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倾城所言,了悟法师不断地点头感佩非常。一旁的朱瞻基却饶有兴致的言道:
“孙家近两千年来以兵圣将门而闻名于世,男儿自然多优秀,不知孙家的女儿是否同样有所不凡?”
孙倾城眸含深意的倪了朱瞻基一眼,又朝着了悟法师稍带些羞涩的微微一笑,款款而道:
“由于几千年来我华夏奉行“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对于那些才德出众的女子史上记载的很少,但我孙氏女子却有一位在史上有名,宋时有一本《百家姓》,其中第一句是:赵钱孙李,这个“孙”就是因她而起。”
了悟法师闻听倾城此话,便缓缓接言:
“哦,这本《百家姓》可是无人不知啊!贫僧只知这“赵”是因宋朝皇帝姓赵,《百家姓》为宋人所著,自然是为第一姓,其他确实不知为何。既然贵嫔娘娘说起此事,贫僧愿闻其详?”
“法师过谦了,那甥女就依言详告。”
孙氏代代多将军辈出,五代十国时孙氏在江浙助钱鏐建立了吴越国。公元948年,钱鏐二十岁的孙子钱俶(也称钱弘俶)即位,成为吴越国第三位国王,册封孙氏女孙太真为王妃。
王妃孙太真出身富春孙氏将军名门,自幼读书,聪明过人,美丽且仁德,入宫后十分节俭怜悯百姓。钱俶为吴越王后也没有骄傲自大,奢淫无度。相反却励精图治,下令将以前百姓们欠下的税款全部免去,派人将荒芜了的土地重新耕种起来。使吴越境内无废土,五谷丰登,一斗米用十文钱就可以买到,从而百姓富足,民心大悦。
遇有战事钱俶帅兵出征,王妃孙氏对其出征的将领十分的关心,安排内侍前往慰问将士家属,帮她们排忧解难。使得将士们感激不尽,无后顾之忧,更加奋勇作战,誓死效忠。因此钱俶对孙太真很是宠爱,称其为“贤德夫人”。
几年后孙太真怀孕生子,崇尚佛教的吴越王钱俶亲自主持在杭州西湖畔修建了一座优美壮观的宝塔,为她们母子祈福。这塔名为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称为雷峰塔。
公元967年钱俶又在西湖边绿树掩映的宝石山下,当时的昭庆寺前修建了一座岩峦烘托、飞檐凌空、典雅古朴的楼阁,名看经楼,为吴越国百姓祈求平安。这楼阁到宋时易名为望湖楼,望湖楼凭借湖山胜景的极好位置,引来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的流连忘返和挥笔题咏。北宋大诗人,两次在杭州为知州,并带领二十万人疏浚西湖,利用湖中杂草淤泥堆积而成苏堤的苏东坡,也喜欢在望湖楼游乐,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七言绝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从此望湖楼更加声名大振。
如今这望湖楼已成为湖边的茶楼,登楼凭栏,一边喝茶,一边观景,只见碧波如镜,碧水映着蓝天,映着群山,湖中画舟点点,堤岸游人如织,湖中三岛如三颗明珠闪烁于湖水之上,有时朦朦胧胧,有时却清晰如画。不由得又让人想起东坡先生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万种风情皆呈现眼前,望湖楼成为西湖不可或缺的著名景观。不禁让人感叹当年兴建这楼的吴越王钱俶虔诚的佛心和文人雅士的不凡才情。
钱俶少年时即儒雅风流博学多才喜欢游历四方,曾于嵩山少林寺结识了在寺中学习武术的一位来自河北涿州的少年,他就是赵匡胤,字元朗。身高力大的赵匡胤勇武出众且心地清正,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又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年轻的赵匡胤这些优秀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钱俶,引以为知己。赵匡胤大钱俶两岁,二人曾以兄弟相称。
公元960年,在后周禁军中任殿前武将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进而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了北宋,定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后为了进一步建立起一个统一辽阔的帝国,开始向北和向南做战略扩张。对南方诸国及割据势力,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
开宝八年(975年),赵匡胤平定江南,消灭了南唐政权,降宋的南唐后主李煜被押往汴京。吴越王钱俶因配合出兵有功,被封为兵马大元帅。钱俶遣使入宋前去朝贺,太祖对吴越使臣说:
“元帅助朕攻克常州立有大功,希望能前来与朕相见,以慰朕思念之情。”
此时在江南,吴越国已是最后一个独立的政权。钱俶曾对太祖皇帝提出请求解除自己的身份地位解甲归田,但太祖不允。身边谋士便担心地对钱俶说: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王此次不远千里亲身前往,要三思而行,恐有杀身之祸呀!”
只有王妃孙氏却劝钱俶:
“大王从不重名利,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能安宁的生活,不如主动提出纳土归宋,或有一线出路。此次入朝无论是福是祸,妾身与你共进退!”
