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辩术——柔舌能退百万兵(4)
- 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诸葛亮说话之道
- 盛安之
- 3708字
- 2018-05-30 10:49:37
【巧说“歪话”,智对诡辩】
要想提高你的口才,就要把话说得灵活些。比如说,适当时你可以说一些“歪话”(相对正话而言),可以起到一些正儿八经的话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既然是歪话,那就比正话难说,如果说得不好,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里面的度如何把握,显然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我们可以向诸葛亮借点智慧。
在赤壁之战的前夕,周瑜为了了解诸将与谋士们的立场,假装自己也同意投降的主张,而鲁肃却不明白这是周瑜的计策,憨厚老实的鲁肃与周瑜争辩,而诸葛亮只是在一旁袖手旁观,并且不时地在冷笑,周瑜问道:“先生为什么只是在那里(不说话)冷笑呢?”诸葛亮说:“周瑜的主意是投降曹操,其实是非常合乎常理的。”周瑜说:“诸葛亮是非常善识时务的人,他必然与我有同样的想法。”鲁肃问道:“诸葛亮,你为什么也会这样说(打算投降曹操)?”诸葛亮回答:“曹操非常善于用兵打仗,放眼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住他的进攻。过去只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他是互相为敌,如今这几个人都先后被曹操所消灭,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够抵挡曹操)了。只有刘备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强行与他争夺天下,如今孤单地躲避在江夏,是生存下去还是被曹操消灭,这还是个未知数。周瑜将军如果投降曹操的话,还可以保护他的妻子和孩子,更可以保住他的富贵荣华和地位。至于国家的命运如何,都交给老天去决定,(对于周将军个人来说)又有什么可惜的呢?”鲁肃勃然大怒地说道:“你难道要叫我的主公弯下身子去奸贼那里遭受污辱吗?”……
本来,诸葛亮深知周瑜使的是计,然而他并不说破,反而在一旁顺水推舟,推波助澜,假装赞同周瑜的主张。这是诸葛亮为了维护周瑜的面子而特意为之。如果诸葛亮一语道破周瑜的秘密,那样做的后果只能使气量狭小的周瑜更早地恨上诸葛亮,从而在其日后的外交活动中处处施阻力。诸葛亮本来到东吴就是孤身一人,如果再加上周瑜这样一个强劲的敌手,那么他的东吴之行究竟是成是败,那还很难说,毕竟孙权当时唯知“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可见周瑜地位的重要。于是,诸葛亮索性正话歪说,帮助周瑜撒谎,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在日后的外交活动中为自己增添了一个朋友而不是对手(至少在赤壁之战中是朋友)。
跟诸葛亮学说话
在有些场合,不一定要把话按照原来的意思说,换一种说法,就是说话可以正说,也可以“歪”说,尤其是在面对一些人的诡辩时,更不能用正常的说法来回答。
(1)“歪”话正解
著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智辩著称。
有一次,一个财主请他为其写一个中堂(正屋当中悬挂的大幅字画)。唐伯虎并未推辞,提起笔一挥而就。财主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原来唐伯虎写的是“父死子死全家死”。财主全家都陡然变色,财主本人更是怒不可遏,他一把抓住唐伯虎,咆哮起来:“我哪一点对不住你,你竟用这么恶毒的话咒我全家?”
唐伯虎一点也不着急,他说:“员外,你弄错了,这是很好的祝福词,怎么说是咒语呢?你想,一个家族的人如果是按着这个顺序,父亲死了儿子死,儿子死了孙子死,那说明家里没有横死暴死的,每一代人都无祸无灾,个个都寿终正寝。这样的家庭能不幸福吗?可如果不依这个顺序,儿子死在父亲前面,孙子死在儿子前面,那将是多么悲哀和不幸!谁愿意他家出现那种情况呢?”
