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成时期,灵魂不因与世界的抗争而损毁。
它静静存在,像洁白无瑕、未经雕刻的大理石,等待被塑造……
塑造成什么呢?
——奥利森·斯韦特·马登
说到现代战争中最具影响力的策略家、军事家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约翰·伯伊德。
他堪称真正伟大的战斗机飞行员,但在教育和思想领域却有更高的造诣。结束了朝鲜的任务之后,他成为内利斯空军基地战斗机武器学校的指挥教官。人们都叫他“四十秒伯伊德”,因为他能从任何位置、任何角度,在四十秒之内把任何敌军的战机打下来。几年后,他低调进入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办公大楼)工作,这也是他伟大工作的真正开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普通人没听说过约翰·伯伊德的名字,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他没有出过书,只写过一篇学术论文。关于他的所有记录资料里,只有几盘录像带留存下来。新闻媒体上也鲜少提到他的名字。尽管为政府卖力工作了三十年,也取得了赫赫功绩,但直到最后他也只是个空军上校。
然而,他针对机动作战所提出的理论在现代武装力量的几乎每个分支中都得到了实际应用,不仅在他生前,而且在他身后。重新定义现代军事飞机的F-15和F-16两架战斗机就是他主持研制的。他最初的身份是一名作战顾问,通过军事简报教育、指导了整整一代的伟大军事思想家,而这件事也被传为美谈。通过一系列与国防部长面对面的密会讨论,他关于沙漠盾牌行动作战计划所提出的见解得到了充分认可。经由他指导、庇护、教育、启发的学生日后都成为了他改变军事规则的得力助手。
即便如此,放眼整个美国,没有一所军事基地是以他命名的,也没有一场战役冠以他的名字。他退役时,做好了自己会被世界遗忘的准备,身边留下的只有一套小公寓和有限的抚恤金。身后树敌注定比交的朋友还多。
这样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会不会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呢?会不会反而让他变得更伟大?如果是,你会觉得很疯狂吗?
事实上,他自己恪守的人生路径,正是他传授给得意门生的,他认为这些学生必将有所成就,而且与众不同。经他指导的后起之秀,与我们应该不乏共同点。
这从伯伊德对门生的一席话中可以看出。1973年,伯伊德知道这位年轻军官正好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上,所以特意把他叫来见个面。像很多实现伟大成就的人一样,年轻的军官正感受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心理敏感多疑。一方面迫切想升职,渴望再接再厉。另一方面却仿佛风中飘着的一片叶子,摇摆不定,没有方向。伯伊德深谙这一点。他跟这位年轻人说的话,此后不断被他说给后来人,甚至成为一代具有变革精神的军事领导人的成人礼。
“小伙子,早晚有一天你会走到一个分叉口,”伯伊德说道,“你要做出决定,到底选择哪条路。”他用手比划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这条路,你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当然,前提是要做出妥协,背弃自己的朋友。但是从此之后,你就能打入高层,晋升高位。”伯伊德停顿了一下,试着解释另一种选择:“或者,你可以走另一条路,做出些成绩来。为你的国家,为空军部队,为了你自己。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可能不会得到提拔,分不到很好的工作,也注定不会成为上级眼中的得力助手。但是你不需要委曲求全,大可以最真实的面目面对朋友、面对自己。你所做的工作可以创造真正的价值。人生的点名册上写着两个名字,‘赫赫有名的某某某’和‘伟大功绩的无名成就者’,点到哪个名字时你准备举起手来呢?这就是你做出选择的时刻了。”
伯伊德说完这些后,简单做了一个总结:“成名还是成事,你会选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成为这名年轻军官和他许多同辈的人生灯塔。
不管我们在寻觅什么,青涩的理想在现实的进攻下都显得摇摇欲坠。诱惑的刺激、承诺的责任、名誉的牵引、规则的束缚……现实世界以不同的形式干扰我们,在我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时,就已经从成事的道路上偏离,走上了成名的方向;从收获的世界中跳脱,陷入矫饰的泥潭。自我正是这个骗局的帮凶。也正因此,伯伊德希望年轻人知道,如果我们不够小心警醒,就会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做到梦寐以求的职位时,反而发现自己被曾经的目标侵蚀得面目全非。
如何避免偏离原轨?首先,我们常会沉迷于臆想中功成名就后的样子。在伯伊德的领域,人们会把成就和肩章上星星的数量、军衔的等级地位混为一谈。对于其他人而言,成就则是职位头衔,是其所在商学院的名字、手下有几个助理、公司停车位的位置、工资卡上的数字、与CEO的关系、支票簿的大小或者身后追随者的数量。
表象是会骗人的啊。有权力不代表就是权威。看似正确也并不一定真的正确。即使受到提拔,也未必代表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或者真的值得提拔(在官僚系统中,大家都管这种晋升叫“披着升职外皮的降职”)。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实实在在地做些有影响力的事,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所以你到底站在哪一边?选择哪个阵营?当人生的点名开始时,你会在何时举起手来?
