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前文,学生问于孔子,鲁国大夫孟懿子(仲孙)及其子武伯问孝于孔子,这回是一国之君有问于孔子,说明作为知识分子的孔子还是很有名望的,政府的高级顾问。
哀公的问题是“何为则民服”,前一句问干禄的子张,有可能就是给鲁哀公打工。打工仔有打工仔的苦恼,老板有老板的苦恼。鲁国老板的苦恼是,作为国中老大发号施令是挺威风,但感觉民众不是很服气,有微词、有怨言。所以问孔子,为君应该怎么做,老百姓才会服气。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哀公是君,称孔子“对曰”,是尊君的礼节。孔子的回答是干部如何选拔任用决定了民众的服与不服。“举直”就是推举、举荐正直、清正的人。“错诸枉”,错,措、压制;枉,枉佞、狂妄的小人。意思是:举荐、提拔正直的君子作为管理者,压制、疏远枉佞小人的拍马逢迎,老百姓就服气;反之,把小人安排到重用岗位,压制、疏远正直的君子,刮这样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老百姓就不服气。
孔子的话,哀公肯定听明白了,就是不知道践行了没有。后世关于帝王用人的故事,印证了孔子的忠告在很多时候都很有现实意义。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孔明是借古喻今,对后主刘禅提建议,不知道阿斗听懂了没有。
桓,谥号,指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在位21年。灵,谥号,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在位21年。《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晔,398~445,南北朝史学家)记载:“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桓、灵二帝是亲阉党远贤臣,宦官专权乱政,导致国力衰退。
由是可见,任何一个政权、团队、单位、集体,用人问题斯事体大,不能等闲视之。事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什么样的人,举直错诸枉则兴旺,举枉错诸直则衰亡。
孔子能直陈本国国君在选人用人方面之弊病,加上前文指出孟孙父子两诸侯在孝行方面的缺失,话语虽委婉,但不无批评的意味。相当于高级干部听取知识分子代表意见建议,孔子没有极力褒扬一下领导殚精竭虑为民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也没有重点埋怨平民百姓少教无知、缺少对高级领导的关心和体恤,更没有文过饰非,对社会治理问题视而不见、换顾左右而言他。够瞧的了,这样的文化精神不知道在能被问政的知识分子身上传承了多少?知识分子肿么会反过来把孔子描述成人民群众的文化敌人、维护封建剥削统治阶级文化的代表呢?确实纳了闷了,这是哪里来的知识分子?呵呵。
孔子和孟子,身上都有最朴素的民本思想,而不是君权为本,这个不能闹拧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