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靳义亭
- 13037字
- 2021-03-24 12:24:14
第三节 家风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关于“家风”的研究,很显然以2014年春节央视发起的“家风是什么”大讨论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次大讨论之前,学界的相关研究纯粹以“家风”为主题的文章并不是特别多,学界给予“家书”“家训”的研究相对集中,成果丰厚。诸如《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世家书家训全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书籍是被人熟知;《中国历代家训观止》、《读家书懂人生》等书籍也都着眼于弘扬传统文化,开发家训宝藏,为当下浮躁的人们寻找一个心灵的安顿之处。关于家书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有文献的记载提供了研究的方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传统文化回热的大背景。当然,这一切还都基于这样的事实,就是中华民族割舍不断的文化基因,人们骨子里的传统积淀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迸发出来,与现代社会形成辉映,总是提醒快速奔驶的现代人回头看看,我们的先辈有着怎样的人生,那些先贤圣哲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精神宝藏,为今天的人们思考人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坐标。
2014年春节,央视的“家风是什么”大讨论好像春风吹皱湖水,瞬间闸门洞开,大有一泻千里之势。如果说以往学界对于家书、家训的研究更多的是学者对于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关注,那么,这次的家风大讨论可就是触动到了全民的神经末梢,就连年轻的“80后”、“90后”都参与到“家风”话题的讨论中,网上晒家风一时成为青年人热衷的行为,更不用说中年人对家风的复杂感受、老年人的持重回味。在这种全民议“家风”的热潮中,“家风”文章不断见诸报刊。《家风润物细无声》、《好家风如春风化雨》、《家风,不该被遗忘的财富》、《好家风传递正能量》等文章都对家风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很多文章也从当下的时弊出发,指出家风与政风、民风的关系,呼唤重塑家风,呼吁领导干部注重家风建设,寄希望于重提家风给社会带来正能量。
不可否认,这次讨论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下全民的群情激发,国人心灵深处久违的一角被深深唤醒,但这样的讨论虽然热烈高涨却不够扎实,快速发酵却没有滋生出后续的甘甜,感动之后没有行动,水过地皮湿。时时对于家风的研究,也存在着表层化、碎片化的特点,对家风的特征剖析很少,研究比较空洞,不够深入。随着“家风是什么”讨论的广泛开展,人们也出现了一些困惑,诸如现代家庭模式下家风永续有可能吗?难道家风只是传统的存在,而对现实的关照只是一厢情愿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界对家风的研究也在热烈中走向了深入。2014年春节“家风”大讨论之初,在知网上输入“家风”一词,能搜索到600多篇文章,而接近2014年岁末作者写书之时再次搜索“家风”一词就能检索到2500多篇文章,足见研究成果的突飞猛进之势。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关于“家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传统家风的研究
1.传统家风的内容
这部分研究成果多见于“家风是什么”大讨论之前,研究多是从家训、家庭教育出发,对于家风与家训、家族教育的内涵并不作严格界定,大都是“家风家学”、“家风家教”并用,多从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取向、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1)认同传统家风的价值取向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家国情怀突出。中国古人重视家教是无与伦比的。古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齐家”是走向平治天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走向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若齐不了家,也就根本谈不上“治国、平天下”,“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大学》)。换句话说,要实现“平治天下”的政治宏愿,则必须先“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人不仅把家教当作育子成人的一种方法,而且还上升到立身为人、兴国安邦的高度,足见他们对家教的重视。家庭的这一重要政治、教育功能,也使家风的端正和家教的实施有了重大的现实价值。周春辉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儒家倡导“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并提出“仁”、“义”、 “礼”、 “智”、 “信”等道德标准。其中,“仁”分为“公”、“恕”、“孝”、“慈”、“宽”、“厚”六个德目,“义”分为“正”、“直”、“悌”、“勇”、“介”、“耻”六个德目,“礼”分为“敬”、“谨”、“谦”、“让”四个德目,“信”分为“不二”、“真”、“诚”、“不欺”四个德目。在日常生活中,这五种基本道德及其分解衍生出来的德目,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一家一族家风好坏的重要尺度。为此,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风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或家族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承。由此不难看出,儒家倡导的“五德”及其德目正是传统家风的主要价值取向。
(2)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以德性培养为首。杨明伟指出,中国古代家教主要是对子女的德性培养。德性培养应注意点滴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传诵至今的至理名言。古人德性培养的内涵是丰富且多层面的,在培养子女德性的过程中,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内容,首先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爱人、崇俭、诚信”也是传统家教德性培养的重要内容。有作者从家庭教育的视角解读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孔霞、龙玲玲指出,封建士大夫阶层,满怀对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忧患意识,试图通过家庭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想观念传授给子孙后代,把自己的理想托付给未来,因此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十分重视人的培养,将培养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德育为高,智育为主,为人处世之理为纲,最终达成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勤俭修德、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的德育内容历来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由此逐渐形成“遗子以财,莫若以德”的德教之风。
