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卖酒楼的条件

杜家来和周谦谈判的人是河内太守杜征的儿子杜淹,一个落拓的士子。杜淹少年时聪慧明辨,学识广博,颇有美誉,与同乡韦福嗣是莫逆之交,两人曾为了沽名钓誉,学苏威一同隐居在太白山,结果被隋文帝流放江南。隋炀帝杨广一上台,韦福嗣就回朝做官,杜淹则是刚刚返回乡里,听说玉海斋要买杜家的酒楼,就被族长派了过来。

杜淹认识周谦兄弟,直接问道:“周大人现在是右侯卫府录事参军事,怎么还会对酒楼感兴趣?”

周谦微笑道:“受人所托,不得不来,你们杜家准备开什么价?”

杜淹看周谦没有让焦俊走的意思,立即醒悟到周谦现在走到了明面上,不再害怕手下人泄露身份,便伸出一根手指头说:“一文钱。”

焦俊身体一震,差点碰倒食几上的茶汤,心说一文钱我也买的起;周谦盯着杜淹说:“说说你的其他条件。”

杜淹一阵轻松,按自己的思路说下去:“我知道,你买这座酒楼是送给杨崇和独狐延寿的,你们之间有大的生意往来。碰巧,这座酒楼是我们家的,大哥死的时候,我还在江南,便将酒楼的全部股份送给了我,只要我愿意,就可以一文钱出售。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想结识一下杨崇这个人,问他一件事。”

周谦停顿了很久说:“我情愿你按照市场价卖,我可以多付两成。雍州司马高孝基已经举荐了你,以后我们很可能是同僚。”

雍州司马高孝基的举荐杜淹,只不过是个从八品下的承奉郎,和杨崇一样的散官,没有实际职务;杜淹明晓得周谦说的是客套话,摇头说道:“我不要钱,我只需要杨崇解惑,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哪怕只证明一部分。”

此刻连焦俊都听懂了,无竹观杨崇三对,很多内容被楼观道故意泄露出来,最惊世骇俗的莫过于杨崇说大伙脚下踩的是一个球;虽然那种看海船的理论有一些市场,但是还是不够直接,无数读书人痛骂杨崇是邪说,就连焦俊身边的公差、里正,都在喝酒的时候争论不休。杜淹的要求其实充满了阴谋的味道,一旦杨崇证明不了,就会名声扫地;就算杨崇有办法证明,杜淹也有办法否认,总之就是一滩浑水。

周谦毫不动容地说道:“是我要买酒楼,真要是谈不成就算了,麻烦杜先生空跑了一趟。老夫还有事情要办,就不打搅杜先生了。”

杜淹急忙拦住说:“周大人,我没有恶意,只是好奇。这样吧,就按市价卖给你,也不需要加两成,不过你要介绍我和杨崇认识。”

周谦站起身来说:“成交,明天我就带你去,顺便在杨家吃饭。焦俊,你帮个忙,把所有的手续文件预先办好。”

焦俊立即捕捉到一个信息,周谦和杨崇关系真的不错,在大隋,主人不说话,客人就能决定吃饭的情况可不多。杜淹笑着站起来相送说:“周大人,你放心,契约就在我身上,晚上。”

次日,周谦和杜淹、焦俊上门的时候,杨崇正在书房里画图,闻讯立即到大门迎接,笑着对周谦说:“恭喜周大人。”

周谦摆手道:“应该恭喜你,我是给你送礼来的,独狐延寿说,酒楼他不要了,现在整个酒楼都是你的。杜淹大人带来了契约,只要你签个字就行了,这是我的学生,长安县的捕头焦俊,以后你还要多加照顾。”

杨崇笑着施礼道:“焦捕头在长安县有万家生佛的美誉,我是巴结都来不及;那天更是奋不顾身地冲过来救我,我欠着一个大人情。杜兄可有个侄子叫杜如晦?”

“杨大人果然消息灵通。”杜淹心里很好奇,杨崇好好地问自己侄子干什么。杨崇其实没别的意思,大隋同名同姓的太多,只是想通过杜如晦的信息确定一下,杜淹是否就是后来支持李建成的杜淹。杨崇侧身让周谦走在前面,顺口问道:“独狐延寿不要酒楼,有没有前提?”

周谦摇淡淡说道:“于阗的生意比我们想象的大,玉海斋多给了独狐延寿一点好处,所以你放心,不会有其他条件。”

杨崇等人都听懂了,其实就是玉海斋买下了独狐延寿的酒楼股份送给杨崇;杨崇呵呵笑道:“你们真是太客气了,过几天,我会到玉海斋,给姜菲挑几件首饰,到时候你看哪位主事的人在,我们谈些生意。”

周谦点头说:“我会和他们说的。今天杜淹还有些事和你商讨,签完了字赶紧上酒菜,我们边吃边说。”

杜淹和焦俊脸上没有什么,心里其实很羡慕,这个年轻人横空出世,短短两年多就打下如此基础,周旋于众多豪门中。至于杨崇三天两头丢官,在杜淹和焦俊眼里都不是事,杨崇才多大,已经是正七品的散官,名动朝野;只要不天天去捋皇帝的逆鳞,迟早会被再次起用,出人头地。

协议签得很快,焦俊来的时候,把所有的公门需要备注的文件都带了,杨崇和杜淹一口气签完,各自收了文件,杨崇便让元弘昭上菜。杨崇现在是个闲人,每日只来往于马行坊、别院、工坊三处,所以除了生意,心思全放在读书和吃喝上,在杨崇的指点下,很多现代的菜肴都被开发出来。

四人在餐桌坐下,婢女先送上来四个冷盘,白切羊肉、羊杂拼盘、卤猪心、醉虾,边上放着葱白段、酱油、白盐、醋、甜酱、茱萸油六味碟,供食者自选;随后搬上来的是风炉火锅,配着羊上脑、羊肉片、羊肉绞、羊血,还有几种蔬菜。两个婢女留在桌边,一个是上菜,一个负责教周谦等人烫菜。

酒是别院里玩出来的蒸馏酒,杨崇偶然对王伏说了一次方法,王伏是真的不怕麻烦,为了验证杨崇说的对错,特地安排了一个人,花了二十多天的功夫,用一部蒸馏器蒸馏出十瓶大约有七十度的酒。杨崇是知道周谦的嗜好,所以今天特地开了一瓶,周谦一闻就有点兴奋,这酒比宇文家的还要好,按杨崇说的慢慢品了一小口,酒的滋味吊线而下,全身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