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孔子感叹人才难得。有圣主明君也须要有能臣才行。
“舜有五人而天下治”,五人指:禹、稷、契、皋陶、伯益。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乱,本作乿,古乃“治”之意。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其一人谓文母(即下文中孔子所言的妇人,乃文王之夫人,武王之母)。
唐虞之际,唐尧、虞舜之间。
《论语注疏》:此章论大才难得也。“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者,言帝舜时,有大才之臣五人,而天下大治。五人者,禹也,稷也,契也,皋陶也,伯益也。“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者,乱,治也。周武王曰:我有治官之臣十人者,谓周公旦也,召公奭也,太公望也,毕公也,荣公也,太颠也,闳夭也,散宜生也,南宫适也,其一人谓文母也。“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者,记者举舜及武王之时大才之人于上,遂载孔子之言于下。唐者,尧号。虞者,舜号。际者,尧舜交会之间也。斯,此也。言尧、舜交会之间,比于此周,周最为盛,多贤才也,然尚有一妇人,其余九人而已。大才难得,岂不然乎?”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者,此孔子因美周文王有至圣之德也。言殷纣淫乱,文王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归周者三分有二,而犹以服事殷,故谓之至德也。案《史记》及《舜典》,禹名文命,鲧之子也,舜命作司空,平水土之官也。稷,名弃,帝喾之子也,舜命为后稷,布种百谷之官也。契亦帝喾之子也,佐禹治水有功,舜命作司徒,布五教之官也。皋陶,字廷坚,颛顼之后,舜命作士,理官也。伯益,皋陶之子,舜命作虞官,掌山泽之官也。案《史记·世家》云:周公名旦,武王之弟也,封于鲁,食菜于周,谓之周公。召公名奭,与周同姓,封于燕,食邑于召,谓之召公。“太公望,吕尚也,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好周西伯。西伯将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熊,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太师”。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孙子兵法》曰:“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则牙又是其名字。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毕、荣皆国名,入为天子公卿。毕公,文王庶子。太、闳、散、南宫皆氏。颠、夭、宜生、适皆名也。文母,文王之后,大姒也,从夫之谥,武王之母,谓之文母。《周南》《召南》言后妃夫人者,皆是也。《史记》诸书皆言,尧,帝喾之子,帝挚之弟,喾崩,挚立。挚崩,乃传位于尧。《书传》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遂以为号,或谓之陶唐氏。《书》曰:“惟彼陶唐。”《世本》云:“帝尧为陶唐氏。”韦昭云:“陶唐皆国名,犹汤称殷商也。”案经传,契居商,故汤以商为国号。后盘庚迁殷,故殷、商双举。历检《书传》,未闻帝尧居陶而以陶冠唐。盖以二字为名,所称或单或複也。舜之为虞,犹禹之为夏。《外传》称禹氏曰有夏,则如舜氏曰有虞。颛顼已来,地为国号,而舜有天下号曰有虞氏,是地名也。王肃云:“虞,地也。”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太阳山西虞地是也。”然则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虞,为诸侯。及王天下,遂为天子之号。故从微至著,常称虞氏。郑玄《诗谱》云:“周之先公曰太王者,避狄难,自豳始迁焉,而修德建王业。商王帝乙之初,命其子王季为西伯。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坟之诸侯,是谓文王,继父之业为西伯也。”殷之州长曰伯,谓为雍州伯也。《周礼》“八命作牧”,殷之州牧盖亦八命。如《旱麓》传云:“九命然后锡以秬鬯圭瓒。”《孔丛》云:“羊容问于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而二公治之,谓之二伯。周自后稷封为王者之后,大王、王季皆为诸侯,奚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夏云,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九命作伯于西,受圭瓒秬鬯之锡,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诸侯为伯,犹周、召分陕。