(3)传统家教方法主要是自幼施教、恩威并施。中国古人非常强调自小对子女的礼仪教养,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且非常具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从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子女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如朱熹说:“盖古人之教,自其孩幼而教之以孝悌诚敬之实,及其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间,各有以知其义利之所在,而致涵养践履之功也。……是必至于举天地万物之理而一以贯之,然后为知之至,而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至是而无所不尽其道焉。”(朱熹《朱子文集大全》卷24,四部丛刊本)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礼仪教化就是要从这种实践活动中超拔出一种道德意识,从而使子女的道德行为由外在的强制转变成内在的自由自觉。另外,古人家训注重劝导性教育与强制执行相辅相成,礼法并重。家法家规具体规定家庭生活的准则,要求家庭成员努力遵守,劝教不听者始刑罚,惩罚的种类与形式繁多,而且非常残酷。有研究指出,唐代《柳氏家规》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家法。比较有名的家法还有《包孝肃奏议》:“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司马光《居家杂仪》曰,“凡子妇,未敬未孝,不可遽有憎疾,姑教之。若不可教,然后怒之;若不可怒,然后笞之;屡笞而终不改,子放妇出”等。
2.传统家风的典型案例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书、家训的宝库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历史上家风浸润涵育出的杰出人士是再好不过的研究起点。事实上,家风的形成往往也正是这样,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崇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因此,传统家风的典型案例在家风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亚马逊网站输入“家风”一词能搜索到29条书目,而输入“家训”和“家书”,则分别能检索到531条和496条书目,可见对于家训、家书的研究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研究成果也相对成熟。《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中国家训史》、《曾国藩家书》都位列前茅。同时,在知网输入“家训”关键词能检索到1668篇文章,输入“家书”关键词竟然能检索到6000多篇文章。从研究内容来看,关于六朝时期某一世族家风、家学研究的文章比较集中,诸如马凤岗的《颜氏家族的家风与学风》,顾农的《评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左岩的《山阴汪氏家庭入粤与其家风家学》,徐茂明的《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邰三亲的《六朝河东裴氏的家学家风》,张葳的《隋唐赵郡李氏家学家风略论》,王建国的《魏晋陈留阮氏及其家风家学考论》,王永平的《略论六朝时期吴郡顾氏的家风与家学》、《略论六朝时期王氏之家风与家学、陆氏之家风家学》等,这与这一时期家训、家书进入高峰期、成熟期有关。当然,学者对于曾国藩家书的研究兴趣始终不减,研究文章也自成系列。诸如韩洪泉指出,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风传承与家教实践,历来受到后人关注。他继承发扬了祖辈以耕读为本的家风,对儿女倾心爱护、灵活施教,对弟妹反复训诲、大力提携,对妻妾恪守礼道、严格要求,形成了尚耕读、务勤俭、重孝友、戒骄奢的家风特色。由于曾国藩的谆谆教诲和殷勤培育,100多年来曾氏家族人才辈出,早已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历史现象。刘绪义指出,时隔100多年,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教家风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曾国藩家风有其独特内涵,这主要表现为:家庭有生气、做人有志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存半点官气、要有倔强之气、读书变换气质。曾国藩培育的家风有其大本大源,即始终突出“气”这一核心理念,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吻合了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理学大师的身份。曾氏家风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那就是爱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风是家长之风,非身体力行不足以成风气。毫无疑问,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留下的16字家风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被后世广为称颂,有人评价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此,虽有争议,但毛泽东也曾有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也”的赞誉。
优秀家风典型案例还有林则徐、梁启超、傅雷等,笔者在此摘录他们的教育思想以飨读者。林则徐曾写对联表达教育思想:“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梁启超,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他的后代,个个成绩斐然。他有9个子女,其中3人是院士,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梁家后人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梁启超的教育和指导有着直接关系。梁启超和子女的相处模式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即便在今天来看也是超前的。梁启超从1923年起到1929年去世,始终坚持给在海外的5个子女写信,帮助他们确定学习方向,指导他们做学问,同时又充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意愿。傅雷用家书告诫儿子: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会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正自己。第二,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时所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许可以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就不会白白吃苦。总的来说,尽管指点别人,但不要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
3.研究传统家风家教的运行机制,客观评价传统家风