财主听了,这道理倒是对极了,只得赔罪,把唐伯虎恭恭敬敬地送走。不过,他看着这六个字有三个死字,心里总是不太舒服,也不愿张挂出来向人炫耀了。
(2)随机诡辩
如果对方提出一些荒诞奇怪的问题,若是以通常的办法回答是难以奏效的。此刻,辩者可以将对方的话作为背景,采用同样奇怪的语言来回答,以怪制怪,以歪对歪,这就是随机诡辩,也可以说是一种怪问怪答的方法。对于论敌的怪问,应根据问话内容而随机应变,以诡对诡,不必拘泥于常理,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美国有一家服饰公司,为了招揽生意,特意给海明威送去一条领带,并附短信云:“我公司出品的领带深受顾客欢迎。现奉上领带一条,请您试用,并望寄回成本费2元。”
几天之后,公司收到海明威的回信:“内附小说一册,请你们一读。此书价值2元8角,也就是说,你们还欠我8角钱。”
在人际关系中,随机应变的歪话技巧的确是一种改善或提高交往效率的有效方法,而将错就错又是一种反问思维,因此它又被称为反问思维技巧,即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蔽起来,通过以其错而就其错的智谋技巧,来达到证明正确论点的目的。
【避免无谓的争辩】
当你遇到他人的刁难时,并不是每一个都要针锋相对,奋力还击,而是要有选择性地为自己进行必需的辩护。倘若是一些很小的分歧,或者对方本无恶意,你就不必去做无谓的争辩,误人误己,对于双方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诸葛亮讨伐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因为赵云与魏延的年龄有些大了,于是就对他们两个加以照顾。然而赵云、魏延见诸葛亮不派遣他们,都很不高兴,质问诸葛亮为什么不派遣他们任务。面对这样的质问,诸葛亮并没有争辩,而是说:“我并不是不用你们两个,只是因为你们两个年纪大了,再去从事这么冒险的任务,如果被蛮人算计,就打击了我军的锐气。”
赵云说:“如果我们认识地形,熟悉道路,那又怎么样呢?”
诸葛亮说:“你们两个人要小心行事,不要轻举妄动……”
面对自己的部下积极地请求任务时,诸葛亮没有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只能小心谨慎地解释自己的理由。当看到他们一再坚持的时候,诸葛亮就退让了一步,同意派遣给他们任务,但要求他们要小心谨慎。这里,诸葛亮就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辩,很好地安抚了两位大将。如果诸葛亮继续坚持下去的话,局面很可能就会尴尬,那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跟诸葛亮学说话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人,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可能会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辩论,任何独立的、有主见的人都应正视这个问题。
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辩几乎无所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能引起争辩,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能引起争辩,甚至某人的发式与装饰也能引起争辩。但是争辩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不愉快的,因为争辩的目标指向很明白: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然后获得口头上的胜利。
所以,争辩不但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产生,而且产生于团体之间,像辩论会似的。比方说:由于最近发生的某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两者间争论,最后,虽然你用某种事实或理论来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通过争辩的手段达到了胜利的目的,使他哑口无言,但你却万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他不一定就放弃他的思想来信奉你的主张,因为,他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与谁错的问题,而是对你驳倒他怀恨在心,因为你使他的颜面扫地了。
这样看来,你虽然得到了口头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友情,却从此一刀两断。比较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有欠考虑,仅仅为了口头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一旦为人小气,说不定他日后会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这样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能有什么好处呢?而坏处却很快可以看到,因为和别人结上怨仇,你就在少了一位朋友的同时,又多了一位“敌人”。
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基于上述理由,当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到来之前,你必须首先冷静地思考一番,弄清楚以下几个事项:
一是这次争辩有意义么?如果是一些根本就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你还是避免争论为妙。
二是这次争辩的欲望是基于理智还是感情上(虚荣心或表现欲等)?如果是后者,则不必争论下去了。
三是对方对自己是否有成见?如果是的话,这样岂不是雪上加霜?
四是自己在这次争论当中究竟可以得到什么?究竟又可以证明自己的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小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少的——这就是人的本性。
现在就让我们姑且认为这次争论是一次积极争论,也就是说,它值得我们去争论。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仍需时时把握住自己。因为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耐心诚意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就往往可以使善意的争论变成有针对性的争论。需要强调一下,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很常见。因为即使最善意的争论,也是由于双方的观点有分歧引起的,所以,在一开始,双方就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对于对方的论点,根本就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来,争论过程中就难免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去翻对方的陈年老账。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你应当控制情绪,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当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争辩是一回事,而交情又是一回事,切切不可混为一谈。当他向你认错的时候,也万万不该再逼下去,以免对方恼羞成怒。
争辩结束后,你也应该顾及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帮一点小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恢复愉快的心理。
这才是真正的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