钱俶听了王妃的话,心中暗想;眼下宋军兵强马壮势不可挡,大宋朝如日中天,而赵匡胤志在天下,已非早年自己认识的那个少林寺中的习武少年。吴越不过是一江南小国,既然奉赵宋为正朔,那就没有理由拒绝入朝。再说祖父钱镠也曾教诲并留下遗训,嘱钱氏子孙应以保安为民为国策,一切量力而行,莫要称王称霸,遇有明主既要归附。且此前不久自己刚刚出钱出力帮赵宋收拾了南唐,料想赵匡胤不会这么快就过河拆桥吧?
钱俶思来想去,觉得即使是赵宋真的翻脸,也只能认命,伸脖是一刀,缩脖也是一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那李煜称病拖延不奉诏,到最后反免不了被押解前往。自己宁愿大大方方去朝觐赵官家,也不失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一国之君的高贵气节。同时也可向赵宋君臣表示吴越国是兄弟友邦自愿纳土归宋,而非南唐是战败而降。
钱俶拿定主意,回复使者,自己将准时入汴京,并为即将五十大寿的赵官家祝寿。
既然决定入朝,就索性拿出诚意将文章做足。吴越虽是小国却是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又多年无战乱。在王妃孙氏的辅助下不但将所献两浙十三州的地图文册、人口簿籍备好。还为祝寿准备了大批寿礼,出手不凡,足足装满了二十余船。金银珠玉、古玩、绫罗绸缎、茶叶、香药、象牙、犀角,价值连城,花费何止千万。想到赵匡胤喜欢饮酒,又额外备上美酒千坛。
钱俶虽去意已决,阵仗旗幡招展,心中却仍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但愿那位寿星老能看在他人傻钱多的份上,放吴越国和自己一条生路。就连他的舅舅吴延爽也为他此行深深担心,为保佑外甥钱俶此去能平安归来特地修建了一座“保俶塔”。
公元976年2月,钱俶携王妃孙氏,儿子钱惟濬启程往汴梁而去。
得知钱俶率妻小奉诏入朝的消息,赵匡胤为示对钱俶圣眷优渥,派出长子赵德昭远迎于睢阳。诏令钱俶可佩剑上殿,诏书不直呼其名。又亲自去专为钱俶和李煜建造的“礼贤宅”察看手下人的准备情况,只是现在李煜已经失去了入住的资格,这“礼贤宅”就成了钱俶的专用住处。听说钱俶随行带来了大量礼物,又急忙派人疏浚河道,唯恐吴越的大船到了汴梁会搁浅,那可是丢了赵官家的脸面。
钱俶一行风尘仆仆在赵匡胤寿诞之前赶到汴京,立即就被安排住进“礼贤宅”。第二天,钱俶带领妻儿拜见赵匡胤于崇德殿,赵官家对他千里而至不辞辛苦又带来供奉礼物表示由衷的谢意,对之抚慰有加。封钱俶为吴越国国王,封孙氏为吴越国王妃,其子钱惟濬为王子,赏赐甚厚。又命钱俶与其弟晋王光义以兄弟礼相见,但钱俶识趣顿首坚辞,仍以臣下礼相见。一番寒暄之后,赵官家赐宴长春殿,宾主尽欢,一团和气,钱俶及王妃孙氏始得放下心来。
而于不远处的一座避静的小楼中,惨淡的月光下,被人称为“文心秀口”的才子,南唐后主李煜却孑然一身,寂寥无依,形同被囚,仍在安度着降人的时光。他一身白衣,迎风颤抖,口中犹在念念有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个纵情声色,错杀良将,以致亡国的君主,怎得一个“愁”字可解。
三月间,闻得太祖赵匡胤将西巡,钱俶请为扈从,但太祖没有允许。却在讲武殿饯行时对钱俶说:
“南北风土各异,南方逐渐炎热,还是早早回国吧。”
钱俶感激泣零,自请三岁一来朝。太祖却道:
“路远不便,有诏再来即可。”
临行前,太祖特赐一密封黄包与钱俶,令他途中看视,并不得泄露。钱俶途中开视,竟全是群臣请太祖扣留钱俶的章疏。钱俶一见心中惊惧,更加感佩太祖对自己的信任和庇护。回国后益加谦恭,经常遣使修贡。
公元978年,他献出自己的封地归到大宋。
吴越王钱俶在位三十年,988年去世,终年六十岁,葬于洛阳,谥号为“忠懿王”。除了王妃孙氏,还有侧妃俞氏和黄氏,育有八子,七个女儿。钱俶的四女嫁与富春孙浦,第五女嫁与富春孙诱。
后有宋人著写一本《百家姓》,流传甚广,这《百家姓》第一句,赵,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钱,是吴越国的国王钱俶,孙,是兵圣将门家族的王妃孙太真,李,是南唐后主李煜。
千年风云过后,当年吴越国的土地上,人们仍在川流不息。秀美的杭州西湖畔唯留下大将军路,保俶路,这些地名,连同奔腾流淌的钱塘江都在向后人默默地诉说着不朽的往昔。