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培养孩子的个性其实不难
- 其实你不懂孩子在想什么
- 刘丽
- 16869字
- 2022-08-25 14:21:49
【1.逆反:我只是在用行为告诉你“我正在长大”】
宁宁的妈妈很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她找到老师诉说:“我和她爸爸都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根本不明白现在的小孩在想什么,我和她爸爸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在和孩子的沟通对她的教育上,实在太失败了。”宁宁妈妈的话语里有着太多的无奈。
“我们都是从那个困苦的年代过来的,如今生活好了,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这些不但得不到女儿的认可,她还经常和我对着干,我觉得这孩子真让人伤心。”宁宁的妈妈提起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
但是,和宁宁交谈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小姑娘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妈就会给别人讲,她多辛苦,我多不理解她,可她理解我吗?偷看我写的日记,不让我接男同学的电话,同学过生日,她又死活不让我去,整天唠叨我的不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凭什么呀?我长大了,才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呢。和家长有什么好交流的,结果还不一样?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木偶。”宁宁把这些话一连串地说了出来。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宁宁和她妈妈的困扰很常见。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他们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视野更开阔了,自主意识更强了,不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时时处处听从家长的命令。他们已经有了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和看待问题的特有角度。这些特有的标准和角度在他们同龄人之间心领神会,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却是混沌一片、不知作何解释。一些家长渴望探个究竟,随时随地都想监控自己的孩子,而孩子随时随地又想摆脱家长的监控。在监控与反监控的较量中,世代沿袭的家长的权威和地位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孩子们对于家长的一言九鼎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觉得自己干吗非得听你的。
而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对于家长的好心批评、劝导,他们动不动就反驳、对立,让一心爱他们的家长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
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经常是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反而要那样。这种情形让家长很恼火,家长越恼火就越发训斥他们,但家长的训斥起不了什么规劝作用,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反感情绪。家长这时不能正确理解、谅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很容易就会走上逃学、离家出走,甚至犯罪的道路。家长对此不能粗枝大叶、听之任之。
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这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看。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的思维和能耐,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们发现外界始终无视他们的独立存在,对他们的自我表现一概否定或根本不感兴趣时,他们又会采取更尖锐、更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因。二是家庭、学校的因素。比如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没有顺应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他们身心疲惫、不堪重负,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故意跟老师、家长对着干。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外因。
其实,所谓的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许多母亲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但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甚至是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阔、能进取的人才。因此,母亲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
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那么,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家长们应该如何沟通呢?
1.用“平行交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交谈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谈”。家长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平行交谈”的意思是家长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2.营造聆听气氛,做孩子的顾问。
家长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家长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学会做孩子的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抉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
3.不给孩子过分的爱。
青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期,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拥有“秘密”是他们感悟自我、体验成长的重要方式。
