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童真出家与法脉传承

转道法师出生于泉州晋江桐林乡一农户家庭,其父依及公,母亲吕氏,父母都信仰佛教。转道兄弟共六人,他排行第三。一说转道排行第二,如《泉州市志》及《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四)载:“生子6人,转道居次”,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2页;泉州市紫云黄氏宗史研究会(筹)编:《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四),紫云黄氏内部交流资料2006年印,第261页。另一说认为转道和尚“兄弟六人,他年纪最小”,陈全忠:《化被星洲功垂闽南——转道和尚生平述评》,《闽南佛学院学报》2001年总25期。本书采用太虚在《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民国十五年秋客星洲作》中记载转道和尚“兄弟六人,吾居其季”,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第三十一卷 杂藏·文丛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民国间所修《厦门南普陀寺志》也有“辄思兄弟六人,已居其季”的记载,虞愚、释寄尘编:《厦门南普陀寺志》,厦门南普陀寺1933年排印本,第124页。十一岁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医药无效。眼看病危的父亲就要撒手人寰,年幼的转道情急之下于观音菩萨座前祷告,向菩萨发愿要终生持斋茹素,祈求菩萨慈悲庇佑父亲康复。或许是他天性淳厚,孝心感动了菩萨,父亲很快就病愈了。自此之后,转道对观音菩萨的信心更加坚定,他认为是观音菩萨听见了自己求救的声音,让父亲脱离了险境。

观音,又名观世音、观自在,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最为中国人所熟悉,也是最受民间欢迎和崇拜的一位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中被认为是“慈悲”的化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专门称颂观音菩萨功德的经典,其中就有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而得解脱的方法。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2002年印行。

 

可见观音菩萨能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只要你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菩萨就能够想法设法地来帮助你;当有人在危急险境,恐惧无助的时候能够至诚向菩萨寻求帮助,观世音菩萨会用尽办法令人从恐惧之中得以解脱。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2002年印行。

 

出于之前发过的愿,和对佛教更加坚定的信心,少年转道从父亲病愈后即开始茹素。然而,饮食上的突然转变,令不知情的家人产生了误解,每当全家一起吃饭时,转道只挑捡青菜吃。一天,父亲又看他只吃菜不吃肉,就专门夹肉给他,而转道却拒不接受。此举令父亲恼怒。在怒责之下,转道才将向菩萨发愿祈求的经过讲明。父母听后大受感动,在这个孩子的影响下,全家人自此也都素食。参见太虚《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海潮音》1926年第4期;寂美《转道和尚事略》,《佛学半月刊》1930年第5期;寂美《星洲转道上人历史》,《弘法社刊》1931年第18期。

之前提到,泉州民间崇佛风气浓厚,转道出生于信佛家庭,转道童年时自然容易受环境的熏陶。一天,转道听到周围有人诵念佛经的声音,他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欢喜的感觉,并且跑到家乡附近的仙迹岩寺当上了“饭头”。虽然尚未出家,但他却要负担起寺院饭食服务的职责。这一年,转道刚十三岁。

仙迹岩现位于泉州南安水头镇高田山上,旧址原为唐末吏部尚书杨肃的书房,后来改为道观,供奉太乙真人杨仙公。明代由指一重建,济翁禅师继承衣钵,改道观为岩寺。清初曾作修葺,清末喜光、转法和尚又作修建。近年古刹重修,保留明清建筑原貌,祀观音菩萨。参见贾琼娜主编《南安宗教概览》,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闽南百姓虽然是以佛教信仰为主,但三教合流及各教同祀的特点在乡村的信仰系统中仍然明显。

(仙迹岩寺供奉的太乙真人神像)

转道十四岁时,来到漳州海澄县太岩(今龙海龙池岩寺),听佛化和尚和喜敏上人讲经说法。四年后的一天,听到母亲在赞叹出家为僧的功德在佛教徒看来,出家为僧具有很大的功德,哪怕仅仅是清净出家一日,也有巨大的功德,正如《佛说出家功德经》云:“于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于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佛说出家功德经》,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2005年印行。,就趁机恳请双亲准许出家。依佛教戒律,圆满出家的条件之一是要得到双亲的准许。得到父母允许后,终于在次年(1890),十九岁的转道与父亲同赴漳州南山寺礼喜修于凌波在其《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及《海外弘法人物志》中所记转道和尚剃度师为“善修”,疑为“喜修”笔误。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于凌波:《中国佛教海外弘法人物志》,台湾慧炬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上人为师,二人同时落发为僧。师父给转道取法名为海清,转道实际上为其字号。僧人在剃度出家时,剃度师会给新僧起两个名字:法名和字号。依传统内名外号规矩,法名又作法讳、戒名,不能随便人称呼,只有僧人的师父或长辈可以叫,外人及谦称只能称呼“字号”。是故,对于本书人物,我们也称呼其为转道和尚或转道法师。