伯伊德还做过一件事:和空军军官会面时,他用大写字母在黑板上写下几个词:责任、荣誉、国家。随后,他在这几个词上画了大大的叉号,替换为另外三个词:骄傲、权力、贪婪。这个举动的意思是,在军队的各个系统或组织中,一旦士兵受到后三个词的驱使,那么前面三个词,即他们最初所抱有的信念便会顷刻分崩离析。对此,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还曾有过精妙的形容:一个国家以斯多葛为开端,以伊壁鸠鲁[1]为终结。伯伊德想说的也正是这一苦涩真相:人类天性中的积极元素会不自觉地腐化变质。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有多少次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呢?也许是在某次体育训练中,某段与他人的关系中,或者在接触的某个项目、某些人身上。追究起来,罪魁祸首还是自我。它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打了大大的叉号,又找出些不足一提的琐屑小事来替换它们。
梦想改变世界的人数不胜数。不管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其实能这样想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谁也不想做个绣花枕头。但具体说来,伯伊德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动机,哪个更能帮你实现梦想呢?哪个是你正在努力的方向?哪个能在追赶目标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究其根本,伯伊德摆到我们眼前的选择,无非是根据目标而决定的。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现在是为什么在努力?清楚了这一点,“成名还是成事”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如果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名誉、地位和生活的舒适惬意,那事情就简单了:别人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吧。多做几件哪怕没有意义但能引人瞩目的事。接受一切提拔,跟随成功人士亦步亦趋。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个月,准时还卡债,随时查邮箱,朝九晚五、忙忙碌碌地过日子,让这个世界一如既往,甩开膀子追逐声名,争取早日升职加薪,自得其乐。
“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反过来作用于你。”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如是说。谁能比他更清楚呢?为人奴隶的那段岁月里,他在身边的每个同伴,包括奴隶主身上一次次地确证了这个说法。获得自由之后,也亲眼看到人们在事业和生活中做出的选择反过来决定了他们的事业与生活。你花费时间做的每件事,为了谋利维生而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深深影响了你。伯伊德知道,以自我为中心的选择里充满了各种妥协。
如果你的目标大于自我——渴望有所成就,或向自己做出证明——那一切都会瞬间变得既单纯又复杂。单纯在于,你清楚了心之所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时,其他选择慢慢褪色,好似根本不曾存在过。它们由“选择”沦为“干扰”。你只要埋头做事,不需为立名扬声烦忧。单纯还在于,你再也不用妥协自己。而另一面,事情也复杂许多。因为在接受所有机会之前——不管它们是否在闪闪发光——都要用格外严苛的眼光审判一番:它是否能帮助我实现目标?是否能达成心之所向?我做出这个选择,是出于自私还是无私的动机?
这样一来,我们要回答的问题就不再是“我要成为谁”,而是“我要成就怎样的人生”。暂时将个人利益搁到一旁,问问自己:我的选择服务着什么样的使命?遵循着什么样的原则?我想成为人群中的平凡一角,还是完成一些不一样的任务?
换句话说,这个选择让一切变得更难,因为你从此不管做什么,都仿佛有所妥协。
我们都说,迟做总比不做好。但扪心自问的时刻,来得越早越好。
孙子和克劳塞维茨之后,再没有人像伯伊德一样对战术发展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他从来不把任何挫折或敌人放在眼里,心里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做成,这股倔强劲儿让他有了“成吉思约翰”[2]的称号。正因为这样,他的生活如苦行僧般清苦,所以一提到他,大家先想到的是那个“地窖里的上校”。告别人世之际,抽屉里有几千美元没有兑现的支票,这是一些军械商塞给他的,在他眼里这些财产无异于受贿所得,都是不义之财。他的军衔止于上校,这并非他执意不肯晋升,而是因为屡屡受到阻挠。他被遗忘了,这是历史对一位实干家的亏欠。
下一次,当你自信于享有的特权,或将“美国梦”等同于“名望”时,不妨想一想:流连在声名中,何谈成就事业?
下一次,当你面对选择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真的需要这么做吗?也许只是自我在作祟?当我事后回望,这一切依然值得吗?
成名还是成事——生活莫过于不断选择。
注释:
[1]斯多葛学派:倡导禁欲主义的哲学学派代表。伊壁鸠鲁学派:倡导享乐主义的哲学学派代表。(除特别说明外,本书注释均为译者注)
[2]成吉思约翰(Genghis John):伯伊德的军中昵称,改编自伟大军事家“成吉思汗”的英文名称Genghis K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