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颛孙师问成为善人的方法与途径。孔子的回答:“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比较难解,大家理解不同,解释各异。
何晏、邢昺《论语注疏》:此章论善人所行之道也,“子张问善人之道”者,问行何道可谓善人。“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者,孔子答其善人之道也。践,循也。迹,已行旧事之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当自立功立事也,而善人好谦,亦少能创业,故亦不能入于圣人之奥室也。“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者,此亦善人之道也,故同为一章,当是异时之语,故别言“子曰”也。“论笃是与”者,笃,厚也。谓口无择言,所论说皆重厚,是善人与。“君子者乎”者,言身无鄙行之君子,亦是善人乎?“色庄者乎”者,言能颜色庄严,使小人畏威者,亦是善人乎?孔子谦,不正言,故云“与”、“乎”以疑之也。云“口无择言”,《孝经》文也。所言皆善,故无可择也。云“身无鄙行”者,所以并美,无鄙恶也。“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者,《周易·循卦·象辞》也。
朱熹《论语集解》:善人,质美而未学者也。程子(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张子(载)曰:“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蹈于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与,如字。言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者乎?为色庄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张问起,怎样算真正的善人,我们人究竟要做到什么样子才能称为善人?这是一个大问题——也真是一个哲学问题、逻辑问题——逻辑就是辨别是非,下一个定义。现在推开一切不管,以纯粹哲学的立场来讲,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很难下一固定标准。同一件事在这个时代是善的,在另一个时代则变为恶的;在这一地区是善的,换一个地区则是恶的;随着时间空间的转变而转变。因此善恶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说作人怎样才合乎标准?西方有西方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古代的礼节,现代有现代的标准。假使现在为了发扬中国文化,穿一件和尚衣服,(也就是明朝的便衣,古代出家、在家人的分别在头发剃光不剃光。)留着西式的发型,再打上一条领带来上课,这是作怪还是爱国?是善的或是恶的?实在很难断定。所以善恶的问题,是道德哲学上的大问题。这里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的答复“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照字面上解释,不踏一丝痕迹,也不进入房门,走进屋内。如果照字面这样解释,作善人最好连太太房间都不要进去了。这是作笑话讲。怎么叫“不践迹”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道家中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加以理解。古人的文字太简单,解说起来又很讨厌。我们只作这样的解释:小偷去行窃,可以戴上手套,手印指印都不留下来,使刑警没有办法侦查,这就是“灭迹”,没有痕迹了。但“无行地难”,人毕竟要靠地来走路,完全不靠地面而能走路,这是做不到的。譬如刚才说小偷把他自己的形迹灭掉容易,但什么是小偷的行地?凡是小偷,只要静下来的时候,心里就会想到,自己偷过东西。这种内心的行地要去掉,就办不到。做了坏事,可以骗遍天下人,但没有办法骗过自己,这就是“灭迹易,无行地难。”由此可知孔子这里的“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就有问题。“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作好人,做好事,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己捆起来。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效法儒家的那个同学,站就立正,坐就端坐,点头也不敢稍稍随便,就是被礼捆住了,没有脱落形迹。不要用心守着善的观念。何必为自己树个“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国人讲究行善要积阴德。别人看不见的才是阴,表面的就是阳化了。不要在人家看见时才做好事,便是阴德。帮忙人家应该的,做就做了,做了以后,别人问起也不一定要承认。这是我们过去道德的标准,“积阴德于子孙”的概念,因此普遍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中国专门说鬼狐的小说《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故事是有一个秀才作梦去应考,主考官是关公,一看他的卷子,就录取了。他的卷子里有两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有心去故意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演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不该奖赏。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随手丢掉,而不幸伤了人,实在没有存心要伤害他,那么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罚。全篇文章都是讨论这两个问题。这本讲鬼、讲怪、讲狐狸精的小说,为什么第一篇说这样一个故事?过去中国写小说的人,不是随便下笔的,一套传统的中国文化,道德规范的精神,摆得很严谨。《聊斋·考城隍》这两句话,也就是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思。“有心为善”,作善人故意表示善,就践迹了,是不对的。更有些用“善”的观念把自己捆住了,像信教就信教,一定要表现斋公斋婆或招摇成教徒的样子,便是既“践迹”,又“入于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有些人讨论问题,讲话非常有理,议论非常精辟。但是要了解,听到话讲得对,就是止于话,不要认为此人话讲对了,就是君子,是了不起的人。你看见他态度温和,言谈温和,就认为此人很有礼貌,很有见解,很有才气,这也错了。尤其是言论非常精到,或者是文章写得好的,不一定就是君子,也不一定态度庄重就是人才,这是教我们观察一个人,要考验自己,有时候听人家讲的还不算,要有事实的表现。所以有些人看了我的书要想和我见面,我常答说,何必呢?“读其书,不见其人。”多好!倘使见了失望,多么划不来!过去有几句笑话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这又何必呢。
李泽厚《论语今读》直译:子张问如何使人变好?孔子说“不跟着脚步走,也就不能进入室内。”孔子说:“被称赞为忠厚老实,问题是真君子呢,还是装出来的?”
李零《丧家狗》:前面(《述而》7.26),我们已经讨论过,“善人”是大好人,跟“仁人”是一个层次。这个词,还见于《子路》13.11、13.29,《尧曰》20.1。子张问怎么做善人,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两句,比较费解,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循旧迹,有所创造,但还没入于圣人之室(孔注、《集解》);一种是,如果不循旧迹,也就不能入室(清孔广森《经学
卮言》、陈澧《东塾读书记》)。意思正好相反。我认为,前说比后说好一点。在孔子的语汇中,善人比较高,但不是最高,比起圣人还差一点。我想,这里是说,善人不同凡俗,不随大流,但还不是最高境界。(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笃”是言辞老实的人,“与”是赞许之义。杨伯峻说,此句类似“唯你是问”。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对言辞老实的人应该赞许,但要看他是真君子,还是表面上装的很老实。集解本是合上为一章。朱注从之。此从朱注。
不算标点符号三十一个字,算上标点符号四十一个字,引用了二千七百多字来解读,还没解读清楚、没找见标准答案,读《论语》之难可见一斑,哈哈。
从语言和语义逻辑上讲,个人倾向南怀瑾的解读,虽叫“别裁”,但经史互参讲的道理较之其他人的解读更能令人信服。
《论语》句子理解应该结合上下文,章句编排有规范。前面11.16,子贡问孔子“师与商孰贤”,孔子评价“商也过”,但“过犹不及”。11.18评价“师也辟”。这句子张问“善人之道”,按照孔子一以贯之“因材施教”的特点,给出的答案未必具有“普适性”,而肯定具有“针对性”。子张的特点是“贤”过了头、“辟”,这样的人,有啥性格特征和行为表征呢?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这样的人往往是“为贤而贤”,不是自然而然、恰到好处,有“做作”的意思,有偏辟、偏颇、偏激的意味。这种情况下,子张问如何成为“善人”,孔子的回答,肯定是针对子张个性特点“对症下药”的。否则,论语编撰者,没必要多刻一个“子张问”,完全可以刻“或问”。孔子对颛孙师说做“善人”要“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更合乎时宜的解释应该是“做善人,做好人好事,不要为了留名而刻意留下痕迹,照了相、写好日记备记者来查阅,也不要为了登上大雅之堂而过于修饰、粉饰”。下面一句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应该连贯语义,译为“做善人,要讲究心里的诚实与否,是真君子的真情流露,还是为了沽名钓誉而佯装忠诚厚道”。
这样解释,不一定是夫子本意,但起码有意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