(转道和尚佛学的启蒙老师:左为佛化和尚、右为喜敏上人)

1890年5月,转道的母亲去世,为尽人子孝道,他即刻返乡治丧。之后,父亲生病,直到该年八月父亲病愈,他一直在父身边伺候汤药。转道原拟随喜敏上人前往泉州南安杨梅山雪峰寺亲近佛化和尚。当路至岭儿石室岩,转道突患吐泻甚剧。睡梦中,转道见阿弥陀佛现身,并为他摩顶,一时竟遍身出汗而醒。及至病情稍有好转,方才回家休养。翌年,他重回漳州南山寺。是冬十一月,转道就寺中在佛学和尚座下受比丘具足式,时与会泉法师同坛现比丘身,并在受戒之后留寺继续随师修学。1892年,剃度恩师喜修上人圆寂,转道法师前往南安雪峰寺,亲近佛化老和尚并从其受学。佛化和尚从漳州南山寺分灯南安雪峰寺,其禅学造诣精湛,后人根据其讲经说法内容编成《佛化和尚密契真源》一书。转道于佛化和尚座下学习经论,几乎每天都要听佛化和尚说法。当雪峰寺的佛化和尚讲到“见见非见,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处时,转道感觉心中明朗,颇有省悟。

(南安雪峰寺及寺中光前亭)

由上可知,转道法师在中国临济禅宗喝云一脉中广泛的法缘网络关系。喜敏上人和佛化和尚是转道的佛法启蒙老师,转道的落发师父为喜修(剃度师),喜修的师父为佛学,转道又进具于佛学和尚(戒师)。佛学、佛乘、佛化都是有情和尚的高足,当佛学住持厦门养真宫,佛乘则为漳州南山寺住持,佛学与佛乘曾为二寺立约相互守助。详见第二章“维护养真宫寺产”相关内容。转道既是喜敏的法嗣,又受教于喜敏的剃度师佛化和尚。佛化从漳州南山寺分灯至南安雪峰寺,而佛乘、佛化又都曾住持厦门南普陀寺和漳州南山寺。巧合的是,转道和尚后来也相继住持过厦门南普陀寺、养真宫和漳州南山寺。

关于禅宗在中国创立的问题,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传统观点认为,禅宗是由菩提达摩从古印度传来,达摩就是中国禅宗初祖;学界流行的看法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化长期融合而产生禅宗,并由慧能创立;较为客观的观点则视禅宗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道信、弘忍师徒是实际创立者。参见魏道儒《禅宗的创立与起源考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6日第9版。然而,无论如何,禅宗在中国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本土化过程,并发展出不同的流派。在八世纪,分别有北、南二宗,北宗神秀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衰歇;南宗慧能一派主张顿悟,弘传四方,承传至今。慧能弟子中,南岳怀让一系先分出一派沩仰宗,次又分临济宗;另一弟子青原行思一系又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以上合称禅宗五家。自曹溪慧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至临济义玄举扬一家,称为临济宗。后传至石霜楚圆禅师,其下又分杨岐、黄龙二派,合五宗为七派。以上五宗七派皆曾盛于一时,但后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尤以临济宗更为兴旺。自义玄之后,临济宗又传经数代,至幻有正传得笑岩德宝心传,幻有传密云圆悟、天隐圆修、雪峤圆信。密云门下法嗣中又有汉月法藏、破山海明、费隐通容、木陈道忞、浮石通贤等人。明末以降,临济宗高僧费隐通容的派下弟子在福建法脉绵延不断,高僧辈出。费隐通容是在福清黄檗山接受临济宗天童派开创者密云圆悟的付法,而费隐通容门下的隐元隆琦和行弥亘信分别代表了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派与漳州南山寺派僧人。以隐元隆琦为首的黄檗山万福寺派僧人相继东渡扶桑,开建日本佛教黄檗宗。隐元隆琦(1592—1673),福建福清人,明末清初高僧,曾中兴福清黄檗道场,东渡日本后开创了日本黄檗宗。关于隐元隆琦禅师与日本佛教文化的关系,可参考林观潮《隐元隆琦禅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Jiang Wu. Leaving for the Rising Sun: Chinese Zen Master Yinyuan and the Authenticity Crisis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隐元的法兄弟、中兴漳州南山寺的行弥亘信及其法裔对闽南地区的佛教影响深远,形成临济宗南山寺派,并占据闽南佛教的主流。在南山寺派中又有“五云朝南山”之说,即南山寺派僧人在闽南地区所分衍出来的五个分支。关于“五云”,有说是喝云、潜云、聚云、法云、藏云,参见漳州南山寺编《南山寺志》,漳州南山寺,2001年,第120页。也有说是临济宗僧人在福建漳州分衍出的喝云、潜云、锦云、白云和法云等五个派系。参见陈全忠《化被星洲功垂闽南——转道和尚生平述评》,《闽南佛学院学报》2001年总第25期。然而,在当代著名的喝云派僧人宏船法师的嗣法源流系统中,自亘信以下,主要有震云、白云、喝云这三派僧人的传承,其中“白云”1人,“震云”4人,包含宏船本人“喝云”共有8人,这一方面说明在以上两种关于“五云”的说法之外,还存有一个包含“震云”的版本,同时也说明南山派内部支脉之间发展也不均衡,早期震云派发展较为突出,清朝中期以后,逐渐形成喝云派僧人一枝独秀的局面。