4.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过多地干涉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它会使孩子受到伤害。理解和尊重才是构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不要无所不问。作为“新新人类”的孩子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2.注意这些表现,你的孩子正在自卑】
你一定听说过“丑小鸭实验”吧?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
也许你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登不上大雅之堂,或者因为家庭拮据变得郁郁寡欢,其实这些都是青春期的自卑感在作怪。
因此,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笼罩和统治,他的精神活动就会遭到严重的束缚,从而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态度。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越来越关心自我,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很自然地就常常拿自己与周围人比较,很想肯定自己,处处能赶超别人,使别人能对自己刮目相看。正是在这样人与人的比较中,个人很容易判断出自己与别人的上下高低,这虽然有着促人奋进的积极一面,但由于青少年常常情绪化,看事物很容易以偏概全,一旦在比较中感到自己与别人距离过大,或是比较之后通过自己努力还是达不到自己愿望的时候就会产生挫折感,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变得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心理。
每个人产生自卑感的根源并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生理上的原因。一个人的相貌、身材、体重、肤色等,都可能导致自卑感的产生。有些女学生常因为自己长相不够漂亮,或者身材矮小、肤色黝黑而感苦恼、自卑;还有的女学生甚至会因为自己的汗毛重,或者脸上长有几颗雀斑、一颗痣而感到自卑。男学生中,因为身材不够高大、魁梧而感到自卑的也大有人在。至于那些有先天性生理缺陷的人,如聋、哑、盲、肢残等,存在自卑感的现象就更普遍了。
性格上的问题。有自卑心理的人,性格比较内向,自尊心较强,自信心不够,容易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有的人易烦躁、焦虑,无法安下心来学习做事,他们看到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那样,但性格与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为此他们自我烦恼,并深深自卑。
成人的贬抑性评价。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因此,母亲与教师对孩子的评价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贬抑性的评价:“太笨”“脑瓜不开窍”“饭桶”“蠢驴”等,都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产生自卑感。
个人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有的青少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感到自己不如他人;有的因为母亲职业问题而感到自卑;有的因自己没考上重点学校或不是重点班的学生而感到低人几等;有的因自己家住农村而从不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情况。
实践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这是导致自卑感产生的根本原因。失败和自卑,往往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失败可以引起自卑,自卑又会增加失败。所以,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的人,自信心会日益销蚀,而自卑感也日益严重。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他理想的自我和实际的自我。而实际的自我又有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就是主观的自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则是一种客观的自我。如果主观的自我远低于客观的自我,那么这个人就是缺乏自信,他们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当某种能力与缺陷受到周围人的轻视、嘲笑或侮辱,这种自卑感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自杀等。
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又会显得更为敏感,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因自己一事做不成,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学习上,成绩和智力上比不过同伴时就常常无法坦然接受现实去踏实学习,而是显得急躁、压力重重。自觉体貌上不够理想也常常让他们滋生烦恼,有时因为自己身体的急速成长而不知所措,如觉得自己太胖,太高、太矮,眼睛太小,等等。所以说,自卑感更确切地说其实是一种信心不足。
成人的贬抑性评价,是使孩子产生自卑感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因此,母亲要注意不要轻率地评价孩子,尤其不要随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给以褒扬性的评价,即表扬和鼓励。
家长要帮助孩子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要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长处,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这样就减少了产生自卑的诱因。目前看来,在青少年中主观随意虚构而造成的自卑感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主观虚构的自卑是指对他人根本不曾留意或不曾觉察的事情,自己胡思乱想,疑神疑鬼,怀疑别人对自己态度冷淡,鄙视自己的缺陷,看不起自己等。因此,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不要让孩子被主观臆造的自卑感所困扰。
家长如果想要帮助自己的孩子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么就请认真看下面的提示。
1.对孩子微笑,并让孩子对自己微笑。
告诉孩子:人生是变幻的,逆境也绝不会一成不变。也许,今日的逆境,将会造就未来的成功。逆境可以磨炼我们坚毅的品质,并让我们对人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同时,在微笑中我们能吸取失败的经验,轻轻松松地迎接下一次挑战。你可以微笑着告诉孩子,也让孩子微笑的告诉他自己:“一次失败不能证明全部失败,只有放弃尝试才必定失败。”
2.努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是失败的俘虏,不战自败。所以,要经常让孩子保持一种信念:“我也能!”“我行!”“不信,做给你看!”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消除自卑的莠草。
