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中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机制探析

顾文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用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面对的实践问题。

一 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内涵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的价值规范和标准体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毫无疑问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不能脱离文化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历史发展清楚地表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都有其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进。如果抛开传统文化单一追求经济社会发展只能使包括文化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变成空中楼阁,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必然规律,也是文化发展和传承创新的规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是等同的,也不是认为从传统文化中能够直接产生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程林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桂海论丛》2014年第5期。无论是从时代特征、思想内涵还是从理论根源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提升和超越了传统文化,二者不能等量齐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张东刚:《完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人民日报》2014年4月11日。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历史的联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思想资源。

(二)传统文化是凝练核心价值观最深邃的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在国家、社会及个人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8页。传统文化中始终保持着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高度重视,尤其强调社会本位,突出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奉献,崇尚自由、平等、正义等社会公共领域的价值追求。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都体现了对国与民关系的深刻认识和重民、爱民的思想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和肥沃土壤,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1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新时期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也体现了现阶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精神支撑。

(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历史养料

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脱离国家和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价值观的传承性和共同性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同上。无论是拥有不同历史传统的东西方国家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它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自身历史传统的传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志,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碰撞中站稳脚跟的基石。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二 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传承弘扬以道德理念为根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社会治理,维持良好秩序及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实际上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表述,这与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的精髓是紧密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源包括涵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涵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涵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杜芳、陈金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23期。在传统文化看来,任何社会成员都是家国关系中的连接点,所有的社会成员及其关系构成了家国天下的复杂有序系统,这个系统向外延展就成为天下四海,向内收缩就成为家族邦国,每个人都是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展现个体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由此衍生出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它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最核心的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颜世元:《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子研究》2014年第6期。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对不同的价值主体提出不同的价值要求,针对不同的价值目标形成不同的价值规范。对党的各级组织和政府机关及其管理者来讲,就是要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以爱民富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普通社会成员来讲,就是要引导他们热爱国家、崇尚和谐、关注社会、勤勉敬业,形成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平等友爱、扶贫济困的崭新社会风尚,共同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二)自强不息、包容共存的文化胸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具有超越时代局限的普遍意义和共同价值,依然能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可以通过传承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的表现,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等独有的特质和优势。”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担负着承载民族知识和文化薪火的重任,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提升社会成员素质的使命,即使处于乱世或民族分裂的特殊时期,传统文化依然保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完整和统一,并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的道德自觉性强化了社会成员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也充分体现了包容共存的文化胸怀。中华民族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从来都没有敌视、拒斥或征服的态度和行为,对被视为蛮夷或异端的思想文化总是保持包容、交流和融合的态势,由此避免了相互敌视和伤害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下,中国人民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又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培育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三)反思内省、开放创新的文化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的“德性”文化,其中富有哲理性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在思想教育中以道德教化为先,强调三省吾身、修身为本和慎独等修养方法,把道德教化从深层次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通过亲身实践表现出来。通过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反思内省,逐渐体验到天道与人道的融会贯通,由内而外彰显出人作为主体的道德价值,由此形成的道德认知规范并制约着每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时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尽管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都有其特定的阶级要求和时代内容,但重视人伦关系、强化主体责任、崇尚内省提升的修养方法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文明,也是同其他国家、民族不同形态的文明相互交流、共同借鉴而形成的文明。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创新精神和顽强的进取意识。“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光明日报》2014年3月28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根据时代进步的新要求提出和践行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和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中为国家富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 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致思路经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的调整转化和传承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需要国家大力倡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所有社会成员一体践行的持续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涵养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创新传统价值观基础上彰显文化魅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应该明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产生于封建小农经济、宗法等级制度和专制皇权基础上的,不可避免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必须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其具有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从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包含文化在内的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二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科学先进,是否顺应了世界潮流,是否反映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例如,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其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已发生重大变化,已经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彰显、作用发挥,也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杜芳、陈金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23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有效途径,以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吸引力。

(二)增强文化自信基础上弘扬社会正气,维护良好秩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内在联系,包括人对社会的作用以及社会对人发展的影响等。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最根本的基础,无论是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还是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都没有改变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所谓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本民族固有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的自觉与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建立在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之上。”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失范的发生首先是从道德规范上显现出来的,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道德规范的缺位,或原有的道德规范失去了维持社会秩序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效力,但一个常态的社会应该把社会失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不至于损害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因为人并不是孤立地、抽象地存在,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而存在和发展的,每个人也都是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作用、交叉融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只有社会风清气正、团结和睦,每一位社会成员才会受其熏染、影响,进一步提升道德素质,在这种交互缠绕、渗透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不断完善提升。

(三)传承传统道德过程中提升国民素质,强化知行统一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包含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在内的有机整体,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最终目标的,其基础和落脚点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可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价值,是人区别于世间一切其他生命的根本标志,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一价值主体,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强化社会成员的道德情感、意志、信仰等精神因素,最终形成与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道德认同。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确立和维护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强化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与思维行为模式,培育和谐共生的社会道德秩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首先要讲清楚作为区别于其他生命而独立存在的人在人伦之始应秉持什么样的道德准则、价值规约。其次要讲清楚人应该怎样与他人交往、在与他人相处时需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准则,还要讲清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认识和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颜世元:《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子研究》2014年第6期。这一过程的核心任务就是形成全社会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提倡和鼓励社会成员在行为上身体力行。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立足人的主体性,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注重深入发掘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价值准则,从而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成果,形成了开放包容、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成为独步人类文明发展舞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伟力。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五千多年来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以代表中华文明最核心内涵的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又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全新精神。在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中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借鉴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作者简介:河西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