刘颖、邵龙宝指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运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紧密互动,家国同构是传统家教运行的制度基础和文化心理基础,社会的用人取士制度和传统家训文化的繁荣发展紧密关联。儒家伦理是传统家教的思想资源和价值目标,家法族规是家训运行的制度保障。刘东升指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都需要合适的途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传统家训采取生活化、通俗化及可实践的语言,以亲子、兄弟姊妹、宗亲乡邻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人伦日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成为传统核心价值观下落和民间价值观提升的桥梁。传统家训在传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有研究成果对我国传统家风的评价大都是辩证和客观的,既肯定传统家风的积极因素,也指出了我国传统家风的消极因素。从本质上来看,我国传统家风形成和适用于封建时代,故其性质属于封建风俗。而现代社会终结了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家风在本质上与现代化是相冲突的。传统家风中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要严格贯彻家族的家法和家规,以忠孝节义为主要内容的家教和忠烈家风、节烈家风等都是维护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君主制的伦理道德的,这与现代的自由、平等、法制、民主等是格格不入的。传统家风中以农为本、轻视工商业的习俗与当时封建国家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这就保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和传统的社会结构,使人们更加保守,不利于人们开拓创新,也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在学习上,崇儒重文的传统家风维护着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人们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崇儒重文的价值观念,研读儒经的文士成为人们择业的首选,虽然尊崇儒学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却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和借鉴。由于科举制度排斥自然科学,使得近代自然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传统家风中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歪风陋习,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还滋长了不正之风。对于家庭成员婚姻的家长制包办,剥夺了家庭成员对自己幸福生活追求的权利等。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抓住这些,否则就会走偏。儒家也是这样,他们认为“纲”和“常”(不变)就是道德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这些东西才能抓住道德的根本,这就是提炼出来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这种理解主要来自于董仲舒。当然,也有人将“三纲”理解为“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将“五常”理解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对于“五常”,人们歧义不大,也比较正面;但对于“三纲”,持批判态度的人极多,他们认为“三纲”代表封建专制,压制了人性。其实,从文化的角度看,“三纲”不无正面可取之处。按照韩国学者赵骏河的观点,“纲”具有“模范”的意义,“君为臣纲”就是说上级是下级的模范、榜样,“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说父母、丈夫是孩子和妻子的模范和榜样。模范具有带头和示范的决定作用,是主导的方面。这种理解是有理有据的,比如《吕氏春秋》说:“用民有纪有纲,引其纪,万目皆起,引其纲,万目皆张。”通俗地讲,纲就是系渔网的总绳,要想将渔网提起来,提总绳就可以了,说得十分形象。简单地说,“三纲”的价值在于,讲家风、讲道德,总要找一个责任方、主导方,在校就是老师,在家就是父母。父母在家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家风的主导者、责任方。在过去,传统文化强调父严、母慈,代表着阳与阴的互补,其中阳是主导,所以作为父亲,首先要严厉、严格地对待子女。其实,“严”是一种期待,是要求子女持之以恒地坚守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念,要求子女做人做事要一以贯之。
(二)辨析家风内涵、澄清误区的研究
中央电视台关于“家风是什么”大讨论之后,学界对家风的研究走向深入,突出表现在对家风的内涵进行辨析,厘清概念,指出误区,使家风研究精确化,正是这样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基础,即强调家风的传承性、实践性特点,也为家风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准备。
1.家风的意蕴
(1)家风是家庭文化。徐梓在《家风的意蕴》一文中指出,家风是家庭文化而不只是传统的家庭教育,作者反对把家风等同于一家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家风就是门风,就是家庭文化,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它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2)家风有好有坏。徐梓认为,家风有好有坏,未必都是健康向上的。正如“文化”可以表现出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家风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用现今的话说,并不都具有正能量。有的家风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有的家风则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如同一所学校、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为学风、班风,而学风、班风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
(3)家风必须体现传承。徐梓认为,家风体现家庭文化的世代传承性。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也是该家庭长时期汰选、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庾信的《哀江南潘岳像赋序》中,有“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的说法。这里,“家风”与“世德”共举,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而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
(4)家风必须体现实践。在家风内涵的辨析研究方面,大多主张家风的实践性。诸如,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看来,“家风”不一定非要言传,更多是一种身教。“我出生的时候,家里房子很小,不到10平方米。父亲是军校的教员,他需要经常备课,当时家里有一个大火炕,占了房子的一大半,炕上有个桌子,一个小书架悬挂在墙上,我躺在床上就能看见。从小目睹父亲在桌子前写字、读书的样子对我影响很大,小时候我一哭,父亲就抱着我看书。我懂事以后,就有这样的想法——长大了我也要写本书,让它跟我一起玩。小学二年级,我开始看《西游记》……”文章强调,人们总是说“诚实做人”,但现实中如果父母的身教不好,家庭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嘴里说的“家风”与现实差距太大,就是在“家风”的知行上脱节。
2.现在还有“家风”吗?