为了增强自信心,可以有意识地、实事求是地把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列成一张表,以便时时提醒孩子。
3.确立合乎实际的目标,注意自我激励。
自卑往往是由于失望而产生的,而人的失望情绪又与人对某件事的期望程度相关。
事先的期望值越高,事后因结果不理想、目标未达到而产生的失望程度也越深。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操之过急,目标不可定得太大太高,不然就易于受挫。如果目标本身较大较高,可将它分解为一个个子目标,这样就易于打胜仗,而每次成功都对自己是一种激励,这有利于提高自信心。
4.拓展孩子的交往圈。
自卑的孩子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入内部、朝向自我。自卑者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会变窄变小,只能翻来覆去在某几个问题上转,加上个人认识的局限,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而在与人积极交往过程中,自己的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心理活动就不会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里,性格就会变得开朗。此外,通过与人交往,我们就能正确认识他人的长短处,并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众模仿他人的行为,减少自卑感。
5.剔除孩子的消极用语。
留意一下你的孩子是不是经常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自我描述用语,如“我就是这样”“我天生如此”“我不行”“我没希望”“我会失败”等。
如果他们总是把这些消极用语挂在嘴边,就只能使他们更加自卑。帮助孩子把这些句子改成“我以前曾经是这样”“我一定要做出改变”“我能行”“我可以试试”“这次会成功的”,并且要经常让孩子对自己说或写下来贴在孩子房间的床头和书桌上。
6.引导孩子学会“扬长避短”。
对那些让孩子自卑的而经过自己努力后仍难以有大的长进的方面,就让孩子放弃它,并有意识地积极寻觅并发展自己的优势,用精力与时间去培植它,让这方面的成绩辉煌起来。而与人交谈和交往的活动中,要让孩子尽可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话题与活动项目。这样不仅有话可说,甚至滔滔不绝,充分显露自己的一技之长,从而体验到“我能胜任”的愉悦感。这样也会让孩子因此而自信起来,以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效。
【3.告别独来独往,让孩子成为合群的交际高手】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3天以上。最初的8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有位哲人曾说过:“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青少年总想一夜之间成熟,在同学中想成为被接纳和喜爱的人;在成人面前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渴望和别人探讨交流又不愿敞开心扉。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青少年产生许多独特想法和美好向往,而这些想法往往被人否定,认为是“幼稚无知”,青少年便将内心封存起来,最终导致孤独。
儿童时期,人慢慢认识到别人与自己的区别,虽然也有害怕、担心、寂寞等,但因为自我认识相对不是很强,所以,只要有人做伴就能消除以上感觉。但进入青春期,伴随着生理上的发育、成熟,在心理上,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他们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逐渐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奇、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们为自己生理上的变化而感到惶惑和恐惧,为心理上的“成熟”而兴奋和焦急,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陷入空幻的冥想和自我反省之中。
一方面,他们害怕别人发现、侵扰自己这块神圣的“领地”,于是本能地将自己闭锁起来,闭锁性是这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摆脱母亲的监护,追求自我独立,他们自认为已经成为“大人”,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在强大、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那样的不堪一击,更由于他们的闭锁性,使人们难以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思想,而失去别人的帮助和理解,这就使他们陷入迷茫、痛苦和孤独之中。在他们看来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事实上,当自我发展,主体的独立性形成的时期,也正是主体孤独感产生的时期。
正值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体验到孤独其实并不可怕,这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孤独感乃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当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行事;耽于梦想,而又不可能实现;和亲人分离或经历亲人死亡的打击;内心有难言的羞耻;被你想加入的小团体排斥;被他人嘲笑或轻视;处处和他人意见不合而不能融洽自然地相处;不敢向他人吐露心事,因为害怕会被人嘲笑,泄露自己的秘密,受人冷淡而得不到同情;被家长限制了自己的活动和交往;新的环境改变了你的生活;铸成一生中的大错而悔恨不迭或自惭形秽;对别人做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或不想去做;无聊空虚,不知该做什么;怯于和他人交往或交谈;觉得“没人理解我”时,孤独感就会悄然而至。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
孩子的孤独感并非一无是处。青春期的孤独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个人开始把自己的兴趣从对外界事物的关注中撤回来,返回到了自我,试图了解自己是怎么一回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将目光转移到自我内心体验,是一件好事。正确地理解孤独,勇敢地正视孤独,是一个强者的风范;从孤独中,青春期的孩子得以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重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孤独中,青春期的孩子得以冷静地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进行分析和思考,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获得最佳的人生设计。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呢?