 

(临济正宗)第卅二代雪峰行弥亘信禅师→第卅三代兴教仁禅师→第卅四代璞山升禅师→第卅五代震云印禅师→第卅六代震云成禅师→第卅七代震云圆禅师→第卅八代震云源禅师→第卅九代喝云先禅师→第四十代喝云登禅师→第四十一代喝云隆禅师→第四十二代古林言禅师→第四十三代白云行禅师→第四十四代喝云和禅师→第四十五代喝云上禅师→第四十六代喝云洪禅师→第四十七代海清转道禅师→第四十八代虎溪寂常宏船禅师。《宏船法师嗣法源流图》,厦门虎溪岩寺存,内部资料。

 

喝云派是临济宗南山派的一个支派,其源可追溯至中兴漳州南山寺的行弥亘信禅师及惟诚道仁禅师。喝云二字,源于漳州南山寺后山的清泰寺喝云岩,清泰寺为南山寺的一个下院。由于实际开喝云一脉的景峰和尚在清泰寺喝云室驻锡,这里后又被称为喝云祖堂。据妙灯长老所言:“喝云派下发展众多……,可能都由南山清泰寺喝云室先祖师发展出来的。”妙灯:《清末民初南山寺的衍化》,转引自漳州南山寺编《南山寺志》,漳州南山寺2001年,第121页。另据《宏船法师嗣法源流图》,自亘信以下,首现喝云二字也是自景峰和尚始。清中期以后,由漳州南山寺法派衍生出来的其他支派有的逐渐消亡,有的汇流于同宗喝云派中。甚至闽南佛教另一大支流虎溪派系能够历代传承不断,也是因为与亘信行弥代表的临济宗漳州南山寺法派的合流分布关系,许多虎溪派系的剃度僧侣,在法派上承接南山派。著名者,如虎溪派宏船及其剃师会泉,师徒二人都曾嗣法于喝云派禅师。闽南的许多重要寺院,如漳州南山寺、泉州承天寺、南安雪峰寺、厦门南普陀寺等,都曾是喝云派的著名古刹。关于闽南佛教中的南山派、喝云派、虎溪派的形成与相互关系,可参考詹石窗、林安梧主编《闽南宗教》,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160页。喝云派僧人自近代以来,随着大量的福建人移民东南亚而向海外发展,尤其是临济喝云派由转道等人传播于南洋各地,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间形成以喝云法脉为中心的广泛的寺院网络关系,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喝云派自景峰和尚之后,又经数代,传至有情和有愿,二人门下培养出诸多杰出弟子,著名者如佛日、佛乘、佛学、佛化等人。他们不仅法徒众多,各自弘化一方,而且喝云派内部僧人间也十分注重友爱团结,遂而南山派中只有喝云一脉经久不衰,地位坚固。

转道和尚嗣法于喜敏和尚,属喝云派僧人有愿真和、如上佛乘一脉,为亘信行弥的南山寺派下第十五代,传临济正宗第四十七代。2009—2010年,笔者在对喝云派寺院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新加坡普觉禅寺及厦门普光寺所奉转道和尚莲座上均书为临济正宗四十六世;泉州开元寺祖堂中所供奉的转道和尚莲座上书“弘化星洲开山普陀寺普觉禅寺重兴本寺创办慈儿院传临济正宗四十世上海下清转道老和尚莲座”。按明清以来,禅僧往往兼具多种师承,即使是在同一宗派下因有多个师承关系也会造成该僧具有不同传法代际的现象。兹据宏船嗣法源流来看,转道和尚当为“传临济正宗第四十七代”,其是否有其他师承,还有待更多资料的发现。新加坡普陀寺是转道和尚在星洲创建的第一个道场,虽然寺在南洋,但普陀寺至今仍设有“喝云堂”。

(新加坡普陀寺喝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