有人认为,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对于有地位、有文化的豪门大户来说,“家风”相对来说是比较浓厚的;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特别是没有文化的家庭,几乎没有“家风”。对于曾遭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等运动所“洗劫”过的当下大多数家庭来说,十之八九没有什么“家风”,不过,一些不成文的土“家规”或许有几条。而《家风的意蕴》一文的作者则认为,现代社会仍有家风,回答了“家风去哪儿了”的疑问。的确,家风的特征在乡村社会、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会仍然存在。极端地说,没有家风,本质上也是一种家风。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3.家风与家规、家训、家书
在亚马逊网上分别输入“家教”、“家训”、“家书”、“家世”、“家规”、“家风”词条,分别可以得到1388条、531条、496条、59条、26条、29条。虽然这些书目可能有交叉,有重复出现的情况,但“家教”词条检索到的书目最多,远远多于“家训”、“家书”词条所检索到的书目,而“家风”、“家世”词条检索到的书目最少,而且,从后者所检索到的书目来看,也多与“家训”、“家书”互有重叠。由此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家风与家训、家书关联度最大,与“家教”关联度较小。对中国人而言,“没家教”是最具侮辱性的语言之一,家教意味着教养、文化与品位,但从“家教”词条所检索到的书籍来看,“家教”一词更多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注解,已经很少承载道德、人格、教养这样的意义了。所谓的“家教”书充斥市场与当下的早教热、智教热、天才教育热不无关系,这些书大都是面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注重早期智力开发者居多,很少有专门论及青少年道德养成或从家庭教育的视角谈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人格成长的,无非都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与老师沟通、减压抗挫。家长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进入了“集体无意识”,家长的责任只是帮助孩子在这种应试教育中更好地脱颖而出。
词典中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家规”则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家族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在卢正言主编的《中国历代家训观止》中这样描述“家训”:家训也称家令、家戒、家规、家法、庭训,是长辈对年轻子孙进行为人处世教育的一种方式,有的写成家信,有的留为遗命,有的编作故事,有的著为专书。家训或鸿篇巨制或片纸短章,但都是古人家庭教育的思想结晶。徐梓在《家风的意蕴》一文中特别指出家风与家规的不同,认为家规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虽然这两个概念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规、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家训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训和文献形式的家训两种;根据内容,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因明确、内容具体、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训,以及针对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训。有的家训,着重于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而有的家训,集中于祠堂、义庄、学塾等的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训一个总的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家风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的作用。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魏书》卷91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
很多时候,“家书”、“家训”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开来,研究家书也是研究其中记载的家训内容,因此,人们往往把这种书面流传下来的家训直接作为家书看待。例如在童亮编著的《读家书懂人生》一书中,直接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作为三大家书经典来看待了。《颜氏家训》问世千年有余而长盛不衰,无愧于“古今家训之祖”的美誉;《朱子家训》将中国传统的“孝悌”、“勤俭”、“读书”、“积德”的美德注入其中,堪称独步;《曾国藩家书》更是儒、道、法思想之集大成,是传奇人物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和其政治、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这些家书可以说是长者对后生的直白,无不道出人生的种种沧桑,提炼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人生智慧的总结。在这里,很显然,家书是家训的载体,家训是家书所呈现的内容,家书是家训的表现形式。
(三)古今对照、反思当下的研究
梳理了家风的内涵,明晰了家风的功能和作用,学界的研究开始以贯通古今的视野反观当下的家风现状,直击现实,问题意识突出。鲍鹏山在光明日报撰文《家风乃吾国之民风》,指出,正是中国式“家教”的“教化”之功,使得中华民族创造出世界民族中罕见奇迹——国民整体的教养气质,都是彬彬有礼温柔敦厚的,国民的行为举止,也是有理有据规矩方圆的。中华民族历几千年而血脉不断文明不坠,我们自有我们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基础。这个价值基础是以儒家道德信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我们民族的信仰系统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对自身传统道德的尊崇和修习,修习的最普遍方式,非仪式而是“教化”。“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种:宗法制度的熏陶和约束、官方倡导鼓励以至于全民崇尚的读书(以读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良风美俗中的礼仪习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在古代中国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乎没有。很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又无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价值观并无悖谬,甚至道德信念极深,为人极其诚悫敦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式的“家教”。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处不是天国,而是家国。家风乃吾国之民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虽说只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却是民风社风的基础,甚至对党风政风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家风不正,怎么会有好的民风社风、党风政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个社会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长期以来不重视家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怀着这样的厚重,反思当下的道德现状,学界从两大视角,将家风的研究推到了最突出的位置上。