1.告诉孩子在个体上他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世界上他同别人一样。
告诉孩子,他的喜、怒、哀、乐,别人包括做母亲的你也都曾有过,不必过于留心自己的体验,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努力向外部世界伸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2.尽力改变孩子原来的环境。
当孩子一个人的时候,给他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读读书,听听音乐,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等等。每个人都会有孤单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乃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3.与孩子分享他正在思考的问题。
分享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是一种难得的心理满足。当我们的喜、怒、哀、乐被人分享时,我们就会感到喜上加喜,悲伤也会大大减轻。同理,当母亲分享孩子的各种情感时,孩子同样会产生莫大的心灵安慰,而母亲也会从中得到精神的满足,进而使孩子摆脱孤独的情绪。
4.指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接近别人。
积极主动地接近别人的最好方法,便是关心、帮助别人。当你看到周围的人有为难之处的时候,如果能主动伸出手去帮一把,很可能就为自己赢得了一位朋友,从而也帮助自己摆脱了孤独。
5.帮助孩子通过改变自我而获取朋友。
没有人会喜欢整天愁眉苦脸的人,也没有人会喜欢一脸清高孤傲的人。如果你想要孩子拥有友谊和朋友,那么你就需要帮助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他自己。指导他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学会将心比心,学会礼让平和,学会说话的时候多强调他人而不是“我”自己,那么很快你的孩子就会拥有大量的好朋友。
6.将分享作为财富赠与孩子。
其实,孤独与分享从来就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分开,而两级相通从来都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只有从分享走向孤独,才会体会孤独之深沉,只有从孤独中走向分享,才能由衷感到分享之美好。一个从来不知分享别人的人,便永远体会不到孤独的真正内涵;而一个不知孤独的人,也必将不懂分享的乐趣。家长不但要学会分享孩子的心思,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分享别人的心思,进而在孤独与分享间体会他们的快乐。
【4.不要忽视孩子的嫉妒心,让孩子学会喝彩】
小瑞翻阅日记时发现,近来丝丝这个名字频繁地出现在她的日记本中。这个名字出现的次数竟然高达13次之多,远远多于小瑞在日记中提及的其他人。丝丝这个名字从丝丝第一次到小瑞班级时就开始出现在小瑞的日记中。“她脚上居然穿着一双及膝的靴子。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强烈地渴望那双靴子是穿在自己脚上的。那一整天,我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那双靴子。”小瑞在日记中如此描述。
更为糟糕的是,那双靴子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丝丝买的衣服全都是从市里最好的商场里买的,而小瑞,从来只是在那里打折的时候才能去淘衣服。丝丝居然还有耳洞,戴着耳环。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在丝丝生日的时候,她家长居然送给她一只装在古董鸟笼里的金丝雀。虽然以前小瑞从来没有过养金丝雀的念头,但那天以后,小瑞觉得世上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金丝雀了。
在表面上,小瑞和丝丝是好朋友,但事实上她却是带给小瑞最多伤害的人。在小瑞的日记里,小瑞明明白白地流露出了这一点,尽管这些文字让小瑞觉得有些脸红,但小瑞的确认为丝丝不过是一个非常自傲的人,是一个让小瑞受不了的人。
是的,这就是嫉妒。这就是一种大多数人在青春期都有过的情结。这种强烈的想得到别人所拥有的东西的欲望,折磨过大多数人,虽然承认起来需要一点勇气,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否认,我们的确有过想得到别人所拥有的东西的念头,别人的头发,别人的成绩,甚至别人的家长。无数次地在心里默念,希望一觉醒来,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属于自己。
青少年常常喜欢与他人作比较,但当发现自己在才能、体貌或家庭条件等方面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一种羡慕、崇拜,奋力追赶的心情,这是上进心的表现。但有时也会产生羞愧、消沉、怨恨等不愉快的情绪,这后者就是人的嫉妒心理。当这样一些青少年开始顾虑到自己的专长,注意起同学的成绩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嫉妒就会特别敏感地表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还认识不足,遇上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时就会感到不安。另外,青少年若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更多关心着的是自己,待人中缺少纯朴的善意,处处想表现自己的优越,特别是当自己帮助过的人超过自己时就会强烈希望别人在某一方面不如自己。
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工作。学业优秀、人际交往能力强、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为被嫉妒的对象。
爱情。爱情是青少年开始接触的一个问题。爱情本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却容易把双方烧得头脑发昏,走向嫉妒的极端。可以这样说,爱情与嫉妒是一对双胞胎。轻微的嫉妒可以促进爱情,一旦炉火过盛,就容易把爱情之花烧得枯萎,甚至导致杀人或自杀的严重后果。
才貌。才貌是指天生的智慧及外貌。优秀的才能和俊美的容貌容易使人得到幸福和成功,而才貌较差者则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嫉妒心理便由此而生了。
黑格尔曾经说过:有嫉妒心理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低估他人的强大,通过贬低他人而使自己与之相齐。
——当你的孩子嫉妒别人时
1.保持坚定沉着,不断地给孩子打气。
当孩子在嫉妒别人有一头秀发时,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说:“是的,她的头发的确很美,可是你的眼睛也不错呀。”然后孩子就有了忽视和忘记的理由,换句话说,让孩子学会自我满足和陶醉,但切记不是自欺欺人,否则只会更沮丧。当嫉妒快要将你的孩子击垮的时候,一定要沉着地将孩子所有优点列成一张清单。你和孩子都会发现,原来他是如此优秀。
2.杜绝孩子造谣生事、恶意攻击的言行。
妒火攻心,气急败坏,急欲给对方点颜色瞧瞧,以为会破坏对方的优势。但是往往这类谣言、恶语最终都会真相大白,随之而来的是自己人格形象的一落千丈。当你的孩子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时,恐怕他就不会继续他的行动了。
3.培养孩子惺惺相惜的情操。
武侠小说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隐居世外的高人,若干年后遇到青年才俊,竟然能与自己抗衡,于是将自己一身绝技倾囊相授。这一人群前进的动力并非来自嫉妒,他们由衷地欣赏对方,在相互切磋和美好的感觉中实现了自身的目标,因此惺惺相惜者之间多半不会心存嫉妒。
