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微子18.2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孔子赞扬柳下惠直道而行,虽“三次被罢黜典狱的官职”却不离开“父母之国”,不降尊辱志、不枉道事人、不失去其清洁光辉的形象。

邢昺说:此一章论柳下惠之行也。“柳下惠为士师”者,士师,典狱之官也。“三黜”者,时柳下惠为鲁典狱之官,任其直道,群邪丑直,故三被黜退。“人曰:子未可以去乎”者,或人谓柳下惠曰:吾子数被黜辱,未可以去离鲁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者,答或人不去之意也。焉,何也。枉,曲也。时世皆邪,已用直道以事于人,则何往而不三黜乎?言苟直道以事人,所至之国俱当复三黜。若舍其直道,而曲以事人,则在鲁亦不见黜,何必去父母所居之国也?【注】“士师,典狱之官”。○正义曰:士师,即《周礼》司寇之属,有士师、卿士,皆以士为官名。郑玄云:“士,察也,主察狱讼之事。”是士师为典狱之官也。

朱熹说:三,去声。焉,于虔反。士师,狱官。黜,退也。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辞气雍容如此,可谓和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则有确乎其不可拔者。是则所谓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

胡寅说: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

孔子赞美柳下惠,并非柳下惠对鲁君曲意逢迎,谄媚而无风骨,而是因为其“直道”,虽三次罢官不改其志。这就是孔子对“臣事君”的历史态度,《论语》中到处展现的都是这种思想观点,比如批评冉求、子路不阻止季氏伐颛臾,比如号召众弟子们“群起而攻之”帮助季氏横征暴敛的冉求,比如“君子固穷”也不与穷兵黩武的卫灵公合作等等。很多人不假思索给孔子扣帽子,认为孔子倡导迂腐的忠君思想,主张“臣无条件服从君命”,把孔子思想看作近现代民主思想的大敌,认为两者不共戴天、不可调和,是完全矛盾的两套思想系统。愚只能说,这种自欺还欺人的认知,太愚昧了,哈哈。让他们例证,不外乎举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建议去看看原文,颜渊篇,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孔子是针对齐国政治现状和政治隐患,向齐景公提出的“政治建议”,而不是给普天下的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量身定做的思想紧箍咒。

如果说“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君主”是国君当家做主,那么孔子的思想主张,确切的表述是“道主”,天道、道义当家做主。既不是广泛的“民主”,也不是狭义的“君主”,而是什么是正确“道”就由此“道”来做主。正确的道,可以称为“仁道”,大家共同维护的是“仁道”,共同尊重、遵守的是“仁道”,人行之道谓之“仁道”。君臣父子有尊卑长幼,但在“仁道”面前,就是平等的,臣可以依天道以言“刺”君,可以选择“无道则隐”离开君,可以选择装疯卖傻不事君,可以选择据理死谏于君,却都是“仁”。君一样受“天道”“仁道”“正义”的约束,不能恣意妄为,有生前“据实记录”的“史记者们”端着历史的明镜照着,有身后由臣民评议的“谥号”去盖棺定论,是被类比为桀纣,还是被称颂为尧舜,千秋功罪任后世凭说。有句话说的好,孔子删述《春秋》,乱臣贼子惧。这就是孔子树立的史观的仁道力量。谁更愿意打倒孔子呢?谁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