1.家庭教育的视角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关鸿羽指出,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高尚的精神情趣。家长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带头把家里的精神生活弄得充实、高雅、丰富,防止精神污染。浓厚的学习气氛。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建立学习型家庭。无论家长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家庭成员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着时代变化,但并不过时。它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甚至可以说恰逢其时。家庭是社会细胞,通过家规等教导后辈,如果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否则社会很难发展。人类社会要讲求传统礼仪的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有礼仪才能关爱别人,按照礼仪和人相处会使人际关系和谐,否则很容易被排斥在社会之外。
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而这正是当下的家庭教育所缺失的。家风传递着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基本方法与规矩。所谓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并对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伦理观和道德观则体现出家风的外在表现,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的行动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家风如何,良好的家风培育出的成员往往文明高雅、心地善良。进一步说,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一个人付出艰辛的努力,良好的家风可以为一个人的奋斗提供动力,可以使其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而不良的家风往往会导致一个人为了成功而走向歪门邪路。赵忠心的《家庭教育就是培养良好家风》、毕道玉《家庭教育莫忽视家风》、沈林《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力量》等文章都从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方面阐释家风意义,直指当下家庭教育德育内容的缺失。
2.正官德的视角
有学者指出,领导干部修身治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必须正确认识修官德与治家风的辩证关系。官德是家风的主心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权力意识上正本清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权力观,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高度和家风的状况。好家风是官德操守的重要保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氛围最具感性力量,既可能成为廉政“港湾”,也可能成为腐败漩涡。人的一生与家庭的关系最为密切,受家风熏陶和影响也非常深刻。干部廉洁与否,家庭成员的影响不可低估。好家风是官德操守的重要保障。培养良好家风,领导干部必须身正行范。谢志军的《关于领导干部家风问题的思考》、裴仲晓的《家风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赵畅的《家风也能彰显作风》、王永彬的《家风正官吏廉》、吴根平的《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不可小视》、周泗琴的《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之我见》、高峰的《领导干部要重视家风建设》、胡冬梅的《党风与家风》、周一平的《党员干部要树立好家风》等文章也都表达了上述观点。
(四)着眼于当下,好家风建设的研究
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改革和变动的历史时期,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也处于调整过程中。在这样的时代,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可能有时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这就需要家风提供一个有力的规范。具有较好引导力和规范力的家风应该既有境界和品位,也有力量和效率。前一个层面可以给家庭成员高尚和文明的引导,后一个层面保障其引导能够到位和发挥作用。具体来说,良好的家风应该包含和贯穿仁爱、正义、诚信、平和、忠孝、廉洁、礼貌、坚韧、贞静、刚强等理念和品行。这些正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所需要的,可以理解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十德”。今天我们谈论家风的意义,就在于引起社会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培育良好的家风,从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文明和谐的国家。应该说,家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切入点,一个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的支点和把手。
“家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切入点”的研究试图以“家风”为切入点沟通古今,为当下处于价值选择困惑的青年人提供一个道德建设的坐标。有学者从哲学的视角研究和提炼传统的家风文化,指出:与时俱进地传承中国家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家庭教育中继续发挥它的引导教育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正能量。作者首先从哲学的主客体关系原理来诠释好家风建设;其次,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认识论来强调好家风建设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再次,强调好家风建设必须坚持“扬弃”的态度。作者指出,家风中的精华,是指它随着岁月的流逝,伴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蕴含的积极元素,如尊老爱幼、勤俭治家、诚实立人、和睦乡邻等。家风中这些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虽经历史岁月的冲刷,在今天仍能焕发出青春光芒,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当然,传统家风内容中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消极东西,如独善其身、棍棒出孝子、无原则的忍让、愚孝、扭曲的婆媳关系,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等,这些过时的内容应该统统抛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好家风建设的内容必须与时代合拍,也必须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作者最后强调指出,好家风建设还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让好家风代代相传,传递正能量,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研究已经开始将好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一种更高视野的好家风建设研究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