4.列出对孩子最重要的东西。
嫉妒是因为别人拥有了我们想拥有的东西。而人们总是不清楚自己真正想拥有什么,总是为一些小事而伤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得更长远一些,身边有些事就不再会牵动你的情绪。因为你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这样你就能成为一个从容而豁达的人。而嫉妒通常对这种人是无可奈何的。一定要告诉你的孩子:不要嫉妒别人拥有的东西,有时候那并不是你真正想拥有的。要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当你的孩子被别人嫉妒时
1.让孩子学会示弱。
很多人在某些方面要比你的孩子更优秀,他并不需要你孩子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进步。对这类人,你应该让孩子首先承认对方的优势,也要让孩子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弱点。
2.用事实说服嫉妒者。
一些不明就里的嫉妒者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他们往往认为优秀来自于命运之神对你的孩子特别的眷顾和垂青,他们没有看到在孩子优秀的背后,是刻苦努力,是酸甜苦辣,是更多的付出。人们往往并不嫉妒靠辛勤耕耘得到收获的人,他们嫉妒的是周围的幸运儿们。因此,你只要让孩子说出自己付出努力的事实就可以了。
3.让孩子学会关心和鼓励他人。
处在嫉妒当中的人,表面看来气盛火旺,但内心却极为脆弱。嫉妒往往也不是他们故意用来针对别人的武器,而是保护自己的防卫工具,就如刺猬之刺。这种情况下,关心和鼓励往往是双赢的策略。但这种关心和鼓励,不要太明显,以防使对方难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用细节的点点滴滴化解对方的嫉妒。
4.显出自身的缺点。
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让孩子故意显示一下自己无伤大雅的缺点。实验证明,人们喜欢有点小毛病的人甚于完美无缺的人,因为有点小毛病的人既具有令人喜欢的气质又不会给人带来压力。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请求对方的帮助,表现出对对方能力的肯定。因此,示弱是以退为进消除身边嫉妒的良好方法。
【5.心理太脆弱怎么办,孩子可以一边受伤一边坚强】
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几种反应,如果回答为“是”,那么你要小心,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正在受到挫折的折磨。
焦虑。常常表现出烦躁不安、厌食、失眠、健忘、喜怒无常等症状,伴有恐惧和不安的表现。
直接攻击。对准引起挫折的人或物直接发起攻击,如怒目而视,开口骂、动手打,以解心头之恨。
间接攻击。撕本子、摔文具或在同学中间无端地发泄,把攻击目标指向了与产生心理挫折毫不相关的人或物上,寻找“替罪羊”。
冷漠。表面上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实际上是个体内心在压抑着愤怒情绪。
如果将幸福、欢乐比作太阳,那不幸、失败、挫折就可以比作月亮。人不能只企求永远在阳光下生活,在生活中没有失败挫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家使用“挫折”一词来指人们不能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形,简而言之,你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没有得到,这就叫挫折。
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哀叹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总要遇到不如意或是失败,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有大有小而已。许多孩子都曾学过“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得付出代价,而遇到挫折和失败是所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遇到失败或是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的是你如何对待挫折,不能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而受到干扰致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因为人的目的和需要不同,同一种活动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造成不同的主观的感受。比如,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高,考试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孩子不达到一百分就觉得没有考好,就会有失败感。
一般认为挫折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失意和无情的打击。事实上,挫折对个人来说,也具有“利”和“弊”两重性。“利”者,它能够引导人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弊”者,它使人内心痛苦、情绪紊乱、行为偏差,甚至引起种种疾病或轻生的举动。对挫折的两重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挫折面前采取理智的、积极的态度。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任何具体的心理挫折,应具体地分析其产生原因,但就一般而言,可以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
客观原因。一般来说,来自自然因素的心理挫折不是主要的,由社会因素而造成的心理挫折往往对人的影响更大。社会因素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人为因素的限制和阻力,例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对某些课程缺乏兴趣等都是心理挫折产生的社会因素。
中学生处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阶段,对于挫折缺乏心理准备,也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因此社会因素所致的各种挫折,对学生个体行为所发生的影响很大。
例如,有位学生,初中阶段一直是优等生,但上了高中后,尽管自己仍很努力,成绩总是不理想。家长望子成龙,整天没完没了地唠叨,给他增加了很大压力。临近高考时又因报志愿与家长发生了冲突,一气之下,他没有参加高考,放弃了升学的机会。
这充分说明,来自社会因素所致的各种挫折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很大影响。
主观原因。从主观方面看,由于个人的容貌、身材、体质、能力、知识等条件的限制,使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挫折。
例如有的女学生梦想当空姐,飞向蓝天,但由于自身条件不够,所以,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心理挫折就是由主观原因引起的。另外,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动机要求,当个人欲望与国家或集体利益、与社会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时,内心也有可能产生挫折,这种挫折主要也是由主观原因引起的。
