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人有生,即有死,每个人都要经历自己的生与死,面对别人的生与死。祭,记也,用仪式去记忆、回忆别人的死。祭谁,就好像谁还“在”一样,在心里、脑海里、意识里、情感里,祭死如生。一般而言,最主要的祭的对象是逝去的父母。
“祭神如神在”,祭神灵,如神灵在。不祭呢?或许就感受不到。如果不祭神也能感受到神在,可不祭。神是什么?是人意识里的东西,还是现实世界中的有型之物?如果神不存在,就不说了。如果神存在,他(她)在哪里?住在哪里?吃啥?喝啥?多大了?
当然,有的人是无神论者。谈祭神如神在,如对牛弹琴。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是说祭这个活动、仪式,只有亲身参与,心里才会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感受。不参与祭这个活动,完全脱离开祭的仪式、仪式感,不是祭。
下面简要了解一下《礼记.祭义》开篇,看看我们的祖先如何理论性的认识祭: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祭要把握频次,心理感受为根本依据)。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致齐(zhai,同斋,斋戒)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que,恭谨)则着。着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飨者,乡也。乡之,然后能飨焉。是故孝子临尸而不怍。君牵牲,夫人奠盎。君献尸,夫人荐豆。卿大夫相君,命妇相夫人。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如见亲之所爱,如欲色然;其文王与?《诗》云:“明发(天亮)不寐(睡),有怀二人(指生身父母)。”文王之诗也。祭之明日,明发不寐,飨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
(节选完)
传统的国祭、民祭,都有礼可循,如今都扔进故纸堆中了,重拾起来已经不可能了。如今国祭基本是敬献花圈,民祭主打烧纸。其实呢,祭的心理依据和文化功能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需要一定的礼去规范,我们说中华文化,包括如何去活的文化,也包括如何对待逝者的文化,如何看待、对待祖先和历史也是一种文化。如果今天的我们想得到后世子孙的理解、尊重和敬仰,我们就应该先理解、尊重和敬仰我们的先辈,他们的人生态度是端正的,对人世和人事的理解是深刻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祭如在,不祭,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