皇甫谧亦云:“王季于帝乙殷王之时,赐九命为西长,始受圭瓒秬鬯。”皆以为王季受九命作东西大伯。郑不见《孔丛》之书,《旱麓》之笺不言九命,则以王季为州伯也。文王亦为州伯,故《西伯戡黎》注云:“文王为雍州之伯,南兼梁、荆,在西,故曰西伯。”文王之德优于王季,文王尚为州伯,明王季亦为州伯也。《楚辞·天问》曰:“伯昌号衰,秉鞭作牧。”王逸注云:“伯谓文王也。鞭以喻政,言纣号令既衰,文王执鞭持政为雍州牧。”《天问》,屈原所作,去圣未远,谓文王为牧,明非大伯也,所以不从毛说。云“天下归周者三分有二,而犹服事殷”者,郑玄又云:“于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雍、梁、荆、豫、徐、杨之人咸被其德而从之。”郑既引《论语》三分有二,故据《禹贡》州名指而言之,雍、梁、荆、豫、徐、杨归文王,其馀冀、青、兖属纣,九州而有其六,是为三分有其二也。《书传》云:“文王率诸侯以事纣。”是犹服事殷也。纣恶贯盈,文王不忍诛伐,犹服事之,故谓之至德也。
何晏、邢昺的注疏,引经据典,很全面。借助注疏,用白话讲大意是:舜有五个有才能的大臣而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治世的能臣十人”。孔子感叹到:人才难得,不是吗?唐尧和虞舜时代,选贤任能,人才匮乏;而周文王、周武王时代人才开始兴旺起来。周武王说的有治臣十人,其中有一个是武王的母亲,能臣算九个。文王、武王靠德行聚天下英才、得天下三分之二,还能以臣国事殷商。周文王和武王的德行,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了。
再闲聊几句。李零在这里考证:“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三代,夏人起于晋南和豫西,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商人起于其东,核心地区在冀南、豫东,也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崛起后,并占有夏的势力范围。周人起于其西,核心地区在陕西西部,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周人崛起后,先从陕西西部扩展到陕西中部,再夺夏的故地,等于以天下的三分之二包围商的核心地区,这就是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前人说是九州之地先取六州之地(郑玄),并不正确。
孔子这句话,是通过说人才难得,赞美周文王、武王的德行高远,能够吸引人才聚集到自己身边来。至于“三分天下有其二”,并非此句的重点。孔子的意思更可能只是想说明当时天下民心归服的大势,并非具体指准确的国土面积。因为《史记.夏本纪》中,就有大禹定“九州”的记述,当时的“天下”按地域分九州,不是依照国土面积平均分割的。而是主要以大的山岳、江河等自然地理来划分“州”的疆域。所以呢,东汉的郑玄(127—200)据《尚书.禹贡》记“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以周文王当是时拥“雍、梁、荆、豫、徐、杨”六州,纣居“冀、青、兖”三州,周有九州之六,“是三分有其二也”。从纯考据学角度而言,有理有据。
李零的表述,似乎是认为天下势力主要就“夏、商、周”三股,此消彼长,“三国演义”。不准确。
实则夏,商、周非并立,而是先后是天下共主。封土建国制度本身,就是天子“居中国”,诸侯居地方。地方有独立的外交、军事、行政、税收等高度自治的权力。封建诸侯容易做大做强,不听天子号令。《礼记.王制》中有表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凡四海之内九州岛,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晳,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凡九州岛,千七百七十三国。
天下有“一千一百七十三国”,天子直接管辖县内“九十三国”,其余分封给各公、侯、伯、子、男。天子有道,管好了大大小小千余国,天下就太平;管不好,国与国之间免不了攻伐混战。百姓用脚投票,苛政猛于虎,宁愿住虎穴边,不住苛政之国。虽然有天子共主,但山高皇帝远,小国依附于大国、强国,属正常现象。
所以周作为殷商的诸侯国之一,励精图治发展壮大起来,“三分天下有其二”,不奇怪。仍继续奉殷为正朔,就是德行高尚。
可惜在伯夷叔齐眼中,后来武王“以臣讨君”就是不忠,所以叩马而谏,直至后来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历史是客观的,但历史观是主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