1.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受到挫折的困扰,将孩子的心态平稳下来。
将自己的挫折故事讲给孩子听,不但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在所难免,还能让孩子将自己对挫折的感受以及原因向母亲倾诉,达到沟通的目的。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每个人由于自己能力的限制,客观条件的限制,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总是成功,挫折的确在所难免。因此,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让他懂得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怜自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于是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2.理出受挫的原因。
既然挫折在所难免,那么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重要的就是帮助他学会理清思路,也就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之后就要考虑下一步怎么办,然后重整旗鼓,为下一次挑战做准备。
3.不要否定孩子,也不要让孩子自我否定。
孩子受挫折的时候,自身很痛苦,家长这时候更不要只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特别是不要用“你真笨”这几个字来否定孩子,因为这三个字对孩子的自信心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任何人都有不会的问题,即使再有学问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要记住:凡事尽力皆无悔!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可以了。
4.找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做。
当发现孩子因为某件事情受到挫折的时候,交给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且能完成得很好的事情,并注意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美,从而恢复他的自信心,进而让他有信心能够战胜挫折。
5.增强孩子的心理耐受力。
所谓心理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来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而所谓的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告诉孩子挫折也是好的事情,因为有人在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6.增强孩子的能力,以增强自信。
孩子已经清楚了面对挫折时,重要的是应该分析失败的原因,以便日后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家长一定知道,一个孩子如果总是遇到失败和挫折,这无疑对他的自信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平时加强孩子的能力,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样就为孩子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每一次成功的体验,不管大的成功抑或小的成功,都会增强孩子的信心,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去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事情,在更为激烈的竞争中,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能力,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成功的体验和较强的能力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不至于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失去希望和进行努力和尝试的信心。
【6.让害羞的孩子学习自信地表达自我】
生活中我们都曾见过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他们在人前常常会有羞怯的表现。下面是一位内向性格朋友的感受:
站在陌生人面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自己正在被人审视,不敢迎视对方的目光,感到极难为情;
与人交谈时,面红耳赤,虚汗直冒,心里发慌。即使硬着头皮与人说上几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的;
不善于结交朋友,于是常感孤独,常因不能与人融洽相处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而烦恼;
不善于在各种不同场合对事物坦率地发表个人意见或评论,因此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换意见,给人拘谨、呆板的感觉;
常感到自卑,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不是考虑取得成功,而更多的是考虑不要失败。
这种羞怯的心理在中国人中很常见,但是我们要指出,羞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羞怯心理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童年的影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也显示,97%的学生认为做公开演说和核武器是世界上两件最可怕的事情。那么,羞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是先天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
二是家庭教育不当。过分保护型与粗暴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造成子女怯懦的性格。前者,家长代替了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子女缺乏经验,生活办事能力差,单纯幼稚,遇事便紧张、恐惧、焦虑。后者,家长剥夺了子女思维和行动的机会,子女时常担心遭批评和斥责,遇事便紧张、焦虑、消极、被动。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心跳、腼腆。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三是缺乏自信和实践锻炼。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没有迷人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本领,属能力平平之辈,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没有信心,患得患失。长期的谨小慎微不仅使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加之多数学生生活环境比较顺利,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这些往往是导致害羞的重要的原因。
