨转化成空间形象(如几何图形,种种图案),使他认清其形状和性质。即使不能言传,也可以意会了。总之,这个乐句经过记忆的复录,不再是不可捉摸了,不再是抽象玄妙了。它使你钟情,使你像恋人那样,始终想念着你所钟情的对象,因为你对它有了认识,你认为它美,认为它具有较大的价值。
综上所说,第一阶段的印象是飘浮在空间的无形的印象,听者的态度基本上是冷漠的;第二阶段的印象是使人感到稍纵即逝、捉捕不定而又心驰神往的印象,听者的心情是焦虑的;第三阶段,因为不断加深记忆,印象愈来愈鲜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听者逐步懂得了其中的奥妙。时间失而复得,听者获得新的生命,生活有了新的希望。这个奇妙的主旋律在斯万身上产生奇迹般的效力,使他顿时焕发了青春。长期以来,斯万已经失去理想,没有崇高的追求,满足于一般的物质享受,准备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他习惯于无关宏旨的思维,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上,从不敞开胸怀发表内心的见解。但是现在,艺术的魅力打开了他的心扉,擦亮了他的眼睛,促使他去寻找生活的真理,哪怕是暂时的。艺术犹如爱情,给予他新的生命,赋予他新的活力,使他得以追求艺术魅力为最高的生活目标。在斯万身上寄托着作者的希望和追求,尽管严酷的现实一再使作者的追求落空,使作者的希望化为泡影。另外,从叙述的风格来看,作者在这里创作了二十世纪以来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即把叙述的效果、视觉的效果和音乐的效果配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使时间与空间打成一片。
从斯万对一个乐句的感受可以看出普鲁斯特式的人物形象是多层次的,重叠式的,但这是一种并列的重叠,即相继的重叠。普鲁斯特写道:“我们的自我由我们相继的状态重叠而成。”[31]一系列相继的形象的重叠构成真实的我们,而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汇集着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譬如,叙述者在与盖芒特公爵夫人的接触中发现在她身上“重叠着众多不同的女人形象。每个女人的形象等到后继的女人的眉目足够清晰就消失了。”[32]相继的人物形象就如消逝的时光。普鲁斯特的经验不在于把过去埋葬在现时之下,相反,他要让过去在现时复活。可以想象,在遗忘的海洋中打捞模糊的形象何其艰难,这就导致他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来进行挖掘,以便“使古远的层次浮现到面上来。”[33]因此,从埋得很深的地方掘出来的一系列相继的形象必然时空倒错,秩序紊乱,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异质不均,形状不一,零零碎碎。然而,这些由无意识的回忆所产生的形象,经过像高明的收藏家那样的整理、归类、编排,也可显示其内在的一致性、统一性、完整性。所以我们说,普鲁斯特艺术风格的形象有如夏日的夜空,闪闪发光的星星嵌镶在看不见的天幕上,是那样的散乱而又那样的完整,那样的明亮清晰而又那样的神秘和富有诗意。
纪德说过:“普鲁斯特的风格就我所知,是最富有艺术性的,他从不感到受自己风格的约束,我寻找这种风格的缺点,但找不出来;我寻找其最突出的优点,也找不到。他的风格不是具备这样或那样的优点,而是集所有的优点之大成……任何其他的风格与他那挥洒自如、跌宕有致的风格相比,都显得浮夸、平淡、含糊、粗浅、没有生气。”[34]在《追忆逝水年华》第一部遭到所有出版商拒绝的时候,纪德在法国文坛上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比他小两岁的同辈持这样高的评价,不能不说是真挚的,可信的。反过来也说明纪德了不起,他不像圣伯夫那样对同代天才作家熟视无睹,而是相见恨晚,大力培植。可以说,普鲁斯特有今天的名声,纪德起了不小的作用。
沈志明
注释:
[1]《读写随笔》,第105页,科尔蒂出版社。
[2]《追忆逝水年华》中《在斯万家那边》。
[3]安德烈·莫洛亚《马塞尔·普鲁斯特研究》,第253、254页,阿歇特出版社。
[4]安德烈·莫洛亚《马塞尔·普鲁斯特研究》,第253、254页,阿歇特出版社。
[5]同上,第257、258页。
[6]安德烈·莫洛亚《马塞尔·普鲁斯特研究》,第252、258、260页。
[7]安德烈·莫洛亚《马塞尔·普鲁斯特研究》,第252、258、260页。
[8]《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斯万的爱情》。
[9]《追忆逝水年华》,原著第三卷,第984页,七星丛书版。
[10]安德烈·纪德《1889至1939年日记》,第693页,七星丛书版,加利马出版社。
[11]参见《作家辞典》,第三卷,第797页,罗伯尔·拉封出版社。
[12]转引自《当代批评家与普鲁斯特》,第36页,加尼埃出版社。
[13]安德烈·莫洛亚《马塞尔·普鲁斯特研究》,第8页,阿歇特出版社。
[14]《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第180页,七星丛书版。
[15]参见本书《驳圣伯夫》的《作者前言》。
[1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50页。
[17]《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失而复得的时间》。或原著第三卷,第889、901页,七星丛书版。
[18]《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失而复得的时间》。或原著第三卷,第889、901页,七星丛书版。
[19]《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失而复得的时间》。或原著第三卷,第889、901页,七星丛书版。
[20]《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失而复得的时间》。或原著第三卷,第889、901页,七星丛书版。
[21]《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失而复得的时间》。或原著第三卷,第889、901页,七星丛书版。
[22]参见本书《论画家》。
[23]《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失而复得的时间》。或原著第三卷,第899页,七星丛书版。
[24]《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孔布雷之夜》。或原著第一卷,第46—48页,七星丛书版。
[25]《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孔布雷之夜》。或原著第一卷,第45页。七星丛书版。
[26]《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孔布雷之夜》。
[27]参见本书《驳圣伯夫》的《作者前言》。
[28]《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盖芒特那边》。或原著第三卷,第867、870页,七星丛书版。
[29]《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盖芒特那边》。或原著第三卷,第867、870页,七星丛书版。
[30]《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斯万的爱情》。或原著第一卷,第208—210页,七星丛书版。
[31]《追忆逝水年华》(精华本)中的《盖芒特那边》。或原著第三卷,第544页,七星丛书版。
[32]《追忆逝水年华》,第二卷,第531页。
[33]《追忆逝水年华》,第三卷,第544页。
[34]见《作家词典》,第797页,罗伯·拉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