四是挫折的经历。据统计,约有四分之一害羞的成人在儿时并不害羞,但是在长大后却变得害羞了。这可能与遭受过挫折有关。这种人以前开朗大方,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屡屡受挫而变得胆怯畏缩、消极被动。
因此,我们要及时察觉孩子的这种羞怯心理,并且引导孩子变得自信,乐于表达自己。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1.帮助孩子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让孩子多考虑我要怎么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应让孩子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人家是否注意。当他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孩子的注意。
2.让孩子勇于和别人交往。让孩子向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的人如邮递员、售货员等问好;与人交往,特别是与陌生人交往,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
3.告诉孩子一些谈话的技巧。比如:在连续讲话中不要担忧中间会有停顿,因为停顿一会儿是谈话中的正常现象。在谈话中,当感觉脸红时,不要试图用某种动作掩饰它,这样反而会使脸更红,进一步增加了羞怯心理。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这只是由于精神紧张,并非是不能应付社交活动。
4.让孩子不要过于敏感。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和情感,让孩子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
【7.孩子暴躁易怒,根源可能在家长身上】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作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做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学会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情绪,是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带有情感色彩: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喜悦;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会感到惋惜;如果愿望一再受妨碍而达不到时,则会失望甚至愤怒;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感到局促不安甚或产生恐惧等。这些喜悦、悲哀、愤怒、恐惧等情绪活动,都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据科学研究,积极健康的情绪,如愉快、欢乐、适度的紧张,对人体都有好处,它可以引起心脏输出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作,大脑工作能力增强。而伤心、悲痛、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于人身体是不利的。如机体长期处于这些不良的情绪影响下,往往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胃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因此,青少年应该懂得情绪在保护心理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常常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家长高兴时,教育孩子能注意方式方法,家长不高兴时就简单粗暴,甚至无事找事,把孩子作为出气筒,或打骂训斥、讽刺、挖苦,等等。这种因家长情绪的好坏而出现的教子进度不一,其祸害是无穷的:
在孩子的行为标准上造成混乱。就是说,这往往会使孩子不知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这既不利于孩子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又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容易使孩子养成看家长脸色行事的坏毛病,并且不利于家长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家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家长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境,特别是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家长教育孩子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这往往会使孩子同时遭到“体罚”与“心罚”的双重伤害,这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一生带来重大伤害。
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往往还会使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这种威信的“降低”,往往又会对以后的家庭教育人为地制造出种种障碍,比如,有些家长所说的“孩子大了,反而越来越不听话”,就与这种“障碍”有关。
要培养教育好孩子,我们家长还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别让不良情绪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
1.培养自己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2.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这种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3.保持适当的紧张和热情。紧张是一种情绪,它能维持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如考试时产生的紧张情绪,能使大脑功能达到最高效率的状态;平时上课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张弛调节适度,就会使生活更有节奏和情趣。
4.善于理智控制自己。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否则就要用理智打消这种念头,不能苛求社会与他人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这样做对维持心理平衡,培养健康情绪有好处。
5.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依靠理智的力量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比如,学会并善于以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等来管住自己。
通过不断加强心理品质的修养,不但做家长者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你的方式方法和情绪态度将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